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青龍義護赈災銀

關燈
人說:“這乃是三十萬兩銀子等值的黃金!” “那你又可知道這些黃金的去處?” “用途呢?” “不是官員的薪俸,就是士兵的糧食。

    ” “錯了,它一不是官員的薪俸,二不是士兵的糧食,乃是淮陽一帶災民濟赈之款!”“嘿!信口開河,脫身之計,我才不上你這個當!” “那你可知道黃河決口?” “聽說了。

    ” “可知道災民成千上萬,無家可歸?” 楊智人略一遲疑,然後說:“也聽說了一些。

    ” “這就是了,黃金正是救災之用。

    ” 楊智人的意志有些動搖了,他說:“真是這樣?” “一簍油”謝标恐事有變,他焉肯白費心機.把已經到口的肥肉給弄丢了?因此不容劉介雨再度回話,立即接口說:“利口辯舌,全屬謊言,别聽他胡說八逍,有所蒙混,這是攫人弱點,認人錯覺之詞!”志同道合,相互關圖,“截江獺”李茂搭上腔說:“不錯,出賣祖宗,腆顔求榮的人的話豈可相信?”“唔-一說得也是。

    ”“洞庭釣夫”略作思維說:“劉介雨,識相一點,把你們身上的布包解下來吧!”三十萬兩銀等值的黃金約有三千餘兩,他們分成四包,有的背在背上,有的纏在腰間。

    “辦不到!”劉介雨毅然地說:“頭可斷,血可流,除非你殺了我們!”“你以為我不敢?”崔達三釣竿又是一抖,飛箭般地點向劉介雨的咽喉,說:“我就殺你這個逞暴是非,侮祖辱宗的東西!”“住手!” 一隻藍鶴由空中回旋而下,喔!不!一條青龍由空中翻騰而下,到底是什麼?因為速度大快,誰也看不清楚,直到崔達三的釣竿等遭到阻礙急落而回,直待那個物體嶽立淵伫站立在地的時候.才知道乃是一個身穿藍衫的年輕人!“啊!會是你!” 劉介雨感到有些意外,他惘然不解地說着。

     他是誰?他當然是隐在樹間的麥小雲了。

     崔達三穩住了晃蕩的身子.回過了倒轉的釣竿,加注真力,竿尖擴散如槳如栩,竿身顫動似棍似椠,挾着風,嘯着聲,猛然抽向麥小雲的前胸!“乘人不備,驟施冷襲,算得了哪門子英雄?你就試試這一式!” 快是夠快了,但豈會快過麥小雲的“千佛手”?猛是夠猛了,又豈會猛過麥小雲的“磐石功”?果然,一句俗話确切的給印證上了,那就是“立竿見影”! 隻見麥小雲右手模糊地動了一下,頓時網羅住了那支釣竿,然後功發勁吐.透過竿身,傳人崔達三的掌中與體内。

    真力回轉如潮水,似電流,它無形地在這根導體上曾經傳來傳去。

    當然,一方是步步進*,一方則節節敗退!人的功能是無法勉強的,雖然崔達三再三努力,起先,他臉紅,繼之,他氣喘.到最後,他須發俱張了!麥小雲不為已甚,他适可地松下了釣竿,不然的活,必會震傷對方的肺腑。

    勝敗優劣,表面上看來似乎沒有結果,但是,場子中的人全是行家,他們見一個神閑氣定.若無其事,一個則像大病初愈,萎靡不堪,肚中不由雪亮了。

    “你……你也是宮廷内派下來的人?” 麥小雲搖搖頭說“我不是。

    ” “那你……” “在平時,我不反對你們劫持清廷的銀兩,也不阻撓你們懲誡大内的鷹犬,但是,這次不行!”“為什麼?” “因為我從淮安來,淮安地區黃河泛濫,哀鴻遍野,劉介雨所說的話應該可信。

    ”“我不相信。

    ”“一簍油”謝标又大慫恿了,他說:“這個人一定也是劉介雨他們的同堂,郝武,财寶當前,人家不要,我們下手!”“是。

    ” 一個是提起了降魔杵,一個揮動了雙刃铛,但是,尚未見蓋下刺出,三件兵器即已經脫手而飛了。

    這一下又震驚了在場的人,除去崔達三和劉介雨幾人以外,因為他們全和對方動過手,深悉此人技藝和功力。

    “你……”謝标一臉彷徨地說:“你是誰?” “在下麥小雲。

    ” “啊,雲天青龍。

    ” 白道上的三人彼此互望一眼.然後默默地走了。

     黑道中的一群人共同交換一下意見,也各回各的山寨去了。

     “四位,你們也可以上路。

    ”麥小雲語深意長地說:“希望能好自為之。

    ”“謝了。

    ”劉介雨雙手一拱說:“我也替淮安一帶的災民感謝閣下的盛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