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開辟淨土

關燈
地歎了一口氣,搖了搖頭:生就的木頭造就的船,天生的性格,改不了。

    就這樣走吧,人活着總得有自己的行為準則。

     想來想去,隻有找仲秋。

    他正在采訪,答應他結束采訪後就趕到但丁咖啡館去。

    自從那次和仲秋在那裡喝了咖啡後,她就喜歡上了“但丁”。

    那裡的西洋風味的布置,賞心悅目的名畫,陶冶心靈的音樂,一個個藝術品似的咖啡器具,透過淡藍色的玻璃可以看見的外面的喧嚣……這一切都吸引着李一凡。

    仲秋幫了她這麼多,就在這裡請他喝咖啡。

     服務小姐給她送來了一杯礦泉水。

    她抿了一口,看着這微微有點發藍的意大利玻璃杯想心事。

    仲秋來到她身邊“嗨”了一聲,她才回過神來。

    他們要了各自喜歡的咖啡和面包、三明治、漢堡、炸薯條後,就寒暄起來。

    聊聊一陣,仲秋見她仍說一些“今天天氣哈哈”這些不痛不癢的話題,就舊事重提:“江兵那消息處理得太孬,又是向太明一手炮制的。

    ” 至于仲秋給她講的什麼文來富代表宣傳部作安排,其他傳媒不發消息,由晚報對這個案子做個有始有終的報道,什麼向太明把它放在三版市内一般新聞的右下角,雲海房地産套紅廣告上面的夾角中,等等,她已經不感興趣了:“隻要登出來就好了。

    至少為我洗清了……” “本來應該判重的,《刑法》規定得很清楚,是三至五年,結果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成了這樣!” “這得感謝你。

    要不是你上上下下跑,結果不堪設想。

    ”李一凡雙手端起咖啡,“仲大哥,我權且把它當酒,敬你一杯。

    ” 仲秋端起杯子回應道:“不用謝。

    這是大家的功勞。

    ” “在中國,記者真是一個特殊又特殊的群體。

    如果你不是記者,”李一凡看着他問,“這事會是這個結果?” 仲秋低着頭品着咖啡,過了一會兒,擡起頭所答非所問地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 “如果說我過去還有點信這句話,現在我不信了。

    ”李一凡端起咖啡杯,輕輕抿着,語速有點快,“這是那種掌權者,腦滿腸肥者坐在豪宅華屋裡說的要老百姓安于現狀,聽天由命的屁話。

    你不努力,你不去抗争,那恢恢天網就把壞人、惡人罩住了?古人說,‘神龍不處網罟之水,鳳凰不翔罻羅之鄉’。

    有辦法的‘神龍’、‘鳳凰’你是網他不到的。

    我倒是贊成毛澤東的話,掃帚不到,灰塵不倒。

    如果你不是記者,如果不是你努力,那公安會去抓他?法院會判他?……唉,我越來越覺得當一個老百姓真難!”她放下杯子,搖着頭。

     “中國特色嘛。

    ”仲秋随口答道。

     “中國特色是個筐,什麼都朝裡面裝。

    ”她戗了一句,話一出口,看見仲秋顯得尴尬,趕緊補了一句,“對不起。

    我是說那些不為百姓着想,遇到問題繞道走,總拿‘中國特色’來搪塞的人。

    ” “你說得好。

    我也讨厭。

    記者很多時候是……”他想起了飽受磨難的許瓊,想起了一帆風順的朱譽群,沒有再說下去,“每每遇到這種問題的時候,我們做記者的也隻有用這四個字來搪塞讀者,或愚弄讀者。

    ” “這也是‘中國特色’。

    ”李一凡說完,就自己笑了起來,然後嚴肅地說:“仲大哥,我想自己幹。

    ” 他的眼睛都睜大了:“你?當自由撰稿人?” 她搖了搖頭。

     “到大學教書?” “人家拒絕了。

    ”她直視着他,“我想開個店子,遠離塵世的煩擾,自由自在的過日子。

    ”一絲笑容從她臉上掠過。

    見仲秋半天沒有回過神來。

    她侃切地說,“真的,我就是專門請你來為我出謀劃策哩!” 他們商量着辦小賣部的一些具體事項。

    頭頂上隐蔽在天花闆裡的喇叭正在播意大利維法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秋》交響曲,仲秋雙手操在胸前,感受着流暢而歡快的琴聲描繪出來的令人心醉神迷的秋天的美景。

    不經意間,他感覺李一凡的眼光溜到了臉上,立即從維法爾第的世界中回到現實,像想起什麼似的,問道:“你先生的态度?” “你怎麼突然想起問他?” “這麼重大的事情。

    ” “與他無關。

    ”一凡拿起一根薯條,冷冷地說,“他是他,我是我。

    ” “不過,我以為應該征求他的意見。

    ” “别提他了……”李一凡眼睛裡有淚光閃爍。

     仲秋似乎明白了什麼,又似乎什麼也不明白,隻是客氣地說:“對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