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雨夜談心傷今吊古 晴窗走筆遣将調兵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世有恒言,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此古往今來之定例,不如此難稱驚天動地之人材。
垂及今日,昌言打倒,不知打倒之輩,即為有心開創,造成時勢之流。
及其成功,新人物即新英雄,颠來倒去,身入其中,未嘗自覺。
旁觀冷眼,擲筆而歎,舊打倒者特名詞耳!特名詞易位耳!萬古格言,長懸天半,一時人傑,去比恒沙;不但成例不見打倒,即英雄亦何能打倒也!中國一輩文人,最為利害,知英雄萬難打倒,而又無力挽回時勢,自逞英雄。
瞻戀徘徊,焦思極慮,遂生一策:以無英雄即無時勢,無時勢将無世界,世界不滅,英雄永生,如欲打倒英雄,非脫身時勢,遠離世界不可。
于是幽栖岩谷,不問治亂,唾棄世界,不值一錢,使英雄聞風大駭,相顧失色,自喪所據,趣味毫無,惶惶然将無所之,必棄其鞭棰天下之具,折節來投,以求不獲一夫之教;而後安車蒲輪,盡我受用,嗚咽叱咤,聽我指揮,坐緻英雄,竊其成敗,俾四海風雲,收來眼底;萬裡河山,歸于掌握,他那笑傲到了極點,也就不再見他笑傲了。
若是者,前半稱為高人,後半奉為國父。
高人者,高人一籌;國父者,全國之父。
高人一籌,則英雄盡皆打倒;全國之父,則英雄為我子孫。
真是出處腳步,都已算穩,天下便宜,被他占盡,你看利害不利害呢!故打倒英雄,隻此一法,有無本領收拾天下,卻須再作計較。
如對堯舜,更難說至德要道,便裝成洗耳,假認真作了巢由;遇湯武可以主張革命征誅,即丢下耕釣,忙裡快作了伊呂。
堯舜号稱聖賢,自是特等第一英雄,隻被他一言不發,洗洗耳朵,且已進退失措,赫得走開不疊。
湯武欲家天下,次了一等,便不怕不跑穿莘野渭濱的岩壑,造出非熊非罴的夢話,禦駕前來,裂土分贓,親行推毂。
秦漢而後,更說不到了,商山四皓,略一露面,竟将漢高呂後二位男女英雄,制伏到不敢動彈,悄悄相告,羽翼已成,可謂膽都吓破。
到了三國,人材鼎盛,英雄自命者太多,頭—個便是曹操,第二個又有劉備;江東孫策,猘兒年小,算得真正英雄,可惜逐鹿丹徒,橫飛一矢,竟爾早死!孫權坐承其後,也要支撐勉強,接充英雄。
其餘荊州劉表,益州劉焉,徐州呂布,冀州袁紹,壽春袁術,遼東公孫度,幽州公孫瓒,西涼馬騰,南陽張繡等,不充英雄,便充好漢的人物,更仆難數。
英雄有這許多,人民不得太平,逃命都來不及,還有人可以躬耕南畝,隆中高卧,口說不求聞達,卻聲聲自比管樂,這位世所豔稱的諸葛亮先生,誰還能信他不是深思打倒英雄,想做國父的利害文人之流亞麼?但是三顧茅廬,躊躇滿志,一個天下惟使君的英雄,為他征服了,自己也就易位,不免要做英雄了!劉備枭雄,英雄隻算半個,白帝托孤之語說來何等可憐,心中實在害怕,如魚乞水,怕了半生,臨死哀鳴,以情窺意!不知打倒英雄的文人行事,是不争空名,隻求實際,這與曹操不肯踞于爐火,同一見解,高人一着,即在于此!什麼六出祁山,什麼鞠躬盡瘁,無非做足英雄之實;什麼奉帝遺意,報之陛下,什麼興複漢室,還與舊都,無非深諱無謂之名,志不在此,其何能取,區區劉備,惟知善哭而已。
