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詩社共吟題裡句 枕函如對鏡中人
關燈
小
中
大
來。
無礙子朝外坐了,三個坐了客位,瑤華仍在主位陪奉,說道:“這是便飯,下晚再盡薄意。
”三個人道:“打攪不當。
” 遂即膳畢,各各起身閑行。
無礙子道:“這四位新請來的教授,看他們的詩文都還可以,我已吩咐令史請去了。
”瑤華道:“師父看了定然不差。
”遂邀了三個詩客,到寝宮及各局裡閑耍去了。
無礙子獨自吩咐兩家副史,取三位行李鋪設,在旱船内住下。
又令将上書房應用書本搬過仁知軒來,自己代他們做好題目阄子,一一鋪設停妥,然後回到寝宮,知他們已往各局去了。
隻見小桌上有子女們開來的姓,就替他們題起名号來。
看那單上: 蕉葉姓陸,取名守瑜,号蕉窗。
桃紅姓畢,取名守珍。
号桃圃。
荷香姓祁,取名守璞,号荷沼。
柳枝姓阮,取名守琏,号柳亭。
梅影姓顧,取名斯媚,号梅林。
素蘭姓缪,取名斯婉,号蘭谷。
梨雲姓孟,取名斯妫,号梨苑。
郁李姓甄,取名斯妤,号郁芬。
題畢将瑤華也題了“璇宮”兩字做了别号,一并悄令張其德交令史镌刻各人的圖章,今晨下午必定要的。
早見瑤華同三位詩客都來了,無礙子忙讓了坐,送了茶,趙三姑道:“如此日長無事,我們何不請師父出幾個題目去做詩罷。
”大家都說很好。
無礙子道:“出題兩字卻不敢當,方才無事,照着一本書上,謄了幾十個題目在仁知軒,伺候小姐們消遣。
”衆人都起謝道:“倒教師父費心,既有題目,我們就到那邊去罷。
” 瑤華遂邀他們從廂房門内走出,重到仁知軒來,已見色色齊備,有一個雕漆盤内,堆着一盤的紙卷兒。
貞山道:“大約這就是題目了,請各位拈一拈就定,不準更改。
”三姑道:“姐姐就請先拈。
”貞山拈了一個,三姑也拈了一個,揚清也拈一個,瑤華自己也拈了,三姑去拉八個子女,各拈了一個。
瑤華令荷香拿幅紙來,将各人的題目謄上,空着寫詩的地方。
不一會,荷香謄好送來。
貞山拈的是《訪友》,三姑拈的是《邀侶》,揚清拈的是《個侬》瑤華拈的是《小遊仙》,素蘭拈的是《捧硯》,梅影拈的是《簪花》,梨雲拈的是《烹茗》,郁李拈的是《拂箋》,蕉葉拈的是《沽酒》,桃紅拈的是《釣魚》,荷香拈的是《灌園》,柳枝拈的是《耨草》。
遂将題目單子粘于壁上,各人正要構思,瑤華道:“我們今日做個什麼體格好?”貞山道:“不拘體格,随各人的意思。
”趙三姑道:“若不拘體格,寫來不好看,我們總有幾天打攪,不如分目,分體的做罷。
”李揚清道:“狠使得。
今日先做七截句如何?”大家都說好。
已見貞山握筆打稿了,又向衆人道:“衆位不要笑,先獻醜了。
”衆人都來看着,寫的是: 剩此枯心任折磨,不嫌辛苦費吟哦。
殷勤為訪天潢女,寫出詩篇請正訛。
瑤華等看了,各各贊其敏捷妥當。
瑤華亦即提筆作稿,衆人看是: 昨宵曾記到瑤池,西母瞋言道我癡。
一段回文猶未了,兩三姊妹又催詩。
衆人一齊贊道:“好心思!正湊着題目。
”趙三姑也要起稿了,遂伸紙握筆寫道: 渴憶容光日九回,等閑邀得故人來。
情懷一種惺惺惜,不到仙源誓不回。
衆人亦都贊道:“扣得題目住,真好格律。
”李揚清道:“你們各位的題目都稱心,怎麼我就拈着了這個題目,隻得也要呈醜。
”遂提起筆來,寫道: 籍籍仙名響大镛,此行豈敢效疏慵。
蟾宮得識嫦娥面,不怨吳侬謝個侬。
衆人各各大贊,惟三姑笑道:“好得狠!避去那個個侬來講這個個侬。
”李揚清指三姑道:“偏要你說得。
”這樣大家又笑起來。
隻見這八個子女的稿也送來了,大家展開朗誦,題目是《捧硯》: 捧硯曾經說太真,清平雅調至今新。
今朝學士皆班豔,婢子何妨一效颦。
各人都說意思用得新。
又看一個題目是《簪花》: 群仙雅會鬥詞華,詩思清新手八叉。
試問将何為潤筆,翠環簪上一枝花。
各加贊賞道:“可稱清新兩字。
”又看一個的題目是《烹茗》: 病渴相如皆不弁,翻經陸羽亦非冠。
隻須一滴詩腸潤,佳句堪驚星鬥寒。
各人都笑道:“太過獎了。
”又看一個的題目是《拂箋》: 薛濤雅制意何居,端為裁詩女校書。
請看眼前誰個棄,拂箋人語不曾虛。
