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遊鐵圍得睹新設獄 觀枉死洞悉血污池
關燈
小
中
大
判官曰:「可去觀枉死城。
」判官曰:「諾。
」於是三人又向左邊而來,遠望城上,隻見愁雲漠漠,怨氣沈沈,蟠結不散,〈(冤氣甚矣!)〉問之大帝? 〈【今日當道之魔,其亦由鐵圍城中,逸出乎嘻!】〉 大帝曰:「此城中人,無故謀害而死,含冤負屈者,甚多愁怨之情,故上結為雲氣也。
」二人且行且談,轉盼間已抵城門,抱一觀看這座城,雖不及鐵圍之堅,然亦係整磚砌成,到也十分鞏固,門上亦署有「枉死城」三個大字,門吏迎入,進了城中,地面甚屬寬闊,內中修的無數牢房,牢房對面,即是靜室。
〈【冥司公道,於此益彰。
】〉 抱一問判官曰:「此城內潔淨之房屋,何如是之多?」判官曰:「此大帝憐憫被枉之人,特建靜室以居之,因被枉者多,故靜室亦廣也。
」方問答間,各獄官並掌刑官,俱前來迎迓,齊向大帝前行禮,並邀請大帝,到客廳飲茶。
大帝曰:「不必了,吾三人要到糾刑台上一坐,就便看視用刑可也,掌刑官依了大帝,即命將茶酒果品,設於台上,請大帝三人上坐。
大帝曰:「可速提幾個枉死人的要犯,處治處治。
」 掌刑官領命去訖,霎時間果提到數十人,抱一用目一望,俱是窮兇極惡的相貌,掌刑官曰:「此數十狗徒,在生坑人、殺人,心腸之毒,虎狼蛇蠍,不足喻之。
〈(人心之毒勝於虎狼信然)〉今晚教他試試利害。
」乃傳令鬼卒道:「可將那被害受枉者,都請出來,教他們看看報應,以服其心。
」鬼卒高聲呼喚,果見各靜室中,走出來許多人,內中有斷頭者,吊頸者,服毒者,中槍砲死者,等等不一,個個俱是含著眼淚,愁眉不展,忍氣吞聲,情形殊覺可憫。
〈(真真可憫)〉掌刑官指與抱一曰:「此即被枉死之人。
」因謂之曰:「爾等各細眼親看,吾要命鬼卒動刑也。
」 鬼卒聞言,即將那幾個犯人,揪住他的耳朵,命他跪下,一鬼在後面,手執鋼刀一把,一刀砍去,將那犯人的頭砍落下來,鮮血從腔子裏直冒,他的屍身倒於地下,猶在蠕蠕而動,接連砍了數人,有砍一刀頭斷者,有砍數刀始斷者,耳中隻聽見砍的錚錚有聲,一霎時間,把數十犯人都斬訖了。
鬼卒又用扇煽轉回來,那些犯人,個個號叫痛哭。
說道:「痛徹我的心肝也。
」掌刑官罵曰:「爾這等狗官,在生時臨民,何故因案受賄草菅人命,緻人於死,某某等罪不至死,爾乃入以大辟,何其忍心?爾等試看那些斷頭的鬼魂,可是因爾等緻死的。
」那些犯人啞口無言,掌刑官曰:「可惱你這等貪污的官,萬死不足蔽辜,眾鬼卒可將他那狼心狗肺,挖將出來。
」鬼卒果又將各犯人綁在樁上,一鬼卒持利刀,迎腹戳進去,將他一個大開門,犯人大叫一聲,那些受屈的鬼魂,在旁拍掌稱快,說道:「也有今日。
」〈(亦足以洩其憤恨矣)〉說時,各犯人胸膛內鮮血直噴,鬼卒立將他的心肝,扯將出來,犯人又大叫數聲,霎時死了。
即有無數銅蛇鐵狗,爭來拖心肺,吃血肉,看著真真悽慘,鬼卒又將他用扇煽活,仍然押回獄中。
〈【殺人者,人亦殺之,不過隻爭早遲耳。
】〉 掌刑官曰:「可再將某獄中某某等,一齊提出處治。
」眾鬼卒奉命,一刻間果俱提到,約有一百餘人,掌刑官指謂抱一曰:「此在生行軍妄殺者也。
此為劫盜圖財害命者也。
此聚眾為匪,焚掠州縣鄉村,戕官害民者也。
此放債者追逼逋負,逼死人命者也。
此謀人之財產妻女,設計害人,借刀殺人者也。
