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知識的發展階段:直覺
關燈
小
中
大
階段的共同涵義
知識的一般規律是:通過分析和綜合功能而認識個别對象。
這一規律在知識的各個階段中都是适合的。
這一規律得到了很多實際例證的支持。
就像我們在這本書中所提到的那樣,如果我們的認識活動從知覺開始,逐步上升到系統化,那麼很顯然,我們的認識是沿着分析、同一化或普遍化這一線索而發展的。
但是另一方面,注意又常常被當作這樣一種事實,即它是由更一般化的過程向低一級過程的返回,這種返回使低一級過程更豐富了。
這個事實已經得到證實,即如果沒有概念或普遍性元素的參與,知覺就不可能形成;同樣,如果沒有知覺來界定元素之間的差異,概念也不可能形成。
認識的兩個水平 總之,每一種較高級的分析階段都會立刻地影響到較低的過程,使它更清晰,這就是綜合性聯合。
每一個推理過程都擴展了一個判斷,而每一個判斷都充實了一個概念,每一個概念都使知覺獲得了更多的意義。
在我們的普遍化過程中,透過普遍性的視角,我們同樣會看到對象的特殊性,正是這種特殊性使對象的意義更豐富、更清晰。
沒有中介或推理過程,就不會有知覺,推理包含的元素越多,知覺的意義就越豐富,就越能夠向我們闡述更多的關于對象的信息。
每一個自我發展的階段都能夠在其他階段中得到完全的暗示。
從知覺到系統化的程度表現為普遍化發展過程中的分析過程的發展水平;而系統化的返回程度則表現為具體化發展過程中的綜合過程的水平。
就像實際的心理事實中的問題一樣,它們之間并不存在發展的高級或低級的分離,每一個具體心智活動都是知覺和推理的結合,它們互為因果。
這隻是用另外一種方式表達了這個事實,即所有的知識都包含了同一性活動和區分性活動。
直覺 簡單地說,每一個具體的、實際表現出來的心理性的結果都是一種直覺(intuition),或者是個别化的知識。
前面我們研究了抽象活動。
這種抽象活動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它能将包含在知識中的各種元素帶入意識之中,并使我們對知識的本質的理解更加清晰。
被我們稱為知覺的活動是心智活動的一項具體内容,它同時包含了普遍化與區分性的活動;而注意則側重于強調其中的區分功能。
在推理過程中,注意特别地将普遍化功能獨立出來;但是,事實上,這兩者都不可能獨立于對方而存在。
正是它們的聯合形成了個别化的知識。
在推理之中,對象按照其特征被聯系起來,這使得個别化越來越具有了普遍性;而知覺過程則使對象的區分性更強。
知覺和推理的聯合包含在每一個心智活動中,它們構成了直覺。
直覺的性質 直覺通常被理解為一種純粹的、即時性的(immediate)活動,或者它的發生不依賴于對對象之間的依存關系的認識。
根據這種定義,直覺與推理完全相反,并且排除了推理。
它被認為是心智的一種整體性活動,它由心智獲得的表象内容直接引起,并且不會發展至超越給定内容的範圍;它不是任何一種中介性的過程。
通過直覺獲得的内容往往被認為是獨立的存在。
我們傾向于認為在以下情形下不可能存在直覺:當每一種心智活動都包括了關系時;當包含了相互依賴時;當包含了中介(mediation)時。
被認識的事物的意義一方面是來自它的象征性;另一方面則是來自它所指向的超出它自身領域的東西。
直覺的定義必須包含這兩方面的因素。
最終的知識 然而,當我們開始認識到最終的存在時,很顯然,它不能與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東西相聯系,它隻能代表它自己。
所有的依賴、所有的中介都存在于其自身内部。
直覺最徹底地被限制于這種認識活動中。
因此,通過直覺,我們認識到的是一種最終的整體。
這種整體與自己聯系,而不是隻形成外部聯系。
需要了解的是:區分和聯系是這種整體存在的前提,對這些關系的理解都是在它自身内部進行的。
分析活動,即同一性關系的發展,已經被完全實現了。
這種關系又被反映到對象之中,人為地與它聯系,使它具有完全的區分度,或使它獲得清晰的界定。