自古以來,真的姑算巢由,假的先算伊呂,并英雄名色,亦不來争,方使天下英雄,放心入彀,到了諸葛,時勢推移,江河日下,曹劉為煮酒英雄,不過如此,自覺材力不濟,乃比管樂,标明貨色,高挂市招,已是低了數等。
而衣缽相承,葫蘆不難依佯;綸巾羽扇,居于師父,願早足矣。
後人不察,捧住出師表章,尚加細讀,不但不知諸葛之心,恐連劉備都會哭得笑了轉來。
說來說去,無非想做英雄,想造時勢。
不知時勢既有否泰,英雄也分等第,本領遂生高下,再造時勢,便又不同。
不問假用何種名色,都可來做英雄,真是英雄,更毋須何種名色相假也。
可歎諸葛,效法高人,做了國父,名色俱全,有荊益山川之險阻,而不能盡地利;有關張熊虎之上将,而不能盡人和;剩下天意佳兵,三分已定等一派诿咎于天的話頭,聊供後人的掩飾。
雖不必以成敗論人,要知英雄成敗,全屬有因,天心天數,論古之士不屑道也。
諸葛自知甚明,隆中一對,已将曹吳稱為不敵,隻欺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暗弱不能守之徒,始敢稱兵。
而曰:以資将軍欲定三分之局,片言怕硬,己見吹牛!一味阿谀,工于拍馬!這算何等人材?尚何興複漢室之有!曹吳不能自亡,天下始終不變,其無力統一金瓯,蓋于言外見之。
管樂僅保燕齊,原非統一中興人物,以列英雄,實居劣等,孔門五尺之童,且羞稱之,竟以自況,是隻有偏安之材,并無一統之志!而乃追蹤伊呂,力盜虛聲,未免太苦!複曰:“王業不偏安。
”又曰:“原托以興複之效,不效則治臣罪。
”豈非不量其力乎? 如此說來,諸葛之為諸葛,許以人材,僅亦方駕曹劉,為生于三國之一輩平常英雄耳!曹操既死,司馬懿複作,周瑜方亡,呂蒙又起,陸遜繼之。
天下有變,曹吳終不可争鋒,白衣渡江,猇亭撓敗,外喪關羽,内思法正,以緻先主雲殂,運移典午,秋風五
此古往今來之定例,不如此難稱驚天動地之人材。
垂及今日,昌言打倒,不知打倒之輩,即為有心開創,造成時勢之流。
及其成功,新人物即新英雄,颠來倒去,身入其中,未嘗自覺。
旁觀冷眼,擲筆而歎,舊打倒者特名詞耳!特名詞易位耳!萬古格言,長懸天半,一時人傑,去比恒沙;不但成例不見打倒,即英雄亦何能打倒也!中國一輩文人,最為利害,知英雄萬難打倒,而又無力挽回時勢,自逞英雄。
瞻戀徘徊,焦思極慮,遂生一策:以無英雄即無時勢,無時勢将無世界,世界不滅,英雄永生,如欲打倒英雄,非脫身時勢,遠離世界不可。
于是幽栖岩谷,不問治亂,唾棄世界,不值一錢,使英雄聞風大駭,相顧失色,自喪所據,趣味毫無,惶惶然将無所之,必棄其鞭棰天下之具,折節來投,以求不獲一夫之教;而後安車蒲輪,盡我受用,嗚咽叱咤,聽我指揮,坐緻英雄,竊其成敗,俾四海風雲,收來眼底;萬裡河山,歸于掌握,他那笑傲到了極點,也就不再見他笑傲了。
若是者,前半稱為高人,後半奉為國父。
高人者,高人一籌;國父者,全國之父。
高人一籌,則英雄盡皆打倒;全國之父,則英雄為我子孫。
真是出處腳步,都已算穩,天下便宜,被他占盡,你看利害不利害呢!故打倒英雄,隻此一法,有無本領收拾天下,卻須再作計較。
如對堯舜,更難說至德要道,便裝成洗耳,假認真作了巢由;遇湯武可以主張革命征誅,即丢下耕釣,忙裡快作了伊呂。
堯舜号稱聖賢,自是特等第一英雄,隻被他一言不發,洗洗耳朵,且已進退失措,赫得走開不疊。