此因睚眥之怨,挾嫌懷忿,而借端害人,使人陷大獄廢命者也。
此數等人,心極狠毒,已枉死人不少,今夕合當竭力懲創,眾鬼卒速速用刑。
」 〈【枉人之犯,大略數之,也就不少。
】〉 鬼卒奉命,即將各犯拖去,有斬頭者,有斬腰者,有鋸解者,有剝皮者,有用尖刀插心者,等等不一,眾犯叫苦連天,哀求饒命。
〈(你不饒人誰肯饒你)〉那些鬼卒,不肯絲毫放鬆,掌刑官曰:「還有面折人短,奸人陰私,使人無地自容,羞愧自盡者。
又有用藥毒人,庸醫誤人者,俱應從重洽罪。
」眾鬼卒聞言,又把各犯人提到,掌刑官曰:「先打他五百大杖,然後拔他的舌,挖他的眼,剖他的心。
」眾鬼卒一一處治畢。
隻見那些被枉各冤魂,個個歡聲動地,稱說冥司果然公道,如今報應昭彰了。
〈(亦足以服其心矣)〉 〈【此等人害人,使人不覺其罪尤重。
萬惡俱易消除,而冤仇最難解釋。
我勸世人,慎勿結下來生冤債也。
於此一節,可見冥律之公允。
忠臣孝子,義夫節婦之尊且貴也。
】〉 眾冤魂議論畢,又上前稟道:「地府嚴刑,雖彰果報。
但小人等,在生被他害死,心實不甘,懇乞放小人等投生,定要報復於他,方了心願。
」掌刑官曰:「仇報仇,冤報冤,本所應該,但爾仇家受罪未滿,礙難放他投世,應教他把冥罰受滿時,自然準爾等所請也。
」眾冤魂聽如此吩咐,俱皆叩首謝恩,各歸靜室。
抱一看透這般情由,方知這枉死城中乃以治枉死人之人,並非治受枉之人也。
〈(解開世人千古疑案)〉因問掌刑官曰:「世有忠臣、孝子,為君父而死。
義夫烈婦,慷慨捐生。
又有陣亡之軍士,從王敵愾,戰死疆場者。
其靈魂亦歸此城乎?」〈(抱一此問絕不可少)〉掌刑官曰:「非也,如係忠孝節義之輩,無論在生職分貴賤,死後即升天堂,立封仙爵。
陣亡軍士亦如此,即有過咎者,亦赦免其過咎,準他投生福地,受人間富貴,以酬其忠勇死節之苦,豈有亦入此城之理乎?」〈(冥司公道如此)〉 〈【將千古祕密,不宣之鐵案,而洞悉之,功真不小。
】〉 抱一點頭稱善因問掌刑官曰:「以上各枉死人,及被枉之人,弟子幸目睹矣,此外可有無辜受枉,為千秋不白之冤者乎?」〈(抱一之問愈出愈奇可愛可愛)〉掌刑官曰:「善長此問,得毋指倫常之變者乎?既有此會心,吾領爾至一處,一看便知。
」抱一跟隨掌刑官,到了一院屋宇門首,門上直立一匾題曰:「憫死獄」〈(獄以憫死二字為名真奇哉)〉三個大字,入了門,見兩廊壁上,懸著無數鐵牌,牌上之字,亦是鐵鑄成,字慘白而有赤色,〈(冤仇萬古難消滅)〉抱一未曾見過,以問掌刑官?掌刑官曰:「此碧血所漬也。
」問:「何故鐵牌、鐵字?」曰:「此鐵案也。
牌上之字,永久不能磨滅。
」〈(碧血精誠字不糊)〉抱一方欲念讀,掌刑官曰:「隻可讀其案由,不可讀其姓名批語。
」〈(不將姓名批語讀出為世人懲警可惜可惜)〉 〈【此等鐵案,自夏商以迄於清,史冊班班可考,可為殷鑒。
】〉 抱一依言,從頭讀去,見第一牌,乃是君主某某屈殺諫臣某某。
第二牌,亦是君主某某屈殺功臣某某。
第三牌、乃是某某為父不仁,枉殺其子。
又某某為母不慈,枉殺其子。
第四牌,又是某某繼母,毒死前妻之子。
以後逐牌看去,又有某太子被某妃酖死。
某庶子被其後殺死。
某妃子遭某後悍妒,斷手足而死。
某宮人遭某後殘虐,陰緻之死。
更有伯叔不義,而毒死其親姪。
兄嫂不義,而虐死其小姑。
等等不一,案件太多,一時難以看徹。
