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關燈
小
中
大
很看重的事,就象他說的:沒必要。
“沒必要”包含着多大的忍耐和寬容,又包含着時間嚴酷的不可逆性。
她祈求得到一個向他傾訴愧疚的機會,而他卻說——沒必要。
既如此,命運又何必讓他們在這黑夜的、狼坑不平的異國公路上相遇呢? 楊燹想起第一次見到她,就是在這裡,這個大銀杏樹下的小郵局。
她當時雙手捏着一隻雪白的信封,放在胸口,象易蔔生筆下的索爾薇格——假如那封信換成一本《聖經》的話…… 怎麼又去想她?楊燹把自己的思緒強行扭送到現實中來。
他身邊走着的永遠不再會是她,而是黃小嫚。
黃小嫚,别人叫她“小耗子”。
這是個可憐的姑娘。
她生得十分矮小,臉色黃巴巴的,并顯出一種奇怪的老相。
她打量任何東西都怯生生的,即便對将與她終生為伴的楊燹也絕不敢正視。
她常常趁他不備時從斜下方發來窺探的目光,而當他打算與之交流,她卻又眨眨眼把目光掉開了。
她尤其害怕楊燹向她注目,每當這時她就近乎可憐巴巴地笑笑,那意思象在說;别瞅我,我可沒什麼值得你瞅的。
他要和這個被人稱作“小耗子”的姑娘結婚。
這是他的選擇。
兩年前,他收到喬怡從北京寄來的信,信不長,語氣也很淡漠。
這個聰明的姑娘雖然繞開一切情感暗礁,目的地卻十分明确——企望恢複關系。
她在信中不動聲色地為自己說情。
他沒有回信。
他何嘗不想回信?但那時他已在黃小嫚和她之間作了選擇。
他無法讓自己信服這選擇沒有痛苦。
他甚至恨恨地想:将來哪個家夥得到喬怡,他可是走運透了。
這選擇本來還算平靜,可她偏偏在這時候出現了!他警告自己:當心,你要亂套了。
“冷嗎?”他稍稍弓下腰,替黃小嫚緊緊領扣。
她眼神躲躲閃閃,笑起來也遲遲疑疑。
她意識到自己的病态,因此釋放每一種情緒時都十分警惕。
尤其是笑,她總是竭力抑制着,生怕一發不可收拾。
她從小至今何曾真正笑過?老天真會作弄她,居然讓她在病中沒完沒了地笑。
那笑聲楊燹從來不敢去回想。
走着,楊燹又忍不住回頭望了望那棵大銀杏樹……從第一次見到喬怡,從他和她相互對視的第一眼,楊燹就預感到和這個姑娘之間将發生什麼。
她——這女兵站在大銀杏樹下,等着郵局開門。
什麼信,這麼急?她的臉太白了,雙頰沒有他理想中那種少女的紅暈。
她可不是他素來欣賞的那類少女形象。
說實話,她倒象個頭一次瞞着嬷嬷跑出來的小修女。
軍裝在她身上顯得發飄,軍帽下居然沒有一根“劉海兒”。
他鬼使神差地在不遠處停下腳,定定地打量起她來。
過了一會兒,她轉過臉,對他這種不太禮貌的打量感到吃驚,甚至有點惱火。
“請問,你大概是XX軍宣傳隊的吧?”這時非說句什麼,兩個人就都有台階可下了。
她卻依然看着他,不做聲,眼睛很聰明地閃了閃,仿佛說:别來這套了吧——與姑娘搭讪一般都這麼開始。
“對不起,請問燈籠巷5号往哪裡走?” “往前,再往右。
”她眼光落在他那方方正正的背包和一把中提琴上。
“謝謝……” “不用。
可你說的是本地話呀。
” “本地話怎麼了?” “本地人難道不知本地有個燈籠巷?” “我哪能大小巷子全知道?” “燈籠巷好象不算太小……” 他啞然一笑。
這姑娘及時識破了他的詭計。
“你看上去象個舞蹈演員……”他換個話題,但立刻又後悔了。
這句話聽上去象愚蠢的讨好。
她又不做聲了。
