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黃公覆殉節九江口 張翼德驅兵采石矶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荊州方面水師統将向寵,奉到漢中王令旨,徐元帥檄文,即日同馬良劉封蔣琪商議,請三人小心守護江夏夏口各地,留下五千水軍,保護江面,整頓荊州原有水師,及新近補充添置各項大小船隻,共水師三萬餘人,即日向九江方面發動,真個是連樯蔽日,雙槳如雲,趁着大江順流直下;來到九江附近,隻見南岸上吳軍旗幟鮮明,江面帆樯輝耀,北岸上無數漢兵,壁壘整嚴,旌旗招展。
向寵大喜,吩咐水軍将士,将船隻靠北岸紮立水寨。
岸上漢兵,見是自家水師來到,飛報趙雲。
趙雲同嚴壽廖化,帶了數百親軍,來到江岸巡視。
向寵督饬安營已畢,自領親軍上岸,來見主将;子龍大喜,并馬回營。
向寵入營參見,雲深加撫慰道:“雄師坐鎮,江漢安流,令某得一意北行,遂定河北,皆将軍之所緻也!”寵起辭道:“寵不過奉行威令,獎率同袍,幸未隕越,何敢居功!敢問主将,何來之速?” 趙雲笑道:“程普周泰悉全力以守小岘,聚舟師以連濡須巢湖,我兵由舒六以窺蕲黃,自無戰争可言,黃蓋老将,督饬水軍,死守九江;惟鄱陽水師,近因孟起蕩定江北,調赴建業防衛者居多,巢湖濡須,分軍屯駐,在九江者,不過十分之一二;某意以水師掩護陸軍,渡過南岸,由廬山以攻九江,而将軍督水師與戰于江上,我之水師,三倍于彼,我之陸軍,十倍于彼,黃蓋雖能守,亦無如何矣!” 向寵道:“主将明見萬裡,可操必勝,請飛檄長沙桂陽兩太守,遣兵分定廬陵九江贛南各郡縣,俾我兵攻取九江,一意進行。
”趙雲喜道:“将軍遠慮,雲所不如!”即分道派人至長沙桂陽各地,依照計劃行事;吩咐馬步全軍,即日渡江,雲與向寵自上戰船,督饬水師掩護。
隔江黃蓋,明見漢兵渡江,以水陸強盛,懼有疏虞,不敢邀擊。
漢兵安穩登岸,趙雲令向寵引水師直攻吳軍,自己整頓全軍,擊破沿岸吳兵守禦各壘,摧鋒直進,吳兵望風而潰,直抵九江。
向寵督水師,由上流以大筏載火具,順燒吳兵。
吳兵氣餒,潰敗相仍,水陸諸軍,盡集九江城下。
趙雲令嚴壽黃武各領萬人,分徇南昌鄱陽豫章各郡,使九江孤立無援。
吳軍水陸俱敗,九江城守危急,黃蓋督饬所部,竭力守禦。
雲令向寵留水師萬人,暫碇泊九江城下,其餘盡開赴馬當,扼要駐紮,阻擋吳越援兵,雲自督軍将城團團圍住,逆料九江不日可下。
黃武嚴壽先後回報,徇定各郡。
趙雲大喜道:“我軍東下,以水師為主,陸軍不過沿岸夾輔。
我自留兵二萬,黃将軍廖将軍嚴将軍各領萬人,從豫章分道人東越,吳之精兵良将,盡在淮北江南,閩越腹地,有兵無幾,若驟以重兵臨之,都無不破,越亡則建業無退步之地,閩亡則越有累卵之危,所至之處,當先以安撫居民為事,守令賢者,任之可也!成功之後,廖将軍駐閩瓯,嚴将軍駐閩,黃将軍駐會稽,全軍駐紮,互相呼應,不世之功,三将勉之!”三将再拜受命,各領部兵,分途出發,果然不出趙雲所料,兵鋒所至,前無堅城,旬月之間,瓯越八閩,依次勘定,飛檄報捷,趙雲已到了建業了。
且說黃蓋死守九江,已經兩月,外援盡絕。
趙雲統轄水陸四萬餘人,遠遠圍定。
