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生門死門
關燈
小
中
大
在下姑丈。
” “哦?” “将軍幕府的柳生宗矩,為鄙人表弟。
” 幸村不禁輕輕拍了拍膝蓋。
柳生宗矩與德川有着無法分割的關系,柳生為深通兵法之族,亦為深受天下大名矚目的大器之族。
“就是宗矩,今春到寒舍造訪,令鄙人進城……” 幸村不禁啞然,此乃何其大膽、旁若無人的告白!“這麼說,大人乃是在柳生先生的吩咐下進城的?” 奧原豐政緩緩搖了搖頭,“在下遵從的并非表弟命令,而是恩師的訓誡。
” “哦?” “恩師曾訓誡門徒們道:人生不可自主者,唯生與死。
” “生與死?” “是。
唯有生死,乃是我等無論如何勞神都不能自己去主宰。
” “嗯。
” “既不能在想生的時候生,也無法在必死之時逆天命繼續苟活。
在生死上,人皆無自由,皆為上天的臣子。
師父始終訓誡我等,要牢記于心。
” “上天的臣子,有趣。
” “因此,人不可一身事二主。
無論以誰人為主君,都是上天的家臣。
若家臣忘記了本分,一身侍二主,便是對上天不忠。
主君隻要一個就夠了,萬不可侍奉二主,淪為奴隸。
” 幸村不禁往前膝行了一步,劍聖的話刺痛了他的心,奧原豐政更讓他吃驚。
“奧原大人,既然人之生死皆由天定,那麼,在現世就不要主君了?”幸村性急地問道。
奧原豐政微微搖了搖頭,“鄙人将此看作恩師的嚴厲自戒,不,應為柳生一旗的族訓,乃是整個柳生門皆應秉承的奧秘基石,故鄙人已立下誓言,謹遵師訓。
” “這麼說,大人并非領俸祿而侍奉豐臣氏了?” “正是。
天既不會塑出人上人,也不會生出人下人,萬人皆兄弟,皆是通過生死與蒼天聯于一起的上天之子。
隻有明白此理,才得到了恩師的真傳。
” 真田幸村再次拍拍膝蓋,啜了一口茶,“鄙人第一次聆聽柳生的奧秘啊,實乃三生有幸。
”他放下茶碗,道:“這麼說,大人本不欲侍奉豐臣氏,乃心有所期,才進城的?” “正是。
”豐政使勁點點頭,微笑道,“此場戰事在鄙人看來,并非豐臣與德川的戰事。
” “哦?” “此為洋教徒和對太平心存不滿的浪人發起的戰事,無論願意與否,被無端推上風口浪尖的,卻是可悲的太閣遺族。
這些啊,鄙人表弟柳生宗矩看得十分清楚。
”真田幸村隻覺胸口被狠狠刺了一刀。
正如豐政所言,幸村自己怕亦是故意把太閣遺族卷入旋渦之人。
“但,我并非接受了表弟吩咐,才決定進城。
表弟乃是将軍幕賓,與德川親近,豐政隻想多些曆練而已。
” “鄙人倒真想聽一聽。
至多在半年之内,必會決出命運的大坂城,為何竟能引得大人前來?” “一言以蔽之,”豐政微笑了,“乃是為了把與戰事無關諸人救出。
真田大人想必也知,右府不消說,澱夫人怎會喜好戰事?還有那位高貴的千姬夫人、那些不谙世事的公子小姐,他們怎會盼望打仗?把毫無戰意的人從中解救出去,此為一介為蒼天做家臣的習兵法者當盡之貴。
先師的聲音始終回響于耳畔,不才方才帶人入得城來。
” 真田幸村凝視着奧原豐政,啞然。
在這樣一個塵世,真田幸村第一次看到一個如此慈悲的兵家,其境界之高,俗人焉能知之? 豐政似也看清了幸村的為人,字字句句都無一絲虛僞,都充滿了一個自任為“天之臣子”之人的謙遜與誠懇。
