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關燈
小
中
大
相傳吳淞間,有巨蜃吐珠之異。崇明與吳淞相隔百裡,一水相望,海上屢見珠光,見則數日内必有風雨。其色紫赤,上燭霄漢,倏忽開阖,不可名狀。其光若此,珠之大不知凡幾,蜃之巨更不知凡幾也。海舟篙師,長得見之。見光而已,不見珠與蜃也,謂之野火。見則三二年中,其地必有漲沙,成沃壤焉,屢驗不失。
考之志乘,唐武德中,海上巨蜃吐氣成紫雲,即有漲沙,名以天賜,實為崇邑所自始。天蜃樓海市,皆幼境也,乃至漲沙,因而置邑,則真而非幻矣。龍之靈可以興雲雨,蜃之氣更能拓幅員。充類至義,則夫鳌戴四維,知非謬悠之說矣。
昔人以詩得名,如崔鹦鹉、鄭鹧之類,載籍多有,唯閨秀殊僅見。長洲李紉蘭著有《生香館集》,其《秋雁》詩最佳,名李秋雁,見錢塘陳雲伯《頤道堂》詩自注,《秋雁詩》二首雲:無端燕市起悲歌,帶得商聲又渡河。
千裡歸心随月遠,一年愁思入秋多。
水邊就夢雲無影,天際驚寒夜有波。
屈宋風流零落盡,那堪重向洞庭過。
又:誰倚高樓一笛橫,憑空吹落苦吟聲。
能鳴未必真為福,有迹多嫌累此生。
入世豈容繳避,就人終覺羽毛輕。
越凫楚F33從題品,識字何曾為近名。
見完顔恽珠《閨秀正始集》。又長洲陳琳箫《秋雁》二首雲:洞庭昨夜逗微霜,回首天涯合斷腸。
蹩眼無非黃葉渡,安身除是白雲鄉。
流年逝水催何速,病翮西風怯乍涼。
一宿荒池菱芡密,雙栖猶得傲鴛鴦。
又:一行秋影渡銀河,又向滄江尾棹歌。
繳有人何太急,稻粱昔歲已無多。
忽驚葭葦花如雪,正是關山月始波。
早識天南蕭瑟甚,回峰鬥絕悔經過。
其第二首,用紉蘭第一首韻,當是紉蘭囑和之作,詩亦工力悉故。
《正始集》撰錄錢塘江允莊詩,有《秦溝粉黛磚硯歌》,序雲:皖泾某氏藏古硯,澄泥也。紅白青翠,斑剝錯落若珠玑,上有建業文房印,餘忠宣銘注,以為秦阿房宮溝,宮人傾粉澤脂水所成,誠異物也。紀之以詩,句雲:“四園錯落珠玑細,粉暈斑斑黛痕翠。臨波想見卷衣人,玉姜豔逸文馨麗。”
曩餘藏《絕妙好詞》初印本,每詞皆用脂粉相和圈斷句,自始至終,不遺一阕。蓋出閨人手筆,香豔絕倫。惜不獲與此硯并陳幾案間也。汪允莊,陳雲伯子裴之室,著有《自然好學齋詩集》,曾選《明人三十家詩》。
秦淮古佳麗地,樓台楊柳,門巷枇杷,丁明季稱極盛。李香君以碧玉華年能擇人而事,抗卻奁之義,高守樓之節,俠骨柔情,香豔千古。康熙間,曲阜孔東塘撰《桃花扇》院本以張之。唯其兼通詞翰,則向來記載,未之前聞。《正始集》有香君詩一首,亟錄如左,《題女史盧允貞寒江曉泛圖》:瑟瑟西風淨遠天,江山如畫鏡中懸。
不知何處煙波叟,日出呼兒泛釣船。
唐王之渙《出塞》詩,可作長短句讀。彼特七絕,随意讀作長短句,詞譜固無是調也。《正始集》有張芬《寄懷素窗陸姊》七律一首,回文調寄《虞美人》詞,聲調巧合,尤見慧心。詩雲: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靜燈殘未得留。
風冷結陰寒落葉,别離長望倚高樓。
遲遲月影移斜竹,疊疊詩餘賦旅愁。
