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侈親征魏武帝逞兵 雪積憾馬孟起奮武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曹操初登大寶,大封功臣,又以孫劉失和,心中稍懈,不防着諸葛亮乘機進取,得了漢中,殺了夏侯淵。
操不覺大驚,一面調徐晃去守潼關,一面令曹洪為前部先鋒,領兵三萬,先入長安,傳谕大小将士,禦駕親征。
又在許昌替夏侯淵發喪,親自祭奠。
曹洪正待開撥,卻被龐士元打聽消息,飛報荊州,請出兵宛洛,以分曹兵之勢,好叫孔明安穩收擡關中。
雲長元直都一緻贊成,派張苞領馬步兵軍八千,來到襄陽,聽士元調遣。
當下龐統與張飛定議,派裨将黃叙引兵三千替關興守南陽。
那黃叙乃是老将軍黃忠之子,南陽又是黃忠的故鄉,黃叙家傳武藝,穩重老成,接守南陽,實屬人地相宜。
然後令關興引馬步全軍一萬二千人,趙累為副,進逼舞陽,遙窺葉縣;令張苞領馬步全軍一萬二千,陳震為副,由博望屯徑出伊陽,斷嵩汝之路;張飛同着簡雍自領大軍二萬,出駐南召,接應兩路人馬。
龐士元自守襄陽,以防後路。
三支人馬同時出發,聲勢非常浩大。
葉縣守将曹仁,伊陽守将文聘,飛章告急。
曹操索來畏服雲長,如今聽見雲長出兵,格外注意,急領曹洪兵駐方城山,擋住關興,屏蔽許昌。
令曹休領兵二萬,沿汝水駐紮,以防張苞。
就此東西調動援兵時候,魏延已從子午谷得了長安,張飛卻按兵不出,觀望形勢。
曹操才知道荊州出兵全是牽制自己援救關中軍馬,急領太子曹丕監國,司馬懿都督豫州軍事,自己領大軍九萬,令許褚領兵一萬,火速前往潼關,接應徐晃,援救長安;親督大兵陸續出發,許褚晝夜兼行,來到阌鄉,徐晃已經敗退。
二人相見,許褚便要前進,徐晃勸止,且候聖上到來。
不到三日,曹操大軍來到,從行謀士劉晔、賈诩、陳群、董昭、桓階、陳泰,武将曹彰、呂虔、孫禮、郭淮、田豫、王基、曹純、曹真、曹義、曹訓、國淵、涼茂、任峻、臧觀、龐淯、張範、王雙、王淩、毋丘儉,大小将官五十餘員,旌旗連屬,不絕于道者七十餘裡。
二将恭迎入城,徐晃叩首請罪。
操親扶起,說道:“孤為荊襄疑兵所誤,遣救來遲,将軍何罪之有?”那敗退安邑的張郃毛玠鄧艾鐘會,聞知魏王禦駕親征,一齊都到阌鄉見駕,請按失城戰敗之罪。
操撫慰四将道:“諸葛亮三路入關,兵勢浩大,孤不能先遣重兵救援,緻諸位将軍血戰經旬,外無援助,渡河北守,為國勤勞,孤罪大矣,諸将何罪?”命置酒慰勞諸将,諸将皆感激,誓死圖報。
操又問張郃漢中兵敗情形,張郃将孟達通敵,失守陽平,退入斜谷,協同鐘鄧再戰馬超,及夏侯征西失守定軍情形,一一奏知。
操流涕道:“征西昔同患難,中道死亡,失吾右臂矣!”随問徐晃道:“川兵守潼關者何人?”徐晃道:“是老将黃忠。
”張郃道:“殺征西者,正是此人。
”操下令軍中,有得黃忠首級者,賞黃金千斤,賜爵關内侯。
