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桅樓守望塔
關燈
小
中
大
花招來對抗那些與自己利益相悖的社團組織,它從不發動正面對抗,而是通過破壞、誘騙和收買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
最後,整個世界都被他購買了。
最終,設計飛機成為它最後也是最具有決定性的一項舉措。
管理會也曾幹過某些公然違法的事情,原因是與它的一些大型壟斷集團内的工人們發生了嚴重沖突。
那種違法行為與先前那些看似禮貌的行賄性質的勾當完全不同。
它從中獲得了令人震驚的可觀收益。
這一點令古老的大英帝國相當驚愕,對此他們決定采取武力進行幹預。
但是英國已經不再擁有軍隊和戰艦,因為現在是和平時期。
隸屬于航海聯合企業的大型蒸汽輪是目前唯一可以被當做戰艦來使用的船隻,但是也是處于管理會的掌控之下。
管理會控制了警察部隊,還掌握鐵路、輪船的治安部隊和在他們的地産上維持治安的人員,以及記時員、城市秩序維持者,其數量是已經被這個帝國忽略的少量軍隊的十倍,而且他們還制造了飛機。
一場最後的大型辯論在倫敦議會下院與管理會之間展開,可能如今依然健在的一些人們仍然記得。
在對抗之中,議會下院雖然處于合法的地位,但是勢單力薄的他們不得不進行殊死抵抗,當時的情景依然曆曆在目,成群的議員們湧到屋頂的平台上,眼看着那些巨大的雙翼幻影盤旋在頭頂之上。
至此,管理會的影響力達到了所向披靡的程度。
一直以來被包裝成允許擁有個人财産,并且不受限制,也不承擔責任的民主,終于被撕下了最後的僞裝。
一百五十年間,格雷厄姆始終處于迷睡狀态,他的托管财産管理會便以他的名義對全世界進行赤裸裸的違法統治。
選舉程序被廢除了,取而代之的是衆人呼喚萬歲的朝拜儀式。
按照某個蒼白無趣的古老傳統,每過七年就要舉行一次勞民傷财的活動。
議會早已經失去了它原本存在的意義,成為一種不定期舉行的社交集會,與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國教集會沒什麼兩樣。
一位有着純粹皇室血統的國王被剝奪了所有權利,成為一個終日買醉,瘋瘋癫癫的傀儡,整日在一座平庸的音樂廳裡演出荒誕的戲劇。
那些屬于十九世紀的燦爛夢想,屬于普通個人的自由與幸福,以及那些崇高的事業,都被一些肮髒的觀念徹底打敗了,整個社會公開認可一些無恥的法則和慣例,人們瘋狂迷信财産的絕對所有權,宗教之間的恩怨也擾亂着社會的治安。
事實上平等的受教育權不再被普通的公民所享有,道義上的約束力遭到無情踐踏,整個社會已經失去了作為公民行為規範的準則。
就算這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夢想,也曾經激發了無數民衆開拓進取的精神,但是最終仍然宣告失敗,毀在财閥之間的争權奪利和最高統治集團實施的嚴苛暴政之上。
現在管理會已經開始大膽地通過憲法機構批準屬于它的一系列法規。
但是格雷厄姆,這個沉睡了上百年的迷睡人依然不肯蘇醒,他就這樣一動不動地躺在那裡,泛黃的皮膚,幹瘦的骨骼,就這樣一直躺着,說什麼也不肯睜開眼睛。
他怎麼會想到,自己已經被确認甚至立刻就會被擁戴為整個世界的君主。
最後,他終于醒來了,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現實,自己竟是那筆巨額遺産的主人!他靜靜地伫立在空曠孤寂的藍天之下,俯視着眼下這片屬于自己的無邊疆土。
