第二十二回 以獎代懲龍雲走大運 啼笑皆非薛嶽拾草鞋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5月3日至5月9日,中央紅軍在皎平渡如龍舟競渡般地飛越金沙江時,貴陽和昆明之間那場訛詐與反訛詐的鬥争仍在繼續進行。
日前,薛嶽飛昆明以“共匪回竄”訛詐龍雲,龍雲着實吓了一大跳。
龍雲想,要是川軍堵截嚴密,共匪的回竄并不是沒有可能的;一旦出現那種局面,與其說“共匪”回竄,還不如說是中央軍回竄…… 薛嶽一離開昆明,龍雲便召見幕僚,商讨“兩面對敵”的問題。
他說:“薛嶽提出的‘回竄’問題,我們過去想得确是少了。
共匪兩次竄犯古、叙,都沒能過了長江;而上遊金沙江,水流湍急,地形險要。
要是川軍堵截有力,共匪還是有可能竄不過去的。
他一旦過不去,又不可能留在元、祿地區背水而戰,豈不就要回竄滇中或是滇西南搞他們的根據地,這不就麻煩了,我們就有個兩面受敵的問題。
懂我的意思嗎?”幕僚們先是沉默不語,龍雲又說了說他同薛嶽“會商”的詳細情況,孔繁躍突然站起說:“恐吓!訛詐!完全是恐吓訛詐!”龍雲愕然:“有話好好說。
”孔繁躍說:“省座,薛嶽是在你拒絕指揮中央軍之後來昆明的是不是?他們恐怕不會不琢磨一番,你為什麼拒絕指揮中央軍的吧?視兵權如命的,在黔省以戰場指揮官身份指揮作戰的,竟然拱手讓出幾十萬大軍的指揮權,這可信麼?顯然,他們是以共匪回竄為由,壓你就範,既同意中央軍在滇自由行動,又承擔起滇黔剿匪失利的全部責任,如此而已。
”周鐘嶽說:“孔兄之言,甚有道理。
最要緊的一個問題是,此次共匪北渡金沙江成功與否,到底作何判斷?我以為,他們大有可能成功。
第一,此次共匪北竄元、祿地區,我們都蒙在鼓裡,川軍能有多少發覺?即使有所發覺,劉湘的部隊能及時趕到江邊麼?第二,金沙江江面狹窄,地形隐蔽,即使沒有船,他們也會想出一些辦法的,不是說他們兩次渡烏江都是用的竹筏子麼?我在想,我們此刻在這裡猜測共匪渡金沙江的成敗,也許他們已經過去了。
北渡金沙江是他們求之不得的,一當渡了過去,他還怎麼可能回竄?隻怕是請也請不回來了。
也許貴陽方面是那麼判斷的,共匪不可能過了金沙江。
”孔繁躍說:“不,他們也作了共匪有可能渡過金沙江的判斷。
” 龍雲如醒大夢,惱道:“騙局!原來是一個騙局……”他琢磨了一陣,又道:“那麼,他們既然作了共匪竄渡成功的判斷,為什麼又那麼心急如焚地要我指揮各路入滇部隊?”孔繁躍說:“剛才不是說了嗎?共匪竄渡金沙江成功,便宣告了滇黔剿匪的完全失敗,這不正好由你來承擔麼?”龍雲更惱了:“他娘的,啃着黃瓜撒尿,他兩頭都逮着了。
好在沒有上他們的當,薛嶽前幾天發布的命令,我沒有簽署。
”周鐘嶽說:“省座,并非萬事大吉呀?”龍雲說:“共匪不回竄,一走了之,還有我的什麼事?”周鐘嶽說:“不,共匪回竄他們有文章可作,共匪走了他們也有文章可做的。
”龍雲茫然,道:“他還能把我怎麼樣?”周鐘嶽說:“我們說的是共匪一旦竄渡成功。
