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
關燈
小
中
大
。
4月13日 ○丙戌,上禦春塘臺,行瑞蔥臺試射。
○副司直洪直弼,從縣道上疏曰: 臣聞人主至尊無上,在上可畏者,惟天爲然,若慢不知敬,忽不知戒,則天乃震怒而譴告之,譴告而不改則棄絶,而至於覆亡矣。
近日天心未豫,災沴竟月,五陽之節,雪霰交下,咎徵之現,不啻澟然。
天之所以降災者,蓋亦眷顧我殿下,丁寧告戒,俾有扶持全安也,殿下信能惕然憂恐,側身修省,則回沴氣爲太和,易危象爲太康,惟在轉移間耳。
伏聞近者,鎭日召對,仰認聖志奮發,體天不息。
昔宋帝雲:『朕居禁中,自有日課。
』先正文簡公臣金昌協,嘗雲『日課之功,?易見効。
』殿下所以遜志時敏者,一此不懈,則可無一曝十寒之患矣。
伏願殿下,懋哉懋哉。
批曰:「所陳諸條,無非先聖先賢格言至論,至而於災咎修省之說,尤爲痛切著明,予用感歎,當作箴戒。
所可愧者,不能緻爾於經席之上,日聞啓沃耳。
」 4月16日 ○己醜,上禦仁政殿,行式年文武科放榜。
4月17日 ○庚寅,上禦熙政堂,受文武新恩謝恩。
○敎曰:「此家伸暴之後,其子科名,良用興感,新及第尹定鉉,弘文校理除授。
」 ○敎曰:「麻提督之後孫,始有科名,則在朝家軫念之道,豈與李提督家有異乎?新榜出身麻夏帛,宣傳官作窠除授。
」 ○上詣永禧殿展謁,儲慶宮、毓祥宮、延祜宮、宣禧宮,展拜。
4月18日 ○辛卯,遞禮曹判書徐憙淳,以憙淳,還代之。
4月20日 ○癸巳,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右議政權敦仁啓言:「兩營停番,間因度支事勢,退展數年矣,聞已準限,自今年固當依例上番,而許久停番之餘,猝地徵調,似或有多少貽弊,且來頭信需,不得不預爲經紀,限三年姑爲仍停,請使度支,逐年留儲,以爲臨時入用之地。
」從之。
○以李翊會爲司憲府大司憲。
4月23日 ○丙申,以李惟秀爲漢城府判尹。
4月29日 ○壬寅,以樸晦壽爲禮曹判書。
五月 5月1日 ○癸卯,上詣景慕宮齋宿。
5月2日 ○甲辰,行景慕宮夏享。
○命翼靖公洪鳳漢,施以不祧之典。
○判下永興本宮後麓補築時監蕫以下,施賞別單。
5月7日 ○己酉,給聞慶縣燒戶,恤典。
5月10日 ○壬子,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以李基華爲司諫院大司諫,金興根爲刑曹判書。
5月14日 ○丙辰,敎曰:「卽見捲堂所懷,則泮長事,誠可訝也。
食堂之或少或多,原非硬定之事,則今以到記稍多,於班首付罰雲者,豈不有欠於權輿之義乎?此不可不一聞其實,大司成趙雲澈,招緻啓闆前,問啓以入。
」政院啓言:「問于大司成趙雲澈處,則以爲『捲堂所懷,與前後事狀,一切相反。
蓋食堂之各書到記,自是古規,而臣屢度提飭,慢不聽從,故不得不先囚下隷,次罰班首,隻出於申明舊式,釐改謬習。
寧或以或多或少,較計於賢關享士之地?』雲。
」敎曰:「觀此問啓,泮儒所懷,誠可駭歎,而欲爲之處分,則反傷事面。
予非不洞燭而然也。
自今以後,食堂到記復舊例,必令各書,以爲洞革謬習之地,泮長別無所失,使之退去。
付罰之兩班首,實有不能檢飭者,竝停擧,仍以此傳敎,付之食堂壁上。
」 5月28日 ○庚午,以金蘭淳爲漢城府判尹,權用經爲成均館大司成。