湯武欲家天下,次了一等,便不怕不跑穿莘野渭濱的岩壑,造出非熊非罴的夢話,禦駕前來,裂土分贓,親行推毂。
秦漢而後,更說不到了,商山四皓,略一露面,竟将漢高呂後二位男女英雄,制伏到不敢動彈,悄悄相告,羽翼已成,可謂膽都吓破。
到了三國,人材鼎盛,英雄自命者太多,頭—個便是曹操,第二個又有劉備;江東孫策,猘兒年小,算得真正英雄,可惜逐鹿丹徒,橫飛一矢,竟爾早死!孫權坐承其後,也要支撐勉強,接充英雄。
其餘荊州劉表,益州劉焉,徐州呂布,冀州袁紹,壽春袁術,遼東公孫度,幽州公孫瓒,西涼馬騰,南陽張繡等,不充英雄,便充好漢的人物,更仆難數。
英雄有這許多,人民不得太平,逃命都來不及,還有人可以躬耕南畝,隆中高卧,口說不求聞達,卻聲聲自比管樂,這位世所豔稱的諸葛亮先生,誰還能信他不是深思打倒英雄,想做國父的利害文人之流亞麼?但是三顧茅廬,躊躇滿志,一個天下惟使君的英雄,為他征服了,自己也就易位,不免要做英雄了!劉備枭雄,英雄隻算半個,白帝托孤之語說來何等可憐,心中實在害怕,如魚乞水,怕了半生,臨死哀鳴,以情窺意!不知打倒英雄的文人行事,是不争空名,隻求實際,這與曹操不肯踞于爐火,同一見解,高人一着,即在于此!什麼六出祁山,什麼鞠躬盡瘁,無非做足英雄之實;什麼奉帝遺意,報之陛下,什麼興複漢室,還與舊都,無非深諱無謂之名,志不在此,其何能取,區區劉備,惟知善哭而已。
自古以來,真的姑算巢由,假的先算伊呂,并英雄名色,亦不來争,方使天下英雄,放心入彀,到了諸葛,時勢推移,江河日下,曹劉為煮酒英雄,不過如此,自覺材力不濟,乃比管樂,标明貨色,高挂市招,已是低了數等。
而衣缽相承,葫蘆不難依佯;綸巾羽扇,居于師父,願早足矣。
後人不察,捧住出師表章,尚加細讀,不但不知諸葛之心,恐連劉備都會哭得笑了轉來。
說來說去,無非想做英雄,想造時勢。
不知時勢既有否泰,英雄也分等第,本領遂生高下,再造時勢,便又不同。
不問假用何種名色,都可來做英雄,真是英雄,更毋須何種名色相假也。
可歎諸葛,效法高人,做了國父,名色俱全,有荊益山川之險阻,而不能盡地利;有關張熊虎之上将,而不能盡人和;剩下天意佳兵,三分已定等一派诿咎于天的話頭,聊供後人的掩飾。
雖不必以成敗論人,要知英雄成敗,全屬有因,天心天數,論古之士不屑道也。
諸葛自知甚明,隆中一對,已将曹吳稱為不敵,隻欺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暗弱不能守之徒,始敢稱兵。
而曰:以資将軍欲定三分之局,片言怕硬,己見吹牛!一味阿谀,工于拍馬!這算何等人材?尚何興複漢室之有!曹吳不能自亡,天下始終不變,其無力統一金瓯,蓋于言外見之。
管樂僅保燕齊,原非統一中興人物,以列英雄,實居劣等,孔門五尺之童,且羞稱之,竟以自況,是隻有偏安之材,并無一統之志!而乃追蹤伊呂,力盜虛聲,未免太苦!複曰:“王業不偏安。
”又曰:“原托以興複之效,不效則治臣罪。
”豈非不量其力乎? 如此說來,諸葛之為諸葛,許以人材,僅亦方駕曹劉,為生于三國之一輩平常英雄耳!曹操既死,司馬懿複作,周瑜方亡,呂蒙又起,陸遜繼之。
天下有變,曹吳終不可争鋒,白衣渡江,猇亭撓敗,外喪關羽,内思法正,以緻先主雲殂,運移典午,秋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