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
關燈
小
中
大
(戊申)十四年清道光二十八年
春正月
1月1日
○丙子,上,展拜于太廟,春謁也。
○大王大妃殿寶齡六旬,王大妃殿寶齡望五。
上,詣仁政殿,親上緻詞箋文表裏,仍頒敎受賀,赦。
1月2日 ○丁醜,敎曰:「正月上日,誕擧縟儀,予小子歡忭慶祝,與昨年何異?其在廣慶之義,宜有示意之擧,貢人舊遺在三千石,市民徭役限一朔,泮人懸房贖限十日,各道舊還限三萬石,蕩減。
」 ○命陳賀時禮房承旨李根友,對擧承旨徐有薰,宣敎官奉常正金世均,竝加資。
○召見守令邊將初仕人于誠正閣。
1月4日 ○己卯,敎曰:「是年是月,卽皇明太祖高皇帝建有天下之舊甲也,風泉之感,曷有其已?十二日,當詣奉室行禮矣,該房知悉。
」 1月5日 ○庚辰,上詣仁政殿月臺,親傳社稷大祭香祝。
1月6日 ○辛巳,給洪原縣渰戶,恤典。
1月8日 ○癸未,命高原郡虛穀還八千石,竝蕩減,嚴飭嶺北十邑公私穀,混置一庫之弊,因本道暗行禦史洪祐健別單,廟堂回啓也。
命逋吏之因官用加下,公穀虧欠,上納愆滯者,令道臣,隨現嚴劾,自京司一一還徵,因全羅道暗行禦史李敎英別單,廟堂回啓也。
1月10日 ○乙酉,上禦誠正閣,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命遣官緻祭于忠愍公李鳳祥,忠壯公南延年,贈參判洪霖之淸州表忠祠,贈大司憲李述原之居昌褒忠祠,仍命錄後,以戊申舊甲再回也。
○領議政權敦仁啓言:「臣於昨冬湖西右道、湖南左道兩繡啓,實有不勝其駭歎者。
湖西之論結城前縣監申命衍曰:『冊室之預政』雲雲,聞該倅在官以來,前後無他人之居冊者,而隻有其父,就養於其官。
次雲湖南之論雲峯前縣監鄭裕健曰:『與其兄鬥健』以下,諸句臚列狼藉,藉曰其言皆實,父與兄同也。
罪在於弟而論及其兄,亦與結城之啓,何異焉?湖西右道禦史宋廷和,湖南左道禦史李敎英,請竝施譴削之典。
」批曰:「兩繡衣事,傷敗猥屑,果如卿奏,譴削猶輕,所當嚴處,而亦不足深責,依施。
」 ○命故奉事李顯在,特贈臺職,孝行也。
○命龜城府使李容純,許用防禦履歷。
○命今番增廣科名,以大王大妃殿寶齡六旬,王大妃殿寶齡望五,純宗大王追上尊號,大王大妃殿加上尊號,翼宗大王追上尊號,王大妃殿加上尊號,合六慶慶科增廣設行。
○敎曰:「李玄文,卽駭悖沒覺之類,屢經査招,合施當律,而以法從銜命之人,宛轉呼號於縲絏桁楊之下者,亦旣多年,足懲其濫杖之罪,況今慶會無前,霈澤旁流?非曰無辜,寧失不經,楊州囚推罪人李玄文,特爲減死定配于金甲島。
」 1月11日 ○丙戌,以李魯秉爲司憲府大司憲。
1月15日 ○庚寅,京各司各營,進丁未會計簿。
