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嫚部第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會去,康謂曰:&ldquo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rdquo會曰:&ldquo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rdquo 簡文雲:&ldquo儁傷其道。
&rdquo 祢正平 祢衡性傲,不肯谒曹操。
操欲辱之,錄為鼓吏,以帛絹制衣作一岑牟,一單絞,及小裈。
鼓吏度者,皆當脫故衣,易新衣。
次傳衡,不肯易衣。
吏呵之。
衡便于操前先脫裈,次脫餘衣,裸身而立,徐徐着岑牟,次着單絞,後乃着裈。
複擊鼓,作&ldquo漁陽&rdquo摻撾,顔色無怍。
操笑謂四座曰:&ldquo本欲辱衡,衡反辱孤。
&rdquo孔融退而責之。
衡許複往。
操喜,敕門者有客便通,待之極宴。
衡乃著希單衣,疏巾,手持三尺棁杖,坐在大營門,以杖箠地大罵。
操以其才名,不殺,令送劉表。
臨發,衆餞之于城南,相戒雲:&ldquo俟衡到,當共卧坐以折之。
&rdquo衡一至,便大号。
衆問其故。
曰:&ldquo坐者為冢,卧者為屍。
屍冢之間,能不悲乎?&rdquo 老兵 桓溫司馬謝奕,逼溫飲,溫走入南康主門避之。
奕遂攜酒引溫一老兵共飲,曰:&ldquo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所恨!&rdquo溫不之責。
劉貢父為中書舍人。
一日朝會,幕次與三衛相鄰。
時諸帥兩人出一水晶茶盂,傳玩良久。
一帥曰:&ldquo不知何物所成,瑩潔如此!&rdquo貢父隔幕戲雲:&ldquo諸公豈不識,此乃多年老冰耳。
&rdquo 謝萬好言 謝萬北征,唯以嘯詠自高,未嘗撫将士。
謝公戒之曰:&ldquo汝為元帥,宜數喚諸将宴飲,好言以悅其心。
&rdquo萬從之,因召集諸将,都無所說,直以如意指四坐雲:&ldquo諸君皆是勁卒!&rdquo諸将甚恨。
诋夫 王渾妻鐘氏,字琰,生子濟。
一日渾嘗共琰坐,濟趨庭而過。
渾欣然曰:&ldquo生子如此,足慰人心!&rdquo琰曰:&ldquo若新婦得配參軍,生子固不翅如此耳!&rdquo參軍,渾弟倫也。
謝道韫,奕之女,适王凝之。
還,甚不樂。
奕曰:&ldquo王郎,逸少子,不惡。
汝何恨也?&rdquo曰&ldquo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則有封胡,羯末。
不意天壤之間,乃有王郎!&rdquo 字父 王濛,美姿容,嘗攬鏡自照,稱其父字曰:&ldquo王文開乃生此兒!&rdquo胡毋子光見其父彥國三伏坐衙,搖扇視事,呼曰:&ldquo彥國何為自贻伊戚!&rdquo 據古人立字以敬名,《春秋》稱字為賢,則子思作《中庸》稱仲尼,非止臨文不諱也。
但難為世俗道爾。
谑父 裴勳質貌麼【麻/骨】,而性尤率易。
嘗侍父坦飲。
坦令飛盞,每屬一人,辄目其狀。
坦付勳曰:&ldquo矮人饒舌,破車饒楔。
裴勳十分!&rdquo勳飲訖,而複盞曰:&ldquo蝙蝠不自見,笑他梁上燕。
