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
關燈
小
中
大
0日
○壬申,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上曰:「近來朝官、士庶,皆着白袍雲,此何故也?」右議政樸晦壽曰:「先朝多有禁令,每因習俗而着之矣。
」上曰:「翼廟亦有禁令。
蓋無服制而專着白袍,誠爲非矣。
」上曰:「士庶有難盡禁,而通籍之文蔭、武朝官之着白袍,可以禁之,以此意申飭好矣。
」晦壽啓言:「日前四學學製兩敎授,竝設於一處,試題各異,庠名不同,而東之券,西或換取,西之券,東或移考。
及其榜出,呈券於此者,名登於彼,互相推移,全沒試體。
此亦國試,若是淆雜,蕩無防限乎?原榜勿施,當該兩敎授,捧現告施以罷職之典,其代,開政差出,更爲試取。
」敎以「寧有如此駭怪之事乎?無論科名大小,國試則一也,苟有一分忌憚,豈至於此乎?原榜勿施與更試,依所奏施行,當該兩敎授,不可以譴罷而止,令該府拿問定罪。
」 ○以李魯秉爲司憲府大司憲。
10月22日 ○甲戌,上禦春塘臺,行方物看品及漢學文臣日次儒生殿講。
10月23日 ○乙亥,上禦重熙堂,行日次儒生殿講比較。
○時原任大臣,聯箚略曰: 臣等昨伏見口傳下敎之下政院者,有中宮殿問候,依古例釐正以入之敎矣。
藥院日次及筵席登對時,各殿候節之請承,卽臣子之常禮恒情也。
坤殿問候,行之爲久,已成儀節,則其重且大,果何如哉?凡屬儀節,愜於情合於禮,則一行之後,惟當奉之惟謹而已,更有何可疑而遽議乎?古例設有可稽,近規亦宜遵行,則今不當捨近而援古也,審矣。
揆諸情禮,決不敢承敎。
批曰:「予亦已諒卿等之言如此。
而日前下敎,卽是從已例而已,卿等其諒之。
」 10月24日 ○丙子,上禦重熙堂,召見三使臣,〈冬至正使金賢根,副使樸容壽,書狀官宋柱獻。
〉辭陛也。
○行日次殿講儒生科次,敎曰: 親臨比較,事體有別,且拖至三日,而爲近三十次者,甚盛矣,何循常例?居首金德根,直赴殿試,之次宋熙正,直赴進士。
10月25日 ○丁醜,兩司聯箚,〈司諫金??,執義李魯奎,掌令成容默、柳泰東,持平羅采奎,獻納柳晏,正言李承圭。
〉曰: 臣等昨因藥房口傳啓辭之頒布者,始聞有中宮殿問候,依舊例釐正之口傳下敎,而藥院陳啓,大僚聯箚,意謂我殿下,亟賜開納矣。
及伏見批旨下者,不惟不賜允兪,以從已例釐正爲敎,臣等未敢知我殿下,何若是靳兪乎?坤殿問候之便成已例,爲莫重之儀節,今無容贅陳,而第伏念人臣之於君父,有如人子之事親。
假如人子之晨省問候於其父也,不察其母候之如何,則是可曰情理乎?情理之所在,卽禮節之所由生也,殿下何必以古例爲援據,而欲爲釐正乎?臣等職忝獻替,今始聯請,亦已晩矣。
伏願亟加三思,俯循群下之請焉。
批曰:「省箚具悉。
」 ○以樸永元爲司憲府大司憲,任百秀爲司諫院大司諫。
10月26日 ○戊寅,政院聯疏,請陳箚諸臺,亟賜處分,批曰:「當初口敎於政院者,不過釐正其藥房啓辭之謬,而遵列朝已行之例也。
前後爭難之,輒曰:『屢十年舊例,不可遽改』雲,而此節始行於辛巳三月以後,則在今日之事體,決不敢援用。
而以格例間微事,看作大事,轉成滋惑之階,若有事端而爭執者然,甚至於臺箚之倡出虛無之說,傅會勒斷,敢逼莫嚴之地。
