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深杯浮白鐵案掀翻 古墓冬青石人惆怅
關燈
小
中
大
,竟一人跳上了岸,随意閑眺,想往樹林深處一看。
亂步走去,沿着河邊,不少的石頭,一堆一堆,墊着腳底生痛,又不像天然生長的,這是何人在此間惡作劇,兄弟就不免想起那位諸葛先生的八陣圖來,想來也不過害人,叫遊客不便賞玩風景罷了。
低下頭去,小心在石頭中走着,留神細看,并不見有什麼死生傷杜休景驚開的陣門,也不怕沒有黃承彥引路出陣,一陣亂走,不覺到了樹林中,直穿過去,又繞到樹林的盡頭,卻不見有什麼人家。
迎面一座高山,擋住去路,霧騰騰的,卻是半山雲氣,那裡有什麼炊煙。
山勢嵯峨無路可上,不禁又感觸起鄧艾裹氈,才能翻過的那條陰平小徑來!太息有頃,負手空歸。
走回河邊,四下尋了半日,不好了!兄弟坐的那隻船兒,連影都不見了,這便怎處。
尋思舟揖風波,江湖險惡,我便讓他安卧一息,這些撐船的,毫無天良,他反乘着我一步忘了監督,便立時打搶了我的行囊,丢閃得我回不了家鄉,這種世道人心,真是可怕,再向河中一望,隻見上流頭漂來無數屍首,都攢攏到我的眼底這一岸邊來,一見是血染模糊,斷手刖足,身上穿的多半軍服,想來是些兵士;有些未穿軍服的,卻又衣不蔽體,都是面黃肌瘦,皮骨皆見,這樣的又是些什麼人?倒猜不着,難道上流頭,發生了什麼戰事,這些慘死的人,都是在劫的嗎!若果如此,我還須趕緊逃避,速離此地。
心裡正在盤算,一看河中,浮屍已滿,我兄弟也顧不得再覓那隻強盜船,扭頭便跑,如飛的向着樹林後面奔去,想可覓一山穴容身,不料抹過樹林,那座高山又不見了,一望無盡的平川,荒煙迷路,蔓草沒膝,兄弟糊裡糊塗,不顧高低,向前瞎跑,直跑到天色黃昏,伸手不見五指,才遇着一座大廟。
進得廟門,兩旁古木參天,約有千株,中間一條甬道,長幾百丈,殿上琉璃燈,似明似滅。
一連進了三重大殿,隻不見一個守廟的人,暗歎兵荒馬亂,怎連一座破廟裡,都走空了。
再到後院,卻有一座古墓,在黑影裡矗着,搖搖幌幌,看不清楚。
院内松風谡谡,松鼠滿地亂蹿,樹上夜鷹,啁啾一聲聲怪叫,吓得兄弟趕忙退出院來。
回到殿前,兩庑下似尚有香積廚,不免走進,卻是床帳現成,因不管他有人無人,且自過宿再講。
兄弟跑了一天,混身力乏,不意這裡有我安身的所在,自然一枕黑甜,那還多問什麼世上的帳。
睡到半夜,兄弟在睡夢中,忽聞外面人喊馬嘶,一刹時,廳中如沸,兄弟頓然驚醒。
這時并不畏懼,急忙走至窗次,隻一味從窗棂中偷眼外窺,卻瞧不見有燈火。
是些什麼人進來,隻借微朦月色,看出有的是捧着偃月刀,有的是持着丈八矛,有的是拿着梨花槍,有的是拖着大砍刀,有的是雙股劍,有的是雁翎刀,有的是開山斧,有的是兩刃刀,十八般武器,亂烘烘的都有人執着。
還有些戴紗帽幞頭巾的人,夾在其中,尤其往來穿梭般,亂跑得十分起勁。
忽然間有一王者衣冠的人,自外而入,身後一人,仿佛是綸巾羽扇,看不甚清,大家便一時肅靜起來,随見王者居上,大家席地而坐。
又一異樣胡須王者,自外而入,大家複起身迎之。
坐未定,又一王者,提三尺劍,闊步而入,諸人一齊起立下拜,于是後來上者,據最上座。
又一王者,短胡歪冠,手提一串繡履而入,大家如同未睹,亦蹒跚坐于諸王者下。