〈戶曹、餉廳、惠廳、兵曹、總營、訓局、禁營、禦營時在黃金,一百三十一兩四分,銀子二十萬三千八百八十一兩六分八裡,錢文七十三萬五千六十七兩七錢九分,綿紬八十三同二十七疋十四尺,木四千二百三十同十九疋七尺一寸,苧布九十同三疋二十四尺,布子八百七十同十三疋二十四尺,米二十八萬三千七百七十石一鬥九升七合零,太一萬二千二百十一石十四鬥一升四合,田米五萬二千五百五十一石六鬥七升一合,皮雜穀三萬六千一百四十一石四鬥五升。
〉 1月16日 ○辛卯,以閔緻成爲司憲府大司憲,洪學淵爲刑曹判書。
1月19日 ○甲午,設人日製于泮宮。
○以李若愚爲刑曹判書。
○中批,以徐左輔爲兵曹判書。
○以尹緻秀爲弘文館副提學。
1月20日 ○乙未,召見入格儒生于誠正閣。
1月21日 ○丙申,給鹹陽等邑燒戶,恤典。
1月23日 ○戊戌,以金興根爲禮曹判書,李景在爲司憲府大司憲。
1月24日 ○己亥,上,詣奉室行禮。
○以閔緻成爲司憲府大司憲,洪祐順爲司諫院大司諫,金東健爲議政府左參贊。
1月25日 ○庚子,行本館錄,八點,李鼎敍、鄭鎏、李彙圭、金禹銖、柳來維、柳興吉、南鍾三、尹行福、沈宜元、睦仁?、李鼎信、李維謙、樸斅默、尹哲求、樸浚愚、金炳雲、金有淵、徐堂輔、鄭鍚朝、洪祐命、權永秀、尹堉、李升洙、李鍾浩、洪秉壽、趙獻永,取二十六人。
1月28日 ○癸卯,以尹義儉爲禦營大將。
二月 2月1日 ○乙巳,上詣仁政殿月臺,親傳景慕宮春享香祝。
2月4日 ○戊申,以尹定鉉爲黃海道觀察使,樸容壽爲江原道觀察使,金相宇爲黃海道兵馬節度使,申紹爲忠淸道兵馬節度使,申觀浩爲全羅道兵馬節度使,李敏敎爲忠淸道水軍節度使。
2月10日 ○甲寅,上禦誠正閣,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領議政權敦仁啓言:「凡係科弊,莫大於蔑公循私,而近來風氣欲衒公道之美名,惟恐榜眼之或侈,必以最晩雜軸,不成貌樣者,用意收取,榜面未嘗不窣窣其黑,而能文實才,擧皆沈屈,餘草借手,莫不巍參入選之券,傳爲一世之笑囮,參榜之人,過半隨從之常賤。
請自今嚴飭主試,無敢復踵謬習。
」批曰:「近日科試之弊,可謂末如之何。
前後提飭,終無實效,常所慨歎。
所奏果爲切中,從此以後,各別申飭,痛革謬習。
」 ○擢李敦榮、金箕晩、金學性爲正卿。
○以金學性爲漢城府判尹,趙秉駿爲奎章閣直提學。
○大司成李?疏略曰: 臣因公入泮宮,目見講藝堂,上雨旁風,甍桷朽敗。
一經夏澇,傾頹乃已,不勝其寒心矣。
顧今國用不贍,經費亦難,而卽此事實,係不可已者也。
若或失今不葺,漸至有日頹月圮,莫可收拾之境,向後興工之費,不啻幾倍。
伏願亟令該司,從長措劃,以爲興弊擧墜,一新改觀,俾聖化有光馬。
批曰:「泮宮修改,果係急務,令廟堂從長稟處。
」 2月12日 ○丙辰,以李若愚爲議政府左參贊,李憲球爲右參贊。
2月13日 ○丁巳,行都堂會圈。
四點,李鼎敍、鄭鎏、李彙圭、金禹洙、柳來維、柳興吉、南鍾三、尹行福、沈宜元、睦仁?、李鼎信、李維謙、樸斅默、尹哲求、樸浚愚、洪祐命、權永秀、尹堉、李升洙、李鍾浩、洪秉壽、趙獻永、金炳雲、金有淵、徐堂輔、鄭鍚朝,取二十六人。
