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春花秋月何時了(2)
關燈
小
中
大
。
那如椽的筆墨接近底層的苦難,也接近社會和時代的良知,使正義的熱浪在廣闊的生活蒸騰,使希望的火焰在曆史的天空燃燒。
春秋的河流,沖洗陳舊荒涼的古迹,枕着月光的白石,磨不掉堅硬的棱角。
數千年的過往,充滿無盡的變數與傳奇。
天下物事,莫過于生老病死、悲歡離合。
然而,先生,你的骨血裡卻隻有黎民蒼生,隻有祖國山河。
你雖不是那個年代的王者,卻用一生的襟懷關愛黎民百姓。
你赤膽忠心支撐着那個行将覆滅的王朝,在黑暗的夜裡,上下求索着遠處的黎明。
魂兮歸來,也不能再看一眼,昨日的故土。
隻有留在江畔的柳蔭花塢,記住那俯身探水的清魂。
雖然心系故國,水已齊胸,是否你還回眸,對天下蒼生留下難舍的牽念。
先生,當你看到如今的太平盛世,看到黎民百姓在端陽佳節用各種喜慶熱鬧的方式将你祭懷,是否會感到由衷的欣慰?那汨羅江岸如流的龍舟,百姓人家門檐高挂的艾草,烏衣長巷飄散的粽子清香,還有街闾酒肆裡彌漫的雄黃燒酒,都是為了祭奠你一腔熱忱的忠魂。
先生,你可知道,你一世的長眠,換得了天下百姓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魂兮歸來,你的行程就是到樂平裡的故鄉和回汨羅江的舊迹。
當你徜徉在屈子祠,會想起那些遙遠卻又無法忘卻的過去嗎?幾千年前的日子裡,你又是否夢見過多年後這樣繁盛的情景?當年的楚家天下,已如東逝的江水。
而你高貴的人格,卻矗立千秋萬載。
沉舟側畔千帆,白雲走過青山。
先生,是你用不屈的生命駕馭了千年的文明,用浩瀚奔流的思想、大氣磅礴的精神,奠定了華夏民族永恒的愛國情懷。
一曲終為絕響,尋覓千古知音。
伫立在屈子的雕像前,來一段心靈的對話。
就這樣,将七色散盡,将五音沉吟,在端陽佳節,邀你對飲。
幾盞雄黃烈酒,一杯澆向黎民蒼生,一杯澆向楚國大地,一杯澆向汨羅濤聲。
先生,你長發飄飄、楚楚衣冠置身于無邊的曠野,滿懷悲憤之情向蒼天與大地發出響亮的疑問--九十九個疑問,問天問地問鬼神。
你正氣如長虹,爍通萬裡,貫穿古今。
屈平詩 宋·司馬光 白玉徒為潔,幽蘭未謂芳。
窮羞事令尹,疏不忘懷王。
冤骨銷寒渚,忠魂失舊鄉。
空餘楚辭在,猶與日争光。
曾經那個荒煙蔓草的年代已經遠去,那個韌芳載佩、行吟澤畔的身影又去了哪裡?虎踞龍盤也好,老木寒雲也罷,繁榮與鼎盛是中華民族亘古的常青,厚重與蒼涼也隻是曆史長河裡的過程。
就讓峥嵘的歲月拂掠蒼茫的大地,讓磅礴的河山呼應屈子那驚心動魄的抒情。
在這傳統的端陽佳節,在這普天同慶的日子,用陳酒佳釀祭奠先生遺世的忠魂。
那一束束明亮而溫暖的陽光,點亮了一個偉大民族前進、壯大的道路。
撐一支竹篙,獨上蘭舟,在煙水的蒼茫裡看世事萬象。
遠處是平靜的水面,身後是覺醒的浪濤。
生命如同江水一樣地流淌,失落的隻是奔騰的風景,而留下的卻是文明的印記。
許多年後,在艾草噙香的山野,龍舟停泊的河岸,可還有一隻展翅的青鳥,帶着不死的魂魄,穿過汨羅江風,穿過歲月繁華,讓悲壯與蒼涼舞盡青山的顔色、舞盡明月的光芒。
魂兮歸來,曾經金戈鐵馬的疆場杳然于時光深處,連同當年帝王的霸業也煙消雲散。
登高望遠,落日樓頭,就讓跳躍的江風将曆史的傷痕撫平,将滄桑的過往抛擲,隻餘下壯志胸懷,萬古河山。