渠所雲匡救者,適足爲自幹斁敗,寧不痛惋?誹謗煽惑之不已,緻此直犯手勢,此專由於予之不能見憚而然也,慙歎曷已?此箚豈渠獨辦,而公議則三司在焉,卿等何必深引?」 ○時原任大臣,聯箚請聯箚諸臺,亟降處分,快施當律,賜批不從。
○兩司聯疏,請前臺諫金??等,拏鞫,施以當律,批曰:「已諭於大臣喉院之批矣。
」 ○玉堂聯箚,請金??等拏鞫,賜批。
10月27日 ○己卯,執義李裕元,疏請金??等拏鞫,賜批。
○時原任大臣,再箚賜批。
○兩司再箚賜批。
○玉堂再箚,請金??等,拏鞫賜批。
10月28日 ○庚辰,雨雷。
○玉堂聯疏,請金??等拏鞫,賜批。
○時原任大臣,三箚請金??等事,快從三司之請,賜批。
○敎曰:「雷電之頻疊,無如今年,而轟轟之異,又發於收藏之時,災豈虛生?必有所召。
予小子沖齡否德,上不能對越天心,下不能懷保民生,以緻仁天示警,至此之極,懍惕憂懼,曷敢自已?自今日減膳三日,凡厥在廷,各陳袞闕,以及時政,俾爲修省消弭之策。
」 ○以徐憙淳爲禮曹判書。
10月29日 ○辛巳,敎曰: 大臣三司,多日力請,亦不可一向靳持,金??等,令王府拏來囚。
又敎曰:「親鞫爲之。
」 ○禦北營,行親鞫。
○罪人金??原情後刑問一次,訊杖第九度停刑。
○罪人李魯奎、李承圭、柳晏原情。
○敎曰:「親鞫撤罷。
」領府事趙寅永等曰:「今下處分,果是盛德事。
而第念鞫囚誣逼之罪,幹犯至重,一番訊問,情節未覈,而遽下酌處之命,鞫體王章,決不當如是而止。
伏願亟許還收焉。
」上曰:「卿等之言是矣,而如渠愚蠢之類,不足責矣,卿等勿爲煩達可也。
」寅永等曰:「今此訊問,止於四囚,而拏來諸囚,則初不一問矣。
情節旣未盡覈,則何可遽命酌處乎?伏願亟收今下傳敎,更加窮覈焉。
」上曰:「予深有商量者存,卿等勿復煩請。
」 ○敎曰:「渠輩之今番罪犯,幹紀斁倫,做謊誣逼,律之常憲,焉逭三尺?而今見納供,卽一愚蠢之類,雖窮覈而得情,必不過胡辭亂說而止。
特以全保世臣之本意,無寧失刑而屈法。
鞫廳罪人金??,特貸一縷,古今島減死圍籬,拏來諸罪人,便是脅從之徒,與首惡,似有間焉,何足深究?」竝施島配之典,使之當日押付。
「 十一月 11月1日 ○壬午,金吾時原任大臣兩司玉堂,聯箚請亟收金??等配置之命,賜批,執義李裕元,陳疏請金??等更鞫,賜批。
○罷判義禁樸岐壽職。
敎曰:「昨日親鞫時,金吾擧行,多不成樣,而今此配所磨鍊中,巨濟、南海,或涉太歇。
雖爲特敎,酌處王府,則不當如是,使之改定以入,當該禁堂,施以罷職之典。
」 ○三司合啓,請金??等更鞫,賜批,不允。
○義禁府啓言,鞫廳罪人金??,古今島減死圍籬安置,柳晏荏子島,李承圭鹿島,李魯奎珍島郡,成容默呂島,柳泰東智島,羅采奎薪智島,定配所押送,允之。
11月5日 ○丙戌,上禦熙政堂,召見時原任大臣禮堂。
敎曰:「明年,卽我慈殿寶齡洽滿四旬,在小子愛日之誠,慶祝曷已?謹遵戊子已例,宜擧進爵之禮。
故自內屢爲仰請,而慈殿以儀節之張大,私情之悲慟,不賜勉從之音,下情豈勝缺然?旣有如今日援據之已例,則飾慶無所爲拘,而仰體撝謙之慈心,亦不敢縷縷力請。
進爵之節,自有展誠之時,當於月正元日,親上表裏、緻詞、箋文,告布等節,令該曹,磨鍊以入。
」 ○以徐箕淳爲刑曹判書,洪在喆爲漢城府判尹,鄭泰東爲鹹鏡南道兵馬節度使,蔡學永爲全羅右道水軍節度使。
