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深杯浮白鐵案掀翻 古墓冬青石人惆怅

關燈
哈哈!這一部反三國志,可算完全交卷了,論起作這部書的曆史來,也就很長,楔子中雖然略說一二,尚不明了,我兄弟若不将他表白一番,又怕張仲雲找我算帳,各位看官,聽我慢慢的道來:兄弟家中,自從高祖以降,無一個不是勤儉持身,謹慎自守,在前清時節便也書香弈葉,科甲蟬聯,孝節傳家,文章啟後;傳到兄弟手裡,可就變了祖宗成法,自由行動起來。

    在這種匪夷所思的社會中,便不免有許多規則的地方,生今反古。

    還記得在船山書院讀書時節,那位學貫天人,窮征世變的王湘绮先生,對于兄弟,常加訓戒。

    每每說道:跇宕不羁,便是亂世奸雄的根柢。

    後來認識了樊山先生,他也說我是第二徐又铮。

    兄弟性情雖然疏宕,到還懂得敬畏長者,對于以上諸語,終身記念不忘。

     年複一年,世界一年改變一年,不幸船山求學不終,又轉到湖南公立第一法校讀書,一晃三年,正逢革命,兄弟放下書本,去當法官,糊裡糊塗,缺了一年半的整德。

    便似紅鸾禧上說的:才疏學淺,自告回避。

    好在良心難壞,受事之始,發誓不聽幹說,不受銀錢,敷衍過去,還算沒出什麼大亂子。

     自此之後,由湘溯漢,一溜煙進了北京,終日聽戲,便成了樂不思蜀的劉阿鬥。

    民國七年,有個浙江朋友陳傲生,是日本法政留學,充當着司法部的秘書,為人精明強幹,大似湘绮先生說張文襄公的舊話:真個寫作俱佳。

    兩個在戲場同聽白素忱的戲,兄弟在日知小報,發表了捧白素忱的八首詩,他就依韻和作,勝過原詩十倍,兩人因此成了相識。

    我但有困厄的地方,他無不盡力救濟,并一力吹噓,薦入天津高檢廳當書記官。

    我從甘肅回來,還見過他好幾面。

     民國十年,兄弟在援鄂軍中失敗,再入京師,傲生已回至甯波,還曾彙款來京,以濟杖頭之需,函中往複,屬我兄弟,不要因挫折灰心,别尋事業。

    從前相見時節,也曾将此書的三回相示,傲生異常贊成。

    此書今歲告成,見他八首原詩,尚在笥箧,回首墜歡難擡!索性把他錄入卷後,為我這反三國志增光一二。

    這八首詩,本完全贈白素忱的,與本書半點無關,然而兄弟做這一部反三國志,一來是追憶幼年時家庭之樂,二來是發端友朋談論之間,三來是替古人抱不平,替今人害臊,也不管什麼體例,咱們愛寫什麼就是什麼。

    從前王湘绮先生說的笑話,皇帝不論大小,關上門兒,你便是你房間裡的皇帝,誰也不能幹涉你。

    如今咱們這反三國志,寫上幾首詩,諒也不至妨害治安,惹動警察廳前來幹涉,說來說去,那八首詩到底是什麼話?各位請往後看: 山痕遠入寸眉秋,蕩蕩天涯鳷鵲樓;日織流黃不成匹,八聲泥我聽甘州。

     月自婵娟雲自行,微霜點鬓劇心驚;牆陰獨蟀無恩怨,解與幽蘭訴不平。

     休憐少婦郁金香,莫問床前明月光,滿地胭脂怨金碧,飄鴻南去或能翔。

     銀镫照雨數鸾期,眉樣何曾羨人時?大際紅闌橫柳角,柳花曆亂有莺知。

     晚翠芙蓉四幕花,小紅庭苑六萌車;漢宮一解金仙淚,誰憶凄涼帝子家? 花擁晴天孔雀來,紅葹碧蕣背人開,神仙愛聽回風曲,漫按鹍弦妒善才。

     湘篁壓石黛痕疏,昔夢流頭紅鯉魚,明睩微波鬟語寂,夜深曾聽吠龐無? 鏟除绮障付期期,屏角嫣雲酒醒時;收拾風花歸淡漠,莫教瘦損玉腰肚。

     約莫這個時間,渭源裴群孟威,也在廣德樓聽夜戲,由劉石麟君介紹,兩人見面,形迹渾忘,真稱得起古人所說的:定交立談之間,相賞形骸之外。

    七年臘底,因承裴公見招,從軍北苑八年四月,即回着孟威軍門,一塊兒去到河州,公事簡單,天天騎馬出城,浏覽風景。

    真好一個所在,千山合沓,兩水萦纡,溝渠四達,垂柳交映,有說不盡的好處,衙齋清淨,時複讀書,開始的創造反三國志,便在此時;約莫做了三四回光景。

     兄弟又有個同鄉黎雨民,他是文肅公曾孫,風流儒雅,很有些幹濟才情,四體書皆稱獨到,清淡隽永,不減晉人。

    他由甘肅督軍公署秘書長,外簡西甯道尹,與甯海馬鎮守使閣臣文武輯和,倡設蒙番學校,自己同着夫人小姐,學習番語。

    他的意思,以為藏番變亂,由于撫禦失宜,言語不通,情形隔閡,欲除此蔽,非通言語,是萬萬不行。

    兄弟很佩服他,在北京見過多回,此番到了河州,不由寫封信去,問候問候,他回信說:“到甘肅而不一視河湟形勢,猶之未到。

    ”我将這信呈與裴公,裴公笑道:“黎道尹是甘肅第一流人物,西甯是甘肅奧區,老弟來此,不可不去西甯一行,一來可以增長學識,二來可以視察民風。

    ”兄弟得令,馬上加鞭,到了西甯。

    黎公甚喜。

     那時循化縣的周芷孫周大老爺,又是兄弟的同鄉,黃幼老的舊部,署中僚屬,湘人過半;你說異鄉作客,得此嘉會,要怎樣的樂法才好!縱酒冶遊,在所不免,咚咚街鼓,月上花梢,黎公每候至夜分方睡,兄弟後來知道,萬分抱愧,夜中辄不外出。

    做了一首湟中秋月歌,黎公甚為歎賞,因此十分見愛,要留兄弟同在西甯,兄弟自将裴公厚意詳告,黎公為之喟然。

    臨行複贈了一匹青海黃骢馬,金銀彖的狐裘,詩經上說:匪汝之為美,美人之贻,正是說的兄弟對黎道尹此時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