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樓桑村樹萎殒真王 柳城塞秋高來敵騎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蔣琬蕩平嶺南九郡,自屯桂林,駐軍待命,一面飛章報捷。
捷報到了洛陽,漢中王的病,已是氣若遊絲,骨如柴立了。
龐士元與雲長商議,即令蔣琬都督交廣諸軍事,以資熟手,安靖地方,從征将士,令蔣琬列叙功績,以便升賞,使者方才去了。
忽報張都督使者到來。
二人喚進府堂,使者上前參見,呈上翼德手書。
雲長接過一看,上略雲: 弟奉命出赴幽州,還經故裡,樓桑村大樹,一夕而隕,裡中父老,莫不驚訝。
昔鄭穆刈蘭,遂辭塵世,此村大樹,上應真王,懼于今上有所不利!弟本欲馳還洛陽,以曹彰有南犯之訊,是以遄入防地,布置一切雲雲。
雲長看罷,不覺色變,即忙遞與士元觀看。
士元看罷,屏開左右,低聲對雲長說道:“君侯!你看主以病勢,日益沉重,所有名醫,盡皆束手,萬一不諱,當有所預備,以免倉卒之患。
” 雲長太息道:“三弟手書,言樓桑村大樹,無故自殒,想當年關某自河東路出涿郡,邂逅今上,與三弟結義桃園,共破黃巾,亦曾聞父老言及,自從主公出世以後,此樹日見蔥茏,有相士言此樹童童如車蓋,大似昔年光武皇帝,南陽白水佳氣郁蔥;後來曹操因彼兵屢敗,為華歆所惑,遣人去伐此樹,以為黡勝,未出許都,黃霧四塞,此人行至中途,無病而死,曹操也就忘懷,其樹遂得保全,越發茂盛。
據本地鄉人傳述,世子未被刺之先,此樹被風吹折一枝,卒有江陵驿之事,今無故自殒,決非吉兆!又孔明未死之時,南陽草廬,中棟傾折,天人征應,往往憑于事物。
主公飽經患難,病入膏肓,菁華既竭,恐難即愈!縱有不測,王孫名分已定,某與士元,同心輔弼,子龍在江東,孟起在淮北,翼德在幽州,孝直在益州,元直在許昌,公琰在桂林,并關隴乂安,淮徐無事,當不至發生何種禍患也。
” 龐統答道:“君侯所言,自是正論,但以統愚意觀之,似宜令小将軍督重兵屯駐郊圻,肅清地面;令太仆糜竺,太常許靖,擇南山良槚,以作梓宮,速加髹漆,用備不虞;令秦司徒教導王孫,可逐日入侍湯藥,又壽陵亦宜預定,以防萬一。
” 雲長連聲道是,即時傳令,令調關興領部兵萬人,馬岱領兵萬人,入衛京畿;調文鴦入洛,代行司隸校尉,保護治安;令麋竺許靖,速備梓宮;令曆官簡雍,于龍門山省視壽藏,兼營造陵寝;又從墓廬中起複諸葛瞻,領羽佽林飛,宿衛宮禁;令秦宓侍王孫日夕侍疾;諸事分撥已定,一月内外,俱已就緒。
玄德病已大漸,自知不起,令内侍扶掖,禦寝宮,宣大司馬骠騎将軍漢壽亭侯關羽,大司空龐統,大司徒秦宓,襲琅琊王領宿衛軍事諸葛瞻,入受遺命。
玄德北首南向,王孫東向立,王次子劉理西向立,雲長等入拜床下。
玄德颔首令起,雲長等起立北面。
玄德太息道:“孤病已不可為,王孫年幼,諸卿幸善視之!令王孫再拜。
”雲長等還拜不疊,匍匐啟道:“臣等願竭股肱之力,肝腦塗地,以護王孫也。
” 玄德點首,稍停更言道:“孤流離新野,幸景升假我荊襄,遂成大業,琮侄長成,可令作徐州守也。
”雲長等應諾,秦宓跪禦榻前,伸紙紀載。
玄德再問士元道:“公琰啟奏,季玉現在何處?”統奏道:“現在嶺南,避匿民家。
”玄德道:“孤昔因利便,兄弟稱兵,耿耿此心,不忘寤寐,可诏赦季玉前罪,封華陽侯,奉益牧之祀,留住京師,但奉朝請可也!”雲長等一一應諾。
玄德若斷若續,良久,顧王孫道:“文武諸臣,為國竭忠,當效法世祖,令其帶砺山河,與同休戚。
”王孫再拜受命。
玄德道:“二弟!孤兄弟三人,共成大事,三弟遠在幽州,可為傳語,令其寬厚待下,勿為苛暴也!”雲長應允。
玄德再顧諸葛瞻道:“元帥為國亡身,汝誼兼甥舅,善輔少主,以全令名。
”言次,不覺流涕。
瞻頓首泣謝,雲長等乃退出。
延至夜分,大長秋宿衛官傳出駕崩消息,四顧命大臣,先行入臨,梓宮器物,均已預備整齊,太常許靖,太仆孫乾,呈奏大喪典禮,依序施行。