2月15日 ○己未,以金箕晩爲刑曹判書。
2月16日 ○庚申,月有食之。
2月18日 ○壬戌,上,展拜于穆陵、元陵,行酌獻禮。
2月19日 ○癸亥,敎曰:「是歲,卽我英廟揚武戡亂之再回甲也。
祗謁仙寢,愴慕冞切。
向因大臣所奏,旣緻侑於表忠、褒忠兩祠矣,戡亂諸臣之忠之勞,又豈無示意之擧?海恩府院君吳命恒家,遣禮官緻祭,兩家祀孫,幷復職調用。
且念效忠樹勳之人,不止於此,而有不能盡擧,鹹須知悉。
」 ○穆陵、元陵親祭時亞獻官以下,施賞有差,執禮副司果金建銖,大祝副司果兪鎭五,禮房承旨姜??,幷加資。
2月25日 ○己巳,以李魯秉爲司憲府大司憲,任百秀爲司諫院大司諫。
○給遂安郡燒戶,恤典。
2月30日 ○甲戌,上禦春塘臺,行總衛營將官將校別試射。
三月 3月4日 ○戊寅,設三日製于泮宮,賦居首鄭健朝,之次金在淸,竝直赴殿試。
3月5日 ○己卯,召見入格儒生于誠正閣。
3月7日 ○辛巳,孝昌墓曲墻內外失火,遣禮堂奉審。
3月8日 ○壬午,上詣仁政殿月臺,行太室追上尊號冊寶親上後,親祭誓戒。
3月9日 ○癸未,以李敦榮爲司憲府大司憲,金逸淵爲司諫院大司諫,李顯稷爲全羅道兵馬節度使,白能洙爲慶尙左道水軍節度使。
○應敎沈宜冕疏略曰: 臣嘗聞之,人君之大業,卽惟曰學問而已。
比年以來,隻日之講久停,三晝之接絶罕,雖以殿下生知之姿,眞積之工,不有虧於九仞之簣乎?且今進鴻號
○大王大妃殿寶齡六旬,王大妃殿寶齡望五。
上,詣仁政殿,親上緻詞箋文表裏,仍頒敎受賀,赦。
1月2日 ○丁醜,敎曰:「正月上日,誕擧縟儀,予小子歡忭慶祝,與昨年何異?其在廣慶之義,宜有示意之擧,貢人舊遺在三千石,市民徭役限一朔,泮人懸房贖限十日,各道舊還限三萬石,蕩減。
」 ○命陳賀時禮房承旨李根友,對擧承旨徐有薰,宣敎官奉常正金世均,竝加資。
○召見守令邊將初仕人于誠正閣。
1月4日 ○己卯,敎曰:「是年是月,卽皇明太祖高皇帝建有天下之舊甲也,風泉之感,曷有其已?十二日,當詣奉室行禮矣,該房知悉。
」 1月5日 ○庚辰,上詣仁政殿月臺,親傳社稷大祭香祝。
1月6日 ○辛巳,給洪原縣渰戶,恤典。
1月8日 ○癸未,命高原郡虛穀還八千石,竝蕩減,嚴飭嶺北十邑公私穀,混置一庫之弊,因本道暗行禦史洪祐健別單,廟堂回啓也。
命逋吏之因官用加下,公穀虧欠,上納愆滯者,令道臣,隨現嚴劾,自京司一一還徵,因全羅道暗行禦史李敎英別單,廟堂回啓也。
1月10日 ○乙酉,上禦誠正閣,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命遣官緻祭于忠愍公李鳳祥,忠壯公南延年,贈參判洪霖之淸州表忠祠,贈大司憲李述原之居昌褒忠祠,仍命錄後,以戊申舊甲再回也。
○領議政權敦仁啓言:「臣於昨冬湖西右道、湖南左道兩繡啓,實有不勝其駭歎者。
