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城所升是個不适合作小說主人公的人物,像他這麼難以博得人們共鳴和同情的男人實屬罕見。

    用人們的話說,他“太幸運”了。

    由于父母早逝,他受到了祖父的寵愛。

    祖父雖然已于三年前去世了,但其庇蔭仍厚厚地罩護着他的愛孫。

     祖父城所九造的名字在電力界無人不知。

    他豪爽,複仇心強,喜好遊樂,精力過人,盛夏時也穿着西裝革履,是個徹頭徹尾的“民衆之敵”。

     在優裕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孫子,直到大學畢業時,才第一次聽到了有關祖父的壞話。

    此前升的身邊圍繞的都是崇拜祖父的人。

    這個城所家的第三代早早失去了父母親,因而沒有機會聽到家人對祖父霸道的統治的任何不滿。

    其實,在他上小學的時候,一夥制造恐怖事件未遂者被檢舉時,在他們的暗殺名單上就發現了城所九造的名字,人們暗地裡都拍手稱快。

     九造是鹿兒島的産物。

    明治十二年,九造的父親當上了舊藩主在東京宅第的執事,舉家遷往京城。

    後來,九造就成了明治時代實業家共同的師傅福澤谕吉的弟子。

     明治三十一年,福澤谕吉開始倡導實業,把注意力投向了水力電氣的開發。

    九造對此頗有共鳴。

    十幾年後,九造便投身于電力事業,把東北地方的公益事業掌握于手中。

     九造的一生總是為預感所支配,無論是好是壞,事情的發展總是不出九造的預料,“所以我不是說過了嗎”就成了他的口頭禅。

    凡是做錯的事,肯定是他的意志消沉所緻。

    用九造的話來說,官吏愚鈍,民衆盲目。

    他相信企業的自由将有利于國家,物質文明的進步終将造福于民衆。

    明治時代所有實業家的這一使命感也的确不可一概地否認。

     升生活在晚年的祖父身邊,親眼目睹了被世間看作惡人的人的日常生活。

    祖父是個無私欲的人,縱使是純粹的私欲,程度增強,輪廓加大的話,出于人的奇妙的本能,也不可能不含有無私的因素。

    而無私的熱情若有稍稍的懈怠,就近似于私欲了。

    升從祖父的身上,看到了一個放棄自我的偉人。

    雖然他對酷愛自己的祖父的人品并不完全喜歡,但是和這個怪物一日三餐地生活在一起,使他對世上各種各樣的怪物的概念産生了深深的疑問。

     祖母精神失常後一直住在醫院裡,直到去世。

    九造有兩三個妾,卻從不讓她們到這個家裡來。

    所以,自從母親得産褥熱死去後,除了男性化的奶媽外,升成長在一個沒有女性氣息的環境中。

    升長這麼大,完全不知道母性的溫柔為何物,因而也沒有受到過男孩子要有遠大抱負及複仇心等種種偏激的教育。

     祖父給孫子的玩具都是些竣工儀式紀念品的發電機模型,或鐵制組裝玩具以及去水庫勘查時帶回來的河底的石頭等等。

    就是說,所有的玩具都是石頭和鐵的。

    他是個缺乏想象力的很有主見的孩子。

    小學老師為升的數學成績之優秀而驚訝,同時也為他情操之欠缺而吃驚。

    讓他畫張畫,他會把馬和兔子都塗成同樣的灰色。

     父親在升十歲的時候死去了。

    他是個身體虛弱、懶惰的人,對九造的教育方式雖有不滿,也沒加反對。

    他不太關心兒子。

    九造阻止了他想上美術學校的願望,讓他進了銀行。

    這位每到周末都要去寫生旅行的男人,看了兒子的畫,受了不小的刺激。

     升長成了一個棒小夥兒。

    和一般的少年不同,在女人給予他莫名其妙的感動之前,他就懂得了自己隻要往那兒一站,就會使女人感動。

    對升來說,對某種感覺世界的發現,完全不具備觀念上的意義。

     人人都有夢想當小說家的時期,這個感覺十分平庸的少年也不例外。

    他聽了一些音樂,讀了幾本所謂的文學書,覺得這些淺顯的音樂和文學隻不過是證實了他早已發現的一些東西,即這個世界裡有着黑暗和甜蜜、優雅和溫柔,與石頭和鐵迥然不同。

    然而升與進山嶽部的學生們的浪漫主義完全無緣。

    即便隻是單純的官能性的東西,這個罕見的年輕人都能不将其加以崇高化或輕蔑,而是客觀地、徹底委身于它。

     他毫無道德顧忌地度過了戰時在避暑地的迷亂的生活。

    他不大動感情,所以跟他開不起玩笑來,然而這位開朗的少年從不會使女人們感到無聊,這是什麼緣故呢? 升一向不好好學習,卻以高中理科第一名的成績畢業,進了工科大學,專攻土木工程學。

