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賈府子弟的堕落(1)
關燈
小
中
大
自賈演、賈源立下軍勳,前者封為甯國公,後者封為榮國公之後,傳到從玉旁之名的,已有四代。
雖然上一代從文旁的,尚有甯府的賈敬,榮府的賈赦及賈政。
賈敬中過進士(第十三回),他“一味好道,隻愛燒丹煉汞,餘者一概不在他心上”(第二回)。
當其長孫媳婦(秦可卿)死時,他“自以為早晚就要飛升,如何肯又回家染了紅塵,将前功盡棄”(第十三回),糊塗如此,便将世襲的官讓給賈珍去做。
榮府的賈赦襲了官,冷子興雖說:“為人平靜中和,也不管理家事。
”(第二回)其實,賈赦不管家事,确是事實,而其為人,則有寡人之疾,一是好色。
賈赦要娶鴛鴦為妾,鴛鴦隻咬定牙不願意,他對鴛鴦之兄金文翔說: 我說給你,叫你女人和他說去,就說我的話:自古“嫦娥愛少年”;他必定嫌我老了,大約他戀着少爺們!多半是看上了寶玉!——隻怕也有賈琏。
若有此心,叫他早早歇了!我要他不來,以後誰敢收他?這是一件。
第二件:想着老太太疼他,将來外邊聘個正頭夫妻去。
叫他細想:憑他嫁到了誰家,也難出我的手心!除非他死了,或是終身不嫁男人,我就服了他!要不然時,叫他趁早回心轉意,有多少好處!(第四十六回) 威脅不成,“隻得各處遣人購求尋覓,終久費了五百兩銀子買了一個十七歲女孩子來,名喚嫣紅,收在屋裡”(第四十七回)。
二是好貨,賈赦把賈琏打的動不得,據平兒告訴寶钗說: 今年春天,老爺不知在那個地方看見幾把舊扇子,回家來,看家裡所有收着的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處搜來。
誰知就有個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兒叫做石頭呆子,窮的連飯也沒的吃,偏偏他家就有二十把舊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門來。
二爺好容易煩了多少情……拿出這扇子來略瞧了一瞧。
據二爺說:原是不能再得的,全是湘妃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寫畫真迹。
回來告訴了老爺,便叫買他的,要多少銀子給他多少。
偏那石呆子說:“我餓死,凍死,一千兩銀子一把,我也不賣!……要扇子先要我的命!”……誰知那雨村沒天理的——聽見了,便設了法子,訛他拖欠官銀……把這扇子抄了來,做了官價送了來!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
老爺問着二爺說:“人家怎麼弄了來了?”二爺隻說了一句:“為這點子小事,弄的人家傾家敗産,也不算什麼能為。
”老爺聽了就生了氣,說二爺拿話堵老爺呢。
……過了幾日,還有幾件小的……所以都湊在一處……打了一頓,臉上打破了兩處。
(第四十八回) 賈赦為人如此,雖襲了官,榮府家務卻交賈琏去辦。
總之,甯榮兩府管理家事的,都是玉字輩的人。
此輩距離祖宗創業,已曆四代。
他們長于官邸之中,入則在丫鬟之手,出則唯幕賓清客。
丫鬟是奴婢,幕賓清客則為師友。
奴婢以伺喜怒為賢,師友若亦愛憎主人之所愛憎,則為逢迎。
他們看到賈府勢力,自不免依阿附順。
賈府子弟沉淪富貴,驕侈無忌,由玉字輩管理家務,求其保全先緒,已經不易,更何能望其紹承祖業,大振家聲。
冷子興說:“誰知這樣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第二回)确實不錯。
固然榮府尚有一位賈政,“自幼酷喜讀書,為人端方正直”(第二回),但他是榮府次房,“素性潇灑,不以俗事為要,每公暇之時,不過看書着棋而已”(第四回)。