〈(倫常之變一至於此可不憫哉)〉 抱一低頭一想,
」判官曰:「諾。
」於是三人又向左邊而來,遠望城上,隻見愁雲漠漠,怨氣沈沈,蟠結不散,〈(冤氣甚矣!)〉問之大帝? 〈【今日當道之魔,其亦由鐵圍城中,逸出乎嘻!】〉 大帝曰:「此城中人,無故謀害而死,含冤負屈者,甚多愁怨之情,故上結為雲氣也。
」二人且行且談,轉盼間已抵城門,抱一觀看這座城,雖不及鐵圍之堅,然亦係整磚砌成,到也十分鞏固,門上亦署有「枉死城」三個大字,門吏迎入,進了城中,地面甚屬寬闊,內中修的無數牢房,牢房對面,即是靜室。
〈【冥司公道,於此益彰。
】〉 抱一問判官曰:「此城內潔淨之房屋,何如是之多?」判官曰:「此大帝憐憫被枉之人,特建靜室以居之,因被枉者多,故靜室亦廣也。
」方問答間,各獄官並掌刑官,俱前來迎迓,齊向大帝前行禮,並邀請大帝,到客廳飲茶。
大帝曰:「不必了,吾三人要到糾刑台上一坐,就便看視用刑可也,掌刑官依了大帝,即命將茶酒果品,設於台上,請大帝三人上坐。
大帝曰:「可速提幾個枉死人的要犯,處治處治。
」 掌刑官領命去訖,霎時間果提到數十人,抱一用目一望,俱是窮兇極惡的相貌,掌刑官曰:「此數十狗徒,在生坑人、殺人,心腸之毒,虎狼蛇蠍,不足喻之。
〈(人心之毒勝於虎狼信然)〉今晚教他試試利害。
」乃傳令鬼卒道:「可將那被害受枉者,都請出來,教他們看看報應,以服其心。
」鬼卒高聲呼喚,果見各靜室中,走出來許多人,內中有斷頭者,吊頸者,服毒者,中槍砲死者,等等不一,個個俱是含著眼淚,愁眉不展,忍氣吞聲,情形殊覺可憫。
〈(真真可憫)〉掌刑官指與抱一曰:「此即被枉死之人。
」因謂之曰:「爾等各細眼親看,吾要命鬼卒動刑也。
」 鬼卒聞言,即將那幾個犯人,揪住他的耳朵,命他跪下,一鬼在後面,手執鋼刀一把,一刀砍去,將那犯人的頭砍落下來,鮮血從腔子裏直冒,他的屍身倒於地下,猶在蠕蠕而動,接連砍了數人,有砍一刀頭斷者,有砍數刀始斷者,耳中隻聽見砍的錚錚有聲,一霎時間,把數十犯人都斬訖了。
鬼卒又用扇煽轉回來,那些犯人,個個號叫痛哭。
說道:「痛徹我的心肝也。
」掌刑官罵曰:「爾這等狗官,在生時臨民,何故因案受賄草菅人命,緻人於死,某某等罪不至死,爾乃入以大辟,何其忍心?爾等試看那些斷頭的鬼魂,可是因爾等緻死的。
」那些犯人啞口無言,掌刑官曰:「可惱你這等貪污的官,萬死不足蔽辜,眾鬼卒可將他那狼心狗肺,挖將出來。
」鬼卒果又將各犯人綁在樁上,一鬼卒持利刀,迎腹戳進去,將他一個大開門,犯人大叫一聲,那些受屈的鬼魂,在旁拍掌稱快,說道:「也有今日。
」〈(亦足以洩其憤恨矣)〉說時,各犯人胸膛內鮮血直噴,鬼卒立將他的心肝,扯將出來,犯人又大叫數聲,霎時死了。
即有無數銅蛇鐵狗,爭來拖心肺,吃血肉,看著真真悽慘,鬼卒又將他用扇煽活,仍然押回獄中。
〈【殺人者,人亦殺之,不過隻爭早遲耳。
】〉 掌刑官曰:「可再將某獄中某某等,一齊提出處治。
」眾鬼卒奉命,一刻間果俱提到,約有一百餘人,掌刑官指謂抱一曰:「此在生行軍妄殺者也。
此為劫盜圖財害命者也。
此聚眾為匪,焚掠州縣鄉村,戕官害民者也。
此放債者追逼逋負,逼死人命者也。
此謀人之財產妻女,設計害人,借刀殺人者也。
此因睚眥之怨,挾嫌懷忿,而借端害人,使人陷大獄廢命者也。
此數等人,心極狠毒,已枉死人不少,今夕合當竭力懲創,眾鬼卒速速用刑。