又一王者,戴晉人冠而來,短須歪冠之王,以手招之,二人乃相并坐,便見交頭接耳,至翻唇舌,唧喳有聲,隻不獲聞究作何語,亦不知那來這許多王者,在此集議何事。
兄弟正傾耳想去細聽,驟聞廟外,暴燥如雷,有一豹頭環眼之人,大呼而至,即從坐上揪下異樣胡須王者,按地痛打。
最上王者按劍叱之道:“是我做壞榜樣,搶奪天下,怪他何來?汝輩今猶不改舊時習性,空教我受盡咒罵,說是報應循環,這是何苦?倘被外人聽去豈不笑話!你可知現在是何世運,還念念不忘舊恨嗎?”言訖,仰天長歎一聲,大風四起,在坐諸人,一齊垂淚歎息。
有傾,忽聞殿外大門轟倒乒乓之聲大作,即有—對對像翁仲般的巨人,自外作旋風舞踴躍而入。
諸人一見大亂,駭然啤鳴,但聽長嘯一聲,諸王者破天飛去,餘人撲地便倒,亦各蹤蹤不見。
這些巨人朝地亂轉有頃,忽然聚在一處,彼此将頭大碰,口中嘤嘤皇皇,如聞啜泣。
啜泣未已,又起一陣旋舞,俱向我這窗洞撲來。
兄弟吓了一身冷汗,大叫一聲,醒來卻是南柯一夢,半邊身子,猶枕着那隻行箧,依舊人在艙中。
恰有一個艄公,見我夢魇,入來拍我,故而驚醒。
此時日向黃昏,風已息了,兄弟怔了半天,想着這夢境的可怕,猶在彷徨不樂,勉強推開行箧,站起身來,撲的一本書,從身邊落到地下,拾起一看,原來便是這部反三國志前三回的舊稿。
才想起吟詩之前,曾打一行箧,取出這數回的底本,自行遣悶來,誰知一陣風濤,便無端的會惹了這一場怪夢。
出艙縱眺,風雲果定,天意已回,惟見青山永在,綠水長存,隻我書外書中,平添了一番奇異有趣的夢境。
曾記得唐朝有位開國的詩人陳伯玉,他作了一首登幽州台歌,說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這才真叫做一言難盡呢。
亂步走去,沿着河邊,不少的石頭,一堆一堆,墊着腳底生痛,又不像天然生長的,這是何人在此間惡作劇,兄弟就不免想起那位諸葛先生的八陣圖來,想來也不過害人,叫遊客不便賞玩風景罷了。
低下頭去,小心在石頭中走着,留神細看,并不見有什麼死生傷杜休景驚開的陣門,也不怕沒有黃承彥引路出陣,一陣亂走,不覺到了樹林中,直穿過去,又繞到樹林的盡頭,卻不見有什麼人家。
迎面一座高山,擋住去路,霧騰騰的,卻是半山雲氣,那裡有什麼炊煙。
山勢嵯峨無路可上,不禁又感觸起鄧艾裹氈,才能翻過的那條陰平小徑來!太息有頃,負手空歸。
走回河邊,四下尋了半日,不好了!兄弟坐的那隻船兒,連影都不見了,這便怎處。
尋思舟揖風波,江湖險惡,我便讓他安卧一息,這些撐船的,毫無天良,他反乘着我一步忘了監督,便立時打搶了我的行囊,丢閃得我回不了家鄉,這種世道人心,真是可怕,再向河中一望,隻見上流頭漂來無數屍首,都攢攏到我的眼底這一岸邊來,一見是血染模糊,斷手刖足,身上穿的多半軍服,想來是些兵士;有些未穿軍服的,卻又衣不蔽體,都是面黃肌瘦,皮骨皆見,這樣的又是些什麼人?倒猜不着,難道上流頭,發生了什麼戰事,這些慘死的人,都是在劫的嗎!若果如此,我還須趕緊逃避,速離此地。
心裡正在盤算,一看河中,浮屍已滿,我兄弟也顧不得再覓那隻強盜船,扭頭便跑,如飛的向着樹林後面奔去,想可覓一山穴容身,不料抹過樹林,那座高山又不見了,一望無盡的平川,荒煙迷路,蔓草沒膝,兄弟糊裡糊塗,不顧高低,向前瞎跑,直跑到天色黃昏,伸手不見五指,才遇着一座大廟。