六月 6月5日 ○丁醜,上禦熙政堂,行藥院入診,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飭兩銓,擇守令及初仕,命慶山還穀指徵無處中,民逋二萬一百五十三石蕩減,命安嶽郡逋吏樸志畊,卽其邑大會民人,梟首警衆,錢逋一萬七千兩零,穀逋九千八百石零也。
6月6日 ○戊寅,召對于熙政堂。
6月16日 ○戊子,上禦仁政殿,行日次儒生殿講,居首洪原鍾,直赴殿試。
6月25日 ○丁酉,都政下批,以徐左輔爲吏曹參判,李奎鉉爲司憲府大司憲,任百秀爲司諫院大司諫。
6月26日 ○戊戌,召見守令邊將初仕人于熙政堂。
秋七月 7月2日 ○癸卯,上詣仁政殿月臺親傳宗廟、永寧殿秋享香祝。
7月3日 ○甲辰,以金興根爲戶曹判書,李穆淵爲刑曹判書。
7月5日 ○丙午,上禦熙政堂,行藥院入診,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許施陽智縣戊戌以後公納排年之請,重推京畿監司李若愚,仍命未捧守令査發論勘。
右議政權敦仁啓言:「凡係事大之節,卽是有國之所重,而近來習俗渝巧,紀綱隳壞,歲幣方物紬、苧、紙木之品,歲益薄劣,麤細之相錯,長短之交雜,已無可言,而甚至於紙地則或以十六七張作束,紬甯則或以數三十尺作匹。
燕庫呈納之際,嘖舌備至,幾乎生梗。
貢人輩則不念國事之重,惟以利己爲能,員役則從中奸弊,去益無嚴,恣其舞弄,若一向姑息,或至有辱國之擧,則雖斬此輩幾十名,將何以少湔其恥乎?自今番冬行,各項物種,一一各別精備,看品之時,務加審擇,而筵飭之後,若無實効,則該貢人及員役輩,嚴刑遠配,不善檢飭之當該堂上,從重論勘。
」敎曰:「各別申飭。
」 7月6日 ○丁未,以樸岐壽爲兵曹判書。
7月9日 ○庚戌,以李光正爲吏曹判書。
4月13日 ○丙戌,上禦春塘臺,行瑞蔥臺試射。
○副司直洪直弼,從縣道上疏曰: 臣聞人主至尊無上,在上可畏者,惟天爲然,若慢不知敬,忽不知戒,則天乃震怒而譴告之,譴告而不改則棄絶,而至於覆亡矣。
近日天心未豫,災沴竟月,五陽之節,雪霰交下,咎徵之現,不啻澟然。
天之所以降災者,蓋亦眷顧我殿下,丁寧告戒,俾有扶持全安也,殿下信能惕然憂恐,側身修省,則回沴氣爲太和,易危象爲太康,惟在轉移間耳。
伏聞近者,鎭日召對,仰認聖志奮發,體天不息。
昔宋帝雲:『朕居禁中,自有日課。
』先正文簡公臣金昌協,嘗雲『日課之功,?易見効。
』殿下所以遜志時敏者,一此不懈,則可無一曝十寒之患矣。
伏願殿下,懋哉懋哉。
批曰:「所陳諸條,無非先聖先賢格言至論,至而於災咎修省之說,尤爲痛切著明,予用感歎,當作箴戒。
所可愧者,不能緻爾於經席之上,日聞啓沃耳。
」 4月16日 ○己醜,上禦仁政殿,行式年文武科放榜。
4月17日 ○庚寅,上禦熙政堂,受文武新恩謝恩。
○敎曰:「此家伸暴之後,其子科名,良用興感,新及第尹定鉉,弘文校理除授。
」 ○敎曰:「麻提督之後孫,始有科名,則在朝家軫念之道,豈與李提督家有異乎?新榜出身麻夏帛,宣傳官作窠除授。
」 ○上詣永禧殿展謁,儲慶宮、毓祥宮、延祜宮、宣禧宮,展拜。
4月18日 ○辛卯,遞禮曹判書徐憙淳,以憙淳,還代之。
4月20日 ○癸巳,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右議政權敦仁啓言:「兩營停番,間因度支事勢,退展數年矣,聞已準限,自今年固當依例上番,而許久停番之餘,猝地徵調,似或有多少貽弊,且來頭信需,不得不預爲經紀,限三年姑爲仍停,請使度支,逐年留儲,以爲臨時入用之地。
