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孫仲謀兩路攻荊州 趙子龍一軍奪江夏

關燈
且說張郃被馬超殺得大敗逃回,來到葉縣,見過都督,頓首請罪。

    司馬懿驚道:“将軍為何狼狽至此?”張郃道:“末将奉了都督将令,收兵申息,耽擱六七日工夫,整齊隊伍,遵照指定路線,越過桐柏山,徑渡白河,半渡中間,忽然伏兵齊起,末将收軍不及,又系黑夜,軍士遠行勞乏,自相驚擾,遂緻全軍覆沒。

    ”懿道:“荊州名将,趙雲現駐巴陵,專防吳會,關雲長自駐南陽,張翼德現駐方城,是何将領兵,使将軍全軍覆沒?”張郃道:“是西涼馬超。

    ” 懿驚訝道:“聞在上黨,為何又至襄陽?”張郃道:“西涼兵純系馬隊,故調動甚易。

    ”懿凝思道:“前聞諸葛亮派馬岱收河西五郡之兵,此來必系新兵初至長安,諸葛亮深恐我去擾襄陽,必令馬超率領馬隊,先駐白河,以待将軍;将軍貪功心急,不思徐庶龐統皆系智謀之士,豈有襄陽根本,不置防兵,入境數十裡,不見一人?明是誘敵之計,将軍不知,故有此敗!”張郃聞言,如夢初覺,願甘軍法。

     司馬懿扶起道:“勝敗兵家之常,将軍國之良将,方倚為重,何能加罪!願将軍以此為鑒,徐圖報效國家可也!”張郃謝過。

    懿謂諸将道:“西涼馬隊,飄忽靡常,恐其又從武關東出,則宜陽各地,又非我有。

    ”說罷便令長子司馬師,領兵八千,去守宜陽。

     司馬師行至登封,聞知宜陽已失,頓兵不進,遣人飛報都督。

    司馬懿正在進膳,接着警報,擲箸歎道:“馬超之兵,何神速乃爾耶!”急移司馬師兵去守洛陽,令次子司馬昭領兵一萬,屯紮鞏縣,龍門少室各山,分途嚴加防守,以免馬超暗襲洛陽。

    又令徐晃專守阌鄉,鐘會鄧艾專守崤山西北,使馬超軍隊,不能便與潼關川軍會合,以為持久之計。

    諸将領令,各自分防。

     馬超南收嵩縣,聯絡張苞,沿着熊耳山,将本軍馬隊,沿途安插,自領兵八千,調來張苞步兵三千,同守宜陽。

    司馬懿見馬超兵鋒甚銳,急移曹洪去守郏縣,文聘去守登封,與馬超之兵,一個倚着少室山陰,一個倚着山陽;與張苞的兵,一個倚着箕山山陽,一個倚着箕山山陰,雙方深溝高壘,安下鹿角,掘下陷坑,互相提防。

     張飛龐統,因司馬懿勁敵當前,也不前進,隻遣遊兵蠶食近地各縣,派人招誘黃巾餘孽,在曹兵腹地擾亂。

    隻因曹操坐鎮許昌,立時派兵撲滅,然而地方已很騷然不安。

    就在此時間,果然應着司馬懿言語,孫權又起兵報仇了。

    原來呂蒙自敗回夏口,朝夕伺隙,以圖報複。

    聽得曹操派司馬懿拒敵關雲長,司馬懿令張郃去襲襄陽,呂蒙便要乘機起兵。

    徐盛谏道:“将軍!關羽張飛趙雲皆一世之雄,龐統徐庶馬良,皆聰明之士,豈有不顧根本的道理?魏兵未見其得志也。

    ”呂蒙見徐盛說得有理,隻得按下雄心,靜聽魏兵消息。

    待張郃得手,火速進兵;若張郃失機,再圖良策。

     不數日間,聽得馬超大敗張郃,魏兵片甲不留,呂蒙亦自吃驚,知道馬超到了襄陽,江東若犯荊州,馬超必然回救,師必無功。

    過了些時候,探子報道:“馬超移兵武關襲取宜陽。

    ”呂蒙大喜,正與徐盛商量起兵,聽得吳侯命孫韶到來,言水軍都督魯肅身故,特命呂蒙為水軍都督,建業上流水陸諸将,盡歸節制,火速興兵,去取荊州。

    呂蒙拜命已畢,與徐孫二人計議道:“荊州良将,僅一趙雲,我令朱桓領陸軍五千,明張旗幟,去取巴陵,趙雲必然去救;趙雲既受牽制,然後令蔣欽代興霸守江夏,由興霸領陸軍萬人,西沿漢水,出潛江以攻荊州之東;某自率水軍二萬人,溯江而上,以攻荊州之南;彼若抽前敵之兵,回援根本,司馬懿必乘勢銳進以追之,是荊州首尾受困,我亦可以雪巴陵之恥矣!”二将齊聲贊成。

    議決之後,水陸軍隊,同時出發。

     巴陵方面,趙雲自從戰敗江東兵隊之後,派了許多細作,在下流一帶探聽消息。

    吳兵未出,趙雲已經知道,火速令人報知劉琦馬良,移劉封軍隊,堅守潛江,令妻子馬雲騄領西涼兵五千,接應劉封。

    雲騄領命,帶兵去了。

     趙雲召向寵計議道:“江東兵三路進犯,當以何路為重?”向寵道:“吳兵之出巴陵,不過虛張聲勢,欲以牽制将軍。

    呂蒙甘甯,皆江東良将,不可不防。

    ”雲道:“潛江陸路,己有重兵,尚不足慮;呂蒙自領水師,來攻荊州,志在必得。

    我意彼以疑兵牽我,其備必虛,不如乘機盡起羊樓峒防軍,暗襲江夏;将軍能為我統領水陸軍士,扼守洪湖十日,不使呂蒙兵過,則吾事濟矣。

    ” 向寵道:“既主帥見委,寵不敢辭,但慮事權不專,不能令衆。

    ”雲喜道:“公能負責,尚複何言!”立召諸将入内,告知請向将軍代理十日,無論何人,不許違抗。

    諸将齊聲應允。

    荊州原有水軍三萬餘人,除去分防各地外,駐紮巴陵一帶約二萬人,兩岸陸軍九千餘人,悉歸向寵節制。

    趙雲自領輕騎數百,向羊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