湖西之論結城前縣監申命衍曰:『冊室之預政』雲雲,聞該倅在官以來,前後無他人之居冊者,而隻有其父,就養於其官。
次雲湖南之論雲峯前縣監鄭裕健曰:『與其兄鬥健』以下,諸句臚列狼藉,藉曰其言皆實,父與兄同也。
罪在於弟而論及其兄,亦與結城之啓,何異焉?湖西右道禦史宋廷和,湖南左道禦史李敎英,請竝施譴削之典。
」批曰:「兩繡衣事,傷敗猥屑,果如卿奏,譴削猶輕,所當嚴處,而亦不足深責,依施。
」 ○命故奉事李顯在,特贈臺職,孝行也。
○命龜城府使李容純,許用防禦履歷。
○命今番增廣科名,以大王大妃殿寶齡六旬,王大妃殿寶齡望五,純宗大王追上尊號,大王大妃殿加上尊號,翼宗大王追上尊號,王大妃殿加上尊號,合六慶慶科增廣設行。
○敎曰:「李玄文,卽駭悖沒覺之類,屢經査招,合施當律,而以法從銜命之人,宛轉呼號於縲絏桁楊之下者,亦旣多年,足懲其濫杖之罪,況今慶會無前,霈澤旁流?非曰無辜,寧失不經,楊州囚推罪人李玄文,特爲減死定配于金甲島。
」 1月11日 ○丙戌,以李魯秉爲司憲府大司憲。
1月15日 ○庚寅,京各司各營,進丁未會計簿。
〈戶曹、餉廳、惠廳、兵曹、總營、訓局、禁營、禦營時在黃金,一百三十一兩四分,銀子二十萬三千八百八十一兩六分八裡,錢文七十三萬五千六十七兩七錢九分,綿紬八十三同二十七疋十四尺,木四千二百三十同十九疋七尺一寸,苧布九十同三疋二十四尺,布子八百七十同十三疋二十四尺,米二十八萬三千七百七十石一鬥九升七合零,太一萬二千二百十一石十四鬥一升四合,田米五萬二千五百五十一石六鬥七升一合,皮雜穀三萬六千一百四十一石四鬥五升。
〉 1月16日 ○辛卯,以閔緻成爲司憲府大司憲,洪學淵爲刑曹判書。
1月19日 ○甲午,設人日製于泮宮。
○以李若愚爲刑曹判書。
○中批,以徐左輔爲兵曹判書。
○以尹緻秀爲弘文館副提學。
1月20日 ○乙未,召見入格儒生于誠正閣。
1月21日 ○丙申,給鹹陽等邑燒戶,恤典。
1月23日 ○戊戌,以金興根爲禮曹判書,李景在爲司憲府大司憲。
1月24日 ○己亥,上,詣奉室行禮。
○以閔緻成爲司憲府大司憲,洪祐順爲司諫院大司諫,金東健爲議政府左參贊。
1月25日 ○庚子,行本館錄,八點,李鼎敍、鄭鎏、李彙圭、金禹銖、柳來維、柳興吉、南鍾三、尹行福、沈宜元、睦仁?、李鼎信、李維謙、樸斅默、尹哲求、樸浚愚、金炳雲、金有淵、徐堂輔、鄭鍚朝、洪祐命、權永秀、尹堉、李升洙、李鍾浩、洪秉壽、趙獻永,取二十六人。
1月28日 ○癸卯,以尹義儉爲禦營大將。
二月 2月1日 ○乙巳,上詣仁政殿月臺,親傳景慕宮春享香祝。
2月4日 ○戊申,以尹定鉉爲黃海道觀察使,樸容壽爲江原道觀察使,金相宇爲黃海道兵馬節度使,申紹爲忠淸道兵馬節度使,申觀浩爲全羅道兵馬節度使,李敏敎爲忠淸道水軍節度使。