各人又贊道:“匪夷
無礙子朝外坐了,三個坐了客位,瑤華仍在主位陪奉,說道:“這是便飯,下晚再盡薄意。
”三個人道:“打攪不當。
” 遂即膳畢,各各起身閑行。
無礙子道:“這四位新請來的教授,看他們的詩文都還可以,我已吩咐令史請去了。
”瑤華道:“師父看了定然不差。
”遂邀了三個詩客,到寝宮及各局裡閑耍去了。
無礙子獨自吩咐兩家副史,取三位行李鋪設,在旱船内住下。
又令将上書房應用書本搬過仁知軒來,自己代他們做好題目阄子,一一鋪設停妥,然後回到寝宮,知他們已往各局去了。
隻見小桌上有子女們開來的姓,就替他們題起名号來。
看那單上: 蕉葉姓陸,取名守瑜,号蕉窗。
桃紅姓畢,取名守珍。
号桃圃。
荷香姓祁,取名守璞,号荷沼。
柳枝姓阮,取名守琏,号柳亭。
梅影姓顧,取名斯媚,号梅林。
素蘭姓缪,取名斯婉,号蘭谷。
梨雲姓孟,取名斯妫,号梨苑。
郁李姓甄,取名斯妤,号郁芬。
題畢将瑤華也題了“璇宮”兩字做了别号,一并悄令張其德交令史镌刻各人的圖章,今晨下午必定要的。
早見瑤華同三位詩客都來了,無礙子忙讓了坐,送了茶,趙三姑道:“如此日長無事,我們何不請師父出幾個題目去做詩罷。
”大家都說很好。
無礙子道:“出題兩字卻不敢當,方才無事,照着一本書上,謄了幾十個題目在仁知軒,伺候小姐們消遣。
”衆人都起謝道:“倒教師父費心,既有題目,我們就到那邊去罷。
” 瑤華遂邀他們從廂房門内走出,重到仁知軒來,已見色色齊備,有一個雕漆盤内,堆着一盤的紙卷兒。
貞山道:“大約這就是題目了,請各位拈一拈就定,不準更改。
”三姑道:“姐姐就請先拈。
”貞山拈了一個,三姑也拈了一個,揚清也拈一個,瑤華自己也拈了,三姑去拉八個子女,各拈了一個。
瑤華令荷香拿幅紙來,将各人的題目謄上,空着寫詩的地方。
不一會,荷香謄好送來。
貞山拈的是《訪友》,三姑拈的是《邀侶》,揚清拈的是《個侬》瑤華拈的是《小遊仙》,素蘭拈的是《捧硯》,梅影拈的是《簪花》,梨雲拈的是《烹茗》,郁李拈的是《拂箋》,蕉葉拈的是《沽酒》,桃紅拈的是《釣魚》,荷香拈的是《灌園》,柳枝拈的是《耨草》。
遂将題目單子粘于壁上,各人正要構思,瑤華道:“我們今日做個什麼體格好?”貞山道:“不拘體格,随各人的意思。
”趙三姑道:“若不拘體格,寫來不好看,我們總有幾天打攪,不如分目,分體的做罷。
”李揚清道:“狠使得。
今日先做七截句如何?”大家都說好。
已見貞山握筆打稿了,又向衆人道:“衆位不要笑,先獻醜了。
”衆人都來看着,寫的是: 剩此枯心任折磨,不嫌辛苦費吟哦。
殷勤為訪天潢女,寫出詩篇請正訛。
瑤華等看了,各各贊其敏捷妥當。
瑤華亦即提筆作稿,衆人看是: 昨宵曾記到瑤池,西母瞋言道我癡。
一段回文猶未了,兩三姊妹又催詩。
衆人一齊贊道:“好心思!正湊着題目。
”趙三姑也要起稿了,遂伸紙握筆寫道: 渴憶容光日九回,等閑邀得故人來。
情懷一種惺惺惜,不到仙源誓不回。
衆人亦都贊道:“扣得題目住,真好格律。
”李揚清道:“你們各位的題目都稱心,怎麼我就拈着了這個題目,隻得也要呈醜。
”遂提起筆來,寫道: 籍籍仙名響大镛,此行豈敢效疏慵。
蟾宮得識嫦娥面,不怨吳侬謝個侬。
衆人各各大贊,惟三姑笑道:“好得狠!避去那個個侬來講這個個侬。
”李揚清指三姑道:“偏要你說得。
”這樣大家又笑起來。
隻見這八個子女的稿也送來了,大家展開朗誦,題目是《捧硯》: 捧硯曾經說太真,清平雅調至今新。
今朝學士皆班豔,婢子何妨一效颦。
各人都說意思用得新。
又看一個題目是《簪花》: 群仙雅會鬥詞華,詩思清新手八叉。
試問将何為潤筆,翠環簪上一枝花。
各加贊賞道:“可稱清新兩字。
”又看一個的題目是《烹茗》: 病渴相如皆不弁,翻經陸羽亦非冠。
隻須一滴詩腸潤,佳句堪驚星鬥寒。
各人都笑道:“太過獎了。
”又看一個的題目是《拂箋》: 薛濤雅制意何居,端為裁詩女校書。
請看眼前誰個棄,拂箋人語不曾虛。
各人又贊道:“匪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