将欲斷腸随斷夢,雁飛連陣幾聲秋。
詞雲:秋聲幾陣連飛雁,夢斷随腸斷。欲将愁旅賦餘詩,疊疊竹斜,移影月遲遲。
樓高倚望長離别,葉落寒陰結。冷風留得未殘燈,靜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芬字紫蘩,号月樓,江蘇吳縣人,著有《兩面樓偶存稿》。
紅閨吟詠,大都穎慧絕倫,故凡雜體之作,尤為可喜。《正始集。吳學素小傳》雲:“字位貞,江蘇婁縣人,編修顧偉權室,著有《蔭綠閣詩草》。位貞詩才敏捷,相傳徐澹園尚書雅集東山,以《閨怨》命題,限溪、西、雞、齊、啼韻,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兩、丈、尺、半、雙等十八字。一時名宿均棘手,顧太史以語位貞。援筆伸紙,立就一律,藝林傳誦。詩雲:百尺樓頭花一溪,七香車斷五陵西。
六橋遙望三湘水,八載空驚半夜雞。
風急九秋雙燕去,雲開四面萬山齊。
子規不解愁千丈,十二時中兩兩啼。
又《正始續集》載藍燕同題同體一首,自注見茅應奎絮吳羹,詩雲:六七鴛鴦戲一溪,懷人二十四橋西。
半生書斷三秋雁,萬裡心懸五夜雞。
蠶作百千絲已盡,鳥生八九子初齊。
誰憐方寸愁盈丈,刀尺抛殘雙玉啼。
又許琛《和閨詞》八音體雲:金烏乍墜到窗西,石徑清幽碧草萋。
絲管誰家風細細,竹床深院月低低。
匏尊燈下三更酒,土鼓聲敲半夜雞。
革得塵心無一事,木棉花底聽鵑啼。
琛字德瑗,号素心,福建侯官人,著有《疏影樓稿》。
又張嗣謝《拟閨情用花名》雲:踯躅閑庭思悄然,合歡無計祗高眠。
夜殘子午迷蝴蝶,花謝長春怨杜鵑。
流水空傳桃葉渡,歸人何處木蘭船。
抽将碧玉簪頭鳳,蔔當金錢問遠天。
考之志乘,唐武德中,海上巨蜃吐氣成紫雲,即有漲沙,名以天賜,實為崇邑所自始。天蜃樓海市,皆幼境也,乃至漲沙,因而置邑,則真而非幻矣。龍之靈可以興雲雨,蜃之氣更能拓幅員。充類至義,則夫鳌戴四維,知非謬悠之說矣。
昔人以詩得名,如崔鹦鹉、鄭鹧之類,載籍多有,唯閨秀殊僅見。長洲李紉蘭著有《生香館集》,其《秋雁》詩最佳,名李秋雁,見錢塘陳雲伯《頤道堂》詩自注,《秋雁詩》二首雲:無端燕市起悲歌,帶得商聲又渡河。
千裡歸心随月遠,一年愁思入秋多。
水邊就夢雲無影,天際驚寒夜有波。
屈宋風流零落盡,那堪重向洞庭過。
又:誰倚高樓一笛橫,憑空吹落苦吟聲。
能鳴未必真為福,有迹多嫌累此生。
入世豈容繳避,就人終覺羽毛輕。
越凫楚F33從題品,識字何曾為近名。
見完顔恽珠《閨秀正始集》。又長洲陳琳箫《秋雁》二首雲:洞庭昨夜逗微霜,回首天涯合斷腸。
蹩眼無非黃葉渡,安身除是白雲鄉。
流年逝水催何速,病翮西風怯乍涼。
一宿荒池菱芡密,雙栖猶得傲鴛鴦。
又:一行秋影渡銀河,又向滄江尾棹歌。
繳有人何太急,稻粱昔歲已無多。
忽驚葭葦花如雪,正是關山月始波。
早識天南蕭瑟甚,回峰鬥絕悔經過。
其第二首,用紉蘭第一首韻,當是紉蘭囑和之作,詩亦工力悉故。
