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關燈
小
中
大
賊殺賊冤冤相報佛引佛荷荷西歸
詞雲:
急急扶他成大事,望他報我為君。
誰知他不肯饒人。
霎時輪到我,花柳一般春。
慢道皮囊全脫去,此中尚有吾真。
況乎天運要重新。
若非梁早喪,豈不誤隋陳。
右調《臨江仙》 話說侯景正在軍中籌劃破城之策,忽有人首告範桃捧反情,遂引兵擒殺,收其部衆,懸首以示城中。
遂傳令衆将并力攻城。
使正德督攻台城,自己外拒援兵。
自此日夜不息,百計攻打。
梁主見太子不納範桃棒,又知被殺,心中甚是不悅。
又知侯景并力攻打,外無援兵,台城危在旦夕,不勝納悶。
因走入淨居殿中,隻拜禮佛像,懇求三寶慈悲救苦救難。
拜了一日,到了黃昏之後,展轉尋思,不欲就寝。
因思想道:“我當初少年時節,何等英武,以緻創業,奄有東南,欲相傳于不朽。
不意如今年邁,招納侯景豎子,而後人無駕馭之才,使其逞兇,困迫至此。
使我目見其亡,誠為可歎。
”因想了一番,不覺唏噓欲泣。
忽又想道:“當初成我帝業,皆為一班良将之力,今良将已亡,誰能繼之?”忽又想道:“我聞生前正直,死後為神。
今良将雖亡,而良将之英氣自當常潤人世,千古不滅。
我記得當初君臣宴飲,圖畫形神,珍藏于如在樓中,我今何不上樓去親見其人,對形細訴今日苦情,他必有靈,自能點佑,潛消解此倒懸,亦不可知。
” 主意已定,遂喚内侍掌燈到如在樓來。
到了樓中,梁主使内侍将各幅神像逐一打開,懸于四壁,又命取香燭逐處焚點。
一時點得輝煌,香煙馥郁。
梁主遂使内侍退去,便獨自在樓中一一看去,卻見一個個英雄氣概,顔色如生。
梁主大喜,便對柳慶遠說道:“賢卿在生盡忠,死後必然靈感,當初輔朕開國,卿家千古不朽之模,使子子孫孫同關休戚。
豈知今日侯景逞兇,逼困台城,國如懸卵,旦暮不能保全。
倘賢卿有知,不負生前之好,能于空中點佑,奠安社稷,使朕江山依舊,子孫世守,感念實深。
”說罷,叫了數聲柳慶遠、柳文和。
梁主見叫不應,便又說道:“你生前敷陳條對,劃策運謀,所問即答。
為何今日默默無言,使朕大失所望?”說罷,又走到王茂的像邊,也照前禱告了一番。
又走到馮道根、昌義之、韋睿、王珍國、曹景宗、陳剛、張弘策、呂僧珍這幾員大将影下,逐一細訴細說了一番,卻并無影響。
梁主隻在像邊周圍走着看着,又不住的點頭,不住的歎息。
忽又自言自語說道:“始知氣在千般用,往日英雄屬渺茫。
”又不住口的低頭念着走着,隻覺得身子霎時一陣昏迷,忽樓窗前卷入一陣陰風,冷氣侵人,直吹得燭光半明半暗。
風定後,梁主忙擡頭一看。
隻見面前俯伏着數人,齊呼萬歲。
梁主忙驚訝問道:“卿等昏夜有何急事,來見朕躬?莫非台城不保麼?”隻聽得俯伏中一人奏道:“臣柳慶遠率領九曜:蓬芮沖輔禽心柱任英,特來見駕。
”此時梁主一時茫然忘其所以,忽然見說是柳慶遠,便不勝大喜,忙說道:“朕與卿等闊别多年,渴想殊深。
不意今夕相逢,卿等快些平身,以慰朕望。
”說罷忙用禦手來攙,不一時衆将皆叉手侍立。
梁主見了大驚大喜道:“正值國祚垂危,今得衆卿,何愁退敵。
”衆将一齊說道:“臣等功成名遂,久去塵寰,隻因陛下國運綿長,不敢奏複上帝,故尚未歸源。
今陛下因緣将到,我等就位有期,同登極樂。
今陛下念臣,塵心未斷,故來一見。
至如侯景之亂,實有前因,陛下久後自知,臣等去也。
”說罷複一陣旋風,倏忽不見。
梁主忽見了這些英雄,滿心歡喜,要他退敵解危,不期說了一番,忽聽要去,正欲相留,卻被風塵迷目,不敢定睛。
風定處,再一看,隻見刮得四壁廂畫像歪斜,燭影搖紅。
梁主定了半晌,方才着驚大叫道:“奇事!怪事!内侍們快來!”衆内侍正在樓下盹睡,忽聞呼喚,忙上樓來侍候。
梁主又将各像觀看一遍,不勝吐舌驚訝,方與内侍說知諸将現形之事。
皆各大驚,複添香剪燭,看了一番,然後将畫像收好。
梁主下樓入宮不題。
卻說邵陵王綸被侯景殺敗,抱頭鼠竄,複收拾殘兵,便駐兵不進,隻觀望台城消息。
于是諸王效尤。
湘東王繹屯兵武城,河東王譽屯兵青草湖,桂陽王屯兵西峽口,俱托言:“等援兵到齊,然後一鼓而進,方得萬全。
” 卻說台城久困,内外隔絕,日望救兵,并無消息。
城中糧盡,軍士屠馬而食,百姓俱浮腫,兵民死過大半,守城隻五千餘人。
太子日夜在城上賞賜軍士,隻得死守。
侯景見攻不下,在帳中納悶,早有一人獻計道:“吾觀台城中守城之人,皆是貴戚之家奴隸。
