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韓世忠大破苗翊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苗傅等聞知張浚大軍起發,憂恐不知所為。
謀于朱勝非,勝非謂之曰:“事有先機而昧之者,是自取其辱也。
日前張公緻書于諸君,是使丞相等自反正耳。
不然,勤王之師會集一月有餘,至今猶未至哉?公何不率百官六軍,請少帝還宮,複皇上天位,則公等可轉禍為福,以保後計矣。
若待諸侯一入禁阙,那時君欲明辯之,其可得乎?”苗傅從其議,遂率百官朝于睿聖宮,奏曰:“今外鎮浚等會合屬引兵赴阙,欲盡誅臣等,乞聖上憐憫。
”言罷痛哭。
帝慰勞之曰:“朕本不當承統,因爾等推戴之勤,權居九五以靜其亂。
于今當讓還皇上天位,以保卿等。
”遂命顔岐請太後手诏,即日還位與皇上。
苗傅等退出,喜以手加額曰:“聖天子度量如是也。
”苗傅黨張逵聞之,歎曰:“趙氏安而苗氏危矣。
”夏五月,帝複位,尊隆祜太後為隆祜皇太後,加封苗傅為淮西制置使,劉正彥為副使,複以建炎紀年。
卻說呂頤浩、張浚大軍至臨平,苗翊、馬柔吉得知,即遣骁将雷春領兵一萬出湖口下寨,以防世忠。
自率二萬精卒,離臨平二十裡控截浚軍。
遙見塵土起處,呂頤浩大衆到來。
苗翊領兵出馬,對陣中門旗開處,呂杭挺槍躍馬近前,高叫:“逆黨早早受降,免爾立見誅戮!”苗翊大怒,舉手中方天戟徑奔呂杭,呂杭挺槍來迎。
兩下金鼓齊鳴,二馬相交,戰上三十餘合。
張浚一彪軍刺斜殺進,馬柔吉勒騎出陣助戰,呂頤浩揮動後軍,一齊掩殺将來。
苗翊抵敵不過,繞陣而走。
馬柔吉見苗翊殺敗,無心戀戰,放馬逃回。
張浚驅三軍大殺一陣,苗翊、馬柔吉望湖口奔走,與雷春相合,負山阻水下寨。
卻說張浚秉勝兵直抵湖口,遣人催韓世忠出秀州絕賊走路。
韓世忠得令,率所部順流而下,遙見湖口殺氣彌空,征雲四起,知浚等兵已大集,即鼓勇向先。
人報苗翊、馬柔吉負山阻水為陣,中流俱是鹿角,梗礙行舟,實難前進。
世忠怒曰:“此賊若不能破,尚望振中原哉!”即舍舟登岸,催動後軍,蕩起征塵向前,正遇雷春手揮利斧來迎,世忠更不打話,舉槍交還,一來一往,戰五十合不分勝敗。
馬柔吉跑馬舞刀助雷春夾攻世忠,世忠奮呼力戰。
不移時,上流頭金鼓喧天,一彪軍馬來到,旗号上卻是大将張俊,引一萬精兵,從吳江迳出湖口,正遇交戰,與世忠首尾擊賊。
雷春見衆寡不敵,引本部刺斜殺出吳江鎮。
正走間,坡後喊聲大震,劉光世一路軍截出,雷春舞斧與光世又鬥數合。
部下見勢敗,先自逃走。
雷春措手不及,被光世一槍刺于馬下,降其衆無數。
前軍報知世忠,劉光世已刺死雷春,世忠曰:“破竹之勢不可失也。
”複舍馬操戈而前,下令谕将士曰:“今日當以死報國耳!面不被數矢者皆斬!”于是士卒各用命,奮力争先。
苗翊見世忠勇敢難敵,引神臂弩持滿以待世忠。
世忠瞋目大呼,挺刃突進。
翊衆不戰自亂,矢不及發,被世忠一刀砍下頭來。
馬柔吉見苗翊殺死,棄坐下馬望湖口奔走,被張俊趕上,一槍刺落湖中而死。
張浚會集勤王兵入北阙。
苗傅、劉正彥聽知苗翊等戰死,擁精兵二千,夜開湧金門以走。
次日,呂頤浩、張浚率師入城。
王世修正待要密出北門逃匿,人報知世忠。
世忠軍從北門入,手執世修以屬法吏。
呂頤浩、張浚入見高宗,伏地涕曰:“臣等總戎在外,緻皇上遭厄,未即入聲罪讨賊,早舒陛下宵旰,臣之過也。