11月6日 ○丁亥,上禦春塘臺,行文臣吏文製述。
11月7日 ○戊子,敎曰:「祭享所重何如,而元陵、綏陵、景陵,餕餘藥果,全不成樣,豈有如此道理?當該典祀官,拿問嚴勘,奉常寺員役及熟手等,令攸司,照法嚴繩。
」 11月11日 ○壬辰,以李嘉愚爲漢城府判尹,李鼎臣爲京畿觀察使。
11月14日 ○乙未,以李嘉愚爲司憲府大司憲,以尹定鉉爲成均館大司成。
11月20日 ○辛醜,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召對于熙政堂。
○以樸岐壽爲漢城府判尹,以李熙章爲全羅右道水軍節度使。
11月22日 ○癸卯,召對于熙政堂,講《國朝寶鑑》。
○以徐憙淳爲兵曹判書,金蘭淳爲禮曹判書。
11月23日 ○甲辰,備局啓言:「卽見慶尙監司李啓朝狀啓,則枚擧聞慶縣田畓改量執摠,除卻免稅與陳田畓,則時起實摠,爲一千九百二十二結二十五負零,比乙巳田減三百十結三負零,畓加三百九十九結七十三負零。
自今年,以新量案施行。
」允之。
11月25日 ○丙午,上禦熙政堂,行藥院入診。
11月26日 ○丁未,上禦熙政堂,命諸承旨持公事入侍。
11月28日 ○己酉,以尹定鉉爲吏曹參議,南秉哲爲成均館大司成。
十二月 12月1日 ○壬子,以徐相五爲三道統制使,兼慶尙右道水軍節度使。
12月2日 ○癸醜,以洪學淵爲司憲府大司憲。
12月7日 ○戊午,上詣仁政殿月臺親傳社稷、宗廟、景慕宮,臘享香祝。
12月11日 ○壬戌,義州府尹尹緻秀,疏陳私蔘稅之弊,仍請革罷,批曰:「所謂闔眼稅之名,未知創自何年,而壞蔑國綱,胡至此極?搜驗潛越,自有法律,令廟堂,爛加商確,嚴立科條,從長稟處。
」 12月17日 ○戊辰,上禦春塘臺,行柑製,表居首趙獻永,直赴殿試。
12月18日 ○己巳,上禦熙政堂,召見入格儒生。
12月20日 ○辛未,上禦春塘臺,行日次儒生殿講。
12月21日 ○壬申,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命守令別薦人,申飭收用。
○命受香獻官乘轎者,隨現重勘,仍飭祭官預差誓齊之規。
○右議政樸晦壽啓言:「兩司諸臣之許以私義引避者,上以軫體下之政,下以伸敦親之誼,此誠昭代之厚風,臺閣之美規。
而挽近以來,殆無限節,姓若同貫則不計遠近,論其處義則至引句語,每於新除之後,來避紛紜。
昔在正廟丁酉,一臺臣以合啓中九寸親避嫌,而伊時堂啓臺章,相繼糾擧,或以爲『法外之例,有關後弊。
』或以爲『服盡緦功,不當強引。
』至蒙不敍之典。
夫九寸袒免之親,不甚踈遠而猶尙如此,況於不計寸數之人,豈可猥陳苟且之私義,冒襲屑越之謬習乎?自今以後,凡係袒免之親外,毋得避嫌事,請定爲令式。
」從之。
○行日次儒生殿講,居首趙在應,直赴殿試。
12月22日 ○癸酉,都政下批,以成遂默爲司憲府大司憲,尹穳爲司諫院大司諫,具載龍爲鹹鏡北道兵馬水軍節度使。
12月24日 ○乙亥,上禦熙政堂,召見守令邊將初仕人。
12月28日 ○己卯,以閔緻成爲司憲府大司憲。
12月29日 ○庚辰,上詣仁政殿月臺親傳社稷祈穀祭香祝。
○京兆獻民數,五部及八道都元戶,一百五十八萬一千五百九十四戶,人口男三百三十七萬三千九百二口,女三百三十六萬九千九百六十口。
