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夫子避債尋短劍
關燈
小
中
大
根性,隻是有些人受了後天的禮教,能節制,有保留,于是理智強過欲念。
“有些人則我行我素,放蕩成性,欲念遂掩蔽理智了。
” ‘那有些人就抓住下人性的弱點。
乘機做起敗德無恥之行當了。
’ “對呀這就所謂‘周瑜大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哼!可悲!” 姐妹二人邊談邊走,出了西門,跨過橋梁,忽見護城河旁有個人在躊躇.在徘徊,這似乎有些反常。
欣賞風景麼?踏青納涼麼? 天寒地凍,年近歲迫,這怎麼可能,他顯然是在喝西北風! “黑白雙嬌”不禁加以注意了,果然,那個人未幾仰天悲歎一聲說;”天絕我也!”繼之躍身朝河中跳去! 護城河挖得十分寬闊,河水悠悠,回轉不息.隻是兩岸為薄冰所凍結住,侵占住。
因此流動并不順暢,卻造成了中間加倍的湍急,加倍的洶湧。
“二妹,快!’ 沈氏姐妹既有所備.警惕在心,就不會教人如願了。
沈如婉不待乃姐活落,早已一式“飛燕穿柳”,夠快,夠準,在千鈞一發之際,險險然正好扭住了對方的肩膀! 沈如娴随後而至,她說:“閣下,蝼蟻尚且偷生,你又為何這般的看不開呢?” 那個人看起來有三十出頭,皮膚白皙,長相也頗斯文。
但是,行動遲緩,雙目無光,顯得已然缺失生機活力。
他擡頭看了沈如娴姐妹一眼,然後歎息一聲說:姑娘,你救了我一時,卻救不了我一世,用為,我死意已決。
” “什麼事情會有這般嚴重?” “說了無地自處,徒惹笑話。
不說也罷!” “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堍西橋畔淚!” “我幼讀聖賢之書,這點也是了于心胸。
” 沈如娴臉色一正,說:“那你上無高堂?” “有。
” “你下無妻兒?” “有。
””這就對了。
”沈如娴言嚴詞正,聲色俱厲地說:“你若一旦輕生.那高堂由誰奉養?那妻兒何人撫恤?” “就因為無顔再相見高堂老母.也無臉面對妻小兒女。
””聽你之言,似乎是做出了很大的錯事?” “是的。
” “做錯了事可以設法補救,或者立志悔改。
” “奈何補救不了,正是悔恨萬分,才在此自尋了斷。
” “究竟做了什麼錯事?說來聽聽,或許我們姐妹能夠幫你。
” 那個青年人又刻意地、個别地看了“黑白雙嬌”一會.然後搖搖頭說:“多謝二位姑娘好心,但這種事你們是幫不下我的。
” “何妨先說說看?你剛才不是說了麼?‘救了你一時,卻救不了你一世。
’既然死意已決,又何必怕人笑你?也耽誤不了你多少向閻王報到的時刻!” “好吧!”那個人沉吟了一下說:“敝人姓梁,名公适,雖然稱不上‘十年寒窗’,雖然也沒有‘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地步,但是,我性喜讀書卻是事實。
“成家之後,就在長街上的一家泰祥綢緞莊擔負賬房之職,多年來倒還勝任愉快,安居樂業。
” 他略一停頓,又繼續地說了卞去;“上個月,記得就是上個月的今天,不才我一連有三天的假期.東家為了慰勞,為了獎勵,還特别賞下三個月的薪金。
” 梁公适喘息了兩下,吞咽着一口律液說“大凡經營門市零售生意的,多半注重夜市晚場.是以從業人員,都是晏起晚睡,每日蔔午總要到辰時才肯起來。
而那天,我一直睡到巳牌時分,尚埋在熱被窩中打呼噜,可是,耳朵中卻聽到前面客堂中有人大聲小聲地在吆喝了。
” “我雖然恍惚.我雖然迷離,但并未熟睡,還分辨得出那是我知友嚴子厚……” “啊!是他!”沈如婉不自禁地冒出了這麼一句。
