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兒子,對土地有更大的權利,他與土地的關系,比任何一位梅麗或者蒙克頓都更緊密。
不錯,他父親是個“粗野的暴發戶”,卑賤的外來人,容許這種人在郡裡活下去,隻有由于需要而已。
但他作為一個人——甚至作為一個領主——要比看不起他的那些趾高氣揚的鄉紳高尚的多。
确實,他謹小慎微地騎在馬上,害怕别人暗算,于是就成了人們嘲弄的對象。
然而,他的佃戶們都能喝上清潔的飲水,屋頂也不漏,這在許多其他領地上卻根本做不到。
此外,他還熱愛巴頓的一草一木。
但是,一個人除了有父親以外,還有母親;亨利的母親繼承了巴頓的姓氏。
所以從這一角度看,他沒有貴族血統——他母親的先輩對公爵畢恭畢敬。
但他們占有土地的時間,比公爵一家占有土地的時間還要長得多了;在漫長的歲月裡,他們在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活和死亡,最後,這塊土地把他們拴住了。
土地也拴住了亨利。
這不能言傳,隻可意會,甚至不意會也可以。
農場的生活,它的聲音,它的氣息——成堆的糞肥和收割的牧草、馬匹的汗水、耕耘的土地、在桶裡冒着熱氣的鮮牛奶——所有這一切都成了與亨利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部分。
巴頓是他生活的目的,也是他生存的基礎——這一點他是不理解的。
特爾福德一家是靠作買賣發家緻富的,而買賣并不總是光明正大的。
亨利的父親,年輕時還在利物浦當過奴隸販子,但并非出于自願。
他的家庭早就和西印度群島做這種買賣了,所以他父親沒有别的手藝。
他父親小時候,祖父用瘋狂的毒打和粗暴的嘲弄,摧毀了他的意志,迫使他繼承父業。
他長大成人,家裡已從買賣商品轉到販賣人口,他本人也成了一個失去自由的奴隸,俯首帖耳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最後,老暴君一命歸陰,沒有人掉一滴眼淚,這時他才從他厭惡地搞了二十年的那件罪惡勾當中脫身。
這個膽小如鼠的老光棍,永遠離開了利物浦和他過去的一切。
然後,他就用自己的積蓄到處去換取進入幸福樂園的權利;在備受摧殘的青年時代,他度過了沉痛而可恥的歲月,卻憧憬着幸福樂園。
在這個樂園裡,周末一片甯靜,羊羔歡快地跳躍,玫瑰盛開,文雅與善良同在,上流社會的風度和寬厚共存。
有人不斷給他介紹一些“合适的莊園”,但他都是不中意。
最後,在他途經沃裡克郡西部的窮鄉僻壤時,發現一處理想的地方;一長排低矮的老式紅磚房、一座果園、一片長着紫羅蘭的小樹林,還有一處斯力亞特王朝時代的糧倉。
在郁郁蔥蔥的果園裡有一座諾曼底式農村教學所屬的方形灰色鐘樓;莊園前面那塊綠油油的草地一直伸展到蜿蜒的小河邊。
他見巴頓家庭的這個農場,就再也看不上别的地方了。
他悄悄地把一切情況都摸清了。
遺憾的是,這座莊園暫時還不出售,但大家都知道,無論賣掉它有多麼可惜,主人遲早會這樣做的。
巴頓一家雖然并不是所謂貴族世家,但在當地頗受尊敬。
可是各種災難接踵而至……到現在,這家人都相繼死去了,隻留下一位小姐,她雖然無力操持家業,但卻從未想過放棄農莊。
可憐的姑娘忍饑挨餓,還是沒有錢支付借貸的利息。
其它她最好還是趁現在還有可能的時候,同意把莊園賣掉,因為債主們遲早要逼她賣掉,抵償債務;隻要有人願意出合适的價錢,他們現在就可以這麼做。
對于一個紳士來說,這是一處不錯的地方,他可以出錢雇一個護林人,看管那些野雞。
他的願望實現了。
可是當他看到巴頓小姐那張嬌嫩的臉蛋,聽到她溫柔的聲調,嗅到她身上花粉的香味時,他這個過去的奴隸販子動了恻隐之心,不忍心剝奪她這僅有的一點财産。
她年約三十,是個老處女,盡管兩鬓過早地露出白發,卻仍十分豔麗動人。
他不能把孤苦伶仃的姑娘趕出她的老家,她的那些親人都是在這裡去世的。
最後,他終于和她結成終身伴侶。
她呢,隻要不離開巴頓,即使嫁給閻王爺,也心甘情願。