嘴唇抿得很緊,那是不太善于給人快樂的嘴唇。
“我們以後在一起了……我是從九〇七農場調來的。
”他奇怪自己哪來如此強烈的表現欲,“哎,你叫什麼名字?” 她微笑一下,這一笑也似乎半天才拿定主意:“沒必要哇……” “沒必要?” “我們……”她看一眼他的中提琴,“好象不同行?” 她語調很輕,象是在征求你的意見。
她不漂亮,倒比漂亮姑娘更傲慢。
當她從郵局走出來的時候,看見他還沒走,她臉上顯出不出所料的表情。
楊燹越發覺得自己象個蠢小子了。
他笑道:“我想讓你帶路。
” “行。
” “你這麼早就來發信?” “是給媽媽的信呀!” 媽媽的信得趕第一次郵班?她媽媽一定很慈愛或很嚴厲。
不料她否定地搖搖頭,說她媽媽兩者都說不上。
“但除了看我的信,她沒有更好的事可做。
”她說這話幾乎不帶任何感情色彩。
楊燹頓時想;這點倒和我頗象。
“我來幫你拿點什麼吧?”她說。
“不用,我沒什麼體面東西讓你拿。
這把琴也太破了。
” “你是來拉中提琴的?” “會一點兒。
” “有意思——‘一點兒’。
”她那南方姑娘的舌頭生硬地卷着。
“你說什麼?” “沒什麼。
”她顯得漫不經心。
楊燹覺得他并沒有引起她重視,不免有點喪氣。
過了一會,是她先開口了。
你在九〇七農場幹什麼呢,那兒需要中提琴?” “當然不需要。
不過我也會一點兒别的,譬如發酵飼料,或者高山蘋果改良嫁接。
” “那也是‘一點兒’?多大一點兒?” “無可無不可。
” 他穿着兩個兜的軍裝,這與他濃黑的胡茬挺不相稱。
六九年冬天,他拿着尚未複職的父親的親筆信跑斷了腿,但任何一個“老關系”都相當客氣地拒他于門外。
碰巧他“修地球”的大隊鄰近有個解放軍農場,就是他剛才說的“九〇七”
“沒必要”包含着多大的忍耐和寬容,又包含着時間嚴酷的不可逆性。
她祈求得到一個向他傾訴愧疚的機會,而他卻說——沒必要。
既如此,命運又何必讓他們在這黑夜的、狼坑不平的異國公路上相遇呢? 楊燹想起第一次見到她,就是在這裡,這個大銀杏樹下的小郵局。
她當時雙手捏着一隻雪白的信封,放在胸口,象易蔔生筆下的索爾薇格——假如那封信換成一本《聖經》的話…… 怎麼又去想她?楊燹把自己的思緒強行扭送到現實中來。
他身邊走着的永遠不再會是她,而是黃小嫚。
黃小嫚,别人叫她“小耗子”。
這是個可憐的姑娘。
她生得十分矮小,臉色黃巴巴的,并顯出一種奇怪的老相。
她打量任何東西都怯生生的,即便對将與她終生為伴的楊燹也絕不敢正視。
她常常趁他不備時從斜下方發來窺探的目光,而當他打算與之交流,她卻又眨眨眼把目光掉開了。
她尤其害怕楊燹向她注目,每當這時她就近乎可憐巴巴地笑笑,那意思象在說;别瞅我,我可沒什麼值得你瞅的。
他要和這個被人稱作“小耗子”的姑娘結婚。
這是他的選擇。
兩年前,他收到喬怡從北京寄來的信,信不長,語氣也很淡漠。
這個聰明的姑娘雖然繞開一切情感暗礁,目的地卻十分明确——企望恢複關系。
她在信中不動聲色地為自己說情。
他沒有回信。
他何嘗不想回信?但那時他已在黃小嫚和她之間作了選擇。
他無法讓自己信服這選擇沒有痛苦。
他甚至恨恨地想:将來哪個家夥得到喬怡,他可是走運透了。
這選擇本來還算平靜,可她偏偏在這時候出現了!他警告自己:當心,你要亂套了。
“冷嗎?”他稍稍弓下腰,替黃小嫚緊緊領扣。
她眼神躲躲閃閃,笑起來也遲遲疑疑。
