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關燈
小
中
大
矣。
」上曰:「欲仰稟東朝而處之矣。
」寅永曰:「此非但東朝之非人。
殿下旣聞此言,則又豈可晷刻靳許乎?臣等今將退去,直捧結案,故又此仰達矣。
」上曰:「卽速退去擧行可也。
」 ○罪人權時應結案以爲:「行兇節次則渠肆發兇言,敢犯莫嚴莫重之地,萬戮猶輕,晷刻難容。
大逆不道的實遲晩,罪軍器市前路,不待時淩遲處死。
」 ○罪人樸醇壽結案:「渠本以陰慝之性,敢懷樂禍之心,處地自別,而所締結者匪類也,國恩罔極,而所綢繆者不軌也。
晉鏞江舍之夜,鍾協同席之會,互相酬酢者,無非至兇絶悖之說,則固當骨顫膽掉,奔告不暇,而看作尋常,隨處參聞,視若茶飯,爛熳和應,甘自歸於護逆之科,是豈爲人臣子所可忍爲之事乎?謀反大逆不道知情不告的實遲晩,罪西小門外,不待時斬。
」 8月24日 ○戊午,以金煐爲左邊捕盜大將,柳相弼爲右邊捕盜大將。
8月25日 ○己未,上詣徽定殿,親行祥祭。
○大司憲李憲球疏曰: 伏以臣於今番捕廳事,竊有所駭惑者。
閔純鏞之就捕納供也,有曰:『竊聽於晉賊之與諸賊酬酢之時,則曰「世旣無金逌根、金弘根柱石之臣,又無如伊尹、霍光之人」』,繹其語脈,何等絶悖,何等可驚,而及其鞫庭納招則曰:『此非晉賊之言,卽渠所自辦,而旋覺其橫思誤對,請爲刪拔於文案中,而不許。
』雲。
噫!此何故也?蓋伊霍二字,卽匈徒說話之屢出於鞫招者,而至於上款一句,從初至今,絶不槪見於諸囚所供,及夫鞫庭之單,提其上款,而問之也,渠旣首實其自辦,又復自服以橫思誤對,則本事落空,今不必擧論。
而第念囚供之毋論緊歇,不敢存拔,法例至嚴,捕廳之不許刪拔,固得體。
而純鏞刪拔之請,亦囚供之語也,其爲囚供之語則一也,而於此則存之,於彼則拔之,其存其拔,雖非損益於此兩臣之事,而臣未知捕廳事,果將如是而後可乎?抑一存一拔之際,別有可取可捨之端而然乎?噫!驅人以亂逆,天下莫愼之事,片言隻辭,關係至重,則爲捕將者,焉敢軒輕前卻,惟意存拔,無所稱停乎?揆之以事理,參之以聽聞,實有所究說不得者,此而止嚴加處分,則非但爲世無完人焉而已。
世道民志,亦豈有寧靖之時乎?臣謂當該兩捕將,竝施竄配之典,斷不可已矣。
批曰:「省疏具悉。
〈捕將任聖皐、柳基常。
〉 8月26日 ○庚申,敎曰:「都憲疏,屢日思之,駭怪莫測。
以捕査則直是誣罔,無足多卞,況於鞫査之後,罪人已爲自服,本事今皆落空,則忽又以無形沒把之言,攙及故重臣故相臣姓名,登諸章奏者,指意何居?誠可謂究不解而說不去也。
此不可曲恕。
大司憲李憲球,施以投畀之典。
」 8月27日 ○辛酉,敎曰:「兩將臣供辭:『初無是事』雲,而納符之勘,雖曰屬耳,見今聚軍在卽,前禁將任聖皐前摠使柳基常,蕩滌仍任。
」 ○投畀李憲球于德源府。
8月28日 ○壬戌,上詣元陵、景陵親祭。
8月29日 ○癸亥,以洪鍾應爲吏曹參議。
○判下徽定殿享官以下別單,直提學金輔根,加資。
○元陵執禮修撰成好謙,大祝校理尹定鉉,景陵執禮副司果金相稷,大祝副司果曺錫雨,禮房承旨趙鹹永,竝加資。
○以領府事鄭元容爲嘉禮正使,右參贊李志淵爲副使,金英淳爲吏曹參判,李奎鉉爲司憲府大司憲,金在田爲司諫院大司諫。