月明中秋
那如椽的筆墨接近底層的苦難,也接近社會和時代的良知,使正義的熱浪在廣闊的生活蒸騰,使希望的火焰在曆史的天空燃燒。
春秋的河流,沖洗陳舊荒涼的古迹,枕着月光的白石,磨不掉堅硬的棱角。
數千年的過往,充滿無盡的變數與傳奇。
天下物事,莫過于生老病死、悲歡離合。
然而,先生,你的骨血裡卻隻有黎民蒼生,隻有祖國山河。
你雖不是那個年代的王者,卻用一生的襟懷關愛黎民百姓。
你赤膽忠心支撐着那個行将覆滅的王朝,在黑暗的夜裡,上下求索着遠處的黎明。
魂兮歸來,也不能再看一眼,昨日的故土。
隻有留在江畔的柳蔭花塢,記住那俯身探水的清魂。
雖然心系故國,水已齊胸,是否你還回眸,對天下蒼生留下難舍的牽念。
先生,當你看到如今的太平盛世,看到黎民百姓在端陽佳節用各種喜慶熱鬧的方式将你祭懷,是否會感到由衷的欣慰?那汨羅江岸如流的龍舟,百姓人家門檐高挂的艾草,烏衣長巷飄散的粽子清香,還有街闾酒肆裡彌漫的雄黃燒酒,都是為了祭奠你一腔熱忱的忠魂。
先生,你可知道,你一世的長眠,換得了天下百姓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魂兮歸來,你的行程就是到樂平裡的故鄉和回汨羅江的舊迹。
當你徜徉在屈子祠,會想起那些遙遠卻又無法忘卻的過去嗎?幾千年前的日子裡,你又是否夢見過多年後這樣繁盛的情景?當年的楚家天下,已如東逝的江水。
而你高貴的人格,卻矗立千秋萬載。
沉舟側畔千帆,白雲走過青山。
先生,是你用不屈的生命駕馭了千年的文明,用浩瀚奔流的思想、大氣磅礴的精神,奠定了華夏民族永恒的愛國情懷。
一曲終為絕響,尋覓千古知音。
伫立在屈子的雕像前,來一段心靈的對話。
就這樣,将七色散盡,将五音沉吟,在端陽佳節,邀你對飲。
幾盞雄黃烈酒,一杯澆向黎民蒼生,一杯澆向楚國大地,一杯澆向汨羅濤聲。
先生,你長發飄飄、楚楚衣冠置身于無邊的曠野,滿懷悲憤之情向蒼天與大地發出響亮的疑問--九十九個疑問,問天問地問鬼神。
你正氣如長虹,爍通萬裡,貫穿古今。
屈平詩 宋·司馬光 白玉徒為潔,幽蘭未謂芳。
窮羞事令尹,疏不忘懷王。
冤骨銷寒渚,忠魂失舊鄉。
空餘楚辭在,猶與日争光。
曾經那個荒煙蔓草的年代已經遠去,那個韌芳載佩、行吟澤畔的身影又去了哪裡?虎踞龍盤也好,老木寒雲也罷,繁榮與鼎盛是中華民族亘古的常青,厚重與蒼涼也隻是曆史長河裡的過程。
就讓峥嵘的歲月拂掠蒼茫的大地,讓磅礴的河山呼應屈子那驚心動魄的抒情。
在這傳統的端陽佳節,在這普天同慶的日子,用陳酒佳釀祭奠先生遺世的忠魂。
那一束束明亮而溫暖的陽光,點亮了一個偉大民族前進、壯大的道路。
撐一支竹篙,獨上蘭舟,在煙水的蒼茫裡看世事萬象。
遠處是平靜的水面,身後是覺醒的浪濤。
生命如同江水一樣地流淌,失落的隻是奔騰的風景,而留下的卻是文明的印記。
許多年後,在艾草噙香的山野,龍舟停泊的河岸,可還有一隻展翅的青鳥,帶着不死的魂魄,穿過汨羅江風,穿過歲月繁華,讓悲壯與蒼涼舞盡青山的顔色、舞盡明月的光芒。
魂兮歸來,曾經金戈鐵馬的疆場杳然于時光深處,連同當年帝王的霸業也煙消雲散。
登高望遠,落日樓頭,就讓跳躍的江風将曆史的傷痕撫平,将滄桑的過往抛擲,隻餘下壯志胸懷,萬古河山。
月明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