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金蟬脫殼
關燈
小
中
大
漓。
“報!” “是不是酒宴開始了?” “是。
客人一百三十二人。
左衛門佐換上禮服到了客人們面前,道:鄙人多年來居于此地,深受衆位厚愛……” “真是放肆!” “是。
本欲安居于此,直到終老,然因武運不佳,右大臣豐臣秀賴公送來書函,邀鄙人進大坂城。
後日乃吉日,計于晨啟程,盡管行程止八十餘裡,然衆所周知,途多艱難……” “衆所周知,途多艱難?” “是。
他說:路上需要三日,量初十即可入城。
今日便是此生别離之日……他一面說着,一面簌簌落淚……” 重正拍打着腿甲怒罵起來:“此淚與老子何幹?” 暗探太啰嗦,悉數重複幸村之言,但幸村并非一個會在這樣的場合下落淚之人。
“你休要要胡說!” 被重正一頓斥責,探子憤憤搖頭,“小人為何要撒謊?此乃小人親眼所見。
左衛門佐的确淚落無數,令滿座寂然。
” “你的意思是,你也混在客人當中了?” “未。
小人扮作馬夫被雇了去,從前院到宅裡都探了一遍。
客人幾都是騎馬從附近趕來。
故宅院内外搭建了不少馬棚。
” “你扮作馬夫?” “否則無法靠近。
” “哦。
左衛門佐果真在衆人面前假裝落淚了?” “是……看去不似假裝。
他說,戰事一起,勝負難料,若聞他戰死,懇請大家祈禱。
他這般一說,客人中确有不少人落下淚來。
” “嗯。
然後你就立刻趕回了?” “正是。
”那探子仿佛忽然想起什麼,又添上一句,“另,還有一事禀報,乃是關于其子大助。
” “大助怎的了?” “客人來的時候,大助未曾露面。
遂有一個自稱右衛門的長者問起大助。
” “幸村如何回話?” “他回道,大助已被送往金剛山大善院。
他若戰死,就令兒子出家祈禱冥福。
另說大助本人亦很願意,已于今晨到山上去了。
那大善院便是大助經常去書習字的地方。
” “嗯。
”重正眉頭緊皺,總有一種被戲弄的感覺。
一個鐵石心腸的用兵之人,居然簌簌落起淚來,還讓兒子為他祈禱冥福,事情真有些蹊跷。
他遂道:“左衛門佐這厮,真會做戲。
” “啊?” “好了,知道了。
退下吧。
”剛說完,重正又叫住那人,“現在已是什麼時辰?” “快申時。
” 聽了此話,松倉豐後守重正一拍大腿,站起身來,“好,幸村既然有這個意思,我就給他來個打草驚蛇。
夜襲!集合人馬,夜襲九度山!一路殺将過去,怕他們正喝得痛快呢。
” 亂世中人,打仗即是家常便飯,同時也是才智相博的竟技。
真田幸村既敢不斷玩弄迷惑世人的奇謀怪招,不給他些顔色瞧瞧,怎能甘心? 此前,松倉豐後守重正總有一絲為幸村惋惜的感覺。
若有可能,他并不想主動發兵襲擊,隻要把出口嚴密封鎖起來,幸村終得改變想法。
怕不日之後,他就會來到松倉前,紅了臉道:“貴軍的友情,在下永世不忘。
”這種期待和憐憫始終潛藏在重正心裡。
但現在看來,此隻是重正的一廂情願。
幸村對他的封鎖完全不屑一顧,竟還接連放出哂言。
至于暗探們在什麼地方,會禀報哪些内容,幸村怕早就了如指掌,正大聲嘲笑呢,既然如此,犯不着再客客氣氣,按兵不動。
幸村的疏忽隻在一處,便是以為松倉會看在友情的分上,不會主動發動襲擊。
正是這種自信方令他如此放肆。
趁他今日大宴賓客、徹夜暢飲的時機,發動偷襲乃是最好不過。
松倉重正算計:立刻集起戰馬,讓騎兵先把九度山包圍起來,四處放槍,封鎖敵人逃跑的道路;繼而在步兵們抵達之後,一齊殺上去。
即使做客的百姓想抵抗,亦是無益,能打仗的也就是那些真田家臣,但他們早已為今日的離别狂喝濫飲,怎有心思防備奇襲? 雖說加上驿站的馬也不過二百來匹,但疾馳四十裡,一個多時辰後,就可把九度山重重包圍起來,再據情況靈活應變。
“在橋本點上火槍引線,直包圍真田住處。
注意,不要誤殺不作反抗的百姓。
出發!” 決定剛剛作出,重正并不擔心行動洩露。
從此地出發,抵達九度山約為酉時四刻至戌時之間。
屆時,酒宴正酣,有人甚至連站都站不起來了。
重正一面策馬,一面盤算,竟譴責起自己的良心來。
家康曾吩咐過,若情況棘手,将幸村除去亦無妨,而重正實無半絲殺心。
但,一旦幸村逃脫,重正便将顔面盡失。
重正不由心歎:别怪我!你若是真能運籌帷幄,最好趁我趕到九度山之前,如雲霧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
騎兵二百,步兵二百。
而且,二百騎兵攜一百支火槍居于陣前,此乃罕見的新式戰法。
行軍途中,天黑了下來。
前陣的騎兵與後面的步兵拉開了大段的距離。
如果途中有人發現這一隊人馬而趕去報信,在趕到之前就有被發現之虞。
松倉重正也意識到這些,遂一面留神注意,一面讓騎兵隊加速疾馳,數次抄近道前行。
對手非尋常之人,而是真田幸村。
在他們到達橋本之前,幸村必會派出巡哨,隻是重正自信不會讓他們搶了先。
