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了另外一個人。
隻有藍世玉變得沉默了,常常兀立船頭,凝目望著滾滾水流沉思,他的腦海裡,不但想着他的漁業計劃,同時也想着如何安置胡麗珠。
他時常回想,由蘆蕩中第一眼看到胡麗珠時想起,一直想到她在堡門外送行時的那一刹那。
他覺得這些人中,隻有胡麗珠的變化最大,遭遇也最坎坷,身世也最可憐,他同情她,但又不知如何安置她。
他明白胡麗珠對他的一番癡心,因而他覺得決不能在葦林堡與倩姊姊和霞妹妹學行婚禮,他自覺這樣太刺激胡麗珠了。
他看得出徐彩霞、崔小倩,兩人平素形影不離,情同姐妹,但她倆卻從來不談胡麗珠的事。
他曾聽到芙蓉仙子和翻江蒼龍私下談話時,似乎也從未談過胡麗珠。
在這一刹那,他覺得胡麗珠被淡忘了被冷落了,她實在是一個飽受創傷曆盡滄桑的苦命女孩子。
他往往想到此處,便決心要好好的照顧她,他對胡麗珠像個大姐姐一樣,讓她也有一份快樂,讓她也知道人間到底是溫暖的……。
藍世玉每逢想到這個問題,便感到心情沉重,神智不甯,因而,也特别希望早些回到葦林堡。
船隊較來時慢了一半,将近十天,才到達金陵。
經過金陵時,恰是深夜,但金陵城的燈火,依然光亮燭天,岸上仍有數以千計的人觀看葦林堡的百般大戰船。
因為,海外三怪自絕震斃的消息,已傳遍了大江南北,金陵是貿易中心,水陸大碼頭,是文人墨客、武林傑豪彙集之地,因而更為轟動,酒樓茶肆,書館歌榭,無不以葦林堡新任堡主藍世玉為談話的主題。
這時立在岸上的人,除了船夫、漁民,和碼頭工人外,幾乎盡是武林豪傑。
人群中,有黑白兩道的赫赫霸主,有名著一方的頂尖高手,也有各派的精英和上代的長老人物。
這些人,望著江中迤逦數裡,肅靜無聲,僅有一盞紅燈的百艘大船隊,悄悄的逆水上行。
任何人看不出這是凱旋大勝,倒極像是潰敗潛回。
由此,人們對葦林堡新任堡主藍世玉有了更進一層的認識,因而俱都贊譽藍世玉是謙和真誠,不是狂傲誇張的人。
不少人在談論着如何前去葦林堡,定要親目一睹這位當代年青的大英豪藍世玉的廬山真面目。
船隊又行十日,這天正午時分,已到了鄱陽湖必經之地的湖口,再有一夜時間便可到達葦林堡了。
藍世玉仍記得金毛水獺在此阻撓船隊的事,因而一人信步走出艙來。
來至船面上,舉目一看,隻見湖口岸上,一片碧綠稻田,風吹綠稻擺動極似一片蕩漾綠波。
蓦然,岸邊小樹後,突然飛起一隻白羽黑頭訊鴿,直向正南飛去一藍世玉心中一動,凝目一看,發現那隻白羽訊鴿極似葦林堡的訊鴿,飛去的方向,也正是葦林堡。
接著,一個勁裝大漢,躬着身,俯着腰,藉着小樹的掩護,直向湖口鎮跑去。
藍世玉看得萬分不解,遊目一看左右,兩舷警衛,俱都持矛恭謹的立着,似是根本沒有看到岸上發生的情形。
他知道以警衛人員們的功力、目力,當然是無法看清岸上的情形。
但,小鐵牛和小鳳正立在船頭上,向着湖口鎮指指點點,難道兩人也沒看到? 藍世玉心裡很懷疑,繼而一想,不由笑了。
他斷定這是胡麗珠暗自放出的眼哨,希望事先得到船隊回堡的消息,令她好作歡迎凱旋的準備。
念及至此,心中情不自禁的升起一絲看到胡麗珠後的快慰感覺,這時,他自己也覺得對胡麗珠的态度變了。
藍世玉回身走進廳艙,迳自走進自己的房内,在船面上看到訊鴿的事,他沒有告訴芙蓉仙子和徐彩霞、崔小倩。
因為,他希望她們對胡麗珠能夠加以注意,他更希望她們能向他表明她們對胡麗珠的态度和處置。
第二天的拂曉,晨曦蒙蒙中,鄱陽湖中的那片廣大蘆蕩已經遙遙在望了,乍然看來,宛如天際一片浮雲。