《正始集》撰錄錢塘江允莊詩,有《秦溝粉黛磚硯歌》,序雲:皖泾某氏藏古硯,澄泥也。紅白青翠,斑剝錯落若珠玑,上有建業文房印,餘忠宣銘注,以為秦阿房宮溝,宮人傾粉澤脂水所成,誠異物也。紀之以詩,句雲:“四園錯落珠玑細,粉暈斑斑黛痕翠。臨波想見卷衣人,玉姜豔逸文馨麗。”
曩餘藏《絕妙好詞》初印本,每詞皆用脂粉相和圈斷句,自始至終,不遺一阕。蓋出閨人手筆,香豔絕倫。惜不獲與此硯并陳幾案間也。汪允莊,陳雲伯子裴之室,著有《自然好學齋詩集》,曾選《明人三十家詩》。
秦淮古佳麗地,樓台楊柳,門巷枇杷,丁明季稱極盛。李香君以碧玉華年能擇人而事,抗卻奁之義,高守樓之節,俠骨柔情,香豔千古。康熙間,曲阜孔東塘撰《桃花扇》院本以張之。唯其兼通詞翰,則向來記載,未之前聞。《正始集》有香君詩一首,亟錄如左,《題女史盧允貞寒江曉泛圖》:瑟瑟西風淨遠天,江山如畫鏡中懸。
不知何處煙波叟,日出呼兒泛釣船。
唐王之渙《出塞》詩,可作長短句讀。彼特七絕,随意讀作長短句,詞譜固無是調也。《正始集》有張芬《寄懷素窗陸姊》七律一首,回文調寄《虞美人》詞,聲調巧合,尤見慧心。詩雲: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靜燈殘未得留。
風冷結陰寒落葉,别離長望倚高樓。
遲遲月影移斜竹,疊疊詩餘賦旅愁。
将欲斷腸随斷夢,雁飛連陣幾聲秋。
詞雲:秋聲幾陣連飛雁,夢斷随腸斷。欲将愁旅賦餘詩,疊疊竹斜,移影月遲遲。
樓高倚望長離别,葉落寒陰結。冷風留得未殘燈,靜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芬字紫蘩,号月樓,江蘇吳縣人,著有《兩面樓偶存稿》。
紅閨吟詠,大都穎慧絕倫,故凡雜體之作,尤為可喜。《正始集。吳學素小傳》雲:“字位貞,江蘇婁縣人,編修顧偉權室,著有《蔭綠閣詩草》。位貞詩才敏捷,相傳徐澹園尚書雅集東山,以《閨怨》命題,限溪、西、雞、齊、啼韻,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兩、丈、尺、半、雙等十八字。一時名宿均棘手,顧太史以語位貞。援筆伸紙,立就一律,藝林傳誦。詩雲:百尺樓頭花一溪,七香車斷五陵西。
六橋遙望三湘水,八載空驚半夜雞。
風急九秋雙燕去,雲開四面萬山齊。
子規不解愁千丈,十二時中兩兩啼。
又《正始續集》載藍燕同題同體一首,自注見茅應奎絮吳羹,詩雲:六七鴛鴦戲一溪,懷人二十四橋西。
半生書斷三秋雁,萬裡心懸五夜雞。
蠶作百千絲已盡,鳥生八九子初齊。
誰憐方寸愁盈丈,刀尺抛殘雙玉啼。
又許琛《和閨詞》八音體雲:金烏乍墜到窗西,石徑清幽碧草萋。
絲管誰家風細細,竹床深院月低低。
匏尊燈下三更酒,土鼓聲敲半夜雞。
革得塵心無一事,木棉花底聽鵑啼。
琛字德瑗,号素心,福建侯官人,著有《疏影樓稿》。
又張嗣謝《拟閨情用花名》雲:踯躅閑庭思悄然,合歡無計祗高眠。
夜殘子午迷蝴蝶,花謝長春怨杜鵑。
流水空傳桃葉渡,歸人何處木蘭船。
抽将碧玉簪頭鳳,蔔當金錢問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