他究竟為何會醒來呢?難道是這個充滿了民衆絕望聲音的城市在呼喚他?還是為了自己那早已經被曆史掩埋的希望做最後的抗争?還是說因為心中不曾熄滅的那股自由之火?在他以往的生活中,那股火苗曾經那麼熱烈地燃燒過,之後漸漸歸于暗淡。
是不是那火種依然沒有熄滅?那首曾經在他胸中濺起激蕩和沖動的歌曲再次出現在他的腦海,這真的是一首鼓勵靈魂的歌曲嗎?還是說隻是民衆的領袖為了一己私利而杜撰的彌天謊言?那依然在心中騷動的希望是什麼呢?隻是被曆史抛棄的陳腐觀念留下來的痕迹嗎?或者上帝賦予了他一直更加寬泛的意義,一種與人類命運休戚與共的意義?他究竟為何會醒來呢?是不是真的有重要的任務等待他去完成?看看那些等在下面的人們,就像一顆顆繁星标注在天體圖上。
他眼前出現了一副畫面,數不清的人們争前恐後地從實際上并不存在的黑暗中走出,随即又進入到真正死亡的黑暗之中。
他究竟為何會醒來呢?一定有客觀原因存在,但是這已經超出了他的思考能力範圍,他無法找到答案。
有生以來第一次,他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如此渺小不堪,也第一次如此清晰地領悟人類的真實能力與内心的美好渴望之間存在着多麼懸殊的差距。
就在那一刹那,他認識到自己隻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偶然存在,并且内心渴望的偉大也随之暴露出來。
猛然之間,他變得無法容忍自己的渺小,甚至無法容忍自己的渴望,一股無法抵抗的沖動冒了出來,他想要祈禱。
于是他開始祈禱,嘴裡念着模模糊糊、零零碎碎的禱文,甚至意思都是自相矛盾的。
因為跨越了巨大的時空距離,他的靈魂變得扭曲不安,生命在混亂的空間中狂奔,似乎是在向着某種目标在前進,但是那是什麼呢?是一種可以對他做出的一切忍耐和努力表示理解的東西嗎?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的目光望向了南邊,向下面俯視過去,正好看到一男一女站在遠處的屋頂平台上,早晨清新的空氣給他們帶來美好的享受。
那個男人掏出了一架望遠鏡,準備窺視遠處的管理會大廈,随後又轉過身教會身邊的女人如何使用望遠鏡。
片刻之後,他們小小的好奇心便得到了充分的滿足。
其實從他們所在的位置看過去,任何有關殺戮的痕迹都不可能看到。
那個女人端着望遠鏡環視了一番遼闊的天空之後,很快轉到了桅樓守望台。
她透過望遠鏡看到了兩個小小的黑影,看上去如此渺小,甚至小到她無法在第一時間将它們與人的概念聯系在一起。
最後她終于能夠确定那是兩個人,其中一個人在默默注視,而另一個在伸出雙手對着廣闊的天空不停比劃着。
她随後将望遠鏡遞給那個男人。
男人先是粗略地看了一眼,而後又仔細地觀察起來。
&ldquo我肯定那是我們的君主。
是的,沒錯,那就是我們的君主!&rdquo他将望遠鏡放下,望着那個女人。
他開始揮動自己的雙手,仿佛在祈禱一般。
&ldquo我真想知道他在那裡幹什麼。
難道是對太陽表示敬意嗎?在他生活的時代這個國家還沒有拜火教?&rdquo他又通過望遠鏡看了一眼,&ldquo現在他停下來了,真是難得,他擺出了祈禱的姿勢。
&rdquo接着他把望眼鏡放下來,陷入了思考之中。
&ldquo他不可能有什麼事情做的,應該隻是為自己尋找些樂子罷了。
無可否認,這一事業将由奧斯特羅格将軍來領導。
想都不用想,這是理所應當的,所有這些愚昧的勞動者們都是在他的領導下才迅速集結起來的。