○校理兪錫煥疏略曰: 伏以臣於日昨諸臺事,有不勝萬萬駭惑者。
始旣承牌詣闕,旋仍無緣退出,臺體臺例,左右無當,聖鑑畢燭,至有問啓之命,則謂以請對無路,倉皇退出者,尤未可曉。
其日請對,雖非諸臺隨入之事,臺廳傳啓,固當有按例行之者,而不此之爲,更有何不得不退出之端,自以謂倉皇雲耶?壞損顚倒,無復餘地。
且況問啓承批之前,遽然徑退,合啓還給之後,仍不避嫌,揆以道理,節節可駭。
不可但以溺職論。
臣謂日昨詣闕諸臺,竝施竄配之典,斷不可已。
批曰:「諸臺事,固節節駭妄,而爾請竄配,亦欠稱停矣。
但諫長避嫌中,未敢知一句語,與冒禁投疏者較之,他臺自有輕重,諫長則施以放逐之典,他臺則竝削職。
〈大司諫李在鶴。
〉 九月 9月4日 ○戊辰,罪人崔英熙結案:「兇如晉、德而附麗於渠,奸如純、樂而依歸於渠,自作窩窟,情節畢露。
謀逆同參,的實遲晩,西小門外不待時淩遲處死。
」 ○罪人閔純鏞結案:「出沒京鄕,蹤跡極秘,綢繆逆黨,腸肚相連。
晉賊之豢養而兇謀隨處同參,妖樂之締結而狡慝一串貫來,旣有斷案之自服,已著城底之酬酢。
心字之一畫添解,何等兇言?而與晉、鏞而爛熳,曁鍾。
樂而倡和。
謀反同參,的實遲晩,西小門外,不待時淩遲處死。
」 ○罪人李鍾樂結案:「渠本以賤孽之種,濟以邪慝之性,年尙亂臭而禍心已醞。
生鍾戾氣而妖舌極閃,所謀議者不軌之圖,光近之酬酢丁寧,鍾恊之證招已著,是何等兇肚逆腸?四月五日之言,此無非至如極誕,以至耳報之幻法,神將之假托,尤可見誑惑之兇計,謀逆之斷案,造意至憯,情節難掩。
謀逆同參的實遲晩,西小門外,不待時淩遲處死。
金吾以大逆不道罪人遠德子龍善,處絞,啓。
9月5日 ○己巳,配鞫囚李準于鍾城府,李晉錫于會寧府,尹永植于碧潼郡,洪稷周于昌城府,鄭基元于朔州府。
9月6日 ○庚午,上移禦于慶熙宮。
○捕廳罪人徐光近物故,令漢城府,依例行檢。
○配鞫囚孟鶴述于楸子島,李鍾協于濟州牧,徐永淳于黑山島。
9月7日 ○辛未,上禦興政堂,召見時、原任大臣閣臣。
領議政趙寅永曰:「淸州萬東廟,殿下或已洞燭乎?其事體尊嚴,實與皇壇無異矣。
其在崇奉之道,合有一定之例,自今每年春秋間,一次令道臣奉審後,別具啓聞,如有修改等節,則亦爲啓聞擧行,而道內守令中,別定有司二人,以爲照管之地。
」從之。
○以李惟秀爲摠戎使,金左根爲兵曹判書。
○中批,以洪在龍爲禁衛大將。
9月10日 ○甲戌,行三揀擇于長樂殿。
○大王大妃以承傳色,下敎于賓廳曰:「大婚欲定於大護軍洪在龍家,卿等之諸議何如?」賓廳,〈領議政趙寅永,領府事鄭元容,左議政權敦仁,右議政金道喜。
〉啓言:「伏承慈敎,允協神人之望。
斯乃宗社臣民無疆之福,臣等不勝忭賀之至。
」 ○以洪在龍爲領敦寧府事,益豐府院君妻安氏,爲延昌府夫人。
9月12日 ○丙子,上禦崇政殿,行九日製,賦居首李容佐,直赴殿試。
○領議政趙寅永啓言:「前牧使洪耆燮,卽益豐府院君之父,而屢經州郡,素著治績,且今處地自別,合有優異之典,請特加一資,仍令通擬於銀臺佐貳。
」從之。
○敎曰:「罪人李得奎、李容植、崔永默、李趾遠、李夏永等,參以供招,俱有情犯,竝移刑曹,嚴刑遠配,其餘罪人,不必更覈。
」 9月13日 ○丁醜,上詣昌德宮,行璿源殿茶禮。
9月14日 ○戊寅,以金蘭淳爲刑曹判書,趙秉龜爲漢城府判尹。