與其說他們兩人結婚成家,還不如說他們和這座老莊園結成良緣,但他們的婚事還是很幸福的。
經過七年的和睦相處,特爾福德夫人去世
不錯,他父親是個“粗野的暴發戶”,卑賤的外來人,容許這種人在郡裡活下去,隻有由于需要而已。
但他作為一個人——甚至作為一個領主——要比看不起他的那些趾高氣揚的鄉紳高尚的多。
确實,他謹小慎微地騎在馬上,害怕别人暗算,于是就成了人們嘲弄的對象。
然而,他的佃戶們都能喝上清潔的飲水,屋頂也不漏,這在許多其他領地上卻根本做不到。
此外,他還熱愛巴頓的一草一木。
但是,一個人除了有父親以外,還有母親;亨利的母親繼承了巴頓的姓氏。
所以從這一角度看,他沒有貴族血統——他母親的先輩對公爵畢恭畢敬。
但他們占有土地的時間,比公爵一家占有土地的時間還要長得多了;在漫長的歲月裡,他們在這塊土地上勞動、生活和死亡,最後,這塊土地把他們拴住了。
土地也拴住了亨利。
這不能言傳,隻可意會,甚至不意會也可以。
農場的生活,它的聲音,它的氣息——成堆的糞肥和收割的牧草、馬匹的汗水、耕耘的土地、在桶裡冒着熱氣的鮮牛奶——所有這一切都成了與亨利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部分。
巴頓是他生活的目的,也是他生存的基礎——這一點他是不理解的。
特爾福德一家是靠作買賣發家緻富的,而買賣并不總是光明正大的。
亨利的父親,年輕時還在利物浦當過奴隸販子,但并非出于自願。
他的家庭早就和西印度群島做這種買賣了,所以他父親沒有别的手藝。
他父親小時候,祖父用瘋狂的毒打和粗暴的嘲弄,摧毀了他的意志,迫使他繼承父業。
他長大成人,家裡已從買賣商品轉到販賣人口,他本人也成了一個失去自由的奴隸,俯首帖耳地履行自己的職責。
最後,老暴君一命歸陰,沒有人掉一滴眼淚,這時他才從他厭惡地搞了二十年的那件罪惡勾當中脫身。
這個膽小如鼠的老光棍,永遠離開了利物浦和他過去的一切。
然後,他就用自己的積蓄到處去換取進入幸福樂園的權利;在備受摧殘的青年時代,他度過了沉痛而可恥的歲月,卻憧憬着幸福樂園。
在這個樂園裡,周末一片甯靜,羊羔歡快地跳躍,玫瑰盛開,文雅與善良同在,上流社會的風度和寬厚共存。
有人不斷給他介紹一些“合适的莊園”,但他都是不中意。
最後,在他途經沃裡克郡西部的窮鄉僻壤時,發現一處理想的地方;一長排低矮的老式紅磚房、一座果園、一片長着紫羅蘭的小樹林,還有一處斯力亞特王朝時代的糧倉。
在郁郁蔥蔥的果園裡有一座諾曼底式農村教學所屬的方形灰色鐘樓;莊園前面那塊綠油油的草地一直伸展到蜿蜒的小河邊。
他見巴頓家庭的這個農場,就再也看不上别的地方了。
他悄悄地把一切情況都摸清了。
遺憾的是,這座莊園暫時還不出售,但大家都知道,無論賣掉它有多麼可惜,主人遲早會這樣做的。
巴頓一家雖然并不是所謂貴族世家,但在當地頗受尊敬。
可是各種災難接踵而至……到現在,這家人都相繼死去了,隻留下一位小姐,她雖然無力操持家業,但卻從未想過放棄農莊。
可憐的姑娘忍饑挨餓,還是沒有錢支付借貸的利息。
其它她最好還是趁現在還有可能的時候,同意把莊園賣掉,因為債主們遲早要逼她賣掉,抵償債務;隻要有人願意出合适的價錢,他們現在就可以這麼做。
對于一個紳士來說,這是一處不錯的地方,他可以出錢雇一個護林人,看管那些野雞。
他的願望實現了。
可是當他看到巴頓小姐那張嬌嫩的臉蛋,聽到她溫柔的聲調,嗅到她身上花粉的香味時,他這個過去的奴隸販子動了恻隐之心,不忍心剝奪她這僅有的一點财産。
她年約三十,是個老處女,盡管兩鬓過早地露出白發,卻仍十分豔麗動人。
他不能把孤苦伶仃的姑娘趕出她的老家,她的那些親人都是在這裡去世的。
最後,他終于和她結成終身伴侶。
她呢,隻要不離開巴頓,即使嫁給閻王爺,也心甘情願。
與其說他們兩人結婚成家,還不如說他們和這座老莊園結成良緣,但他們的婚事還是很幸福的。
經過七年的和睦相處,特爾福德夫人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