也就是說,在直覺活動中,我們把握了自我聯系(self-related)。
直覺的階段 在另一些觀點中,每一種知識活動都是某種形式的自我聯
這一規律在知識的各個階段中都是适合的。
這一規律得到了很多實際例證的支持。
就像我們在這本書中所提到的那樣,如果我們的認識活動從知覺開始,逐步上升到系統化,那麼很顯然,我們的認識是沿着分析、同一化或普遍化這一線索而發展的。
但是另一方面,注意又常常被當作這樣一種事實,即它是由更一般化的過程向低一級過程的返回,這種返回使低一級過程更豐富了。
這個事實已經得到證實,即如果沒有概念或普遍性元素的參與,知覺就不可能形成;同樣,如果沒有知覺來界定元素之間的差異,概念也不可能形成。
認識的兩個水平 總之,每一種較高級的分析階段都會立刻地影響到較低的過程,使它更清晰,這就是綜合性聯合。
每一個推理過程都擴展了一個判斷,而每一個判斷都充實了一個概念,每一個概念都使知覺獲得了更多的意義。
在我們的普遍化過程中,透過普遍性的視角,我們同樣會看到對象的特殊性,正是這種特殊性使對象的意義更豐富、更清晰。
沒有中介或推理過程,就不會有知覺,推理包含的元素越多,知覺的意義就越豐富,就越能夠向我們闡述更多的關于對象的信息。
每一個自我發展的階段都能夠在其他階段中得到完全的暗示。
從知覺到系統化的程度表現為普遍化發展過程中的分析過程的發展水平;而系統化的返回程度則表現為具體化發展過程中的綜合過程的水平。
就像實際的心理事實中的問題一樣,它們之間并不存在發展的高級或低級的分離,每一個具體心智活動都是知覺和推理的結合,它們互為因果。
這隻是用另外一種方式表達了這個事實,即所有的知識都包含了同一性活動和區分性活動。
直覺 簡單地說,每一個具體的、實際表現出來的心理性的結果都是一種直覺(intuition),或者是個别化的知識。
前面我們研究了抽象活動。
這種抽象活動之所以必要,是因為它能将包含在知識中的各種元素帶入意識之中,并使我們對知識的本質的理解更加清晰。
被我們稱為知覺的活動是心智活動的一項具體内容,它同時包含了普遍化與區分性的活動;而注意則側重于強調其中的區分功能。
在推理過程中,注意特别地将普遍化功能獨立出來;但是,事實上,這兩者都不可能獨立于對方而存在。
正是它們的聯合形成了個别化的知識。
在推理之中,對象按照其特征被聯系起來,這使得個别化越來越具有了普遍性;而知覺過程則使對象的區分性更強。
知覺和推理的聯合包含在每一個心智活動中,它們構成了直覺。
直覺的性質 直覺通常被理解為一種純粹的、即時性的(immediate)活動,或者它的發生不依賴于對對象之間的依存關系的認識。
根據這種定義,直覺與推理完全相反,并且排除了推理。
它被認為是心智的一種整體性活動,它由心智獲得的表象内容直接引起,并且不會發展至超越給定内容的範圍;它不是任何一種中介性的過程。
通過直覺獲得的内容往往被認為是獨立的存在。
我們傾向于認為在以下情形下不可能存在直覺:當每一種心智活動都包括了關系時;當包含了相互依賴時;當包含了中介(mediation)時。
被認識的事物的意義一方面是來自它的象征性;另一方面則是來自它所指向的超出它自身領域的東西。
直覺的定義必須包含這兩方面的因素。
最終的知識 然而,當我們開始認識到最終的存在時,很顯然,它不能與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東西相聯系,它隻能代表它自己。
所有的依賴、所有的中介都存在于其自身内部。
直覺最徹底地被限制于這種認識活動中。
因此,通過直覺,我們認識到的是一種最終的整體。
這種整體與自己聯系,而不是隻形成外部聯系。
需要了解的是:區分和聯系是這種整體存在的前提,對這些關系的理解都是在它自身内部進行的。
分析活動,即同一性關系的發展,已經被完全實現了。
這種關系又被反映到對象之中,人為地與它聯系,使它具有完全的區分度,或使它獲得清晰的界定。
也就是說,在直覺活動中,我們把握了自我聯系(self-related)。
直覺的階段 在另一些觀點中,每一種知識活動都是某種形式的自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