〈憲宗經文緯武明仁哲孝大王實錄卷之十三
上曰:「近來朝官、士庶,皆着白袍雲,此何故也?」右議政樸晦壽曰:「先朝多有禁令,每因習俗而着之矣。
」上曰:「翼廟亦有禁令。
蓋無服制而專着白袍,誠爲非矣。
」上曰:「士庶有難盡禁,而通籍之文蔭、武朝官之着白袍,可以禁之,以此意申飭好矣。
」晦壽啓言:「日前四學學製兩敎授,竝設於一處,試題各異,庠名不同,而東之券,西或換取,西之券,東或移考。
及其榜出,呈券於此者,名登於彼,互相推移,全沒試體。
此亦國試,若是淆雜,蕩無防限乎?原榜勿施,當該兩敎授,捧現告施以罷職之典,其代,開政差出,更爲試取。
」敎以「寧有如此駭怪之事乎?無論科名大小,國試則一也,苟有一分忌憚,豈至於此乎?原榜勿施與更試,依所奏施行,當該兩敎授,不可以譴罷而止,令該府拿問定罪。
」 ○以李魯秉爲司憲府大司憲。
10月22日 ○甲戌,上禦春塘臺,行方物看品及漢學文臣日次儒生殿講。
10月23日 ○乙亥,上禦重熙堂,行日次儒生殿講比較。
○時原任大臣,聯箚略曰: 臣等昨伏見口傳下敎之下政院者,有中宮殿問候,依古例釐正以入之敎矣。
藥院日次及筵席登對時,各殿候節之請承,卽臣子之常禮恒情也。
坤殿問候,行之爲久,已成儀節,則其重且大,果何如哉?凡屬儀節,愜於情合於禮,則一行之後,惟當奉之惟謹而已,更有何可疑而遽議乎?古例設有可稽,近規亦宜遵行,則今不當捨近而援古也,審矣。
揆諸情禮,決不敢承敎。
批曰:「予亦已諒卿等之言如此。
而日前下敎,卽是從已例而已,卿等其諒之。
」 10月24日 ○丙子,上禦重熙堂,召見三使臣,〈冬至正使金賢根,副使樸容壽,書狀官宋柱獻。
〉辭陛也。
○行日次殿講儒生科次,敎曰: 親臨比較,事體有別,且拖至三日,而爲近三十次者,甚盛矣,何循常例?居首金德根,直赴殿試,之次宋熙正,直赴進士。
10月25日 ○丁醜,兩司聯箚,〈司諫金??,執義李魯奎,掌令成容默、柳泰東,持平羅采奎,獻納柳晏,正言李承圭。
〉曰: 臣等昨因藥房口傳啓辭之頒布者,始聞有中宮殿問候,依舊例釐正之口傳下敎,而藥院陳啓,大僚聯箚,意謂我殿下,亟賜開納矣。
及伏見批旨下者,不惟不賜允兪,以從已例釐正爲敎,臣等未敢知我殿下,何若是靳兪乎?坤殿問候之便成已例,爲莫重之儀節,今無容贅陳,而第伏念人臣之於君父,有如人子之事親。
假如人子之晨省問候於其父也,不察其母候之如何,則是可曰情理乎?情理之所在,卽禮節之所由生也,殿下何必以古例爲援據,而欲爲釐正乎?臣等職忝獻替,今始聯請,亦已晩矣。
伏願亟加三思,俯循群下之請焉。
批曰:「省箚具悉。
」 ○以樸永元爲司憲府大司憲,任百秀爲司諫院大司諫。
10月26日 ○戊寅,政院聯疏,請陳箚諸臺,亟賜處分,批曰:「當初口敎於政院者,不過釐正其藥房啓辭之謬,而遵列朝已行之例也。
前後爭難之,輒曰:『屢十年舊例,不可遽改』雲,而此節始行於辛巳三月以後,則在今日之事體,決不敢援用。
而以格例間微事,看作大事,轉成滋惑之階,若有事端而爭執者然,甚至於臺箚之倡出虛無之說,傅會勒斷,敢逼莫嚴之地。
渠所雲匡救者,適足爲自幹斁敗,寧不痛惋?誹謗煽惑之不已,緻此直犯手勢,此專由於予之不能見憚而然也,慙歎曷已?此箚豈渠獨辦,而公議則三司在焉,卿等何必深引?」 ○時原任大臣,聯箚請聯箚諸臺,亟降處分,快施當律,賜批不從。
