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身體的控制

關燈
dash沖動如何變得越來越明确,繼而産生一系列的動作。

     試驗過程 這個過程依靠的是試驗的過程。

    它可以通過小孩習得伸手拿到一個物體的方式來加以說明。

    這種行為有它的基礎,也就是前面已經講過的抓握反射沖動。

    比如說,小孩看到了一個色彩鮮豔的球。

    這喚起了小孩一種想抓住球的純粹本能沖動。

    小孩可能失敗了,因為他夠不到球。

    但是從這次失敗當中,小孩學到了一些東西。

    他知道了某一種視覺是與物體的距離相聯系的,其中離物體的距離比他胳膊還長。

    通過反複的失敗,由于他胳膊和身體的動作,在他的視覺意識和肌肉感覺之間就建立起了一種确切的連接。

    但是,小孩也可能可以抓住物體。

    倘若如此,那麼在距離和伴随着成功動作的肌肉感覺之間就形成了一種連接。

    通過反複的經驗,這種連接變得鞏固下來。

    因此,習得抓住物體的過程是由視覺和肌肉感覺之間形成連接而組成的。

    其中,視覺意味着距離,肌肉感覺意味着動作。

     進一步的例證 試想一個小孩正在學習說話。

    這裡我們的出發點是發出聲音的反射沖動;問題就是用一種方式來控制這些沖動,以至于能夠産生發音清晰的語音。

    小孩聽到人們用某一種聲音來指某些物體。

    這樣,他的任務就是使他的某種反射聲音(這是他庫存的原材料)與他聽到的聲音相符合,即複制出聽到的聲音。

    小孩的嘗試會有部分的失敗,但是每一次失敗都讓他排除了某些聲音。

    他的失敗感讓他連續地抛棄了許多聲音;同時,每一次成功的嘗試都會在聲音感覺(代表了某種物體的信号)和肌肉感覺(代表了産生這種聲音的運動的信号)之間形成一種連接。

    小孩學會用肌肉感覺來解釋聲音感覺,也學會用聲音感覺來解釋肌肉感覺。

    這個試驗過程産生了以下三個結果: ①它使得意識中對所要達到的目的有一種确切的觀念。

    我們不應該把這個問題看成是,好像小孩一開始就對他要達到的目的有一個明确的概念,他隻需要學會達到目的的手段而已。

    其實,小孩對于達到一個目标要做出哪些行為,或者在他學會一個單詞之前他要學會這個單詞應該如何發音,都隻有一個非常不明确的觀念。

    隻有當他達到目的之後,他才會知道目的到底是什麼。

    開始時他對于所要達到的目的隻有一種模糊的意識,而他的試驗結果是他知道了目的是什麼。

    這樣,他的模糊沖動就在他執行某種行為的确切觀念中,擁有了明确的形式。

     ②隻有當行為的觀念變得十分明确時,動作才獲得了定位性。

    最初的動作是模糊和分散的,就像動作的觀念一樣。

    學習行走的小孩會移動他的整個身體。

    當學習寫字時,運動沖動擴散到胳膊、頭部、嘴巴和舌頭,并有可能或多或少擴散到了整個身體。

    學習彈鋼琴也是如此。

    但是,小孩試驗的結果是運動沖動變得分化開來。

    運動沖動不再無差别地通過身體的每一處肌肉來尋找出路,而是被限制在特定的渠道了。

    簡而言之,動作變得專門化了。

     ③做出一個動作所需要的刺激越來越少了。

    這主要是由于沖動被限制在了一個明确的渠道。

    隻要沖動力量擴散開來使整個身體都運動,那麼就需要大量的能量,而其中大部分能量都浪費掉了;達到一個結果所必需的一部分動作是需要能量來執行的,而當能量僅僅用于這一部分動作時,它才是經濟的。

    随着每一個動作的定位,刺激也被節省了。

    當單獨采用正确的渠道來執行某個動作時,最初的沖動力量中的百分之一就已經足夠了。

    結果就是:用于産生動作的劇烈刺激越來越少,而内部刺激卻越來越多。

     所需刺激的程度 很有可能,最初的刺激就是整個有機體對于食物的需要。

    其實,隻需對整個有機體平衡的一種擾亂,就完全足夠了。

    在下一個階段,是某一種感覺所帶來的突然而劇烈的感受,比如一種突然的痛苦,一道明亮的光。

    由于受到正确的指引,力量變得越來越有用。

    這樣,另一個人執行的行為就産生了足夠的幹擾,推動着我們也做出那種行為。

    随着這個過程的發展,我們不必再把我們看到的行為作為一個刺激,另一個人的要求或暗示就足夠了。

    于是,當内部産生用于激發那種行為的行為觀念時,最後的發展也就完成了。

    如果刺激完全是觀念的,那麼它必須将過剩的神經力量疏導入正确的渠道。

    心智不再需要監視能量的總體消耗;它好像隻需要打開閥門将能量釋放掉,并且通過它自己的自我執行機制來指引能量。

    對目的的一種觀念,就是一個足以開啟閥門的刺激。

     2.運動沖動的組合 所有的身體控制都包括運動沖動的協調和相互連接。

    為了能夠行走,僅有一個關于目的的明确觀念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每一個動作的定位過程。

    此外,還必須知道動作過程的每一個連續的和同時的步驟,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