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榮府的清客及女清客劉老老
關燈
小
中
大
趣,鴛鴦謂之女清客,劉老老确已盡了女清客之職。
鴛鴦笑道:“老老别惱,我給你老人家賠個不是兒罷。
”劉老老忙笑道:“姑娘說那裡的話?咱們哄着老太太開個心兒,有什麼惱的?……我要惱,也就不說了。
”(第四十回)劉老老确是“生來的有些見識,況且年紀老了,世情上又有經曆”(第三十九回)。
我寫到此處,不禁想起東方朔來了。
東方朔上書武帝,自吹自譽,最後一句竟然說道:“若此,可以為天子大臣矣。
”上偉之,令待诏公車,後拜為郎,遷大中大夫給事中。
朔在朝常常擾亂朝儀,而以滑稽之語自辯,武帝不但不加之以罪,且常賜以黃金。
為什麼呢?天子每日所見的均是公卿,所讨論的盡是國家大事,而吾國又無周末之制以休養身心,所以聽到東方朔诙諧之言,不但可以解頤,且亦可以消除一天勤政之苦。
朔雖嘲谑,時亦直言切谏,上常用之。
公卿在位,朔皆傲弄,不為所屈(《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所以我謂東方朔乃是第一流的清客。
劉老老第三次進入榮府,是在賈府抄家之後,賈母已死,鳳姐病在床上,除平兒外,無人看護,此時劉老老忽然來了。
鳳姐對巧姐道:“你的名字還是他起的,就和幹媽一樣。
”(第一百十三回)前此鳳姐曾向饅頭庵主持靜虛說:“從來不信什麼陰司地獄報應的。
憑是什麼事,我說要行就行。
”(第十五回)多麼勇敢。
現在病了,心虛了,日夜見鬼來讨命了。
王充說:“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緻也。
緻之何由,由于疾病。
人病則憂懼,憂懼則鬼出。
”(《論衡》第六十五篇《訂鬼》)鳳姐病了,憂懼了,鬼出來了。
她“叫劉老老坐在床前,告訴他心神不甯,如見鬼怪的樣子”。
劉老老教其禱告菩薩,鳳姐便在手腕上褪下一隻金镯子交給她,求劉老老為她禱告。
劉老老不肯收,鳳姐“知劉老老一片好心,不好勉強,隻得留下,說道:‘老老,我的命交給你了!我的巧姐兒也是千災百病的,也交給你了!’”(第一百十三回)家中無人可托,竟托孤于村妪。
劉老老趕快回鄉,向菩薩禱告,然而鳳姐病入膏肓,旋即命歸陰司(第一百十四回)。
鳳姐既死,巧姐失恃,幸有平兒作伴,忠心保護。
此時賈政扶了賈母靈柩南行,賈琏因賈赦病重,已赴流配之處(台站)探視。
榮府之内除寶玉外,無一正派的男人。
而禍起蕭牆,賈環、賈芸、鳳姐胞兄王仁、邢夫人胞弟邢大舅,竟然欲将巧姐賣給藩王為妾。
邢夫人受他們欺騙,完全願意;平兒雖然告知王夫人,王夫人亦一籌莫展。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劉老老又來了,就由她定下方法,令平兒陪同巧姐偷偷地到她鄉裡一避。
而藩王亦知是賈府之女,世代勳戚,娶之為妾,有幹例禁,遂解除賈家婚約,并驅逐王仁、賈芸出去,一場風波,就這樣結束。
劉老老過去是清客,而救巧姐一事,則為俠客。
賈府已經落敗,藩王的勢力炙手可熱。
當劉老老協助巧姐逃難之時,她并不知藩王要解除婚約。
老老竟敢毅然主張逃到她的家裡,而不怕藩王求婚不遂,勢将派人偵查巧姐之所匿,萬一探知巧姐是匿在王狗兒家裡,必加老老以拐帶的罪名。
劉老老不怕,也不考慮到怕。
吾欲以之與朱家郭解相比。
劉老老村妪而已,唯村妪方能趨人之急,脫人之厄。
彼膏粱婦女隻知奢靡,唯錢是視,唯權勢是媚,且以貪墨所得的金錢,炫耀于人,甚至以其所私的權貴,誇示于鄰裡鄉黨。