九江城裡,糧草雖有,缺乏飲料,近江各門,久已堵塞,城中井水,不敷應用;那時便有一些不安分的遊兵,暗通消息,向漢兵通款開城,趙雲分兵伺隙而進。
黃蓋聞知,領兵前來阻止,漢兵已經大入,蓋率兵扼住子城巷戰,士皆殊死。
議軍水師上岸,從水關襲
向寵大喜,吩咐水軍将士,将船隻靠北岸紮立水寨。
岸上漢兵,見是自家水師來到,飛報趙雲。
趙雲同嚴壽廖化,帶了數百親軍,來到江岸巡視。
向寵督饬安營已畢,自領親軍上岸,來見主将;子龍大喜,并馬回營。
向寵入營參見,雲深加撫慰道:“雄師坐鎮,江漢安流,令某得一意北行,遂定河北,皆将軍之所緻也!”寵起辭道:“寵不過奉行威令,獎率同袍,幸未隕越,何敢居功!敢問主将,何來之速?” 趙雲笑道:“程普周泰悉全力以守小岘,聚舟師以連濡須巢湖,我兵由舒六以窺蕲黃,自無戰争可言,黃蓋老将,督饬水軍,死守九江;惟鄱陽水師,近因孟起蕩定江北,調赴建業防衛者居多,巢湖濡須,分軍屯駐,在九江者,不過十分之一二;某意以水師掩護陸軍,渡過南岸,由廬山以攻九江,而将軍督水師與戰于江上,我之水師,三倍于彼,我之陸軍,十倍于彼,黃蓋雖能守,亦無如何矣!” 向寵道:“主将明見萬裡,可操必勝,請飛檄長沙桂陽兩太守,遣兵分定廬陵九江贛南各郡縣,俾我兵攻取九江,一意進行。
”趙雲喜道:“将軍遠慮,雲所不如!”即分道派人至長沙桂陽各地,依照計劃行事;吩咐馬步全軍,即日渡江,雲與向寵自上戰船,督饬水師掩護。
隔江黃蓋,明見漢兵渡江,以水陸強盛,懼有疏虞,不敢邀擊。
漢兵安穩登岸,趙雲令向寵引水師直攻吳軍,自己整頓全軍,擊破沿岸吳兵守禦各壘,摧鋒直進,吳兵望風而潰,直抵九江。
向寵督水師,由上流以大筏載火具,順燒吳兵。
吳兵氣餒,潰敗相仍,水陸諸軍,盡集九江城下。
趙雲令嚴壽黃武各領萬人,分徇南昌鄱陽豫章各郡,使九江孤立無援。
吳軍水陸俱敗,九江城守危急,黃蓋督饬所部,竭力守禦。
雲令向寵留水師萬人,暫碇泊九江城下,其餘盡開赴馬當,扼要駐紮,阻擋吳越援兵,雲自督軍将城團團圍住,逆料九江不日可下。
黃武嚴壽先後回報,徇定各郡。
趙雲大喜道:“我軍東下,以水師為主,陸軍不過沿岸夾輔。
我自留兵二萬,黃将軍廖将軍嚴将軍各領萬人,從豫章分道人東越,吳之精兵良将,盡在淮北江南,閩越腹地,有兵無幾,若驟以重兵臨之,都無不破,越亡則建業無退步之地,閩亡則越有累卵之危,所至之處,當先以安撫居民為事,守令賢者,任之可也!成功之後,廖将軍駐閩瓯,嚴将軍駐閩,黃将軍駐會稽,全軍駐紮,互相呼應,不世之功,三将勉之!”三将再拜受命,各領部兵,分途出發,果然不出趙雲所料,兵鋒所至,前無堅城,旬月之間,瓯越八閩,依次勘定,飛檄報捷,趙雲已到了建業了。
且說黃蓋死守九江,已經兩月,外援盡絕。
趙雲統轄水陸四萬餘人,遠遠圍定。
九江城裡,糧草雖有,缺乏飲料,近江各門,久已堵塞,城中井水,不敷應用;那時便有一些不安分的遊兵,暗通消息,向漢兵通款開城,趙雲分兵伺隙而進。
黃蓋聞知,領兵前來阻止,漢兵已經大入,蓋率兵扼住子城巷戰,士皆殊死。
議軍水師上岸,從水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