她意識到自己的病态,因此釋放每一種情緒時都十分警惕。
尤其是笑,她總是竭力抑制着,生怕一發不可收拾。
她從小至今何曾真正笑過?老天真會作弄她,居然讓她在病中沒完沒了地笑。
那笑聲楊燹從來不敢去回想。
走着,楊燹又忍不住回頭望了望那棵大銀杏樹……從第一次見到喬怡,從他和她相互對視的第一眼,楊燹就預感到和這個姑娘之間将發生什麼。
她——這女兵站在大銀杏樹下,等着郵局開門。
什麼信,這麼急?她的臉太白了,雙頰沒有他理想中那種少女的紅暈。
她可不是他素來欣賞的那類少女形象。
說實話,她倒象個頭一次瞞着嬷嬷跑出來的小修女。
軍裝在她身上顯得發飄,軍帽下居然沒有一根“劉海兒”。
他鬼使神差地在不遠處停下腳,定定地打量起她來。
過了一會兒,她轉過臉,對他這種不太禮貌的打量感到吃驚,甚至有點惱火。
“請問,你大概是XX軍宣傳隊的吧?”這時非說句什麼,兩個人就都有台階可下了。
她卻依然看着他,不做聲,眼睛很聰明地閃了閃,仿佛說:别來這套了吧——與姑娘搭讪一般都這麼開始。
“對不起,請問燈籠巷5号往哪裡走?” “往前,再往右。
”她眼光落在他那方方正正的背包和一把中提琴上。
“謝謝……” “不用。
可你說的是本地話呀。
” “本地話怎麼了?” “本地人難道不知本地有個燈籠巷?” “我哪能大小巷子全知道?” “燈籠巷好象不算太小……” 他啞然一笑。
這姑娘及時識破了他的詭計。
“你看上去象個舞蹈演員……”他換個話題,但立刻又後悔了。
這句話聽上去象愚蠢的讨好。
她又不做聲了。
嘴唇抿得很緊,那是不太善于給人快樂的嘴唇。
“我們以後在一起了……我是從九〇七農場調來的。
”他奇怪自己哪來如此強烈的表現欲,“哎,你叫什麼名字?” 她微笑一下,這一笑也似乎半天才拿定主意:“沒必要哇……” “沒必要?” “我們……”她看一眼他的中提琴,“好象不同行?” 她語調很輕,象是在征求你的意見。
她不漂亮,倒比漂亮姑娘更傲慢。
當她從郵局走出來的時候,看見他還沒走,她臉上顯出不出所料的表情。
楊燹越發覺得自己象個蠢小子了。
他笑道:“我想讓你帶路。
” “行。
” “你這麼早就來發信?” “是給媽媽的信呀!” 媽媽的信得趕第一次郵班?她媽媽一定很慈愛或很嚴厲。
不料她否定地搖搖頭,說她媽媽兩者都說不上。
“但除了看我的信,她沒有更好的事可做。
”她說這話幾乎不帶任何感情色彩。
楊燹頓時想;這點倒和我頗象。
“我來幫你拿點什麼吧?”她說。
“不用,我沒什麼體面東西讓你拿。
這把琴也太破了。
” “你是來拉中提琴的?” “會一點兒。
” “有意思——‘一點兒’。
”她那南方姑娘的舌頭生硬地卷着。
“你說什麼?” “沒什麼。
”她顯得漫不經心。
楊燹覺得他并沒有引起她重視,不免有點喪氣。
過了一會,是她先開口了。
你在九〇七農場幹什麼呢,那兒需要中提琴?” “當然不需要。
不過我也會一點兒别的,譬如發酵飼料,或者高山蘋果改良嫁接。
” “那也是‘一點兒’?多大一點兒?” “無可無不可。
” 他穿着兩個兜的軍裝,這與他濃黑的胡茬挺不相稱。
六九年冬天,他拿着尚未複職的父親的親筆信跑斷了腿,但任何一個“老關系”都相當客氣地拒他于門外。
碰巧他“修地球”的大隊鄰近有個解放軍農場,就是他剛才說的“九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