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關燈
政治學的研究目前正處于令人不滿的境地。

    在全歐美,代議民主已被公認為最佳政體,但是那些對代議民主的實際作用體會最深的人卻常常感到失望和憂慮。

    民主并未擴及非歐洲種族,而在過去幾年裡,許多民主運動已告失敗。

     這種不滿已導緻對各種政治體制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晚近的政治著作對人性的各個因素卻甚少注意。

    從前,政治學主要是以人性概念為依據的,但是由于19世紀初期教條主義政治學家聲名掃地,現代政治學研究者引以為戒,竭力避免做任何能使人回憶起他們過去所采用的方法的事情。

    因此,心理學的發展雖已改造了教育學和犯罪學,而政治學卻依然故我。

     然而,人性研究被忽視可能隻是政治思想的一個短暫階段,已經有迹象表明這個階段行将結束。

     (第一部分&mdash&mdash第一章&mdash&mdash政治中的沖動和本能&mdash&mdash第15頁) 要研究政治中的人性,首先必須克服政治學傳統以及一般人的心理習慣所産生的那種&ldquo唯理智論&rdquo。

     政治沖動不僅僅是對手段和目的進行考慮後所作出的理智推理,而且也是先于個人的思想和經驗、盡管為思想和經驗所修正的意向。

    隻要留心一下諸如個人喜愛、恐懼、嘲笑、财産欲等沖動在政治中的作用,就可以明白了。

     我們的一切沖動和本能如果是&ldquo單一&rdquo的,其直接效果就會大大增加,如果是&ldquo第一手&rdquo的,與我們早期的進化階段相聯系,其永久性的效應也會大大增強。

    在現代政治中,我們從報紙獲得的感情刺激一般都是單一的,然而是&ldquo第二手&rdquo的,因此來得容易,去得也快。

     一種感情或沖動的經常重複往往是令人苦惱的。

    政治家像登廣告者一樣,必須考慮到這個事實,而這又與人既需要隐私又難忍受孤獨有關,我們必須據以調整我們的社會格局。

     政治感情被許多人同時在身體緊密接觸情況下體驗常常會強化到病态狂熱的程度,但是英國的政治狀況不常産生這種現象。

     國際政治的未來主要看我們是否對屬于一個和我們不同的種族的人有一種特殊的憎恨本能。

    這個問題還沒有獲得解決,但是許多往往被說成是這種本能所産生的事情似乎是起因于其他被聯想修正了的更普遍的本能。

     (第二章&mdash&mdash政治實體,第39頁) 政治行為和沖動是人性與其環境接觸的産物。

    在政治家所研究的時期内,人性幾乎沒有什麼改變,但是政治環境卻以與日俱增的速度發生變化。

     我們的環境中那些引起沖動和行為的事情是通過我們的感官傳達給我們,并由我們對其重要意義的本能的或後天的了解從衆多的感覺和記憶中選擇出來的。

    在政治中,被認識的事情多半是人自己做的,我們對其重要性的了解不是本能的,而是後天的。

     認識往往附屬于象征,這些象征取代了更為複雜的感覺和記憶。

    政治中有些最困難的問題産生于在推理中有意識地使用稱為&ldquo詞&rdquo的象征與這些詞在激發感情和行為方面多少有點自發的和下意識的作用這兩者之間的關系。

    一個其重要性曾被聯想确定的政治象征可能有它自己的心理發展過程,與它原來所象征的事實的曆史無關。

    這一點可見諸國家和政黨的名稱及标記,而更清楚地見諸&ldquo茶葉&rdquo或&ldquo肥皂&rdquo這類商品的曆史,這些商品在它們将要象征的物體生産或選定之前已經被廣告變得風行一時。

    一個政治家的見解改變得極其迅速,他的聲望、他所屬政黨的名稱或者他所控制的報紙的傳統特色卻改變得極其緩慢,兩者之間的關系往往産生道德上的麻煩。

     (第三章&mdash&mdash政治中的非理性推理,第65頁) 唯理智論的政治思想家們常常不僅假定政治行為必然是對手段和目的進行推理的結果,而且還假定一切推理都屬于同一&ldquo理性&rdquo類型。

     在川流不息的心智經曆中,要嚴格區别理性推理和非理性推理是困難的,但是人據以形成其政治見解的許多半無意識過程是非理性的,這一點卻是清楚的。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可以信賴非理性推理,因為非理性推理在被大量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