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馬孟起衣錦返西涼 曹子建悲歌行絕塞

關燈
事件,遵奉徐元師命令,不得有違。

    馬龍應允,馬超即時轉告徐庶。

    徐元直聽得,便吩咐地方官撥給官地,蓋造房屋,與衆人居住。

    又補授馬龍為許昌北郊鎮将,以便朝夕護衛。

    馬超見元直如此用心,兩兄弟二次進了帥府,向前頓首拜謝。

    元直連忙答拜道:“孟起國家柱石,但安撫西陲,老将軍墳墓在此,朝延當差官歲歲祭奠也。

    ” 馬超兄弟見諸事已妥,辭别元直,率隊西至洛陽,遵奉朝旨,全軍振旅,奏凱還朝,軍士都唱着得勝歌。

    行不一日,看看到了,超令部下,繞洛陽城西過,全軍紮住城西。

    馬超兄弟自領馬隊三千人,振旅入都。

    雲長士元聞知,令文鴦關興出城三十裡迎接,二将原是超舊部,相見自然歡喜。

     将到洛陽,馬良諸葛瞻,又奉旨城門相候,一個是六卿,一個是城門校尉,品秩尊崇,奉旨前來迎接。

    馬超兄弟不敢怠慢,滾鞍下馬,四人相見。

    諸葛瞻口傳上命,西涼凱旋人馬,駐紮教場,官為照料,武威王先入私邸休沐,再行觐見。

    馬超拜命,别過二人,請文鴦關興,照料軍隊,自與馬岱先還私邸,夫妻相見,自是歡悅。

     原來馬超妻子,自随漢中王由成都移住荊州,後入洛陽,夫妻渴别多年,一旦相見,其喜可知。

    兩個兒子,大的十歲,小的七歲,大的叫做馬英,小的叫做馬益。

    馬超略為休息,卻同馬岱去大司馬府中,谒見雲長。

    雲長與馬超别了多時,其為想念,聽見到來,親自出府相迎,攜手而入。

    兩個各道渴别,然後并馬同入朝房,見過士元,一同入觐。

     少帝命侍臣賜坐,谘詢一切,俱有路數。

    馬超心中,不由得不敬畏起來,當下面奏:“臣超夙受先帝知遇之恩,效命中原,稽留淮北;先帝奄棄群臣,臣超本拟赴京哭臨,因奉朝旨,不許擅離防地,是以不克前來會葬!今承恩命,振旅西歸,願得以太牢祭告惠陵,稍盡敬禮。

    ”少帝道:“先帝在日,每甚念卿,谒陵祭告,具見忠孝!”随派梁王劉理,司隸諸葛瞻,太常許靖,同武威王前住惠陵緻祭。

    馬超再拜謝恩,辭别衆人,自回私邸。

     到了次日,劉理許靖諸葛瞻,盛陳牲醴,同着馬超兄弟,到了惠陵。

    守陵園吏,敬謹導入,隻見沿路石人石馬,石獅石象,排列兩旁,潇然靜寂,長松蒼柏,盤郁夭矯,天風過處,威神肅穆。

    一行人過了享殿,再過了寝殿,到了陵旁,四圍都是白石欄杆護着,就當地下排了祭筵,設下香案。

    馬超就位下拜,追想當時皇叔見待情形,放聲痛哭,引得林鳥悲号,山谷響應,回川斷澗,哀韻纏綿。

     諸葛瞻衆人,陪着揮淚,好容易勸住了馬超,然後衆人依次行禮。

    禮畢,大衆退出寝園,馬超同馬岱諸葛瞻,巡視園林四周,三人追論當年龍門山血戰情形,曾幾何時,鐘虡消歇,山川如故,風景不殊,真是歲月如流,不覺一齊感歎。

    直到白日沉西,方才回轉洛陽。

     馬超在洛陽接二連三,聖上賜宴,群公請酒,忙了十餘日,方才屏當清楚。

    馬超兄弟入朝辭駕,奉诏二子均賜爵關内侯。

    超謝聖恩,帶了家眷,領了兵隊,全軍出發,回轉西涼,滿朝文武,傾城餞送。

    雲長舉酒道:“孟起此去武威,好生安撫軍民,鎮定羌氐,西邊之事,便以相付,夙夜小心,無負職守。

    ”馬超接過,一飲而盡,說道:“謹遵台命,此去當奉行威德,不敢令中朝有西顧之憂。

    ”文武送出京城十裡方回,雲長令關興文鴦選出潼關,方才回轉。

     馬超到了長安,諸葛均又是一回歡迎,一回觀送。

    軍行迅速,到了金城,韓遂出城相迎,說道:“賢侄有志竟成,衣錦還歸,老将軍當含笑九泉矣!”馬超道:“小侄成功,皆叔父幫助之力也!”随将程楊二将恩命,交與韓遂,特别撫恤了二将家屬。

    住了數日,回轉武威,武威人民,扶老攜幼,郊迎三十裡。

    馬超坐在馬上,思想當年興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