是的,那些愚昧的勞動者,以及他們的歌曲。
而他,僅僅憑借着昏睡百年就得到了這一切。
老天,僅僅憑借昏睡百年!這可真是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世界!&rdquo
最後,整個世界都被他購買了。
最終,設計飛機成為它最後也是最具有決定性的一項舉措。
管理會也曾幹過某些公然違法的事情,原因是與它的一些大型壟斷集團内的工人們發生了嚴重沖突。
那種違法行為與先前那些看似禮貌的行賄性質的勾當完全不同。
它從中獲得了令人震驚的可觀收益。
這一點令古老的大英帝國相當驚愕,對此他們決定采取武力進行幹預。
但是英國已經不再擁有軍隊和戰艦,因為現在是和平時期。
隸屬于航海聯合企業的大型蒸汽輪是目前唯一可以被當做戰艦來使用的船隻,但是也是處于管理會的掌控之下。
管理會控制了警察部隊,還掌握鐵路、輪船的治安部隊和在他們的地産上維持治安的人員,以及記時員、城市秩序維持者,其數量是已經被這個帝國忽略的少量軍隊的十倍,而且他們還制造了飛機。
一場最後的大型辯論在倫敦議會下院與管理會之間展開,可能如今依然健在的一些人們仍然記得。
在對抗之中,議會下院雖然處于合法的地位,但是勢單力薄的他們不得不進行殊死抵抗,當時的情景依然曆曆在目,成群的議員們湧到屋頂的平台上,眼看着那些巨大的雙翼幻影盤旋在頭頂之上。
至此,管理會的影響力達到了所向披靡的程度。
一直以來被包裝成允許擁有個人财産,并且不受限制,也不承擔責任的民主,終于被撕下了最後的僞裝。
一百五十年間,格雷厄姆始終處于迷睡狀态,他的托管财産管理會便以他的名義對全世界進行赤裸裸的違法統治。
選舉程序被廢除了,取而代之的是衆人呼喚萬歲的朝拜儀式。
按照某個蒼白無趣的古老傳統,每過七年就要舉行一次勞民傷财的活動。
議會早已經失去了它原本存在的意義,成為一種不定期舉行的社交集會,與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國教集會沒什麼兩樣。
一位有着純粹皇室血統的國王被剝奪了所有權利,成為一個終日買醉,瘋瘋癫癫的傀儡,整日在一座平庸的音樂廳裡演出荒誕的戲劇。
那些屬于十九世紀的燦爛夢想,屬于普通個人的自由與幸福,以及那些崇高的事業,都被一些肮髒的觀念徹底打敗了,整個社會公開認可一些無恥的法則和慣例,人們瘋狂迷信财産的絕對所有權,宗教之間的恩怨也擾亂着社會的治安。
事實上平等的受教育權不再被普通的公民所享有,道義上的約束力遭到無情踐踏,整個社會已經失去了作為公民行為規範的準則。
就算這是一個前無古人的夢想,也曾經激發了無數民衆開拓進取的精神,但是最終仍然宣告失敗,毀在财閥之間的争權奪利和最高統治集團實施的嚴苛暴政之上。
現在管理會已經開始大膽地通過憲法機構批準屬于它的一系列法規。
但是格雷厄姆,這個沉睡了上百年的迷睡人依然不肯蘇醒,他就這樣一動不動地躺在那裡,泛黃的皮膚,幹瘦的骨骼,就這樣一直躺着,說什麼也不肯睜開眼睛。
他怎麼會想到,自己已經被确認甚至立刻就會被擁戴為整個世界的君主。
最後,他終于醒來了,發現了一個驚天的現實,自己竟是那筆巨額遺産的主人!他靜靜地伫立在空曠孤寂的藍天之下,俯視着眼下這片屬于自己的無邊疆土。
他究竟為何會醒來呢?難道是這個充滿了民衆絕望聲音的城市在呼喚他?還是為了自己那早已經被曆史掩埋的希望做最後的抗争?還是說因為心中不曾熄滅的那股自由之火?在他以往的生活中,那股火苗曾經那麼熱烈地燃燒過,之後漸漸歸于暗淡。
