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關燈
小
中
大
出現了高潮,眼看第一個五年計劃就要提前完成,北京工商界帶頭全市合營,給上海很大的鼓舞,誰也不甘心落後。
” “對,誰也不甘心落後!”潘信誠回味地重複了一句,說,“大家都要做工商界的先進分子哩!” “那當然,誰不想在這次合營中為社會主義立功?到了社會主義,大家都好哇!” 潘信誠沒有答腔,他聽見了史步雲提高了嗓子在念申請書,便碰了碰徐義德的手,指着史步雲,要他注意聽。
史步雲大聲念道: “我們上海工商業聯合會根據本市全部私營工商業的自願和重托,謹向人民政府提出申請,除過去已經實行公私合營的行業和企業以外,希望對其餘的八十五個工業行業和三萬五千一百六十三戶和一百二十個商業行業的七萬一千一百一十一戶,給予批準全部實行公私合營。
我們相信人民政府一定滿足我們的願望,接受我們的請求。
” 史步雲讀完申請書,馬慕韓走到話筒前面,征求到會代表的意見,回答是一片熱烈的掌聲和高入雲霄的歡呼,接着是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響個不停。
當中還夾着隆隆的炮聲,那是“天地響”,一聲聲震蕩着人們的耳膜,壓倒了一切的聲音。
在爆竹聲中,史步雲雙手托着精裝冊頁寫成的總申請書向中蘇友好大廈裡面走去。
走在他前面的是新藥商業四十個資方人員組成的軍樂,吹着銅号,打着洋鼓,昂首闊步地走着。
在史步雲身後是潘信誠和宋其文這些老老們。
馬慕韓,潘宏福,馮永祥,江菊霞,金懋廉,唐仲笙,徐義德和柳惠光他們八個人,分别擡着四隻紮着彩球的紅漆奁盒,裡面堆着用大紅信封裝起的各行各業的申請書。
跟在他們後面的是一片五彩缤紛的旗幟,和一長列歡樂的人群,敲着鑼,打着鼓,高高興興地走着。
在歡樂的人群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家屬隊,走在家屬隊前面的是朱瑞芳和林宛芝。
朱瑞芳生怕落在林宛芝的後面,她一步也不放松地搶在林宛芝的前頭。
東張西望,引起人們的注意,唯恐别人不知道她是徐義德的老婆。
林宛芝從來沒有進過中蘇友好大廈的大門,從前隻是路過,看見壯麗堂皇的外觀,沒有見過裡面宏大的規模。
當她一跨進大門,走進圓廳,看見當中懸挂着一盞丈把長的大琉璃燈,玲珑剔透,燈光璀燦。
四周蔚藍色的牆壁上,飛舞着金黃的雕飾,頂上閃着點點星光,迎門是一個霓虹燈大“喜”字,使人感到身臨變幻迷離的世界。
林宛芝擡頭望着發了呆,站在那裡竟然忘記走了。
吳蘭珍在她背後用右手食指點了點,她才驚異地和大家一道走去。
過了大圓廳,是開闊的拱形屋頂的工業大廳,一片彩色的光亮使得林宛芝眼花缭亂。
她定睛一看,才慢慢分辨清楚,像一串串彩虹挂在雪白屋頂上的是電燈。
兩旁騎樓上仿佛飛舞着紅色巨龍的是兩幅巨大标語,紅底金字,一邊寫的是“要把全市公私合營工作做得又快又好”,另外一邊是“為加速徹底完成社會主義改造而奮鬥”。
主席台上排列着數面五星紅旗,當中挂着一幅毛主席油畫畫像,和主席台遙遙相對的是一個巨大的霓虹燈制成的“喜”字,閃耀着喜氣洋洋的紅色的光芒。
把這個莊嚴的會場點綴得歡樂而又活躍,洋溢着節日的氣氛。
林宛芝看到那情景,她的心和霓虹燈的光芒一樣在歡快地跳躍。
她從來沒有見過這樣莊嚴而又偉大的場面,到處都感到新鮮,看看這邊,又看看那邊,眼睛簡直忙不過來。
宋其文的眼睛和林宛芝不同:他一進入會場,眼光馬上給坐在右邊前面幾排的客人吸引住了。