雲長等扶王孫劉谌于梓宮前即漢中王位,尊王妃吳氏為太皇太妃,世子妃張氏為王太妃,率百宮即時參拜成禮。
王孫就位成服,率百官入臨。
由秦宓拟
捷報到了洛陽,漢中王的病,已是氣若遊絲,骨如柴立了。
龐士元與雲長商議,即令蔣琬都督交廣諸軍事,以資熟手,安靖地方,從征将士,令蔣琬列叙功績,以便升賞,使者方才去了。
忽報張都督使者到來。
二人喚進府堂,使者上前參見,呈上翼德手書。
雲長接過一看,上略雲: 弟奉命出赴幽州,還經故裡,樓桑村大樹,一夕而隕,裡中父老,莫不驚訝。
昔鄭穆刈蘭,遂辭塵世,此村大樹,上應真王,懼于今上有所不利!弟本欲馳還洛陽,以曹彰有南犯之訊,是以遄入防地,布置一切雲雲。
雲長看罷,不覺色變,即忙遞與士元觀看。
士元看罷,屏開左右,低聲對雲長說道:“君侯!你看主以病勢,日益沉重,所有名醫,盡皆束手,萬一不諱,當有所預備,以免倉卒之患。
” 雲長太息道:“三弟手書,言樓桑村大樹,無故自殒,想當年關某自河東路出涿郡,邂逅今上,與三弟結義桃園,共破黃巾,亦曾聞父老言及,自從主公出世以後,此樹日見蔥茏,有相士言此樹童童如車蓋,大似昔年光武皇帝,南陽白水佳氣郁蔥;後來曹操因彼兵屢敗,為華歆所惑,遣人去伐此樹,以為黡勝,未出許都,黃霧四塞,此人行至中途,無病而死,曹操也就忘懷,其樹遂得保全,越發茂盛。
據本地鄉人傳述,世子未被刺之先,此樹被風吹折一枝,卒有江陵驿之事,今無故自殒,決非吉兆!又孔明未死之時,南陽草廬,中棟傾折,天人征應,往往憑于事物。
主公飽經患難,病入膏肓,菁華既竭,恐難即愈!縱有不測,王孫名分已定,某與士元,同心輔弼,子龍在江東,孟起在淮北,翼德在幽州,孝直在益州,元直在許昌,公琰在桂林,并關隴乂安,淮徐無事,當不至發生何種禍患也。
” 龐統答道:“君侯所言,自是正論,但以統愚意觀之,似宜令小将軍督重兵屯駐郊圻,肅清地面;令太仆糜竺,太常許靖,擇南山良槚,以作梓宮,速加髹漆,用備不虞;令秦司徒教導王孫,可逐日入侍湯藥,又壽陵亦宜預定,以防萬一。
” 雲長連聲道是,即時傳令,令調關興領部兵萬人,馬岱領兵萬人,入衛京畿;調文鴦入洛,代行司隸校尉,保護治安;令麋竺許靖,速備梓宮;令曆官簡雍,于龍門山省視壽藏,兼營造陵寝;又從墓廬中起複諸葛瞻,領羽佽林飛,宿衛宮禁;令秦宓侍王孫日夕侍疾;諸事分撥已定,一月内外,俱已就緒。
玄德病已大漸,自知不起,令内侍扶掖,禦寝宮,宣大司馬骠騎将軍漢壽亭侯關羽,大司空龐統,大司徒秦宓,襲琅琊王領宿衛軍事諸葛瞻,入受遺命。
玄德北首南向,王孫東向立,王次子劉理西向立,雲長等入拜床下。
玄德颔首令起,雲長等起立北面。
玄德太息道:“孤病已不可為,王孫年幼,諸卿幸善視之!令王孫再拜。
”雲長等還拜不疊,匍匐啟道:“臣等願竭股肱之力,肝腦塗地,以護王孫也。
” 玄德點首,稍停更言道:“孤流離新野,幸景升假我荊襄,遂成大業,琮侄長成,可令作徐州守也。
”雲長等應諾,秦宓跪禦榻前,伸紙紀載。
玄德再問士元道:“公琰啟奏,季玉現在何處?”統奏道:“現在嶺南,避匿民家。
”玄德道:“孤昔因利便,兄弟稱兵,耿耿此心,不忘寤寐,可诏赦季玉前罪,封華陽侯,奉益牧之祀,留住京師,但奉朝請可也!”雲長等一一應諾。
玄德若斷若續,良久,顧王孫道:“文武諸臣,為國竭忠,當效法世祖,令其帶砺山河,與同休戚。
”王孫再拜受命。
玄德道:“二弟!孤兄弟三人,共成大事,三弟遠在幽州,可為傳語,令其寬厚待下,勿為苛暴也!”雲長應允。
玄德再顧諸葛瞻道:“元帥為國亡身,汝誼兼甥舅,善輔少主,以全令名。
”言次,不覺流涕。
瞻頓首泣謝,雲長等乃退出。
延至夜分,大長秋宿衛官傳出駕崩消息,四顧命大臣,先行入臨,梓宮器物,均已預備整齊,太常許靖,太仆孫乾,呈奏大喪典禮,依序施行。
雲長等扶王孫劉谌于梓宮前即漢中王位,尊王妃吳氏為太皇太妃,世子妃張氏為王太妃,率百宮即時參拜成禮。
王孫就位成服,率百官入臨。
由秦宓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