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青龍義護赈災銀

關燈
刀,号稱“大鼻子”。

    還有一個人的眼睛很細很小,大家就呼他“小眼兒”窦雲先。

     這兩個人在五官上一大一小.共同在癞象嶺稱尊稱王。

     剩下的二人是地主,雙雙霸占住了野指林,身高八尺,威武魁偉,黑臉膛,絡腮胡,兵器乃是一根降魔杵,匪号由此出來了,叫“黑金剛”郝武。

    最後一個姓謝,活像負着一油水四蕩,哈!一點也不錯,謝标的外号就叫“一簍油”!那分别站在一旁觀望的三個人又是誰呢?他們即是被稱為“俠義”門中的人。

    身穿月白布衣的乃丐幫長老“萬裡窮神”歐陽丁,頭戴綸巾,身披儒衫的是“鐵筆聖手”楊智人,手中握着一支細長竹竿的,則是“洞庭釣夫”崔達三。

    “七位瓢把子,我們兄弟也來了。

    ” 董方亮左于盾牌一揚,立即來了一個下馬威,右手連珠地打出四顆鋼珠,不論大小,不分彼此,宮廷侍衛每人一顆!“二位寨主,對不起得很,同為事出突然,我們不得不在此地動手了!”“海馬”周得勢雙掌一錯,身子一挪,讓出了一個空檔回答着。

     呂方程毫不遲疑,頓時飛抓一掄,也加進了戰圍之内。

     “叫五更”董方亮所發的鋼珠,它大小猶如李子,它色澤也猶如李子,而他,在來進場子之前,在連續奔跑之間,就已經打了出來。

    雖統勢勁,雖然力猛,但卻失去了準繩。

     再說,勢一勁,力一猛,鋼珠在半空中飛瀉,就有破風之聲,就有黑線貫連,躲它,擋它,都不太費事。

    果然,鋼球失去了功效.一顆顆跌落在塵埃裡面,不過,若是一旦被它擊上了,那必會筋爆,粉身碎骨!夠熱鬧,夠激烈,原來是群毆之狀,如今分開來了。

     劉介雨生得精壯,他的功力非但是這一行人之最,而且也是這一行人之頭。

    圈過了“黑金剛”郝武的降魔杵,和“一簍油”謝标的雙刃铛,又把新進來專打暗器的董方量也給攬了過去。

    自從“南天一劍”挂冠離去之後,他名正言順地就爬升上來了,成了總領班,诰封四品位。

    做和尚,除了早晚念經禮佛,平時就無所事事了,劉介雨生性好動,若叫他打坐參禅,那真比殺了他還難過。

    因此,整日耽在“武備堂”中舞棍弄槍,無意間卻把武林馳名的崆峒刀法練得有七八成火候。

    無心的學,有心的拖,劉介雨的戒刀一經施展開來,猶如匹練傾瀉,猶如布幕缭繞,隻見銀光閃爍,對方之人焉是弱者嗎?“黑金剛”郝武,人如金剛之巨,杵若韋馱之寶,人巨杵沉,是以專門招呼上三路,老虎搏名兔,泰山蓋頂。

    “一簍油”謝标,形像婦孺之巧,铛逾魚鳍之險,人巧铛利,足以專門招呼下三路,葉下撩挑,波生腳底。

    “叫五更”董方亮的盾脾撐得像雨傘,揚得如荷蓋,鋼球發射若冰雹,外彈猶寒星,壓迫着對方,牽制着對方,威脅着對方!第二對。

     “八卦散手”用的當然是手、是掌,地接戰的乃是莽牛山的二位寨主,使熟銅拐的李茂、命名鎖鍊鋼錐的韓勇。

    八卦門門的門派雖然不大,但聲色卻足不薄,黃振華的雙掌一見揮動,欺天蔽日,認筋拍穴。

    黃振華身形一經展開、遊移溜滑,穿梭絞插,左右都是人影,四處俱生掌風。

    “截江獺”李茂也不是好吃蘿蔔,他熟銅拐能釘能堵還能勾,一拐三用,這雖是水底下的兵刃,但在陸地上使起來一樣得心應手。

    “避水狯”韓勇在水中能伏上三日三夜,的确是一條蛟龍,那在岸上會成一隻旱地鴨子嗎?不會不會,他鎖鍊鋼錐可以正面直擊,也可以左右甩動,能鎖能纏,對方一旦被他困住,镔鐵榔頭立即派上用場!昔日綠林巨寇柯志平,如今的身份轉了一個大圈子,變黑為白,化盜成吏。

    他的對手是癞象嶺大王金大鼻子和窦小眼兒,面對着眼前同道.更是張揚不得,因此默默地接戰着,靜靜地應付着。

    青海、古名鮮水,又名西海,土語“庫庫淖爾”。

     青海境内種族繁多,四方雜居,但是,遊信池一不是蒙,二個是回,三不是藏,四不是漢,乃是維吾爾族的一支。

    是以,他有漢蒙回藏的長處,也有漢蒙回藏的弱點,堅忍、頑強!兇殘、好勝和貪婪!遊信池生長在青海湖中的一個島嶼,叫“海心山”。

     海心山的居民深信青海湖乃是傳說中的“弱水”,任何物體落湖即沉,本葉然之,毛羽亦然之,究竟如何,誰也不得而知!唯有诿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