”帝問勞再三,謂浚曰:“曩在睿聖,兩
謀于朱勝非,勝非謂之曰:“事有先機而昧之者,是自取其辱也。
日前張公緻書于諸君,是使丞相等自反正耳。
不然,勤王之師會集一月有餘,至今猶未至哉?公何不率百官六軍,請少帝還宮,複皇上天位,則公等可轉禍為福,以保後計矣。
若待諸侯一入禁阙,那時君欲明辯之,其可得乎?”苗傅從其議,遂率百官朝于睿聖宮,奏曰:“今外鎮浚等會合屬引兵赴阙,欲盡誅臣等,乞聖上憐憫。
”言罷痛哭。
帝慰勞之曰:“朕本不當承統,因爾等推戴之勤,權居九五以靜其亂。
于今當讓還皇上天位,以保卿等。
”遂命顔岐請太後手诏,即日還位與皇上。
苗傅等退出,喜以手加額曰:“聖天子度量如是也。
”苗傅黨張逵聞之,歎曰:“趙氏安而苗氏危矣。
”夏五月,帝複位,尊隆祜太後為隆祜皇太後,加封苗傅為淮西制置使,劉正彥為副使,複以建炎紀年。
卻說呂頤浩、張浚大軍至臨平,苗翊、馬柔吉得知,即遣骁将雷春領兵一萬出湖口下寨,以防世忠。
自率二萬精卒,離臨平二十裡控截浚軍。
遙見塵土起處,呂頤浩大衆到來。
苗翊領兵出馬,對陣中門旗開處,呂杭挺槍躍馬近前,高叫:“逆黨早早受降,免爾立見誅戮!”苗翊大怒,舉手中方天戟徑奔呂杭,呂杭挺槍來迎。
兩下金鼓齊鳴,二馬相交,戰上三十餘合。
張浚一彪軍刺斜殺進,馬柔吉勒騎出陣助戰,呂頤浩揮動後軍,一齊掩殺将來。
苗翊抵敵不過,繞陣而走。
馬柔吉見苗翊殺敗,無心戀戰,放馬逃回。
張浚驅三軍大殺一陣,苗翊、馬柔吉望湖口奔走,與雷春相合,負山阻水下寨。
卻說張浚秉勝兵直抵湖口,遣人催韓世忠出秀州絕賊走路。
韓世忠得令,率所部順流而下,遙見湖口殺氣彌空,征雲四起,知浚等兵已大集,即鼓勇向先。
人報苗翊、馬柔吉負山阻水為陣,中流俱是鹿角,梗礙行舟,實難前進。
世忠怒曰:“此賊若不能破,尚望振中原哉!”即舍舟登岸,催動後軍,蕩起征塵向前,正遇雷春手揮利斧來迎,世忠更不打話,舉槍交還,一來一往,戰五十合不分勝敗。
馬柔吉跑馬舞刀助雷春夾攻世忠,世忠奮呼力戰。
不移時,上流頭金鼓喧天,一彪軍馬來到,旗号上卻是大将張俊,引一萬精兵,從吳江迳出湖口,正遇交戰,與世忠首尾擊賊。
雷春見衆寡不敵,引本部刺斜殺出吳江鎮。
正走間,坡後喊聲大震,劉光世一路軍截出,雷春舞斧與光世又鬥數合。
部下見勢敗,先自逃走。
雷春措手不及,被光世一槍刺于馬下,降其衆無數。
前軍報知世忠,劉光世已刺死雷春,世忠曰:“破竹之勢不可失也。
”複舍馬操戈而前,下令谕将士曰:“今日當以死報國耳!面不被數矢者皆斬!”于是士卒各用命,奮力争先。
苗翊見世忠勇敢難敵,引神臂弩持滿以待世忠。
世忠瞋目大呼,挺刃突進。
翊衆不戰自亂,矢不及發,被世忠一刀砍下頭來。
馬柔吉見苗翊殺死,棄坐下馬望湖口奔走,被張俊趕上,一槍刺落湖中而死。
張浚會集勤王兵入北阙。
苗傅、劉正彥聽知苗翊等戰死,擁精兵二千,夜開湧金門以走。
次日,呂頤浩、張浚率師入城。
王世修正待要密出北門逃匿,人報知世忠。
世忠軍從北門入,手執世修以屬法吏。
呂頤浩、張浚入見高宗,伏地涕曰:“臣等總戎在外,緻皇上遭厄,未即入聲罪讨賊,早舒陛下宵旰,臣之過也。
”帝問勞再三,謂浚曰:“曩在睿聖,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