進得廟門,兩旁古木參天,約有千株,中間一條甬道,長幾百丈,殿上琉璃燈,似明似滅。
一連進了三重大殿,隻不見一個守廟的人,暗歎兵荒馬亂,怎連一座破廟裡,都走空了。
再到後院,卻有一座古墓,在黑影裡矗着,搖搖幌幌,看不清楚。
院内松風谡谡,松鼠滿地亂蹿,樹上夜鷹,啁啾一聲聲怪叫,吓得兄弟趕忙退出院來。
回到殿前,兩庑下似尚有香積廚,不免走進,卻是床帳現成,因不管他有人無人,且自過宿再講。
兄弟跑了一天,混身力乏,不意這裡有我安身的所在,自然一枕黑甜,那還多問什麼世上的帳。
睡到半夜,兄弟在睡夢中,忽聞外面人喊馬嘶,一刹時,廳中如沸,兄弟頓然驚醒。
這時并不畏懼,急忙走至窗次,隻一味從窗棂中偷眼外窺,卻瞧不見有燈火。
是些什麼人進來,隻借微朦月色,看出有的是捧着偃月刀,有的是持着丈八矛,有的是拿着梨花槍,有的是拖着大砍刀,有的是雙股劍,有的是雁翎刀,有的是開山斧,有的是兩刃刀,十八般武器,亂烘烘的都有人執着。
還有些戴紗帽幞頭巾的人,夾在其中,尤其往來穿梭般,亂跑得十分起勁。
忽然間有一王者衣冠的人,自外而入,身後一人,仿佛是綸巾羽扇,看不甚清,大家便一時肅靜起來,随見王者居上,大家席地而坐。
又一異樣胡須王者,自外而入,大家複起身迎之。
坐未定,又一王者,提三尺劍,闊步而入,諸人一齊起立下拜,于是後來上者,據最上座。
又一王者,短胡歪冠,手提一串繡履而入,大家如同未睹,亦蹒跚坐于諸王者下。
又一王者,戴晉人冠而來,短須歪冠之王,以手招之,二人乃相并坐,便見交頭接耳,至翻唇舌,唧喳有聲,隻不獲聞究作何語,亦不知那來這許多王者,在此集議何事。
兄弟正傾耳想去細聽,驟聞廟外,暴燥如雷,有一豹頭環眼之人,大呼而至,即從坐上揪下異樣胡須王者,按地痛打。
最上王者按劍叱之道:“是我做壞榜樣,搶奪天下,怪他何來?汝輩今猶不改舊時習性,空教我受盡咒罵,說是報應循環,這是何苦?倘被外人聽去豈不笑話!你可知現在是何世運,還念念不忘舊恨嗎?”言訖,仰天長歎一聲,大風四起,在坐諸人,一齊垂淚歎息。
有傾,忽聞殿外大門轟倒乒乓之聲大作,即有—對對像翁仲般的巨人,自外作旋風舞踴躍而入。
諸人一見大亂,駭然啤鳴,但聽長嘯一聲,諸王者破天飛去,餘人撲地便倒,亦各蹤蹤不見。
這些巨人朝地亂轉有頃,忽然聚在一處,彼此将頭大碰,口中嘤嘤皇皇,如聞啜泣。
啜泣未已,又起一陣旋舞,俱向我這窗洞撲來。
兄弟吓了一身冷汗,大叫一聲,醒來卻是南柯一夢,半邊身子,猶枕着那隻行箧,依舊人在艙中。
恰有一個艄公,見我夢魇,入來拍我,故而驚醒。
此時日向黃昏,風已息了,兄弟怔了半天,想着這夢境的可怕,猶在彷徨不樂,勉強推開行箧,站起身來,撲的一本書,從身邊落到地下,拾起一看,原來便是這部反三國志前三回的舊稿。
才想起吟詩之前,曾打一行箧,取出這數回的底本,自行遣悶來,誰知一陣風濤,便無端的會惹了這一場怪夢。
出艙縱眺,風雲果定,天意已回,惟見青山永在,綠水長存,隻我書外書中,平添了一番奇異有趣的夢境。
曾記得唐朝有位開國的詩人陳伯玉,他作了一首登幽州台歌,說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這才真叫做一言難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