○兩司聯疏,請前臺諫金??等,拏鞫,施以當律,批曰:「已諭於大臣喉院之批矣。
」 ○玉堂聯箚,請金??等拏鞫,賜批。
10月27日 ○己卯,執義李裕元,疏請金??等拏鞫,賜批。
○時原任大臣,再箚賜批。
○兩司再箚賜批。
○玉堂再箚,請金??等,拏鞫賜批。
10月28日 ○庚辰,雨雷。
○玉堂聯疏,請金??等拏鞫,賜批。
○時原任大臣,三箚請金??等事,快從三司之請,賜批。
○敎曰:「雷電之頻疊,無如今年,而轟轟之異,又發於收藏之時,災豈虛生?必有所召。
予小子沖齡否德,上不能對越天心,下不能懷保民生,以緻仁天示警,至此之極,懍惕憂懼,曷敢自已?自今日減膳三日,凡厥在廷,各陳袞闕,以及時政,俾爲修省消弭之策。
」 ○以徐憙淳爲禮曹判書。
10月29日 ○辛巳,敎曰: 大臣三司,多日力請,亦不可一向靳持,金??等,令王府拏來囚。
又敎曰:「親鞫爲之。
」 ○禦北營,行親鞫。
○罪人金??原情後刑問一次,訊杖第九度停刑。
○罪人李魯奎、李承圭、柳晏原情。
○敎曰:「親鞫撤罷。
」領府事趙寅永等曰:「今下處分,果是盛德事。
而第念鞫囚誣逼之罪,幹犯至重,一番訊問,情節未覈,而遽下酌處之命,鞫體王章,決不當如是而止。
伏願亟許還收焉。
」上曰:「卿等之言是矣,而如渠愚蠢之類,不足責矣,卿等勿爲煩達可也。
」寅永等曰:「今此訊問,止於四囚,而拏來諸囚,則初不一問矣。
情節旣未盡覈,則何可遽命酌處乎?伏願亟收今下傳敎,更加窮覈焉。
」上曰:「予深有商量者存,卿等勿復煩請。
」 ○敎曰:「渠輩之今番罪犯,幹紀斁倫,做謊誣逼,律之常憲,焉逭三尺?而今見納供,卽一愚蠢之類,雖窮覈而得情,必不過胡辭亂說而止。
特以全保世臣之本意,無寧失刑而屈法。
鞫廳罪人金??,特貸一縷,古今島減死圍籬,拏來諸罪人,便是脅從之徒,與首惡,似有間焉,何足深究?」竝施島配之典,使之當日押付。
「 十一月 11月1日 ○壬午,金吾時原任大臣兩司玉堂,聯箚請亟收金??等配置之命,賜批,執義李裕元,陳疏請金??等更鞫,賜批。
○罷判義禁樸岐壽職。
敎曰:「昨日親鞫時,金吾擧行,多不成樣,而今此配所磨鍊中,巨濟、南海,或涉太歇。
雖爲特敎,酌處王府,則不當如是,使之改定以入,當該禁堂,施以罷職之典。
」 ○三司合啓,請金??等更鞫,賜批,不允。
○義禁府啓言,鞫廳罪人金??,古今島減死圍籬安置,柳晏荏子島,李承圭鹿島,李魯奎珍島郡,成容默呂島,柳泰東智島,羅采奎薪智島,定配所押送,允之。
11月5日 ○丙戌,上禦熙政堂,召見時原任大臣禮堂。
敎曰:「明年,卽我慈殿寶齡洽滿四旬,在小子愛日之誠,慶祝曷已?謹遵戊子已例,宜擧進爵之禮。
故自內屢爲仰請,而慈殿以儀節之張大,私情之悲慟,不賜勉從之音,下情豈勝缺然?旣有如今日援據之已例,則飾慶無所爲拘,而仰體撝謙之慈心,亦不敢縷縷力請。
進爵之節,自有展誠之時,當於月正元日,親上表裏、緻詞、箋文,告布等節,令該曹,磨鍊以入。
」 ○以徐箕淳爲刑曹判書,洪在喆爲漢城府判尹,鄭泰東爲鹹鏡南道兵馬節度使,蔡學永爲全羅右道水軍節度使。
11月6日 ○丁亥,上禦春塘臺,行文臣吏文製述。
11月7日 ○戊子,敎曰:「祭享所重何如,而元陵、綏陵、景陵,餕餘藥果,全不成樣,豈有如此道理?當該典祀官,拿問嚴勘,奉常寺員役及熟手等,令攸司,照法嚴繩。