說來,此戰确非秀賴母子與家康之戰。
那麼,究竟是誰與誰在争鬥?奧原信十郎豐政一語道破:此為洋教徒的不安和浪人的不平,共同向太平發起的挑戰。
可果真隻是這些嗎?那戰事豈非永無休止?因為,若想把一切不安和不平從人世驅除,無異于癡人說夢。
但如此簡潔的斷言,依然讓幸村羨慕不已。
心中若懷有這樣的斷言,其人便有了清晰的行動基準。
“奧原大人想救出那三人?” 信十郎豐政再次笑了,不語。
“這麼說,不才當在這座既無右府母子,亦無千姬夫人的無主之城……一戰了。
”幸村自嘲道,五分戲言,五分試探,“不過,在一座無主之城一戰,實在有些離奇。
若我将奧原大人趕出城去……大人将會如何?” “屆時……”豐政輕輕地敲打着自己的脖根,“天之臣子,就隻好将性命交還于蒼天了。
” “大人似充滿信心啊。
” “嘿。
”豐政輕笑,“再來一杯,雖然無甚味道,但千姬夫人送的菊花如此豔麗,大人權且就花飲茶吧。
哎呀,一直生活在大和深山的護花使者,身邊一旦沒有了花,可真是寂寞啊。
” 豐政這麼一說,幸村才注意到壺中胡枝子花混着菊花,那白色和黃色顯得無比沉靜,與水壺的質地渾然一體。
幸村忽地生出一種奇怪的感覺:城外關東諸軍的包圍愈縮愈緊,不久之後,此地便要成為刀槍林立的戰場,可面前卻有一個不可思議的“護花使者”正悠然地飲茶閑話,堅信可把三個主子救出。
“是啊,既是護花使者,自是不可糟蹋鮮花了。
幸村所學雖為殺人兵法,又怎敢向護花使者武刀相向?”真田幸村吐出一句迷惘的感慨……
” “哦?” “将軍幕府的柳生宗矩,為鄙人表弟。
” 幸村不禁輕輕拍了拍膝蓋。
柳生宗矩與德川有着無法分割的關系,柳生為深通兵法之族,亦為深受天下大名矚目的大器之族。
“就是宗矩,今春到寒舍造訪,令鄙人進城……” 幸村不禁啞然,此乃何其大膽、旁若無人的告白!“這麼說,大人乃是在柳生先生的吩咐下進城的?” 奧原豐政緩緩搖了搖頭,“在下遵從的并非表弟命令,而是恩師的訓誡。
” “哦?” “恩師曾訓誡門徒們道:人生不可自主者,唯生與死。
” “生與死?” “是。
唯有生死,乃是我等無論如何勞神都不能自己去主宰。
” “嗯。
” “既不能在想生的時候生,也無法在必死之時逆天命繼續苟活。
在生死上,人皆無自由,皆為上天的臣子。
師父始終訓誡我等,要牢記于心。
” “上天的臣子,有趣。
” “因此,人不可一身事二主。
無論以誰人為主君,都是上天的家臣。
若家臣忘記了本分,一身侍二主,便是對上天不忠。
主君隻要一個就夠了,萬不可侍奉二主,淪為奴隸。
” 幸村不禁往前膝行了一步,劍聖的話刺痛了他的心,奧原豐政更讓他吃驚。
“奧原大人,既然人之生死皆由天定,那麼,在現世就不要主君了?”幸村性急地問道。
奧原豐政微微搖了搖頭,“鄙人将此看作恩師的嚴厲自戒,不,應為柳生一旗的族訓,乃是整個柳生門皆應秉承的奧秘基石,故鄙人已立下誓言,謹遵師訓。
” “這麼說,大人并非領俸祿而侍奉豐臣氏了?” “正是。
天既不會塑出人上人,也不會生出人下人,萬人皆兄弟,皆是通過生死與蒼天聯于一起的上天之子。