是不是那火種依然沒有熄滅?那首曾經在他胸中濺起激蕩和沖動的歌曲再次出現在他的腦海,這真的是一首鼓勵靈魂的歌曲嗎?還是說隻是民衆的領袖為了一己私利而杜撰的彌天謊言?那依然在心中騷動的希望是什麼呢?隻是被曆史抛棄的陳腐觀念留下來的痕迹嗎?或者上帝賦予了他一直更加寬泛的意義,一種與人類命運休戚與共的意義?他究竟為何會醒來呢?是不是真的有重要的任務等待他去完成?看看那些等在下面的人們,就像一顆顆繁星标注在天體圖上。
他眼前出現了一副畫面,數不清的人們争前恐後地從實際上并不存在的黑暗中走出,随即又進入到真正死亡的黑暗之中。
他究竟為何會醒來呢?一定有客觀原因存在,但是這已經超出了他的思考能力範圍,他無法找到答案。
有生以來第一次,他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如此渺小不堪,也第一次如此清晰地領悟人類的真實能力與内心的美好渴望之間存在着多麼懸殊的差距。
就在那一刹那,他認識到自己隻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偶然存在,并且内心渴望的偉大也随之暴露出來。
猛然之間,他變得無法容忍自己的渺小,甚至無法容忍自己的渴望,一股無法抵抗的沖動冒了出來,他想要祈禱。
于是他開始祈禱,嘴裡念着模模糊糊、零零碎碎的禱文,甚至意思都是自相矛盾的。
因為跨越了巨大的時空距離,他的靈魂變得扭曲不安,生命在混亂的空間中狂奔,似乎是在向着某種目标在前進,但是那是什麼呢?是一種可以對他做出的一切忍耐和努力表示理解的東西嗎?他自己也不知道。
他的目光望向了南邊,向下面俯視過去,正好看到一男一女站在遠處的屋頂平台上,早晨清新的空氣給他們帶來美好的享受。
那個男人掏出了一架望遠鏡,準備窺視遠處的管理會大廈,随後又轉過身教會身邊的女人如何使用望遠鏡。
片刻之後,他們小小的好奇心便得到了充分的滿足。
其實從他們所在的位置看過去,任何有關殺戮的痕迹都不可能看到。
那個女人端着望遠鏡環視了一番遼闊的天空之後,很快轉到了桅樓守望台。
她透過望遠鏡看到了兩個小小的黑影,看上去如此渺小,甚至小到她無法在第一時間将它們與人的概念聯系在一起。
最後她終于能夠确定那是兩個人,其中一個人在默默注視,而另一個在伸出雙手對着廣闊的天空不停比劃着。
她随後将望遠鏡遞給那個男人。
男人先是粗略地看了一眼,而後又仔細地觀察起來。
&ldquo我肯定那是我們的君主。
是的,沒錯,那就是我們的君主!&rdquo他将望遠鏡放下,望着那個女人。
他開始揮動自己的雙手,仿佛在祈禱一般。
&ldquo我真想知道他在那裡幹什麼。
難道是對太陽表示敬意嗎?在他生活的時代這個國家還沒有拜火教?&rdquo他又通過望遠鏡看了一眼,&ldquo現在他停下來了,真是難得,他擺出了祈禱的姿勢。
&rdquo接着他把望眼鏡放下來,陷入了思考之中。
&ldquo他不可能有什麼事情做的,應該隻是為自己尋找些樂子罷了。
無可否認,這一事業将由奧斯特羅格将軍來領導。
想都不用想,這是理所應當的,所有這些愚昧的勞動者們都是在他的領導下才迅速集結起來的。
是的,那些愚昧的勞動者,以及他們的歌曲。
而他,僅僅憑借着昏睡百年就得到了這一切。
老天,僅僅憑借昏睡百年!這可真是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世界!&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