梁公适擡頭望望“黑嬌女”,疑惑地說:“二位認識嚴子厚 沈如婉又脫口地說“還有他父親嚴應信!” “哦!這……你們……” “我們隻是認識。
”沈如娴淡淡地說:“你繼續說下去吧!” “好的。
”梁公适的精神似乎好轉了很多,他說:“那我就以當時的口吻和情景重複它一遍!” 十一月初十,冬至剛過。
嚴子厚在家閑着無事,實在感到無聊之極,他就踱出大門,習慣地去了泰祥綢布莊。
見梁公适不在店中,經過探詢,裡面夥計告訴他對方休假在家,不由喜上心頭,立即興沖沖地趕去對方家中。
跨入門檻,步進客廳,可是,客廳裡空空蕩蕩,一不聞聲息,二不見人影。
嚴子厚意會在心,他對梁公适家境一切非常的熟悉,這個時候.老母在後堂念經禮佛,嬌妻在廚房燒飯洗衣,孩子尚在學堂上課未歸.而梁公适本人呢?不猜也知,必然是抱枕擁被.隆中高卧,仍在貪戀着那永遠也睡不飽的懶覺,因此,他當然要大聲地嚷嚷了. “梁夫子,現在什麼時候廠,你還在夢黃粱,會周公?” 有一年,城中一間私塾的先生患了感冒,身子不适,就情商着請梁公适去代教一個月的書.自此以後,有些人管叫他為“梁夫子”。
“唔唔……” 梁公适實在舍不得離開那甜美的夢境,那暖和的被枕,他轉了一個側.翻了一個身,依舊賴在裡面不肯起來。
“有人說:‘太陽曬到屁股。
’又有人說:‘日高三竿’、這些話都是形容賴床或者起得晚的人說的,但是對你還不夠看,更算不了什麼?日正當中了呢!快起來,快起來!” 嚴子厚的年紀小不了梁公适多少,而兩個人的性情也相差無幾,是以結成好友,不比羊左,也賽管鮑。
平日經常天南地北,有時在相互研讨,有時則彼此擡杠,絮絮侃侃,滾滾滔滔,總是談個沒完。
如今.得悉了梁分适休假在家,他焉肯放過這次機會?因此,登堂入室,昂立床前,怎容得對方再超然物外,自封在黑甜之鄉? 他也讀了一大堆的書,大概是前世積德,今生祖上留下一筆可觀的财産。
雖然由他父親掌管着,但是,養尊處優,飽食暖衣,不像梁公适之苦學,以故賦閑在家
“有些人則我行我素,放蕩成性,欲念遂掩蔽理智了。
” ‘那有些人就抓住下人性的弱點。
乘機做起敗德無恥之行當了。
’ “對呀這就所謂‘周瑜大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哼!可悲!” 姐妹二人邊談邊走,出了西門,跨過橋梁,忽見護城河旁有個人在躊躇.在徘徊,這似乎有些反常。
欣賞風景麼?踏青納涼麼? 天寒地凍,年近歲迫,這怎麼可能,他顯然是在喝西北風! “黑白雙嬌”不禁加以注意了,果然,那個人未幾仰天悲歎一聲說;”天絕我也!”繼之躍身朝河中跳去! 護城河挖得十分寬闊,河水悠悠,回轉不息.隻是兩岸為薄冰所凍結住,侵占住。
因此流動并不順暢,卻造成了中間加倍的湍急,加倍的洶湧。
“二妹,快!’ 沈氏姐妹既有所備.警惕在心,就不會教人如願了。
沈如婉不待乃姐活落,早已一式“飛燕穿柳”,夠快,夠準,在千鈞一發之際,險險然正好扭住了對方的肩膀! 沈如娴随後而至,她說:“閣下,蝼蟻尚且偷生,你又為何這般的看不開呢?” 那個人看起來有三十出頭,皮膚白皙,長相也頗斯文。
但是,行動遲緩,雙目無光,顯得已然缺失生機活力。
他擡頭看了沈如娴姐妹一眼,然後歎息一聲說:姑娘,你救了我一時,卻救不了我一世,用為,我死意已決。
” “什麼事情會有這般嚴重?” “說了無地自處,徒惹笑話。
不說也罷!” “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堍西橋畔淚!” “我幼讀聖賢之書,這點也是了于心胸。
” 沈如娴臉色一正,說:“那你上無高堂?” “有。
” “你下無妻兒?” “有。
””這就對了。