9月22日
」上曰:「欲仰稟東朝而處之矣。
」寅永曰:「此非但東朝之非人。
殿下旣聞此言,則又豈可晷刻靳許乎?臣等今將退去,直捧結案,故又此仰達矣。
」上曰:「卽速退去擧行可也。
」 ○罪人權時應結案以爲:「行兇節次則渠肆發兇言,敢犯莫嚴莫重之地,萬戮猶輕,晷刻難容。
大逆不道的實遲晩,罪軍器市前路,不待時淩遲處死。
」 ○罪人樸醇壽結案:「渠本以陰慝之性,敢懷樂禍之心,處地自別,而所締結者匪類也,國恩罔極,而所綢繆者不軌也。
晉鏞江舍之夜,鍾協同席之會,互相酬酢者,無非至兇絶悖之說,則固當骨顫膽掉,奔告不暇,而看作尋常,隨處參聞,視若茶飯,爛熳和應,甘自歸於護逆之科,是豈爲人臣子所可忍爲之事乎?謀反大逆不道知情不告的實遲晩,罪西小門外,不待時斬。
」 8月24日 ○戊午,以金煐爲左邊捕盜大將,柳相弼爲右邊捕盜大將。
8月25日 ○己未,上詣徽定殿,親行祥祭。
○大司憲李憲球疏曰: 伏以臣於今番捕廳事,竊有所駭惑者。
閔純鏞之就捕納供也,有曰:『竊聽於晉賊之與諸賊酬酢之時,則曰「世旣無金逌根、金弘根柱石之臣,又無如伊尹、霍光之人」』,繹其語脈,何等絶悖,何等可驚,而及其鞫庭納招則曰:『此非晉賊之言,卽渠所自辦,而旋覺其橫思誤對,請爲刪拔於文案中,而不許。
』雲。
噫!此何故也?蓋伊霍二字,卽匈徒說話之屢出於鞫招者,而至於上款一句,從初至今,絶不槪見於諸囚所供,及夫鞫庭之單,提其上款,而問之也,渠旣首實其自辦,又復自服以橫思誤對,則本事落空,今不必擧論。
而第念囚供之毋論緊歇,不敢存拔,法例至嚴,捕廳之不許刪拔,固得體。
而純鏞刪拔之請,亦囚供之語也,其爲囚供之語則一也,而於此則存之,於彼則拔之,其存其拔,雖非損益於此兩臣之事,而臣未知捕廳事,果將如是而後可乎?抑一存一拔之際,別有可取可捨之端而然乎?噫!驅人以亂逆,天下莫愼之事,片言隻辭,關係至重,則爲捕將者,焉敢軒輕前卻,惟意存拔,無所稱停乎?揆之以事理,參之以聽聞,實有所究說不得者,此而止嚴加處分,則非但爲世無完人焉而已。
世道民志,亦豈有寧靖之時乎?臣謂當該兩捕將,竝施竄配之典,斷不可已矣。
批曰:「省疏具悉。
〈捕將任聖皐、柳基常。
〉 8月26日 ○庚申,敎曰:「都憲疏,屢日思之,駭怪莫測。
以捕査則直是誣罔,無足多卞,況於鞫査之後,罪人已爲自服,本事今皆落空,則忽又以無形沒把之言,攙及故重臣故相臣姓名,登諸章奏者,指意何居?誠可謂究不解而說不去也。
此不可曲恕。
大司憲李憲球,施以投畀之典。
」 8月27日 ○辛酉,敎曰:「兩將臣供辭:『初無是事』雲,而納符之勘,雖曰屬耳,見今聚軍在卽,前禁將任聖皐前摠使柳基常,蕩滌仍任。
」 ○投畀李憲球于德源府。
8月28日 ○壬戌,上詣元陵、景陵親祭。
8月29日 ○癸亥,以洪鍾應爲吏曹參議。
○判下徽定殿享官以下別單,直提學金輔根,加資。
○元陵執禮修撰成好謙,大祝校理尹定鉉,景陵執禮副司果金相稷,大祝副司果曺錫雨,禮房承旨趙鹹永,竝加資。
○以領府事鄭元容爲嘉禮正使,右參贊李志淵爲副使,金英淳爲吏曹參判,李奎鉉爲司憲府大司憲,金在田爲司諫院大司諫。
○校理兪錫煥疏略曰: 伏以臣於日昨諸臺事,有不勝萬萬駭惑者。
始旣承牌詣闕,旋仍無緣退出,臺體臺例,左右無當,聖鑑畢燭,至有問啓之命,則謂以請對無路,倉皇退出者,尤未可曉。