十一郎十分!&rdquo坦,第十一也。
坦怒,笞之。
上梁不正,難怪矮人饒舌。
陸餘慶為洛州長史,能言而艱于決判。
時人語曰:&ldquo說事喙長三尺,判事手重千斤。
&rdquo其子亦谑雲:&ldquo陸餘慶,陸餘慶,筆頭無力嘴頭硬。
一日受詞訟,十日看不竟。
&rdquo書紙疊案褥下,餘慶得之,曰:&ldquo必是那狗!&rdquo遂鞭之。
父子相谑 後趙京兆公韋謏,字憲道,深博,善著述,然性不嚴重。
嘗戲其子伯陽曰:&ldquo我高我曾,重光累徽;我祖我考,父父子子。
汝為我對,正值惡抵。
&rdquo伯陽曰:&ldquo伯陽之不肖,誠如尊教,尊亦正值軟抵耳。
&rdquo謏慚無言。
李西涯子兆先,有才名,然好遊狎邪。
一日,西涯題其座曰:&ldquo今日柳巷,明日花街。
誦讀詩書,秀才秀才!&rdquo子見之,亦題阿翁座曰:&ldquo今日猛雨,明日狂風。
燮理陰陽,相公相公!&rdquo 按兆先以遊俠無度早夭,西涯公竟不嗣。
王令公 王中令铎罷鎮,将避地浮陽。
過魏,樂彥桢禮之甚至。
彥桢有子曰從訓,素無賴,利其行李,伺铎至甘陵,以輕騎數百盡掠其橐裝姬妾而還,铎與賓客皆遇害。
及奏朝廷,雲:&ldquo得貝州報:某日有劫殺一人,姓王名令公。
&rdquo其忽誕如此。
報栗 梁蕭琛預禦筵,醉伏。
武帝以棗投琛,琛便取栗擲帝,正中面。
帝動色。
琛曰:&ldquo陛下投臣以赤心,臣敢不報以戰栗?&rdquo 雖說得好,終是欠雅。
參軍蒼鹘 五代徐知訓狎侮吳王,無複君臣之禮。
嘗與王為優,自為參軍,使王為蒼鹘。
《綱目》 《辍耕錄》曰:&ldquo副淨為參軍,副末為蒼鶴,以副末能擊副淨也。
&rdquo子猶曰:&ldquo如此說,尚有個尊卑在。
&rdquo 狗腳朕 高澄侍宴,以大觞屬孝靜帝。
帝不勝忿,曰:&ldquo自古無不亡之國,朕安用生為?&rdquo澄怒曰:&ldquo朕!朕!狗腳朕!&rdquo 始乎谑,卒乎罵,漸不可長。
信然!
&rdquo 簡文雲:&ldquo儁傷其道。
&rdquo 祢正平 祢衡性傲,不肯谒曹操。
操欲辱之,錄為鼓吏,以帛絹制衣作一岑牟,一單絞,及小裈。
鼓吏度者,皆當脫故衣,易新衣。
次傳衡,不肯易衣。
吏呵之。
衡便于操前先脫裈,次脫餘衣,裸身而立,徐徐着岑牟,次着單絞,後乃着裈。
複擊鼓,作&ldquo漁陽&rdquo摻撾,顔色無怍。
操笑謂四座曰:&ldquo本欲辱衡,衡反辱孤。
&rdquo孔融退而責之。
衡許複往。
操喜,敕門者有客便通,待之極宴。
衡乃著希單衣,疏巾,手持三尺棁杖,坐在大營門,以杖箠地大罵。
操以其才名,不殺,令送劉表。
臨發,衆餞之于城南,相戒雲:&ldquo俟衡到,當共卧坐以折之。
&rdquo衡一至,便大号。
衆問其故。
曰:&ldquo坐者為冢,卧者為屍。
屍冢之間,能不悲乎?&rdquo 老兵 桓溫司馬謝奕,逼溫飲,溫走入南康主門避之。
奕遂攜酒引溫一老兵共飲,曰:&ldquo失一老兵,得一老兵,亦何所恨!&rdquo溫不之責。
劉貢父為中書舍人。
一日朝會,幕次與三衛相鄰。
時諸帥兩人出一水晶茶盂,傳玩良久。
一帥曰:&ldquo不知何物所成,瑩潔如此!&rdquo貢父隔幕戲雲:&ldquo諸公豈不識,此乃多年老冰耳。
&rdquo 謝萬好言 謝萬北征,唯以嘯詠自高,未嘗撫将士。