葦林堡樓上高聳夜空的三盞大紅燈,其小如豆,似在雲中飄拂。
百般大船,共分四隊,分向四處蘆蕩進口駛去。
宮殿大船,長漿齊動,疾若奔馬絕塵,當先駛向水道口。
到達蘆蕩大水道,已是滿湖金光,水鳥群飛了。
芙蓉仙子、翻江蒼龍和藍世玉等人,但都立在船面上,每個人的心情,都有一種倦遊歸來,回到家園的舒适感。
大船進入蘆蕩中心,百丈外的堡樓上,立即傳來一陣如雷鼓聲和号角聲,堡牆上的警衛看到了宮殿大船,也立即掀起一陣歡呼。
金龍舫,早已停在堡門前,上面分列著整齊的一群侍女,俱都靜靜的立在艙前船面上。
徐彩霞和崔小倩,兩人一見,立即愉快的說:“看,蘭姊姊已在那裡等我們了。
” 但,芙蓉仙子和藍世玉的眉頭,卻早已蹙在一起了。
因為,立在金龍舫上的一群侍女,俱都靜悄悄的,看來沒有一絲歡愉氣氛,那中間卻空著,胡麗珠并沒有立在一群侍女之前。
藍世玉首先忍不住低聲問:“姑姑,怎的沒看到馬翠蘭在船上?” 這句話也正是芙蓉仙子要問藍世玉的,因而她僅滿腹疑惑的點了點頭。
徐彩霞、崔小倩一聽,俱都心中一驚,随着宮殿大船的前進,她倆凝目一看,金龍舫上果然沒有胡麗珠,因而忍不住同聲驚異的問:“真的,蘭姊姊為何不在船上?” 翻江蒼龍疑惑的說:“蘭姑娘也許病了吧?” 藍世玉想到昨天在湖口岸上看到的那隻訊鴿,心頭不由一震,知道事有蹊跷,但,當時沒有向姑姑說,這時自是不便再提了。
宮殿大船來至堡門前,鼓聲,号角,歡呼聲,愈加熱鬧了,金龍舫也立即緩緩迎了過來。
藍世玉對於這時仍不見胡麗珠出來,他斷定胡麗珠已不在堡内,因而,一俟雙方船隻停妥,立即望着一群侍女,急聲問:“你家小姐為何不在?” 一群侍女,俱都憂形於色,其中一個身穿綠衣的較小侍女,急步走出行列,向着大船上的藍世
隻有藍世玉變得沉默了,常常兀立船頭,凝目望著滾滾水流沉思,他的腦海裡,不但想着他的漁業計劃,同時也想着如何安置胡麗珠。
他時常回想,由蘆蕩中第一眼看到胡麗珠時想起,一直想到她在堡門外送行時的那一刹那。
他覺得這些人中,隻有胡麗珠的變化最大,遭遇也最坎坷,身世也最可憐,他同情她,但又不知如何安置她。
他明白胡麗珠對他的一番癡心,因而他覺得決不能在葦林堡與倩姊姊和霞妹妹學行婚禮,他自覺這樣太刺激胡麗珠了。
他看得出徐彩霞、崔小倩,兩人平素形影不離,情同姐妹,但她倆卻從來不談胡麗珠的事。
他曾聽到芙蓉仙子和翻江蒼龍私下談話時,似乎也從未談過胡麗珠。
在這一刹那,他覺得胡麗珠被淡忘了被冷落了,她實在是一個飽受創傷曆盡滄桑的苦命女孩子。
他往往想到此處,便決心要好好的照顧她,他對胡麗珠像個大姐姐一樣,讓她也有一份快樂,讓她也知道人間到底是溫暖的……。
藍世玉每逢想到這個問題,便感到心情沉重,神智不甯,因而,也特别希望早些回到葦林堡。
船隊較來時慢了一半,将近十天,才到達金陵。
經過金陵時,恰是深夜,但金陵城的燈火,依然光亮燭天,岸上仍有數以千計的人觀看葦林堡的百般大戰船。
因為,海外三怪自絕震斃的消息,已傳遍了大江南北,金陵是貿易中心,水陸大碼頭,是文人墨客、武林傑豪彙集之地,因而更為轟動,酒樓茶肆,書館歌榭,無不以葦林堡新任堡主藍世玉為談話的主題。
這時立在岸上的人,除了船夫、漁民,和碼頭工人外,幾乎盡是武林豪傑。
人群中,有黑白兩道的赫赫霸主,有名著一方的頂尖高手,也有各派的精英和上代的長老人物。
這些人,望著江中迤逦數裡,肅靜無聲,僅有一盞紅燈的百艘大船隊,悄悄的逆水上行。
任何人看不出這是凱旋大勝,倒極像是潰敗潛回。
