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

關燈
求仰助之義耳。

    矧今簾儀誕撤,萬務之繁,在予眇躬,顧以寡昧,夙夜所以祗慄者,曷敢不于前,寧人圖功惟始,而雖以卿愛君憂國之誠言之,豈復一向邁往遐棄,予莫之顧否?大耋康強,天所以佑君子也。

    而春煦漸暢,尤可以有間驅馳,卿其勉回初心,剋日造朝,宥密我基命,緝熙我典學,是予區區之望也。

    」諭宋來熙曰:「惟爾古家之世裔也,先正之嫡傳也。

    若念沖子眷禮之隆重,前人休戚之與同,則庶幾幡然簉朝,弘濟我艱難,而自予嗣服之初,幾爾旌招之諭,而奈此誠禮之未孚,尙爾遐萉之莫回,雖予之極知多愧,而嗟爾之不能無慨也。

    以予寡昧,承祖宗艱大之業,幸賴慈天之七年覆臨,垂拱無爲。

    今焉東朝之簾帷已撤,而予亦係志學之年,萬幾親摠,而效愈邈,庶績多艱,而治不徯此,專由於學業不精,輔導無人,章句訓詁之間,無絲毫裨補之力。

    故歲之首月之元,端門視朝,卽是延訪群臣之意,而政須鴻儒,宿學心得而躬行者,置之左右,委之以啓沃開導之責。

    此爲今日急務,苟求其人,捨爾伊誰?此時予心之所蘄向也,朝野之所想望也,士林之所矜式也,擧皆以爾爲歸,而亦莫不以爾爲先,以爾平日山鬥之望,緻澤之志,今何一向邁邁,長往不返,以妨諸儒賢旁招求助之美事乎?毋謂寡躬沖藐之無足與有爲,亟念新學就將之迨此不可失,卽日登塗,以副側席如渴之思。

    」諭成近默曰:「爾之膺經筵之選者,今已久矣,予之勤幹旌之招者,亦已屢矣。

    誠禮未盡,遐遯莫回,悵愧之餘,深庸慨然。

    爾是誰家人也?箕裘詩禮,茶飯經傳,士林之所矜式,朝野之所想望,予亦安得不如渴思飮,必緻乃已哉?顧予寡昧,新摠萬幾,此時輔導啓沃之任,不得如爾宿德之士,則將何以緻典學之工,成從欲之治乎?載念我穆陵盛際,爾家先正,實左右之至今赫赫人耳目,是何曾自淑其身,固守東岡,以不出爲高也?今予之所期於爾者,卽先正之所以事穆陵也。

    矧今三陽惟新,講筵將開,對天茂時,予方自勉,此際側席之心,倍切于中。

    爾其勉回考槃之志,庸副縶駒之誠,上以補予不逮,下以趾厥先美,毋孤予凝企之望焉。

    」諭金仁根曰:「粵予歲之首,維月上旬,端門視朝,咨訪群工,深惟爲治之要,蓋莫先於崇儒禮賢,予於爾前後敦勉,亦旣屢矣。

    握瑜懷瑾,自甘永矢,引旌徒勤,皎駒難縶,亶由予涼德淺誠,不足相孚,而亦不能不爲爾惜之。

    爾以忠賢世冑,擩染庭訓,予雖未及見爾,不問可知爲當世賢者。

    匡弼啓沃之責,衛道扶世之功,尙有賴於林下諸賢,爾雖欲肥遯於衡泌之間,其可得乎?噫!惇尙儒術,卽我列聖朝相傳之家法也。

    爾家先正,洪贊明命,朝野爲之型範,士林爲之矜式,予所召,卽先王之禮也,爾所膺,卽先正之職也。

    予曷其不于前,寧人圖功攸行,爾亦曷敢不于昔先正遺烈是則也?又況慈聖之丁寧詔敎,不越乎勤學親賢四箇字,在於招延之列者,宜于于然來爾,尙朝夕左右,迪予一人,用答揚光訓。

    此所以寤寐翹想,必欲緻之朝端者也。

    顧今慈徽丕闡,八方普歡,其在同慶之義,寧容駕屨之俟?眷彼東江,一葦可杭。

    玆宣數行,用替戔帛,爾其勉回遐心,卽日幡然,賁我盛典,輔予不穀,以副虛佇企凝之望。

    」 1月13日 ○己亥,上詣仁政殿,親受大王大妃加上尊號單子,仍上箋文尊號曰光聖。

     1月15日 ○辛醜,月食,旣。

     ○以趙秉憲爲吏曹參議。

     ○以宋啓榦爲司憲府大司憲,閔英世爲司諫院大司諫。

     ○京各司各營,進庚子會計簿。

    〈戶曹、餉廳、惠廳、兵曹、訓局、禁營、禦營、摠廳,時在黃金一百四十七兩八錢一分,銀子二十二萬三千六百五十五兩三錢二分,錢文四十九萬六千九百七十八兩三錢五分,綿紬三十三同十二疋,木二千一百四千六同四十一疋三十四尺零,苧布七同二十七疋二十一尺,布子六百四十一同四十六疋四尺零,米九萬六千五百四十三石九鬥一升零,田米八百八十五石四鬥一升,太一萬八千二十九石九鬥三升,皮雜穀二千一百六十一石十四鬥五升零。

    〉 1月16日 ○壬寅,以權敦仁爲吏曹判書,洪敬謨爲工曹判書。

     ○中批,以金左根爲兵曹判書。

     1月18日 ○甲辰,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命親摠萬幾陳賀,以進冊寶日合慶擧行。