隻有明白此理,才得到了恩師的真傳。
” 真田幸村再次拍拍膝蓋,啜了一口茶,“鄙人第一次聆聽柳生的奧秘啊,實乃三生有幸。
”他放下茶碗,道:“這麼說,大人本不欲侍奉豐臣氏,乃心有所期,才進城的?” “正是。
”豐政使勁點點頭,微笑道,“此場戰事在鄙人看來,并非豐臣與德川的戰事。
” “哦?” “此為洋教徒和對太平心存不滿的浪人發起的戰事,無論願意與否,被無端推上風口浪尖的,卻是可悲的太閣遺族。
這些啊,鄙人表弟柳生宗矩看得十分清楚。
”真田幸村隻覺胸口被狠狠刺了一刀。
正如豐政所言,幸村自己怕亦是故意把太閣遺族卷入旋渦之人。
“但,我并非接受了表弟吩咐,才決定進城。
表弟乃是将軍幕賓,與德川親近,豐政隻想多些曆練而已。
” “鄙人倒真想聽一聽。
至多在半年之内,必會決出命運的大坂城,為何竟能引得大人前來?” “一言以蔽之,”豐政微笑了,“乃是為了把與戰事無關諸人救出。
真田大人想必也知,右府不消說,澱夫人怎會喜好戰事?還有那位高貴的千姬夫人、那些不谙世事的公子小姐,他們怎會盼望打仗?把毫無戰意的人從中解救出去,此為一介為蒼天做家臣的習兵法者當盡之貴。
先師的聲音始終回響于耳畔,不才方才帶人入得城來。
” 真田幸村凝視着奧原豐政,啞然。
在這樣一個塵世,真田幸村第一次看到一個如此慈悲的兵家,其境界之高,俗人焉能知之? 豐政似也看清了幸村的為人,字字句句都無一絲虛僞,都充滿了一個自任為“天之臣子”之人的謙遜與誠懇。
說來,此戰确非秀賴母子與家康之戰。
那麼,究竟是誰與誰在争鬥?奧原信十郎豐政一語道破:此為洋教徒的不安和浪人的不平,共同向太平發起的挑戰。
可果真隻是這些嗎?那戰事豈非永無休止?因為,若想把一切不安和不平從人世驅除,無異于癡人說夢。
但如此簡潔的斷言,依然讓幸村羨慕不已。
心中若懷有這樣的斷言,其人便有了清晰的行動基準。
“奧原大人想救出那三人?” 信十郎豐政再次笑了,不語。
“這麼說,不才當在這座既無右府母子,亦無千姬夫人的無主之城……一戰了。
”幸村自嘲道,五分戲言,五分試探,“不過,在一座無主之城一戰,實在有些離奇。
若我将奧原大人趕出城去……大人将會如何?” “屆時……”豐政輕輕地敲打着自己的脖根,“天之臣子,就隻好将性命交還于蒼天了。
” “大人似充滿信心啊。
” “嘿。
”豐政輕笑,“再來一杯,雖然無甚味道,但千姬夫人送的菊花如此豔麗,大人權且就花飲茶吧。
哎呀,一直生活在大和深山的護花使者,身邊一旦沒有了花,可真是寂寞啊。
” 豐政這麼一說,幸村才注意到壺中胡枝子花混着菊花,那白色和黃色顯得無比沉靜,與水壺的質地渾然一體。
幸村忽地生出一種奇怪的感覺:城外關東諸軍的包圍愈縮愈緊,不久之後,此地便要成為刀槍林立的戰場,可面前卻有一個不可思議的“護花使者”正悠然地飲茶閑話,堅信可把三個主子救出。
“是啊,既是護花使者,自是不可糟蹋鮮花了。
幸村所學雖為殺人兵法,又怎敢向護花使者武刀相向?”真田幸村吐出一句迷惘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