從沿河山道一進入
“報!” “是不是酒宴開始了?” “是。
客人一百三十二人。
左衛門佐換上禮服到了客人們面前,道:鄙人多年來居于此地,深受衆位厚愛……” “真是放肆!” “是。
本欲安居于此,直到終老,然因武運不佳,右大臣豐臣秀賴公送來書函,邀鄙人進大坂城。
後日乃吉日,計于晨啟程,盡管行程止八十餘裡,然衆所周知,途多艱難……” “衆所周知,途多艱難?” “是。
他說:路上需要三日,量初十即可入城。
今日便是此生别離之日……他一面說着,一面簌簌落淚……” 重正拍打着腿甲怒罵起來:“此淚與老子何幹?” 暗探太啰嗦,悉數重複幸村之言,但幸村并非一個會在這樣的場合下落淚之人。
“你休要要胡說!” 被重正一頓斥責,探子憤憤搖頭,“小人為何要撒謊?此乃小人親眼所見。
左衛門佐的确淚落無數,令滿座寂然。
” “你的意思是,你也混在客人當中了?” “未。
小人扮作馬夫被雇了去,從前院到宅裡都探了一遍。
客人幾都是騎馬從附近趕來。
故宅院内外搭建了不少馬棚。
” “你扮作馬夫?” “否則無法靠近。
” “哦。
左衛門佐果真在衆人面前假裝落淚了?” “是……看去不似假裝。
他說,戰事一起,勝負難料,若聞他戰死,懇請大家祈禱。
他這般一說,客人中确有不少人落下淚來。
” “嗯。
然後你就立刻趕回了?” “正是。
”那探子仿佛忽然想起什麼,又添上一句,“另,還有一事禀報,乃是關于其子大助。
” “大助怎的了?” “客人來的時候,大助未曾露面。
遂有一個自稱右衛門的長者問起大助。
” “幸村如何回話?” “他回道,大助已被送往金剛山大善院。
他若戰死,就令兒子出家祈禱冥福。
另說大助本人亦很願意,已于今晨到山上去了。
那大善院便是大助經常去書習字的地方。
” “嗯。
”重正眉頭緊皺,總有一種被戲弄的感覺。
一個鐵石心腸的用兵之人,居然簌簌落起淚來,還讓兒子為他祈禱冥福,事情真有些蹊跷。
他遂道:“左衛門佐這厮,真會做戲。
” “啊?” “好了,知道了。
退下吧。
”剛說完,重正又叫住那人,“現在已是什麼時辰?” “快申時。
” 聽了此話,松倉豐後守重正一拍大腿,站起身來,“好,幸村既然有這個意思,我就給他來個打草驚蛇。
夜襲!集合人馬,夜襲九度山!一路殺将過去,怕他們正喝得痛快呢。
” 亂世中人,打仗即是家常便飯,同時也是才智相博的竟技。
真田幸村既敢不斷玩弄迷惑世人的奇謀怪招,不給他些顔色瞧瞧,怎能甘心? 此前,松倉豐後守重正總有一絲為幸村惋惜的感覺。
若有可能,他并不想主動發兵襲擊,隻要把出口嚴密封鎖起來,幸村終得改變想法。
怕不日之後,他就會來到松倉前,紅了臉道:“貴軍的友情,在下永世不忘。
”這種期待和憐憫始終潛藏在重正心裡。
但現在看來,此隻是重正的一廂情願。
幸村對他的封鎖完全不屑一顧,竟還接連放出哂言。
至于暗探們在什麼地方,會禀報哪些内容,幸村怕早就了如指掌,正大聲嘲笑呢,既然如此,犯不着再客客氣氣,按兵不動。
幸村的疏忽隻在一處,便是以為松倉會看在友情的分上,不會主動發動襲擊。
正是這種自信方令他如此放肆。
趁他今日大宴賓客、徹夜暢飲的時機,發動偷襲乃是最好不過。
松倉重正算計:立刻集起戰馬,讓騎兵先把九度山包圍起來,四處放槍,封鎖敵人逃跑的道路;繼而在步兵們抵達之後,一齊殺上去。
即使做客的百姓想抵抗,亦是無益,能打仗的也就是那些真田家臣,但他們早已為今日的離别狂喝濫飲,怎有心思防備奇襲? 雖說加上驿站的馬也不過二百來匹,但疾馳四十裡,一個多時辰後,就可把九度山重重包圍起來,再據情況靈活應變。
“在橋本點上火槍引線,直包圍真田住處。
注意,不要誤殺不作反抗的百姓。
出發!” 決定剛剛作出,重正并不擔心行動洩露。
從此地出發,抵達九度山約為酉時四刻至戌時之間。
屆時,酒宴正酣,有人甚至連站都站不起來了。
重正一面策馬,一面盤算,竟譴責起自己的良心來。
家康曾吩咐過,若情況棘手,将幸村除去亦無妨,而重正實無半絲殺心。
但,一旦幸村逃脫,重正便将顔面盡失。
重正不由心歎:别怪我!你若是真能運籌帷幄,最好趁我趕到九度山之前,如雲霧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
騎兵二百,步兵二百。
而且,二百騎兵攜一百支火槍居于陣前,此乃罕見的新式戰法。
行軍途中,天黑了下來。
前陣的騎兵與後面的步兵拉開了大段的距離。
如果途中有人發現這一隊人馬而趕去報信,在趕到之前就有被發現之虞。
松倉重正也意識到這些,遂一面留神注意,一面讓騎兵隊加速疾馳,數次抄近道前行。
對手非尋常之人,而是真田幸村。
在他們到達橋本之前,幸村必會派出巡哨,隻是重正自信不會讓他們搶了先。
從沿河山道一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