随令鄧艾、鐘會各增兵五千人,帶領國淵、涼茂、龐淯、臧觀四将,仍回安邑,由蒲津伺隙渡河,徑襲大荔高陵,以合川兵兵勢;毛玠引兵五千,往後接應。
五将領兵去了。
許褚為正先鋒,張郃為副先鋒,領兵一萬,徑叩潼關讨戰。
誰知孔明在長安,早得着漢南急遞消息,知道曹操大舉親征,聲勢甚盛,不可輕敵,命偏将軍馬忠劉琰領兵五千,幫着兄弟諸葛均謹守長安,杜瓊霍峻分行雍州牧府事,協同長安太守接濟前方諸軍軍實。
令魏延領兵八千,合張嶷張翼五千兵,駐守韓城邰陽一帶,晝夜嚴防,以免曹兵從上流偷渡,擾亂我軍後方。
魏延領命欲行,孔明喚道:“文長!鄧艾鐘會,曹兵後起之良,前在汧陽,以孟起之勇,猶不能得志,率饑疲之兵,于屢敗之後,尚能轉戰幹裡,渡河北遁,曹操善于用人,知我得潼關,一時難下,必分兵從上流偷渡黃河,以擾長安之北,駕輕就熟,自必以二将領兵。
我軍新定關中,曹兵潰散鄉間者尚多,鐘鄧詭計多端,必遣細作渡河勾引,乘機舉事。
文長此去,可令伯岐駐兵蒲城,專清鄉間伏莽,将軍與伯恭,分屯韓城大荔,嚴修守備,不得片時懈怠,務使曹兵不能飛渡,則将軍之第一功也。
”魏延領命,自駐韓城,前倚龍門,下臨黃河,令張嶷駐蒲城,令張翼駐大荔,遵照孔明所囑方略行事不提。
孔明傳馬超入府,馬超參見已畢,侍坐一旁。
孔明道:“孟起前入益州,主公面許為先将軍複仇,今曹操近在咫尺,是将軍複仇之時至矣!”馬超再拜流涕道:“願領元帥将令,去擋前敵。
”孔明道:“我已令文長前往韓城,防守黃河上流,孟起可領舊部萬人,先赴潼關,與黃老将軍合兵,曹兵到此,便可出關應戰,以挫其鋒;即日差吳蘭雷同,前往泾陽高陵鎮守,替回正方子均伯約仲華四人來潼關助戰
操不覺大驚,一面調徐晃去守潼關,一面令曹洪為前部先鋒,領兵三萬,先入長安,傳谕大小将士,禦駕親征。
又在許昌替夏侯淵發喪,親自祭奠。
曹洪正待開撥,卻被龐士元打聽消息,飛報荊州,請出兵宛洛,以分曹兵之勢,好叫孔明安穩收擡關中。
雲長元直都一緻贊成,派張苞領馬步兵軍八千,來到襄陽,聽士元調遣。
當下龐統與張飛定議,派裨将黃叙引兵三千替關興守南陽。
那黃叙乃是老将軍黃忠之子,南陽又是黃忠的故鄉,黃叙家傳武藝,穩重老成,接守南陽,實屬人地相宜。
然後令關興引馬步全軍一萬二千人,趙累為副,進逼舞陽,遙窺葉縣;令張苞領馬步全軍一萬二千,陳震為副,由博望屯徑出伊陽,斷嵩汝之路;張飛同着簡雍自領大軍二萬,出駐南召,接應兩路人馬。
龐士元自守襄陽,以防後路。
三支人馬同時出發,聲勢非常浩大。
葉縣守将曹仁,伊陽守将文聘,飛章告急。
曹操索來畏服雲長,如今聽見雲長出兵,格外注意,急領曹洪兵駐方城山,擋住關興,屏蔽許昌。
令曹休領兵二萬,沿汝水駐紮,以防張苞。
就此東西調動援兵時候,魏延已從子午谷得了長安,張飛卻按兵不出,觀望形勢。
曹操才知道荊州出兵全是牽制自己援救關中軍馬,急領太子曹丕監國,司馬懿都督豫州軍事,自己領大軍九萬,令許褚領兵一萬,火速前往潼關,接應徐晃,援救長安;親督大兵陸續出發,許褚晝夜兼行,來到阌鄉,徐晃已經敗退。
