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金錢山老将薦賢 贈令箭三次投軍

關燈
進見。

    ”懷玉應道:“曉得。

    ”便出房走到外邊。

    隻見聖駕已到,就俯伏說:“臣秦懷玉接駕。

    ”天子道:“禦侄平身,領寡人進去。

    ”懷玉說:“願我皇萬歲,萬萬歲。

    ”秦懷玉在前引路,進入抱沙廳,居中擺了龍案,供了香燭。

    朝廷坐下,兩旁文武站立,朝廷就問:“禦侄,王兄病恙今日可好些麼?”懷玉說:“蒙皇龍問,臣父病體尚不能全愈。

    ”天子道:“病已久了,怎麼還不能好?禦侄你去說一聲,朕要看望他。

    ”懷玉應道:“領旨。

    ”走到裡邊,轉一轉身出來,叫聲:“陛下,臣父睡着,叫聲不應。

    ”朝廷說:“你也不必去叫他,待朕等一等就是了。

    ” 那曉叔寶假睡,與兒子說通的。

    停一回隻說不曾醒,又歇了一回,原說還不曾睡醒,等了許久,總然不醒。

    徐茂公明知他意,茂公道:“還不如進到三弟房内去等罷。

    ”朝廷說:“到也使得。

    ”懷玉在前引路,程咬金、徐茂公同駕入内,各官多在外面。

    尉遲恭心内要這帥印,又不敢進去,叫聲:“陛下,臣可進來得麼?”朝廷說:“不妨,随朕進來。

    ”“是。

    ”尉遲恭跟了龍駕,竟到秦瓊房内。

     朝廷坐了龍椅,懷玉揭開帳子,叫聲:“爹爹,陛下在此看望。

    ”叔寶睡在床上,明知天子在此,假作呼呼睡醒說:“那個在此叫我?”懷玉說:“爹爹,禦駕在此。

    ”叔寶睜開眼一看,隻見天子坐床前,大罵:“好小畜生!陛下起程,就該報我,怎麼全不說起?要你畜生何用!叫不醒,推也推我醒來,要天子貴體親蹈踐地,在此等我。

    秦門不幸,生這樣畜生,罪惡滔天了。

    陛下在上,恕臣病危,不能下床朝見,臣該萬死,就在腕上叩首了。

    ” 朝廷說:“王兄安心保重身軀,不必如此。

    朕常常差使問候,并不回音,朕親來看你,未知王兄病恙可輕些否?”秦瓊說:“萬歲,深感洪恩,親來寵問,使臣心歡悅無比。

    但臣此病,傷心而起,血脈全無,當初傷損,如今處處複發,滿身疼痛,口口鮮血不止。

    此一會面,再不要想後會了。

    ”朝廷說:“王兄說那裡話來?朕勸王兄萬事寬心為主,自然病體不妨。

    ”尉遲恭上前說:“老元帥,某家常懷挂念,屢屢要來看望,不敢大膽到府驚動,天天在程千歲面前問候下落。

    龍駕親來,某家也随在此看望。

    ”叔寶說:“多蒙将軍費心。

    陛下征東之事,可曾定備麼?”朝廷說:“多完備了。

    但是王兄有恙未愈,無人掌管帥印,領兵前去,未定吉日。

    朕看起王兄來,是這樣容顔憔悴,就全愈起來,也隻好在家安享,那裡領得兵,受得辛苦前去征東?朕心到此耽憂。

    ”叔寶說:“陛下若要等病好領兵征東,萬萬不能了。

    平遼事大,臣病事小,臣若有三長兩短,不去征東了不成,少不得要掌帥印去的。

    ” 朝廷說:“這個自然。

    但此印還在王兄處,交與朕就好帥領兵先去征東。

    待王兄病愈,随後到東遼,帥印原歸王兄掌管。

    王兄意下如何?”叔寶道:“嗳,陛下又來了。

    臣這樣病勢,那裡想什麼元帥?但此印當初受盡千般痛苦,萬種機謀掙下這印,今日臣病在床,還将此印架在這裡,使我見見,曉得少年本事,消遣歡心。

    今陛下取去,叫臣睡在床上,看甚功勞?臣死黃泉,也不瞑目。

    ”朝廷說:“這便怎麼處?沒有元帥,官兵三軍焉能肯伏?”叔寶說:“臣的孩兒雖是年輕,本事高強,志略也有,難道領不得兵的?可以掌得兵權去的。

    ”天子道:“王兄此言差矣。

    今去征東,多是老王兄,那個肯服禦侄帳下?”叔寶說:“如此陛下取臣印,那個掌管?”朝廷說:“不過尉遲王兄掌管兵權。

    ”叔寶說:“取臣印到也平常,孩兒年輕做不得,送與别人,臣若有長短,公位都沒有孩兒之分了。

    ”天子道:“王兄說那裡話來?你如若放心不下,朕宮中銀瓶公主,王兄面前許配禦侄,招為驸馬如何?”叔寶大悅說:“我兒過來謝恩。

    ”懷玉上前謝過了恩。

     叔寶又叫:“尉遲将軍,你且過來,俺有話對你說。

    ”敬德連忙走到床前說:“老元帥有什麼話對某家說?”叔寶假意合眼,尉遲恭候進身軀,連問數聲,秦瓊咳嗽一聲,把舌尖一抵,一口紅痰望着敬德面上吐來,要閃也來不及,正吐在鼻梁上,又不敢把袍袖來揩,到不好意思,引得咬金嘴都笑到耳朵邊去了。

    叔寶假意說:“阿呀,俺也昏了。

    老将軍,多多得罪,帳子上揩掉了。

    ”尉遲恭心内好不氣惱,要這顆帥印,耐着性子重又問道:“老元帥什麼話講?”秦瓊道:“你要為元帥?”敬德說:“正是。

    ”叔寶道:“你要掌兵權,可曉得為帥的道理麼?”說:“某家雖不精通,略知一二。

    ” 叔寶說:“既如此,你說與我聽。

    ”敬德說:“老元帥,那執掌兵權第一要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安營堅固,更鼓嚴明;行兵要槍刀銳利,隊伍整齊,鳴金則退,擂鼓則進;破陣要看風調将,若不能取勝,某就單騎沖殺,以報國恩;一槍要刺死骁将,一鞭要打倒能人,百萬軍中,殺得三回九轉,此乃掌兵權的道理。

    ”叔寶大喝道:“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