世道人心腐化至此,幹寶所述晉代婦女就是一例。
鴛鴦笑道:“老老别惱,我給你老人家賠個不是兒罷。
”劉老老忙笑道:“姑娘說那裡的話?咱們哄着老太太開個心兒,有什麼惱的?……我要惱,也就不說了。
”(第四十回)劉老老确是“生來的有些見識,況且年紀老了,世情上又有經曆”(第三十九回)。
我寫到此處,不禁想起東方朔來了。
東方朔上書武帝,自吹自譽,最後一句竟然說道:“若此,可以為天子大臣矣。
”上偉之,令待诏公車,後拜為郎,遷大中大夫給事中。
朔在朝常常擾亂朝儀,而以滑稽之語自辯,武帝不但不加之以罪,且常賜以黃金。
為什麼呢?天子每日所見的均是公卿,所讨論的盡是國家大事,而吾國又無周末之制以休養身心,所以聽到東方朔诙諧之言,不但可以解頤,且亦可以消除一天勤政之苦。
朔雖嘲谑,時亦直言切谏,上常用之。
公卿在位,朔皆傲弄,不為所屈(《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所以我謂東方朔乃是第一流的清客。
劉老老第三次進入榮府,是在賈府抄家之後,賈母已死,鳳姐病在床上,除平兒外,無人看護,此時劉老老忽然來了。
鳳姐對巧姐道:“你的名字還是他起的,就和幹媽一樣。
”(第一百十三回)前此鳳姐曾向饅頭庵主持靜虛說:“從來不信什麼陰司地獄報應的。
憑是什麼事,我說要行就行。
”(第十五回)多麼勇敢。
現在病了,心虛了,日夜見鬼來讨命了。
王充說:“凡天地之間,有鬼,非人死精神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緻也。
緻之何由,由于疾病。
人病則憂懼,憂懼則鬼出。
”(《論衡》第六十五篇《訂鬼》)鳳姐病了,憂懼了,鬼出來了。
她“叫劉老老坐在床前,告訴他心神不甯,如見鬼怪的樣子”。
劉老老教其禱告菩薩,鳳姐便在手腕上褪下一隻金镯子交給她,求劉老老為她禱告。
劉老老不肯收,鳳姐“知劉老老一片好心,不好勉強,隻得留下,說道:‘老老,我的命交給你了!我的巧姐兒也是千災百病的,也交給你了!’”(第一百十三回)家中無人可托,竟托孤于村妪。
劉老老趕快回鄉,向菩薩禱告,然而鳳姐病入膏肓,旋即命歸陰司(第一百十四回)。
鳳姐既死,巧姐失恃,幸有平兒作伴,忠心保護。
此時賈政扶了賈母靈柩南行,賈琏因賈赦病重,已赴流配之處(台站)探視。
榮府之内除寶玉外,無一正派的男人。
而禍起蕭牆,賈環、賈芸、鳳姐胞兄王仁、邢夫人胞弟邢大舅,竟然欲将巧姐賣給藩王為妾。
邢夫人受他們欺騙,完全願意;平兒雖然告知王夫人,王夫人亦一籌莫展。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劉老老又來了,就由她定下方法,令平兒陪同巧姐偷偷地到她鄉裡一避。
而藩王亦知是賈府之女,世代勳戚,娶之為妾,有幹例禁,遂解除賈家婚約,并驅逐王仁、賈芸出去,一場風波,就這樣結束。
劉老老過去是清客,而救巧姐一事,則為俠客。
賈府已經落敗,藩王的勢力炙手可熱。
當劉老老協助巧姐逃難之時,她并不知藩王要解除婚約。
老老竟敢毅然主張逃到她的家裡,而不怕藩王求婚不遂,勢将派人偵查巧姐之所匿,萬一探知巧姐是匿在王狗兒家裡,必加老老以拐帶的罪名。
劉老老不怕,也不考慮到怕。
吾欲以之與朱家郭解相比。
劉老老村妪而已,唯村妪方能趨人之急,脫人之厄。
彼膏粱婦女隻知奢靡,唯錢是視,唯權勢是媚,且以貪墨所得的金錢,炫耀于人,甚至以其所私的權貴,誇示于鄰裡鄉黨。
世道人心腐化至此,幹寶所述晉代婦女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