二人相見,許褚便要前進,徐晃勸止,且候聖上到來。
不到三日,曹操大軍來到,從行謀士劉晔、賈诩、陳群、董昭、桓階、陳泰,武将曹彰、呂虔、孫禮、郭淮、田豫、王基、曹純、曹真、曹義、曹訓、國淵、涼茂、任峻、臧觀、龐淯、張範、王雙、王淩、毋丘儉,大小将官五十餘員,旌旗連屬,不絕于道者七十餘裡。
二将恭迎入城,徐晃叩首請罪。
操親扶起,說道:“孤為荊襄疑兵所誤,遣救來遲,将軍何罪之有?”那敗退安邑的張郃毛玠鄧艾鐘會,聞知魏王禦駕親征,一齊都到阌鄉見駕,請按失城戰敗之罪。
操撫慰四将道:“諸葛亮三路入關,兵勢浩大,孤不能先遣重兵救援,緻諸位将軍血戰經旬,外無援助,渡河北守,為國勤勞,孤罪大矣,諸将何罪?”命置酒慰勞諸将,諸将皆感激,誓死圖報。
操又問張郃漢中兵敗情形,張郃将孟達通敵,失守陽平,退入斜谷,協同鐘鄧再戰馬超,及夏侯征西失守定軍情形,一一奏知。
操流涕道:“征西昔同患難,中道死亡,失吾右臂矣!”随問徐晃道:“川兵守潼關者何人?”徐晃道:“是老将黃忠。
”張郃道:“殺征西者,正是此人。
”操下令軍中,有得黃忠首級者,賞黃金千斤,賜爵關内侯。
随令鄧艾、鐘會各增兵五千人,帶領國淵、涼茂、龐淯、臧觀四将,仍回安邑,由蒲津伺隙渡河,徑襲大荔高陵,以合川兵兵勢;毛玠引兵五千,往後接應。
五将領兵去了。
許褚為正先鋒,張郃為副先鋒,領兵一萬,徑叩潼關讨戰。
誰知孔明在長安,早得着漢南急遞消息,知道曹操大舉親征,聲勢甚盛,不可輕敵,命偏将軍馬忠劉琰領兵五千,幫着兄弟諸葛均謹守長安,杜瓊霍峻分行雍州牧府事,協同長安太守接濟前方諸軍軍實。
令魏延領兵八千,合張嶷張翼五千兵,駐守韓城邰陽一帶,晝夜嚴防,以免曹兵從上流偷渡,擾亂我軍後方。
魏延領命欲行,孔明喚道:“文長!鄧艾鐘會,曹兵後起之良,前在汧陽,以孟起之勇,猶不能得志,率饑疲之兵,于屢敗之後,尚能轉戰幹裡,渡河北遁,曹操善于用人,知我得潼關,一時難下,必分兵從上流偷渡黃河,以擾長安之北,駕輕就熟,自必以二将領兵。
我軍新定關中,曹兵潰散鄉間者尚多,鐘鄧詭計多端,必遣細作渡河勾引,乘機舉事。
文長此去,可令伯岐駐兵蒲城,專清鄉間伏莽,将軍與伯恭,分屯韓城大荔,嚴修守備,不得片時懈怠,務使曹兵不能飛渡,則将軍之第一功也。
”魏延領命,自駐韓城,前倚龍門,下臨黃河,令張嶷駐蒲城,令張翼駐大荔,遵照孔明所囑方略行事不提。
孔明傳馬超入府,馬超參見已畢,侍坐一旁。
孔明道:“孟起前入益州,主公面許為先将軍複仇,今曹操近在咫尺,是将軍複仇之時至矣!”馬超再拜流涕道:“願領元帥将令,去擋前敵。
”孔明道:“我已令文長前往韓城,防守黃河上流,孟起可領舊部萬人,先赴潼關,與黃老将軍合兵,曹兵到此,便可出關應戰,以挫其鋒;即日差吳蘭雷同,前往泾陽高陵鎮守,替回正方子均伯約仲華四人來潼關助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