奴隸之人,心易搖惑。
大王何不拘求在外奴隸
誰知他不肯饒人。
霎時輪到我,花柳一般春。
慢道皮囊全脫去,此中尚有吾真。
況乎天運要重新。
若非梁早喪,豈不誤隋陳。
右調《臨江仙》 話說侯景正在軍中籌劃破城之策,忽有人首告範桃捧反情,遂引兵擒殺,收其部衆,懸首以示城中。
遂傳令衆将并力攻城。
使正德督攻台城,自己外拒援兵。
自此日夜不息,百計攻打。
梁主見太子不納範桃棒,又知被殺,心中甚是不悅。
又知侯景并力攻打,外無援兵,台城危在旦夕,不勝納悶。
因走入淨居殿中,隻拜禮佛像,懇求三寶慈悲救苦救難。
拜了一日,到了黃昏之後,展轉尋思,不欲就寝。
因思想道:“我當初少年時節,何等英武,以緻創業,奄有東南,欲相傳于不朽。
不意如今年邁,招納侯景豎子,而後人無駕馭之才,使其逞兇,困迫至此。
使我目見其亡,誠為可歎。
”因想了一番,不覺唏噓欲泣。
忽又想道:“當初成我帝業,皆為一班良将之力,今良将已亡,誰能繼之?”忽又想道:“我聞生前正直,死後為神。
今良将雖亡,而良将之英氣自當常潤人世,千古不滅。
我記得當初君臣宴飲,圖畫形神,珍藏于如在樓中,我今何不上樓去親見其人,對形細訴今日苦情,他必有靈,自能點佑,潛消解此倒懸,亦不可知。
” 主意已定,遂喚内侍掌燈到如在樓來。
到了樓中,梁主使内侍将各幅神像逐一打開,懸于四壁,又命取香燭逐處焚點。
一時點得輝煌,香煙馥郁。
梁主遂使内侍退去,便獨自在樓中一一看去,卻見一個個英雄氣概,顔色如生。
梁主大喜,便對柳慶遠說道:“賢卿在生盡忠,死後必然靈感,當初輔朕開國,卿家千古不朽之模,使子子孫孫同關休戚。
豈知今日侯景逞兇,逼困台城,國如懸卵,旦暮不能保全。
倘賢卿有知,不負生前之好,能于空中點佑,奠安社稷,使朕江山依舊,子孫世守,感念實深。
”說罷,叫了數聲柳慶遠、柳文和。
梁主見叫不應,便又說道:“你生前敷陳條對,劃策運謀,所問即答。
為何今日默默無言,使朕大失所望?”說罷,又走到王茂的像邊,也照前禱告了一番。
又走到馮道根、昌義之、韋睿、王珍國、曹景宗、陳剛、張弘策、呂僧珍這幾員大将影下,逐一細訴細說了一番,卻并無影響。
梁主隻在像邊周圍走着看着,又不住的點頭,不住的歎息。
忽又自言自語說道:“始知氣在千般用,往日英雄屬渺茫。
”又不住口的低頭念着走着,隻覺得身子霎時一陣昏迷,忽樓窗前卷入一陣陰風,冷氣侵人,直吹得燭光半明半暗。
風定後,梁主忙擡頭一看。
隻見面前俯伏着數人,齊呼萬歲。
梁主忙驚訝問道:“卿等昏夜有何急事,來見朕躬?莫非台城不保麼?”隻聽得俯伏中一人奏道:“臣柳慶遠率領九曜:蓬芮沖輔禽心柱任英,特來見駕。
”此時梁主一時茫然忘其所以,忽然見說是柳慶遠,便不勝大喜,忙說道:“朕與卿等闊别多年,渴想殊深。
不意今夕相逢,卿等快些平身,以慰朕望。
”說罷忙用禦手來攙,不一時衆将皆叉手侍立。
梁主見了大驚大喜道:“正值國祚垂危,今得衆卿,何愁退敵。
”衆将一齊說道:“臣等功成名遂,久去塵寰,隻因陛下國運綿長,不敢奏複上帝,故尚未歸源。
今陛下因緣将到,我等就位有期,同登極樂。
今陛下念臣,塵心未斷,故來一見。
至如侯景之亂,實有前因,陛下久後自知,臣等去也。
”說罷複一陣旋風,倏忽不見。
梁主忽見了這些英雄,滿心歡喜,要他退敵解危,不期說了一番,忽聽要去,正欲相留,卻被風塵迷目,不敢定睛。
風定處,再一看,隻見刮得四壁廂畫像歪斜,燭影搖紅。
梁主定了半晌,方才着驚大叫道:“奇事!怪事!内侍們快來!”衆内侍正在樓下盹睡,忽聞呼喚,忙上樓來侍候。
梁主又将各像觀看一遍,不勝吐舌驚訝,方與内侍說知諸将現形之事。
皆各大驚,複添香剪燭,看了一番,然後将畫像收好。
梁主下樓入宮不題。
卻說邵陵王綸被侯景殺敗,抱頭鼠竄,複收拾殘兵,便駐兵不進,隻觀望台城消息。
于是諸王效尤。
湘東王繹屯兵武城,河東王譽屯兵青草湖,桂陽王屯兵西峽口,俱托言:“等援兵到齊,然後一鼓而進,方得萬全。
” 卻說台城久困,内外隔絕,日望救兵,并無消息。
城中糧盡,軍士屠馬而食,百姓俱浮腫,兵民死過大半,守城隻五千餘人。
太子日夜在城上賞賜軍士,隻得死守。
侯景見攻不下,在帳中納悶,早有一人獻計道:“吾觀台城中守城之人,皆是貴戚之家奴隸。
奴隸之人,心易搖惑。
大王何不拘求在外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