    因為這個學科的教授是母親的弟弟,他對升寄予很大的期望,而升也有這個願望。

    戰後,大學畢業,升進了祖父任董事長的公司。

    早晚讓升當董事是他們之間的默契。

    升暫時沒有被派往現場,每天畫畫設計圖,看看圖紙…… 介紹了升的經曆之後,下面來描繪現在的升,可能有人會感覺奇怪。

    他現在的畫像,與上述的經曆給人的印象不大一樣。

     九月末的夕陽照在電力公司正門典雅的門柱上,也把石階照得層次清晰。

    下班的高峰已過,一個青年從石階上走了下來。

    在途中他停下步子,眯起眼睛望了望天空。

    他沒戴帽子,穿着樸素的灰色西服,手裡提着一個看起來沒裝任何東西的薄薄的公文包。

     他長着兩道劍眉,膚色淺黑,鼻梁棱角分明,眼睛細長,這是一副不想把自己的孤獨強加于人,又對自己周圍的孤獨反應敏感的相貌。

    臉頰豐滿圓潤卻又恰恰不失銳氣。

    他顯得健康但缺乏活力,目光給人以對什麼都無所謂的印象,眼神中流露出過度縱欲的疲憊。

     聽見有人喊他,回頭一看是總務科的濑山從上面跑下來。

    濑山比升大七歲。

    升小時候,他曾在城所家當過書生。

    他說話帶點廣島腔,語速很快,卻又有點笨拙。

    四方臉,小三角眼,緊繃的下巴。

     “回去嗎,城所君?我有話跟你說。

    ” 升隻是淡淡地微笑着。

     “什麼事?” “……還是邊走邊說吧。

    ” 濑山邁開了步子,為了躲避汽車,他固執地貼着溝沿走着。

     “聽說這次人事變動,我要被調到一個特别偏僻的地方去,就是奧野川水庫現場。

    去那種地方工作,老婆孩子怎麼辦,能不能幫我想點辦法?” “我說話不頂用,祖父活着的時候還好說。

    ” “是啊,先生要是在的話就好辦了。

    ” 濑山忽然問升: “今天想不想喝一杯?” 升常常請濑山一塊兒喝酒。

     “今天不行,我有約會。

    ” “是嗎?” 濑山迅速目測着十字路口,發現動作快點的話,能夠趕在信号燈變紅之前穿過馬路。

     “那就明天見。

    ” 他将公文包翻了個面,一轉眼就到了馬路對面,緊接着一邊買晚報,一邊用目光向升緻意。

     “祖父總是在拼命做着什麼,我也應該趕快投入到一件事裡去。

    ” 夕陽把人影照得長長的,升揀人少的地方邊走邊想。

    他有一個使他自負的天分,就是精力集中。

    有的繁忙的實業家,一有空閑就能睡着,升的頭腦也是如此,能随時集中精力,因而無論學習還是工作都比别人快好幾倍。

     “可是集中精力并不等于投入精力,問題在于能否持久……” 他嫉妒祖父用之不竭的精力和無窮無盡的熱情。

    它們從何而來呢?其實,九造的精力與其說是他個人的力量,更像是靠着許多無形的力量的支持。

    在電力問題上,他常說“雖千萬人吾往矣”,但是在祖父的意識裡,真正的孤立恐怕一次也沒有出現過。

    祖父不辨目的,卻對自己的作用非常具有自覺,他堅信“掃帚是為了自己打掃之用”,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掃帚都不會孤獨。

     “孤獨這東西不好。

    空間上沒有聯系的人,就很難有時間上的持續。

    我要怎麼做才能把自己和某種東西聯系在一起呢?” 夕陽輝映河面上,渾濁的河水波光粼粼,橋的陰影下,油乎乎的彩虹清晰可見。

    被曬熱的河水發出難聞的臭味。

    升扭過臉去……他還沒有頹廢到喜歡這種味道的程度。

     推開螢酒吧的後門時,升拿着的公文包碰到了旁邊的垃圾箱上。

    離開店還有一個小時。

    剛從外面進來,不适應店内的光線,升什麼也看不清。

    吧台裡的調酒師向他打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