這些人宋其文在上海外交場合都見過,他們是一些國家駐上海的總領事。
最引起他注意的是英國駐上海辦理僑務的人員。
英帝國主義的勢力曾經統治上海很長的時間,在上海灘上到處看到英帝國主義統治的遺迹。
六年多以前,上海解放,讓英帝國主義者親眼看到中國人民的新生,騎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外國侵略者勢力一去不複返了。
六年多以後,又叫英國辦理僑務人員看到上海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人剝削人的資本主義制度将在中國的土地上消逝了。
中國如同一個巨人站在世界上。
上海人民也像一個巨人似的站在英國辦理僑務人員面前。
他心中充滿了自豪感,不禁撫摩胡須,傲岸地左顧右盼。
十二點五十八分,轟的一聲,隆隆的禮炮震天價響,一聲接着一聲,響遍上海的上空,全上海的人都知道富有偉大曆史意義的時刻開始了。
莊嚴的國歌奏過,史步雲雙手恭恭敬敬地捧着那個精裝的總申請書向主席台前走去。
吳蘭珍一眼看見主席台上站滿了人,她興奮地附着林宛芝的耳朵說: “陳市長!” “誰?”林宛芝的眼光正在四面巡視,沒有聽清楚吳蘭珍的話。
“陳市長,陳市長!” 這一次林宛芝聽清楚了,她在尋找,低聲問道: “在啥地方?” “主席台上。
” 主席台上站着一排人,林宛芝一時急切看不清楚。
她踮起腳尖,從朱瑞芳的肩頭看過去,給前面黑壓壓一片人頭擋着,還是看不大清楚。
她回過頭來,焦急地問吳蘭珍: “啥人是陳市長?” “站在當中那個,胖胖的,滿面笑容,你瞧,現在伸出手來接受史步雲的總申請書了……” 林宛芝順着吳蘭珍的手指從人縫中望過去,果然看到了。
她臉上露出驚異的神情: “他不是帶兵打仗的将軍嗎?看他态度那麼和藹,舉止那麼文雅,簡直是個文人哩!”
” “對,誰也不甘心落後!”潘信誠回味地重複了一句,說,“大家都要做工商界的先進分子哩!” “那當然,誰不想在這次合營中為社會主義立功?到了社會主義,大家都好哇!” 潘信誠沒有答腔,他聽見了史步雲提高了嗓子在念申請書,便碰了碰徐義德的手,指着史步雲,要他注意聽。
史步雲大聲念道: “我們上海工商業聯合會根據本市全部私營工商業的自願和重托,謹向人民政府提出申請,除過去已經實行公私合營的行業和企業以外,希望對其餘的八十五個工業行業和三萬五千一百六十三戶和一百二十個商業行業的七萬一千一百一十一戶,給予批準全部實行公私合營。
我們相信人民政府一定滿足我們的願望,接受我們的請求。
” 史步雲讀完申請書,馬慕韓走到話筒前面,征求到會代表的意見,回答是一片熱烈的掌聲和高入雲霄的歡呼,接着是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響個不停。
當中還夾着隆隆的炮聲,那是“天地響”,一聲聲震蕩着人們的耳膜,壓倒了一切的聲音。
在爆竹聲中,史步雲雙手托着精裝冊頁寫成的總申請書向中蘇友好大廈裡面走去。
走在他前面的是新藥商業四十個資方人員組成的軍樂,吹着銅号,打着洋鼓,昂首闊步地走着。
在史步雲身後是潘信誠和宋其文這些老老們。
馬慕韓,潘宏福,馮永祥,江菊霞,金懋廉,唐仲笙,徐義德和柳惠光他們八個人,分别擡着四隻紮着彩球的紅漆奁盒,裡面堆着用大紅信封裝起的各行各業的申請書。
跟在他們後面的是一片五彩缤紛的旗幟,和一長列歡樂的人群,敲着鑼,打着鼓,高高興興地走着。
在歡樂的人群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家屬隊,走在家屬隊前面的是朱瑞芳和林宛芝。