」 11月11日 ○壬辰,以李嘉愚爲漢城府判尹,李鼎臣爲京畿觀察使。
11月14日 ○乙未,以李嘉愚爲司憲府大司憲,以尹定鉉爲成均館大司成。
11月20日 ○辛醜,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召對于熙政堂。
○以樸岐壽爲漢城府判尹,以李熙章爲全羅右道水軍節度使。
11月22日 ○癸卯,召對于熙政堂,講《國朝寶鑑》。
○以徐憙淳爲兵曹判書,金蘭淳爲禮曹判書。
11月23日 ○甲辰,備局啓言:「卽見慶尙監司李啓朝狀啓,則枚擧聞慶縣田畓改量執摠,除卻免稅與陳田畓,則時起實摠,爲一千九百二十二結二十五負零,比乙巳田減三百十結三負零,畓加三百九十九結七十三負零。
自今年,以新量案施行。
」允之。
11月25日 ○丙午,上禦熙政堂,行藥院入診。
11月26日 ○丁未,上禦熙政堂,命諸承旨持公事入侍。
11月28日 ○己酉,以尹定鉉爲吏曹參議,南秉哲爲成均館大司成。
十二月 12月1日 ○壬子,以徐相五爲三道統制使,兼慶尙右道水軍節度使。
12月2日 ○癸醜,以洪學淵爲司憲府大司憲。
12月7日 ○戊午,上詣仁政殿月臺親傳社稷、宗廟、景慕宮,臘享香祝。
12月11日 ○壬戌,義州府尹尹緻秀,疏陳私蔘稅之弊,仍請革罷,批曰:「所謂闔眼稅之名,未知創自何年,而壞蔑國綱,胡至此極?搜驗潛越,自有法律,令廟堂,爛加商確,嚴立科條,從長稟處。
」 12月17日 ○戊辰,上禦春塘臺,行柑製,表居首趙獻永,直赴殿試。
12月18日 ○己巳,上禦熙政堂,召見入格儒生。
12月20日 ○辛未,上禦春塘臺,行日次儒生殿講。
12月21日 ○壬申,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命守令別薦人,申飭收用。
○命受香獻官乘轎者,隨現重勘,仍飭祭官預差誓齊之規。
○右議政樸晦壽啓言:「兩司諸臣之許以私義引避者,上以軫體下之政,下以伸敦親之誼,此誠昭代之厚風,臺閣之美規。
而挽近以來,殆無限節,姓若同貫則不計遠近,論其處義則至引句語,每於新除之後,來避紛紜。
昔在正廟丁酉,一臺臣以合啓中九寸親避嫌,而伊時堂啓臺章,相繼糾擧,或以爲『法外之例,有關後弊。
』或以爲『服盡緦功,不當強引。
』至蒙不敍之典。
夫九寸袒免之親,不甚踈遠而猶尙如此,況於不計寸數之人,豈可猥陳苟且之私義,冒襲屑越之謬習乎?自今以後,凡係袒免之親外,毋得避嫌事,請定爲令式。
」從之。
○行日次儒生殿講,居首趙在應,直赴殿試。
12月22日 ○癸酉,都政下批,以成遂默爲司憲府大司憲,尹穳爲司諫院大司諫,具載龍爲鹹鏡北道兵馬水軍節度使。
12月24日 ○乙亥,上禦熙政堂,召見守令邊將初仕人。
12月28日 ○己卯,以閔緻成爲司憲府大司憲。
12月29日 ○庚辰,上詣仁政殿月臺親傳社稷祈穀祭香祝。
○京兆獻民數,五部及八道都元戶,一百五十八萬一千五百九十四戶,人口男三百三十七萬三千九百二口,女三百三十六萬九千九百六十口。
〈憲宗經文緯武明仁哲孝大王實錄卷之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