2月10日 ○甲寅,上禦誠正閣,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領議政權敦仁啓言:「凡係科弊,莫大於蔑公循私,而近來風氣欲衒公道之美名,惟恐榜眼之或侈,必以最晩雜軸,不成貌樣者,用意收取,榜面未嘗不窣窣其黑,而能文實才,擧皆沈屈,餘草借手,莫不巍參入選之券,傳爲一世之笑囮,參榜之人,過半隨從之常賤。
請自今嚴飭主試,無敢復踵謬習。
」批曰:「近日科試之弊,可謂末如之何。
前後提飭,終無實效,常所慨歎。
所奏果爲切中,從此以後,各別申飭,痛革謬習。
」 ○擢李敦榮、金箕晩、金學性爲正卿。
○以金學性爲漢城府判尹,趙秉駿爲奎章閣直提學。
○大司成李?疏略曰: 臣因公入泮宮,目見講藝堂,上雨旁風,甍桷朽敗。
一經夏澇,傾頹乃已,不勝其寒心矣。
顧今國用不贍,經費亦難,而卽此事實,係不可已者也。
若或失今不葺,漸至有日頹月圮,莫可收拾之境,向後興工之費,不啻幾倍。
伏願亟令該司,從長措劃,以爲興弊擧墜,一新改觀,俾聖化有光馬。
批曰:「泮宮修改,果係急務,令廟堂從長稟處。
」 2月12日 ○丙辰,以李若愚爲議政府左參贊,李憲球爲右參贊。
2月13日 ○丁巳,行都堂會圈。
四點,李鼎敍、鄭鎏、李彙圭、金禹洙、柳來維、柳興吉、南鍾三、尹行福、沈宜元、睦仁?、李鼎信、李維謙、樸斅默、尹哲求、樸浚愚、洪祐命、權永秀、尹堉、李升洙、李鍾浩、洪秉壽、趙獻永、金炳雲、金有淵、徐堂輔、鄭鍚朝,取二十六人。
2月15日 ○己未,以金箕晩爲刑曹判書。
2月16日 ○庚申,月有食之。
2月18日 ○壬戌,上,展拜于穆陵、元陵,行酌獻禮。
2月19日 ○癸亥,敎曰:「是歲,卽我英廟揚武戡亂之再回甲也。
祗謁仙寢,愴慕冞切。
向因大臣所奏,旣緻侑於表忠、褒忠兩祠矣,戡亂諸臣之忠之勞,又豈無示意之擧?海恩府院君吳命恒家,遣禮官緻祭,兩家祀孫,幷復職調用。
且念效忠樹勳之人,不止於此,而有不能盡擧,鹹須知悉。
」 ○穆陵、元陵親祭時亞獻官以下,施賞有差,執禮副司果金建銖,大祝副司果兪鎭五,禮房承旨姜??,幷加資。
2月25日 ○己巳,以李魯秉爲司憲府大司憲,任百秀爲司諫院大司諫。
○給遂安郡燒戶,恤典。
2月30日 ○甲戌,上禦春塘臺,行總衛營將官將校別試射。
三月 3月4日 ○戊寅,設三日製于泮宮,賦居首鄭健朝,之次金在淸,竝直赴殿試。
3月5日 ○己卯,召見入格儒生于誠正閣。
3月7日 ○辛巳,孝昌墓曲墻內外失火,遣禮堂奉審。
3月8日 ○壬午,上詣仁政殿月臺,行太室追上尊號冊寶親上後,親祭誓戒。
3月9日 ○癸未,以李敦榮爲司憲府大司憲,金逸淵爲司諫院大司諫,李顯稷爲全羅道兵馬節度使,白能洙爲慶尙左道水軍節度使。
○應敎沈宜冕疏略曰: 臣嘗聞之,人君之大業,卽惟曰學問而已。
比年以來,隻日之講久停,三晝之接絶罕,雖以殿下生知之姿,眞積之工,不有虧於九仞之簣乎?且今進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