」 〈【枉人之犯,大略數之,也就不少。
】〉 鬼卒奉命,即將各犯拖去,有斬頭者,有斬腰者,有鋸解者,有剝皮者,有用尖刀插心者,等等不一,眾犯叫苦連天,哀求饒命。
〈(你不饒人誰肯饒你)〉那些鬼卒,不肯絲毫放鬆,掌刑官曰:「還有面折人短,奸人陰私,使人無地自容,羞愧自盡者。
又有用藥毒人,庸醫誤人者,俱應從重洽罪。
」眾鬼卒聞言,又把各犯人提到,掌刑官曰:「先打他五百大杖,然後拔他的舌,挖他的眼,剖他的心。
」眾鬼卒一一處治畢。
隻見那些被枉各冤魂,個個歡聲動地,稱說冥司果然公道,如今報應昭彰了。
〈(亦足以服其心矣)〉 〈【此等人害人,使人不覺其罪尤重。
萬惡俱易消除,而冤仇最難解釋。
我勸世人,慎勿結下來生冤債也。
於此一節,可見冥律之公允。
忠臣孝子,義夫節婦之尊且貴也。
】〉 眾冤魂議論畢,又上前稟道:「地府嚴刑,雖彰果報。
但小人等,在生被他害死,心實不甘,懇乞放小人等投生,定要報復於他,方了心願。
」掌刑官曰:「仇報仇,冤報冤,本所應該,但爾仇家受罪未滿,礙難放他投世,應教他把冥罰受滿時,自然準爾等所請也。
」眾冤魂聽如此吩咐,俱皆叩首謝恩,各歸靜室。
抱一看透這般情由,方知這枉死城中乃以治枉死人之人,並非治受枉之人也。
〈(解開世人千古疑案)〉因問掌刑官曰:「世有忠臣、孝子,為君父而死。
義夫烈婦,慷慨捐生。
又有陣亡之軍士,從王敵愾,戰死疆場者。
其靈魂亦歸此城乎?」〈(抱一此問絕不可少)〉掌刑官曰:「非也,如係忠孝節義之輩,無論在生職分貴賤,死後即升天堂,立封仙爵。
陣亡軍士亦如此,即有過咎者,亦赦免其過咎,準他投生福地,受人間富貴,以酬其忠勇死節之苦,豈有亦入此城之理乎?」〈(冥司公道如此)〉 〈【將千古祕密,不宣之鐵案,而洞悉之,功真不小。
】〉 抱一點頭稱善因問掌刑官曰:「以上各枉死人,及被枉之人,弟子幸目睹矣,此外可有無辜受枉,為千秋不白之冤者乎?」〈(抱一之問愈出愈奇可愛可愛)〉掌刑官曰:「善長此問,得毋指倫常之變者乎?既有此會心,吾領爾至一處,一看便知。
」抱一跟隨掌刑官,到了一院屋宇門首,門上直立一匾題曰:「憫死獄」〈(獄以憫死二字為名真奇哉)〉三個大字,入了門,見兩廊壁上,懸著無數鐵牌,牌上之字,亦是鐵鑄成,字慘白而有赤色,〈(冤仇萬古難消滅)〉抱一未曾見過,以問掌刑官?掌刑官曰:「此碧血所漬也。
」問:「何故鐵牌、鐵字?」曰:「此鐵案也。
牌上之字,永久不能磨滅。
」〈(碧血精誠字不糊)〉抱一方欲念讀,掌刑官曰:「隻可讀其案由,不可讀其姓名批語。
」〈(不將姓名批語讀出為世人懲警可惜可惜)〉 〈【此等鐵案,自夏商以迄於清,史冊班班可考,可為殷鑒。
】〉 抱一依言,從頭讀去,見第一牌,乃是君主某某屈殺諫臣某某。
第二牌,亦是君主某某屈殺功臣某某。
第三牌、乃是某某為父不仁,枉殺其子。
又某某為母不慈,枉殺其子。
第四牌,又是某某繼母,毒死前妻之子。
以後逐牌看去,又有某太子被某妃酖死。
某庶子被其後殺死。
某妃子遭某後悍妒,斷手足而死。
某宮人遭某後殘虐,陰緻之死。
更有伯叔不義,而毒死其親姪。
兄嫂不義,而虐死其小姑。
等等不一,案件太多,一時難以看徹。
〈(倫常之變一至於此可不憫哉)〉 抱一低頭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