”沈如娴言嚴詞正,聲色俱厲地說:“你若一旦輕生.那高堂由誰奉養?那妻兒何人撫恤?” “就因為無顔再相見高堂老母.也無臉面對妻小兒女。
””聽你之言,似乎是做出了很大的錯事?” “是的。
” “做錯了事可以設法補救,或者立志悔改。
” “奈何補救不了,正是悔恨萬分,才在此自尋了斷。
” “究竟做了什麼錯事?說來聽聽,或許我們姐妹能夠幫你。
” 那個青年人又刻意地、個别地看了“黑白雙嬌”一會.然後搖搖頭說:“多謝二位姑娘好心,但這種事你們是幫不下我的。
” “何妨先說說看?你剛才不是說了麼?‘救了你一時,卻救不了你一世。
’既然死意已決,又何必怕人笑你?也耽誤不了你多少向閻王報到的時刻!” “好吧!”那個人沉吟了一下說:“敝人姓梁,名公适,雖然稱不上‘十年寒窗’,雖然也沒有‘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地步,但是,我性喜讀書卻是事實。
“成家之後,就在長街上的一家泰祥綢緞莊擔負賬房之職,多年來倒還勝任愉快,安居樂業。
” 他略一停頓,又繼續地說了卞去;“上個月,記得就是上個月的今天,不才我一連有三天的假期.東家為了慰勞,為了獎勵,還特别賞下三個月的薪金。
” 梁公适喘息了兩下,吞咽着一口律液說“大凡經營門市零售生意的,多半注重夜市晚場.是以從業人員,都是晏起晚睡,每日蔔午總要到辰時才肯起來。
而那天,我一直睡到巳牌時分,尚埋在熱被窩中打呼噜,可是,耳朵中卻聽到前面客堂中有人大聲小聲地在吆喝了。
” “我雖然恍惚.我雖然迷離,但并未熟睡,還分辨得出那是我知友嚴子厚……” “啊!是他!”沈如婉不自禁地冒出了這麼一句。
梁公适擡頭望望“黑嬌女”,疑惑地說:“二位認識嚴子厚 沈如婉又脫口地說“還有他父親嚴應信!” “哦!這……你們……” “我們隻是認識。
”沈如娴淡淡地說:“你繼續說下去吧!” “好的。
”梁公适的精神似乎好轉了很多,他說:“那我就以當時的口吻和情景重複它一遍!” 十一月初十,冬至剛過。
嚴子厚在家閑着無事,實在感到無聊之極,他就踱出大門,習慣地去了泰祥綢布莊。
見梁公适不在店中,經過探詢,裡面夥計告訴他對方休假在家,不由喜上心頭,立即興沖沖地趕去對方家中。
跨入門檻,步進客廳,可是,客廳裡空空蕩蕩,一不聞聲息,二不見人影。
嚴子厚意會在心,他對梁公适家境一切非常的熟悉,這個時候.老母在後堂念經禮佛,嬌妻在廚房燒飯洗衣,孩子尚在學堂上課未歸.而梁公适本人呢?不猜也知,必然是抱枕擁被.隆中高卧,仍在貪戀着那永遠也睡不飽的懶覺,因此,他當然要大聲地嚷嚷了. “梁夫子,現在什麼時候廠,你還在夢黃粱,會周公?” 有一年,城中一間私塾的先生患了感冒,身子不适,就情商着請梁公适去代教一個月的書.自此以後,有些人管叫他為“梁夫子”。
“唔唔……” 梁公适實在舍不得離開那甜美的夢境,那暖和的被枕,他轉了一個側.翻了一個身,依舊賴在裡面不肯起來。
“有人說:‘太陽曬到屁股。
’又有人說:‘日高三竿’、這些話都是形容賴床或者起得晚的人說的,但是對你還不夠看,更算不了什麼?日正當中了呢!快起來,快起來!” 嚴子厚的年紀小不了梁公适多少,而兩個人的性情也相差無幾,是以結成好友,不比羊左,也賽管鮑。
平日經常天南地北,有時在相互研讨,有時則彼此擡杠,絮絮侃侃,滾滾滔滔,總是談個沒完。
如今.得悉了梁分适休假在家,他焉肯放過這次機會?因此,登堂入室,昂立床前,怎容得對方再超然物外,自封在黑甜之鄉? 他也讀了一大堆的書,大概是前世積德,今生祖上留下一筆可觀的财産。
雖然由他父親掌管着,但是,養尊處優,飽食暖衣,不像梁公适之苦學,以故賦閑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