其日請對,雖非諸臺隨入之事,臺廳傳啓,固當有按例行之者,而不此之爲,更有何不得不退出之端,自以謂倉皇雲耶?壞損顚倒,無復餘地。
且況問啓承批之前,遽然徑退,合啓還給之後,仍不避嫌,揆以道理,節節可駭。
不可但以溺職論。
臣謂日昨詣闕諸臺,竝施竄配之典,斷不可已。
批曰:「諸臺事,固節節駭妄,而爾請竄配,亦欠稱停矣。
但諫長避嫌中,未敢知一句語,與冒禁投疏者較之,他臺自有輕重,諫長則施以放逐之典,他臺則竝削職。
〈大司諫李在鶴。
〉 九月 9月4日 ○戊辰,罪人崔英熙結案:「兇如晉、德而附麗於渠,奸如純、樂而依歸於渠,自作窩窟,情節畢露。
謀逆同參,的實遲晩,西小門外不待時淩遲處死。
」 ○罪人閔純鏞結案:「出沒京鄕,蹤跡極秘,綢繆逆黨,腸肚相連。
晉賊之豢養而兇謀隨處同參,妖樂之締結而狡慝一串貫來,旣有斷案之自服,已著城底之酬酢。
心字之一畫添解,何等兇言?而與晉、鏞而爛熳,曁鍾。
樂而倡和。
謀反同參,的實遲晩,西小門外,不待時淩遲處死。
」 ○罪人李鍾樂結案:「渠本以賤孽之種,濟以邪慝之性,年尙亂臭而禍心已醞。
生鍾戾氣而妖舌極閃,所謀議者不軌之圖,光近之酬酢丁寧,鍾恊之證招已著,是何等兇肚逆腸?四月五日之言,此無非至如極誕,以至耳報之幻法,神將之假托,尤可見誑惑之兇計,謀逆之斷案,造意至憯,情節難掩。
謀逆同參的實遲晩,西小門外,不待時淩遲處死。
金吾以大逆不道罪人遠德子龍善,處絞,啓。
9月5日 ○己巳,配鞫囚李準于鍾城府,李晉錫于會寧府,尹永植于碧潼郡,洪稷周于昌城府,鄭基元于朔州府。
9月6日 ○庚午,上移禦于慶熙宮。
○捕廳罪人徐光近物故,令漢城府,依例行檢。
○配鞫囚孟鶴述于楸子島,李鍾協于濟州牧,徐永淳于黑山島。
9月7日 ○辛未,上禦興政堂,召見時、原任大臣閣臣。
領議政趙寅永曰:「淸州萬東廟,殿下或已洞燭乎?其事體尊嚴,實與皇壇無異矣。
其在崇奉之道,合有一定之例,自今每年春秋間,一次令道臣奉審後,別具啓聞,如有修改等節,則亦爲啓聞擧行,而道內守令中,別定有司二人,以爲照管之地。
」從之。
○以李惟秀爲摠戎使,金左根爲兵曹判書。
○中批,以洪在龍爲禁衛大將。
9月10日 ○甲戌,行三揀擇于長樂殿。
○大王大妃以承傳色,下敎于賓廳曰:「大婚欲定於大護軍洪在龍家,卿等之諸議何如?」賓廳,〈領議政趙寅永,領府事鄭元容,左議政權敦仁,右議政金道喜。
〉啓言:「伏承慈敎,允協神人之望。
斯乃宗社臣民無疆之福,臣等不勝忭賀之至。
」 ○以洪在龍爲領敦寧府事,益豐府院君妻安氏,爲延昌府夫人。
9月12日 ○丙子,上禦崇政殿,行九日製,賦居首李容佐,直赴殿試。
○領議政趙寅永啓言:「前牧使洪耆燮,卽益豐府院君之父,而屢經州郡,素著治績,且今處地自別,合有優異之典,請特加一資,仍令通擬於銀臺佐貳。
」從之。
○敎曰:「罪人李得奎、李容植、崔永默、李趾遠、李夏永等,參以供招,俱有情犯,竝移刑曹,嚴刑遠配,其餘罪人,不必更覈。
」 9月13日 ○丁醜,上詣昌德宮,行璿源殿茶禮。
9月14日 ○戊寅,以金蘭淳爲刑曹判書,趙秉龜爲漢城府判尹。
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