朱瑞芳生怕落在林宛芝的後面,她一步也不放松地搶在林宛芝的前頭。
東張西望,引起人們的注意,唯恐别人不知道她是徐義德的老婆。
林宛芝從來沒有進過中蘇友好大廈的大門,從前隻是路過,看見壯麗堂皇的外觀,沒有見過裡面宏大的規模。
當她一跨進大門,走進圓廳,看見當中懸挂着一盞丈把長的大琉璃燈,玲珑剔透,燈光璀燦。
四周蔚藍色的牆壁上,飛舞着金黃的雕飾,頂上閃着點點星光,迎門是一個霓虹燈大“喜”字,使人感到身臨變幻迷離的世界。
林宛芝擡頭望着發了呆,站在那裡竟然忘記走了。
吳蘭珍在她背後用右手食指點了點,她才驚異地和大家一道走去。
過了大圓廳,是開闊的拱形屋頂的工業大廳,一片彩色的光亮使得林宛芝眼花缭亂。
她定睛一看,才慢慢分辨清楚,像一串串彩虹挂在雪白屋頂上的是電燈。
兩旁騎樓上仿佛飛舞着紅色巨龍的是兩幅巨大标語,紅底金字,一邊寫的是“要把全市公私合營工作做得又快又好”,另外一邊是“為加速徹底完成社會主義改造而奮鬥”。
主席台上排列着數面五星紅旗,當中挂着一幅毛主席油畫畫像,和主席台遙遙相對的是一個巨大的霓虹燈制成的“喜”字,閃耀着喜氣洋洋的紅色的光芒。
把這個莊嚴的會場點綴得歡樂而又活躍,洋溢着節日的氣氛。
林宛芝看到那情景,她的心和霓虹燈的光芒一樣在歡快地跳躍。
她從來沒有見過這樣莊嚴而又偉大的場面,到處都感到新鮮,看看這邊,又看看那邊,眼睛簡直忙不過來。
宋其文的眼睛和林宛芝不同:他一進入會場,眼光馬上給坐在右邊前面幾排的客人吸引住了。
這些人宋其文在上海外交場合都見過,他們是一些國家駐上海的總領事。
最引起他注意的是英國駐上海辦理僑務的人員。
英帝國主義的勢力曾經統治上海很長的時間,在上海灘上到處看到英帝國主義統治的遺迹。
六年多以前,上海解放,讓英帝國主義者親眼看到中國人民的新生,騎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外國侵略者勢力一去不複返了。
六年多以後,又叫英國辦理僑務人員看到上海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人剝削人的資本主義制度将在中國的土地上消逝了。
中國如同一個巨人站在世界上。
上海人民也像一個巨人似的站在英國辦理僑務人員面前。
他心中充滿了自豪感,不禁撫摩胡須,傲岸地左顧右盼。
十二點五十八分,轟的一聲,隆隆的禮炮震天價響,一聲接着一聲,響遍上海的上空,全上海的人都知道富有偉大曆史意義的時刻開始了。
莊嚴的國歌奏過,史步雲雙手恭恭敬敬地捧着那個精裝的總申請書向主席台前走去。
吳蘭珍一眼看見主席台上站滿了人,她興奮地附着林宛芝的耳朵說: “陳市長!” “誰?”林宛芝的眼光正在四面巡視,沒有聽清楚吳蘭珍的話。
“陳市長,陳市長!” 這一次林宛芝聽清楚了,她在尋找,低聲問道: “在啥地方?” “主席台上。
” 主席台上站着一排人,林宛芝一時急切看不清楚。
她踮起腳尖,從朱瑞芳的肩頭看過去,給前面黑壓壓一片人頭擋着,還是看不大清楚。
她回過頭來,焦急地問吳蘭珍: “啥人是陳市長?” “站在當中那個,胖胖的,滿面笑容,你瞧,現在伸出手來接受史步雲的總申請書了……” 林宛芝順着吳蘭珍的手指從人縫中望過去,果然看到了。
她臉上露出驚異的神情: “他不是帶兵打仗的将軍嗎?看他态度那麼和藹,舉止那麼文雅,簡直是個文人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