可共匪是在哪裡竄渡成功的呀?是在滇省境内竄渡成功的!這樣的口實他能不抓麼?你盡管拒絕了指揮中央軍,但2路軍的總司令還在。
其實,老蔣想把剿匪一旦失敗的責任推到地方軍政要員頭上,從委任你做第2路軍總司令就已顯出端倪了。
”龍雲這才全醒過來,說:“說得對,說得對,我們還得準備一手才是。
” 在幕僚們的策劃下,此後數日,龍雲便同蔣介石進一步鬥起法來。
5月6日,龍雲得知紅軍在皎平渡渡金沙江的情報,作為鋪墊,他當天便給蔣介石發了個電報,埋怨江北“未見川軍布防”,“懇祈鈞座立電劉部即日馳赴江岸嚴防為禱。
”說是“惟對岸無兵,匪便有渡過逃脫之虞。
”5月7日,為把角色演得更像,他給他的滇軍發了個措詞強硬的作戰命令,同時抄報蔣介石。
電令說:“一、匪過大江未成,踅竄壞洲,必已軍心慌亂,希望斷絕。
兵法攻心,良機難再,我軍務趁敵衆氣餒之時,分兵猛攻,壓迫該匪于會、巧方面,可期解決。
二、務抽調勁旅,兼程向匪右側前進,防其竄過尋、沾。
三、匪方重心,全在軍委。
我軍無論何時,發現其軍委所在,各選有勇有為之團長,不惜犧牲,直前猛撲,本擒賊擒王之旨,将其重心摧毀。
四、頃奉委座電,匪首朱德、毛澤東、周恩來、博古4人,無論生擒格斃,查實均獎國币10萬元。
即谕官兵知照。
”“剿匪”之決心,昭昭可見也。
5月9日,龍雲得知紅軍已全部渡過金沙江,他心中得意,卻“痛心疾首”地給蔣介石發了一個請求處分的電報:“……匪已過江無疑。
聞訊之後,五中如焚。
初意滿以為匪到江邊,縱不能完全解決,亦必予痛懲,使潰不成軍,藉以除國家之巨害,而報
日前,薛嶽飛昆明以“共匪回竄”訛詐龍雲,龍雲着實吓了一大跳。
龍雲想,要是川軍堵截嚴密,共匪的回竄并不是沒有可能的;一旦出現那種局面,與其說“共匪”回竄,還不如說是中央軍回竄…… 薛嶽一離開昆明,龍雲便召見幕僚,商讨“兩面對敵”的問題。
他說:“薛嶽提出的‘回竄’問題,我們過去想得确是少了。
共匪兩次竄犯古、叙,都沒能過了長江;而上遊金沙江,水流湍急,地形險要。
要是川軍堵截有力,共匪還是有可能竄不過去的。
他一旦過不去,又不可能留在元、祿地區背水而戰,豈不就要回竄滇中或是滇西南搞他們的根據地,這不就麻煩了,我們就有個兩面受敵的問題。
懂我的意思嗎?”幕僚們先是沉默不語,龍雲又說了說他同薛嶽“會商”的詳細情況,孔繁躍突然站起說:“恐吓!訛詐!完全是恐吓訛詐!”龍雲愕然:“有話好好說。
”孔繁躍說:“省座,薛嶽是在你拒絕指揮中央軍之後來昆明的是不是?他們恐怕不會不琢磨一番,你為什麼拒絕指揮中央軍的吧?視兵權如命的,在黔省以戰場指揮官身份指揮作戰的,竟然拱手讓出幾十萬大軍的指揮權,這可信麼?顯然,他們是以共匪回竄為由,壓你就範,既同意中央軍在滇自由行動,又承擔起滇黔剿匪失利的全部責任,如此而已。
”周鐘嶽說:“孔兄之言,甚有道理。
最要緊的一個問題是,此次共匪北渡金沙江成功與否,到底作何判斷?我以為,他們大有可能成功。