」從之。
○以李翊會爲司憲府大司憲。
4月23日 ○丙申,以李惟秀爲漢城府判尹。
4月29日 ○壬寅,以樸晦壽爲禮曹判書。
五月 5月1日 ○癸卯,上詣景慕宮齋宿。
5月2日 ○甲辰,行景慕宮夏享。
○命翼靖公洪鳳漢,施以不祧之典。
○判下永興本宮後麓補築時監蕫以下,施賞別單。
5月7日 ○己酉,給聞慶縣燒戶,恤典。
5月10日 ○壬子,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以李基華爲司諫院大司諫,金興根爲刑曹判書。
5月14日 ○丙辰,敎曰:「卽見捲堂所懷,則泮長事,誠可訝也。
食堂之或少或多,原非硬定之事,則今以到記稍多,於班首付罰雲者,豈不有欠於權輿之義乎?此不可不一聞其實,大司成趙雲澈,招緻啓闆前,問啓以入。
」政院啓言:「問于大司成趙雲澈處,則以爲『捲堂所懷,與前後事狀,一切相反。
蓋食堂之各書到記,自是古規,而臣屢度提飭,慢不聽從,故不得不先囚下隷,次罰班首,隻出於申明舊式,釐改謬習。
寧或以或多或少,較計於賢關享士之地?』雲。
」敎曰:「觀此問啓,泮儒所懷,誠可駭歎,而欲爲之處分,則反傷事面。
予非不洞燭而然也。
自今以後,食堂到記復舊例,必令各書,以爲洞革謬習之地,泮長別無所失,使之退去。
付罰之兩班首,實有不能檢飭者,竝停擧,仍以此傳敎,付之食堂壁上。
」 5月28日 ○庚午,以金蘭淳爲漢城府判尹,權用經爲成均館大司成。
六月 6月5日 ○丁醜,上禦熙政堂,行藥院入診,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飭兩銓,擇守令及初仕,命慶山還穀指徵無處中,民逋二萬一百五十三石蕩減,命安嶽郡逋吏樸志畊,卽其邑大會民人,梟首警衆,錢逋一萬七千兩零,穀逋九千八百石零也。
6月6日 ○戊寅,召對于熙政堂。
6月16日 ○戊子,上禦仁政殿,行日次儒生殿講,居首洪原鍾,直赴殿試。
6月25日 ○丁酉,都政下批,以徐左輔爲吏曹參判,李奎鉉爲司憲府大司憲,任百秀爲司諫院大司諫。
6月26日 ○戊戌,召見守令邊將初仕人于熙政堂。
秋七月 7月2日 ○癸卯,上詣仁政殿月臺親傳宗廟、永寧殿秋享香祝。
7月3日 ○甲辰,以金興根爲戶曹判書,李穆淵爲刑曹判書。
7月5日 ○丙午,上禦熙政堂,行藥院入診,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許施陽智縣戊戌以後公納排年之請,重推京畿監司李若愚,仍命未捧守令査發論勘。
右議政權敦仁啓言:「凡係事大之節,卽是有國之所重,而近來習俗渝巧,紀綱隳壞,歲幣方物紬、苧、紙木之品,歲益薄劣,麤細之相錯,長短之交雜,已無可言,而甚至於紙地則或以十六七張作束,紬甯則或以數三十尺作匹。
燕庫呈納之際,嘖舌備至,幾乎生梗。
貢人輩則不念國事之重,惟以利己爲能,員役則從中奸弊,去益無嚴,恣其舞弄,若一向姑息,或至有辱國之擧,則雖斬此輩幾十名,將何以少湔其恥乎?自今番冬行,各項物種,一一各別精備,看品之時,務加審擇,而筵飭之後,若無實効,則該貢人及員役輩,嚴刑遠配,不善檢飭之當該堂上,從重論勘。
」敎曰:「各別申飭。
」 7月6日 ○丁未,以樸岐壽爲兵曹判書。
7月9日 ○庚戌,以李光正爲吏曹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