謝公戒之曰:&ldquo汝為元帥,宜數喚諸将宴飲,好言以悅其心。
&rdquo萬從之,因召集諸将,都無所說,直以如意指四坐雲:&ldquo諸君皆是勁卒!&rdquo諸将甚恨。
诋夫 王渾妻鐘氏,字琰,生子濟。
一日渾嘗共琰坐,濟趨庭而過。
渾欣然曰:&ldquo生子如此,足慰人心!&rdquo琰曰:&ldquo若新婦得配參軍,生子固不翅如此耳!&rdquo參軍,渾弟倫也。
謝道韫,奕之女,适王凝之。
還,甚不樂。
奕曰:&ldquo王郎,逸少子,不惡。
汝何恨也?&rdquo曰&ldquo一門叔父,則有阿大、中郎,群從兄弟,則有封胡,羯末。
不意天壤之間,乃有王郎!&rdquo 字父 王濛,美姿容,嘗攬鏡自照,稱其父字曰:&ldquo王文開乃生此兒!&rdquo胡毋子光見其父彥國三伏坐衙,搖扇視事,呼曰:&ldquo彥國何為自贻伊戚!&rdquo 據古人立字以敬名,《春秋》稱字為賢,則子思作《中庸》稱仲尼,非止臨文不諱也。
但難為世俗道爾。
谑父 裴勳質貌麼【麻/骨】,而性尤率易。
嘗侍父坦飲。
坦令飛盞,每屬一人,辄目其狀。
坦付勳曰:&ldquo矮人饒舌,破車饒楔。
裴勳十分!&rdquo勳飲訖,而複盞曰:&ldquo蝙蝠不自見,笑他梁上燕。
十一郎十分!&rdquo坦,第十一也。
坦怒,笞之。
上梁不正,難怪矮人饒舌。
陸餘慶為洛州長史,能言而艱于決判。
時人語曰:&ldquo說事喙長三尺,判事手重千斤。
&rdquo其子亦谑雲:&ldquo陸餘慶,陸餘慶,筆頭無力嘴頭硬。
一日受詞訟,十日看不竟。
&rdquo書紙疊案褥下,餘慶得之,曰:&ldquo必是那狗!&rdquo遂鞭之。
父子相谑 後趙京兆公韋謏,字憲道,深博,善著述,然性不嚴重。
嘗戲其子伯陽曰:&ldquo我高我曾,重光累徽;我祖我考,父父子子。
汝為我對,正值惡抵。
&rdquo伯陽曰:&ldquo伯陽之不肖,誠如尊教,尊亦正值軟抵耳。
&rdquo謏慚無言。
李西涯子兆先,有才名,然好遊狎邪。
一日,西涯題其座曰:&ldquo今日柳巷,明日花街。
誦讀詩書,秀才秀才!&rdquo子見之,亦題阿翁座曰:&ldquo今日猛雨,明日狂風。
燮理陰陽,相公相公!&rdquo 按兆先以遊俠無度早夭,西涯公竟不嗣。
王令公 王中令铎罷鎮,将避地浮陽。
過魏,樂彥桢禮之甚至。
彥桢有子曰從訓,素無賴,利其行李,伺铎至甘陵,以輕騎數百盡掠其橐裝姬妾而還,铎與賓客皆遇害。
及奏朝廷,雲:&ldquo得貝州報:某日有劫殺一人,姓王名令公。
&rdquo其忽誕如此。
報栗 梁蕭琛預禦筵,醉伏。
武帝以棗投琛,琛便取栗擲帝,正中面。
帝動色。
琛曰:&ldquo陛下投臣以赤心,臣敢不報以戰栗?&rdquo 雖說得好,終是欠雅。
參軍蒼鹘 五代徐知訓狎侮吳王,無複君臣之禮。
嘗與王為優,自為參軍,使王為蒼鹘。
《綱目》 《辍耕錄》曰:&ldquo副淨為參軍,副末為蒼鶴,以副末能擊副淨也。
&rdquo子猶曰:&ldquo如此說,尚有個尊卑在。
&rdquo 狗腳朕 高澄侍宴,以大觞屬孝靜帝。
帝不勝忿,曰:&ldquo自古無不亡之國,朕安用生為?&rdquo澄怒曰:&ldquo朕!朕!狗腳朕!&rdquo 始乎谑,卒乎罵,漸不可長。
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