他聽了馮紫英談到賈雨村說道:“不過幾年,升了吏部侍郎、兵部尚書,為着一件事降了三級,如今又要升了。
”馮紫英道
雖然上一代從文旁的,尚有甯府的賈敬,榮府的賈赦及賈政。
賈敬中過進士(第十三回),他“一味好道,隻愛燒丹煉汞,餘者一概不在他心上”(第二回)。
當其長孫媳婦(秦可卿)死時,他“自以為早晚就要飛升,如何肯又回家染了紅塵,将前功盡棄”(第十三回),糊塗如此,便将世襲的官讓給賈珍去做。
榮府的賈赦襲了官,冷子興雖說:“為人平靜中和,也不管理家事。
”(第二回)其實,賈赦不管家事,确是事實,而其為人,則有寡人之疾,一是好色。
賈赦要娶鴛鴦為妾,鴛鴦隻咬定牙不願意,他對鴛鴦之兄金文翔說: 我說給你,叫你女人和他說去,就說我的話:自古“嫦娥愛少年”;他必定嫌我老了,大約他戀着少爺們!多半是看上了寶玉!——隻怕也有賈琏。
若有此心,叫他早早歇了!我要他不來,以後誰敢收他?這是一件。
第二件:想着老太太疼他,将來外邊聘個正頭夫妻去。
叫他細想:憑他嫁到了誰家,也難出我的手心!除非他死了,或是終身不嫁男人,我就服了他!要不然時,叫他趁早回心轉意,有多少好處!(第四十六回) 威脅不成,“隻得各處遣人購求尋覓,終久費了五百兩銀子買了一個十七歲女孩子來,名喚嫣紅,收在屋裡”(第四十七回)。
二是好貨,賈赦把賈琏打的動不得,據平兒告訴寶钗說: 今年春天,老爺不知在那個地方看見幾把舊扇子,回家來,看家裡所有收着的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處搜來。
誰知就有個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兒叫做石頭呆子,窮的連飯也沒的吃,偏偏他家就有二十把舊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門來。
二爺好容易煩了多少情……拿出這扇子來略瞧了一瞧。
據二爺說:原是不能再得的,全是湘妃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寫畫真迹。
回來告訴了老爺,便叫買他的,要多少銀子給他多少。
偏那石呆子說:“我餓死,凍死,一千兩銀子一把,我也不賣!……要扇子先要我的命!”……誰知那雨村沒天理的——聽見了,便設了法子,訛他拖欠官銀……把這扇子抄了來,做了官價送了來!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
老爺問着二爺說:“人家怎麼弄了來了?”二爺隻說了一句:“為這點子小事,弄的人家傾家敗産,也不算什麼能為。
”老爺聽了就生了氣,說二爺拿話堵老爺呢。
……過了幾日,還有幾件小的……所以都湊在一處……打了一頓,臉上打破了兩處。
(第四十八回) 賈赦為人如此,雖襲了官,榮府家務卻交賈琏去辦。
總之,甯榮兩府管理家事的,都是玉字輩的人。
此輩距離祖宗創業,已曆四代。
他們長于官邸之中,入則在丫鬟之手,出則唯幕賓清客。
丫鬟是奴婢,幕賓清客則為師友。
奴婢以伺喜怒為賢,師友若亦愛憎主人之所愛憎,則為逢迎。
他們看到賈府勢力,自不免依阿附順。
賈府子弟沉淪富貴,驕侈無忌,由玉字輩管理家務,求其保全先緒,已經不易,更何能望其紹承祖業,大振家聲。
冷子興說:“誰知這樣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第二回)确實不錯。
固然榮府尚有一位賈政,“自幼酷喜讀書,為人端方正直”(第二回),但他是榮府次房,“素性潇灑,不以俗事為要,每公暇之時,不過看書着棋而已”(第四回)。
他聽了馮紫英談到賈雨村說道:“不過幾年,升了吏部侍郎、兵部尚書,為着一件事降了三級,如今又要升了。
”馮紫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