     ○命大護軍柳和源,判尹除授,以年最老也。

     1月19日 ○乙巳,以閔緻成爲鹹鏡道觀察使,韓鎭?爲司諫院大司諫。

     1月22日 ○戊申,設人日製于泮宮。

     1月23日 ○己酉,以李羲準爲司憲府大司憲。

     1月24日 ○庚戌,備邊司啓言:「卽見義州府尹李圭祊所報,則以爲紅蔘原包外,收稅錢七萬一千五百二十兩內,除卻年例劃給,餘在爲五萬二千三百九十五兩矣,本府勑需,每患不足,今以此數,詳定作穀,名以灣府勑穀,折半留置本府,折半分留取耗於道內爲辭矣。

    蔘包之弊,誠到末如設始,已五十年加數,至八千斤,潛越之多,殆無紀極。

    姑以此報言之,旣未得隨現如律,所謂屬公之物,又繫襲謬之事,則揆以經法,終欠正當。

    而參諸流來,積痼目下事狀,實出於任怨奉公之意。

    依所報使之作穀分留取耗,而就元數中限五分一置之灣府,五分之四分置道內,若値應用之時,則必待報司草記後施行事,請幷分付於該道該府。

    」允之。

     1月25日 ○辛亥,資憲大夫漢城府判尹兼成均館祭酒宋啓榦卒。

    敎曰:「故祭酒,以耆耉儒賢,雅操彌堅,予所以期緻經席,爰擢正卿,繼宣敦召,而逝單遽至,悵衋曷喩?弔祭之節,喪葬之需,令該曹,照例擧行,造墓擔持軍,亦令本道題給。

    」啓榦,浚吉之後,明欽孫也。

    純宗時儒賢李直輔,奏其經行,擢授經筵官,啓榦固辭,恒以身不出言出爲戒,每除官,承別諭,或詢問,不敢對。

    好學,手鈔經傳要語,以自警省而守晦甚固,不以儒逸自居也。

    故探賾造詣,與夫言論風旨,世無有睹聞者也。

    諡文敬。

     ○以柳相弼爲右邊捕盜大將。

     1月29日 ○乙卯,以金輔根爲成均館大司成。

     二月 2月5日 ○庚申,召對于熙政堂。

     2月8日 ○癸亥,召對于熙政堂。

     2月9日 ○甲子,以金大根爲吏曹參議。

     2月11日 ○丙寅,以趙秉憲爲江原道觀察使。

     2月13日 ○戊辰,上詣仁政殿,親上大王大妃冊寶。

     ○上禦仁政殿,受賀頒敎,赦。

     2月14日 ○己巳,上號都監堂郞以下施賞有差,禮房承旨金鍏,對擧承旨成遂默,都監提調徐憙淳、趙秉鉉,都廳曺雲承、申錫愚,玉冊文書寫官洪敬謨,幷加資。

     ○興寅君最應疏略曰: 臣退自呼嵩之班,特蒙授資之命,而臣兄是應,與臣同品矣,臣若先陞,則一府之內,弟爲首堂,兄爲次堂矣。

    伏乞還收。

     批曰:「卿言當然,所請依施。

    」仍命興完君是應加資。

     2月15日 ○庚午,敎曰:「慈德益隆,冊寶恭上,予小子歡忭之忱,庶得少伸。

    其在廣慶之道,不宜以特例爲拘,貢人舊遺在三千石,市民徭役限一朔,泮人懸房贖限十日,諸道舊還十萬石,幷蕩減事,令廟堂行會。

    」 2月16日 ○辛未,敎曰:「故判敦寧金逌根,不待諡狀,議諡。

    」 2月19日 ○甲戌,召見全羅監司李敦榮于熙政堂,辭陛也。

     2月20日 ○乙亥,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右議政趙寅永啓言:「年前以文臣十邑,還作本窠事,筵稟矣,見今蔭仕之虛司果,頗有積滯之慮,不可不略有變通。

    蔭職區處間,文臣十邑,依已例姑令從便排擬,而社稷令文臣一窠,例以承文參上擬望,故每患苟艱,此則請自今永作蔭窠事,分付。

    」從之。

    又啓言:「大抵薦選之法,以精爲貴,一或有濫,不如不爲。

    向以淸白吏收薦事,筵稟蒙允矣。

    謹考《通編薦擧條》曰:『薦謹吏令二品以上,各擧所知,書送廟堂雲,』又考正廟朝薦主諸人,則亦似六曹堂上之幷與而時措,則古今有異,位著則多寡不同,參酌折衷,合有其宜。

    今番則姑令正卿以上及,備堂、六曹、漢城府堂上,各薦可薦之人,而亦以限一朔收合之意,請更爲分付。

    」從之。

     ○召對于熙政堂。

     ○以李光正爲刑曹判書,李憲球爲漢城府判尹。

     2月26日 ○辛巳,以金興根爲平安道觀察使。

     2月27日 ○壬午,召對于熙政堂。

     2月28日 ○癸未,召對于熙政堂。

     2月29日 ○甲申,上詣宗廟、景慕宮展拜,春謁也。

     三月 3月5日 ○庚寅,以李若愚爲刑曹判書,吳一善爲慶尙右道兵馬節度使。

     3月7日 ○壬辰,大王大妃母臨四十年稱慶,上禦仁政殿,頒敎受賀,赦。

     ○敎曰:「今番陳賀時,禮房承旨樸長復,對擧承旨安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