第一,此次共匪北竄元、祿地區,我們都蒙在鼓裡,川軍能有多少發覺?即使有所發覺,劉湘的部隊能及時趕到江邊麼?第二,金沙江江面狹窄,地形隐蔽,即使沒有船,他們也會想出一些辦法的,不是說他們兩次渡烏江都是用的竹筏子麼?我在想,我們此刻在這裡猜測共匪渡金沙江的成敗,也許他們已經過去了。
北渡金沙江是他們求之不得的,一當渡了過去,他還怎麼可能回竄?隻怕是請也請不回來了。
也許貴陽方面是那麼判斷的,共匪不可能過了金沙江。
”孔繁躍說:“不,他們也作了共匪有可能渡過金沙江的判斷。
” 龍雲如醒大夢,惱道:“騙局!原來是一個騙局……”他琢磨了一陣,又道:“那麼,他們既然作了共匪竄渡成功的判斷,為什麼又那麼心急如焚地要我指揮各路入滇部隊?”孔繁躍說:“剛才不是說了嗎?共匪竄渡金沙江成功,便宣告了滇黔剿匪的完全失敗,這不正好由你來承擔麼?”龍雲更惱了:“他娘的,啃着黃瓜撒尿,他兩頭都逮着了。
好在沒有上他們的當,薛嶽前幾天發布的命令,我沒有簽署。
”周鐘嶽說:“省座,并非萬事大吉呀?”龍雲說:“共匪不回竄,一走了之,還有我的什麼事?”周鐘嶽說:“不,共匪回竄他們有文章可作,共匪走了他們也有文章可做的。
”龍雲茫然,道:“他還能把我怎麼樣?”周鐘嶽說:“我們說的是共匪一旦竄渡成功。
可共匪是在哪裡竄渡成功的呀?是在滇省境内竄渡成功的!這樣的口實他能不抓麼?你盡管拒絕了指揮中央軍,但2路軍的總司令還在。
其實,老蔣想把剿匪一旦失敗的責任推到地方軍政要員頭上,從委任你做第2路軍總司令就已顯出端倪了。
”龍雲這才全醒過來,說:“說得對,說得對,我們還得準備一手才是。
” 在幕僚們的策劃下,此後數日,龍雲便同蔣介石進一步鬥起法來。
5月6日,龍雲得知紅軍在皎平渡渡金沙江的情報,作為鋪墊,他當天便給蔣介石發了個電報,埋怨江北“未見川軍布防”,“懇祈鈞座立電劉部即日馳赴江岸嚴防為禱。
”說是“惟對岸無兵,匪便有渡過逃脫之虞。
”5月7日,為把角色演得更像,他給他的滇軍發了個措詞強硬的作戰命令,同時抄報蔣介石。
電令說:“一、匪過大江未成,踅竄壞洲,必已軍心慌亂,希望斷絕。
兵法攻心,良機難再,我軍務趁敵衆氣餒之時,分兵猛攻,壓迫該匪于會、巧方面,可期解決。
二、務抽調勁旅,兼程向匪右側前進,防其竄過尋、沾。
三、匪方重心,全在軍委。
我軍無論何時,發現其軍委所在,各選有勇有為之團長,不惜犧牲,直前猛撲,本擒賊擒王之旨,将其重心摧毀。
四、頃奉委座電,匪首朱德、毛澤東、周恩來、博古4人,無論生擒格斃,查實均獎國币10萬元。
即谕官兵知照。
”“剿匪”之決心,昭昭可見也。
5月9日,龍雲得知紅軍已全部渡過金沙江,他心中得意,卻“痛心疾首”地給蔣介石發了一個請求處分的電報:“……匪已過江無疑。
聞訊之後,五中如焚。
初意滿以為匪到江邊,縱不能完全解決,亦必予痛懲,使潰不成軍,藉以除國家之巨害,而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