由此,人們對葦林堡新任堡主藍世玉有了更進一層的認識,因而俱都贊譽藍世玉是謙和真誠,不是狂傲誇張的人。
不少人在談論着如何前去葦林堡,定要親目一睹這位當代年青的大英豪藍世玉的廬山真面目。
船隊又行十日,這天正午時分,已到了鄱陽湖必經之地的湖口,再有一夜時間便可到達葦林堡了。
藍世玉仍記得金毛水獺在此阻撓船隊的事,因而一人信步走出艙來。
來至船面上,舉目一看,隻見湖口岸上,一片碧綠稻田,風吹綠稻擺動極似一片蕩漾綠波。
蓦然,岸邊小樹後,突然飛起一隻白羽黑頭訊鴿,直向正南飛去一藍世玉心中一動,凝目一看,發現那隻白羽訊鴿極似葦林堡的訊鴿,飛去的方向,也正是葦林堡。
接著,一個勁裝大漢,躬着身,俯着腰,藉着小樹的掩護,直向湖口鎮跑去。
藍世玉看得萬分不解,遊目一看左右,兩舷警衛,俱都持矛恭謹的立着,似是根本沒有看到岸上發生的情形。
他知道以警衛人員們的功力、目力,當然是無法看清岸上的情形。
但,小鐵牛和小鳳正立在船頭上,向着湖口鎮指指點點,難道兩人也沒看到? 藍世玉心裡很懷疑,繼而一想,不由笑了。
他斷定這是胡麗珠暗自放出的眼哨,希望事先得到船隊回堡的消息,令她好作歡迎凱旋的準備。
念及至此,心中情不自禁的升起一絲看到胡麗珠後的快慰感覺,這時,他自己也覺得對胡麗珠的态度變了。
藍世玉回身走進廳艙,迳自走進自己的房内,在船面上看到訊鴿的事,他沒有告訴芙蓉仙子和徐彩霞、崔小倩。
因為,他希望她們對胡麗珠能夠加以注意,他更希望她們能向他表明她們對胡麗珠的态度和處置。
第二天的拂曉,晨曦蒙蒙中,鄱陽湖中的那片廣大蘆蕩已經遙遙在望了,乍然看來,宛如天際一片浮雲。
葦林堡樓上高聳夜空的三盞大紅燈,其小如豆,似在雲中飄拂。
百般大船,共分四隊,分向四處蘆蕩進口駛去。
宮殿大船,長漿齊動,疾若奔馬絕塵,當先駛向水道口。
到達蘆蕩大水道,已是滿湖金光,水鳥群飛了。
芙蓉仙子、翻江蒼龍和藍世玉等人,但都立在船面上,每個人的心情,都有一種倦遊歸來,回到家園的舒适感。
大船進入蘆蕩中心,百丈外的堡樓上,立即傳來一陣如雷鼓聲和号角聲,堡牆上的警衛看到了宮殿大船,也立即掀起一陣歡呼。
金龍舫,早已停在堡門前,上面分列著整齊的一群侍女,俱都靜靜的立在艙前船面上。
徐彩霞和崔小倩,兩人一見,立即愉快的說:“看,蘭姊姊已在那裡等我們了。
” 但,芙蓉仙子和藍世玉的眉頭,卻早已蹙在一起了。
因為,立在金龍舫上的一群侍女,俱都靜悄悄的,看來沒有一絲歡愉氣氛,那中間卻空著,胡麗珠并沒有立在一群侍女之前。
藍世玉首先忍不住低聲問:“姑姑,怎的沒看到馬翠蘭在船上?” 這句話也正是芙蓉仙子要問藍世玉的,因而她僅滿腹疑惑的點了點頭。
徐彩霞、崔小倩一聽,俱都心中一驚,随着宮殿大船的前進,她倆凝目一看,金龍舫上果然沒有胡麗珠,因而忍不住同聲驚異的問:“真的,蘭姊姊為何不在船上?” 翻江蒼龍疑惑的說:“蘭姑娘也許病了吧?” 藍世玉想到昨天在湖口岸上看到的那隻訊鴿,心頭不由一震,知道事有蹊跷,但,當時沒有向姑姑說,這時自是不便再提了。
宮殿大船來至堡門前,鼓聲,号角,歡呼聲,愈加熱鬧了,金龍舫也立即緩緩迎了過來。
藍世玉對於這時仍不見胡麗珠出來,他斷定胡麗珠已不在堡内,因而,一俟雙方船隻停妥,立即望着一群侍女,急聲問:“你家小姐為何不在?” 一群侍女,俱都憂形於色,其中一個身穿綠衣的較小侍女,急步走出行列,向着大船上的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