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女俠挺身救公子

關燈
們幾個是蠟燭呀!别光是插着不點。

    ”鏟土的漢子朝另外幾個人吼了起來,接着說:“過來幫忙呀!” “老羅,來。

    ”其中一個招呼着旁邊的一個說:“一起動手。

    ” “吭唷,吭唷……” 四五個人七手八腳.推呀搖呀,可是,石頭好像是生了根,依然故我,舒坦得很,安詳得很。

     绛衣姑娘款款地走過來了,她說:你們這是幹什麼呀?” “喔!”店小二立即接口說:“姑娘,那位客官拟借用這塊石頭,我們正在把它弄進屋裡去。

    請你站遠一點看吧,免得不小心給碰着了。

    ” “搬一塊石頭又何必勞師動衆,弄得人仰馬翻呢?” 店小二聽了冷冷地一笑,說:“姑娘,你别小看了它,這塊石頭少說也有二三百斤,重得很呢!” “嘎!是嗎?恐怕沒有那麼重吧?”绛衣姑娘淺淺地笑了一下,說:“讓我來試試。

    ” 幾個工人落得能休息一下,大家各以看笑話的心情退了開去。

     绛衣姑娘凝眸一看.見這塊石頭成寶塔狀,上下寬大約二尺來高,-尺見圓,頂端還鑿有一個鎖眼,想是磨房碾間中所用的石吊、石樁。

     她間間腰,她束束袖,然後伸出纖纖玉手,灌上了力,使上了勁。

     動了.動了,漸漸地,周圍的泥土翻了,尾端的底盤露了,“嘿!”的一聲響起,石吊已經全部提離地面! 這是驚人之舉,因此.有人在喝彩,有人在瞠目。

     再也沒有輕視之心,再也沒有嘲笑之情,連坐在外面的麥小雲,也不禁暗暗地贊許了起來。

     隻有那位美書生,那位書中見了反而一睑尴尬,坐立不安! “放在哪裡?” “這位公子。

    ”店小二緊接着跟上一句說:“放在哪裡啊?” “喔!”那位書生怔怔然地猶如大夢初醒,說:“放在屋裡,放在屋裡。

    ” “帶路呀!” 绛衣姑娘有意無意地瞟了對方一眼,沒好氣地說着。

     “是,是。

    ” 少年書生略一趄趑,旋即三步兩腳地走進了他所住的房間之内。

     绛衣姑娘立時提起石吊,步上了石階,邁人了房間,然後輕輕地放在牆壁旁邊。

    拍拍手抖抖衣,轉身就坐在桌子旁的凳子上。

     那個書生見了心中一急,這一急倒急出了靈機來,他趕忙由懷中摸出二兩紋銀,說:“有勞姑娘,有勞姑娘。

    ” “有價錢,有報酬,何勞之有?”绛衣姑娘毫不客氣地接過了銀子,繼續地說:“不過,我替外面的幾個謝謝你了。

    ” 話聲一落,人即走到門口,朝着外面張望的幾個工人又開口了。

     “這些銀子是這位公子賞賜的,你們拿去分吧!” 店小二展着笑臉,欲迎還拒地說:“沒有就算啦!何況這塊石頭乃是姑娘提進上的,銀子也應該同于姑娘。

    ” “拿去吧!不用客套,我隻是替你們代代勞罷了。

    ” “謝謝姑娘,謝謝姑娘。

    ” 幾個人眼開眉笑,歡天喜地地走了。

     绛衣姑娘支使開了房間外面所有的人,一個大轉身,又回到原來的桌子邊,大剌剌的坐了下來。

     少年書生擡眼望了對方一眼,感到手足無措,他嗫嚅一會,才呐呐地說:“姑娘還有事嗎?” “我費力地替你搬進了石頭.你難道連茶也個請我喝一杯?” 坐在大廳中的麥小雲,如今雖然看不見房間小的情形,但二人的對話,仍是聽得十分清楚。

     “喔!失禮了!” 少年書生笨手笨腳地從茶壺中倒出一杯茶來,然後端端正正地放在绛衣姑娘的面前。

     可是那位姑娘又是借口,她并不喝茶,接着慢條斯理反客為主地說:“你請坐呀!” “是,謝謝,謝謝。

    ” 書生顯得局促,顯得拘束。

     “公子要這石頭作何用途?” “這……這……” 這位書生姓安名龍媒,正是前廳中兩個腳夫的雇主。

     因他的父親在淮西府作管河州判,就遭黃河決境所牽連,上判賠銀六幹兩,是以他變賣家産,由京畿風塵仆仆解銀去淮西繳庫。

     有道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有道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 剛剛上道不久,老家人就患病不能随行。

     安龍媒不由急得團團轉,像煞一隻熱鍋上的螞蟻,幸虧老人家有一位親戚住在離茌平不遠的二十八棵紅柳莊,遂備書請那位親戚代為護送。

     安龍媒自小嬌生慣養,從來未曾出過遠門,今見绛衣姑娘眈眈然地守在廊下,怎不教他膽寒,怎不教他心悸? 鸠工搬取石頭,防的就是對方,可是,她反而乘機進屋來了。

     “可是為防盜賊?” “對,對。

    ” 绛衣姑娘微微一笑,說:“貴姓?” 安龍媒猶豫一會,他本拟虛報,但卻想到姓氏乃溯自祖宗,焉能擅改,遂說:“小生姓安。

    ” “從哪裡來?” 這總可以随便說了吧?安龍媒接口說:“保定。

    ” 绛衣姑娘的嘴角又牽動了一下,她繼續地說:“要去哪裡呢?” “要去河南。

    ” “哦!那又作何生涯?” “做幕僚。

    ” “恐怕不是吧?”绛衣姑娘秋水一寒,粉面一沉,說:“你這個人過分迂腐,枉讀聖賢之書了,要知道你我萍水相逢,男女有分。

     我無端地管這閑事,自然有個緣故,如今,你和吞吞吐吐,支支吾吾,莫非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