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
關燈
小
中
大
(乙巳)十一年清道光二十五年
春正月
1月1日
○癸亥,上詣昌德宮,行眞殿茶禮,徽定殿行禮,仍詣太廟展謁。
1月2日 ○甲子,詣崇政殿,親傳太廟春享香祝。
○中批,以李謙在爲吏曹參議。
○以白殷鎭爲三道統制使兼慶尙右道水軍節度使。
○以李升權爲左邊捕盜大將。
1月8日 ○庚午,上詣崇政殿、月臺親傳社稷祈穀大祭香祝。
○都政下批,以閔緻成爲司憲府大司憲,姜??爲司諫院大司諫,洪永圭爲成均館大司成。
1月9日 ○辛未,上禦興政堂,召見守令邊將初仕人。
1月10日 ○壬申,上禦崇政門,朝參,召見時、原任大臣三司諸臣,命《文苑黼黻》刊行後,必多未及入刊,令內閣,收聚繼刊。
左議政權敦仁啓言:「表章先賢,風勵儒術,其爲裨補於聖學,亦大矣。
故都事臣蔡之洪,故府使臣任聖周,故監役臣樸胤源,當英廟、正廟盛際,昵登講對,啓沃弘多,固守林樊,操履冞貞。
問學之淵邃,踐實之篤摯,先輩之所推重,擧世之所摽式,而身後褒贈之典,尙未及焉。
顧今典學之時,當務崇儒之政,蔡之洪、任聖周、樸胤源,竝特贈都憲之職,仍兼祭酒,以示尙德象賢之意,似有光於培植之化,故敢達矣。
」敎曰:「所陳甚好。
」從之。
又啓言:「槐院專掌事大交隣之事,其爲重務,不下於備局。
而《通編》,備局都提調,則時、原任大臣例兼,槐院則隻以議政三員懸註,故原任則初不例兼矣。
夫事大交隣,所重何如,而無論往來文書之關係巨細,原任大臣則全無關涉者,是豈重機務存事體之道乎?臣愚以爲,自今承文都提調,一依備局例,時原任例兼,恐好?」從之。
又啓言:「國朝文獻,本自未備,掌故之家,每以此病之矣。
《東國文獻備考》,卽英廟庚寅,命諸臣纂輯者,而正廟壬寅,又命故都正臣李萬運,就備考原書,增補續之。
九年而書成,入內尙在草藁,亦不無可合參校者。
況其後,又爲五十餘年之久,中間事實,公私傳錄,亦復甚多矣。
今若繼加蒐摭,彙爲完書,則非但有裨於一代文獻,亦可爲繼述之一道,分付該曹,待後政差出,摠裁官及堂郞,使之設廳擧行。
」從之。
○敎曰:「朝參之意,專出博詢,而今日三司所陳,不過備例文具而已,竝與官師之規而無之,良可寒心。
竝施譴罷典,雖以參陪之九列言之,亦豈無一言半辭之建白者乎?亦捧現告越俸,以勵群工。
」 ○敎曰:「予之嗣服,已過十載,民國之事,無一可恃。
予雖寡昧,豈不知皆由予不能自強乎?咨爾方伯居留之臣,悉具民國爲弊之端,條列狀聞,以備觀省,俾廟堂從長稟覆,而其各悉心對揚,母孤予寡人臨門詢訪之至意事,三懸鈴行會。
」 1月11日 ○癸酉,命左參贊樸晦壽,拜相。
○以李嘉愚爲司憲府大司憲,鄭德和爲司諫院大司諫,金東健爲議政府左參贊。
1月15日 ○丁醜,以尹緻定爲吏曹參議。
○京各司各營,進甲辰會計薄。
〈戶曹、餉聽、惠廳、兵曹、訓局、禁營、禦營、摠廳,時在黃金一百三十八兩四錢六分,銀子二十一萬一千四百十八兩五錢三分,錢文八十三萬一千二百三十六兩一錢七分,錦紬一百三十同三十七疋十尺,木三千七百四同二十三疋三十三尺,苧布一百十一同八疋二十八尺,布子七百九十同五疋九尺,米二十二萬二千六百九十四石七鬥零,太二萬一百二十五石六鬥六升,田米七千七百五十八石三鬥一升零,皮雜穀三萬七千三百八十八石十一鬥六升零。
〉 1月18日 ○庚辰,以李羲肇爲司憲府大司憲。
1月20日 ○壬午,中批,以趙秉龜爲吏曹判書。
1月22日 ○甲申,設人日製于泮宮。
○以樸永元爲吏曹判書。
1月23日 ○乙酉,以金興根爲戶曹判書。
1月24日 ○丙戌,以閔緻成爲司憲府大司憲,樸岐壽爲禮曹判書,閔晳爲全羅道兵馬節度使。
1月26日 ○戊子,以趙秉龜爲工曹判書,金鼎集爲黃海道觀察使。
二月 2月3日 ○甲午,敎曰:「成文簡公祠版,來過都下雲,遣承旨緻祭。
」 2月6日 ○丁酉,上禦興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命兵水使之肅拜前遞罷者,勿許履歷。
○以任聖皐爲禦營大將,柳基常爲右邊捕盜大將,沈樂臣爲京畿水軍節度使兼三道統禦使喬桐府使。
2月7日 ○戊戌,上詣崇政殿,親傳先農壇節祭香祝。
2月10日 ○辛醜,上禦興政堂,召見黃海監司金鼎集,辭陛也。
2月11日 ○壬寅,上詣景慕宮、永禧殿展謁,仍詣儲慶宮展拜。
2月16日 ○丁未,以趙鬥淳爲司憲府大司憲。
○敎曰:「近年場屋雜亂,專由隨從闌入,專由早呈。
遂使科規國體,隳壞無餘,良爲駭歎。
今番則必使之待三時呼呈,以復舊式,如有隨從之現捉者,該擧子,施以當律,其中朝士子弟之犯令者,該父兄亦施重繩。
自廟堂,別遣郞廳,以爲這這摘發之地,若又如前以文具擧行,則該郞廳斷當嚴勘。
以此分付,以此判付,書揭一二所,俾各洞悉可也。
」 2月23日 ○甲寅,以金煐爲刑曹判書。
2月27日 ○戊午,以李根友爲吏曹參議。
三月 3月3日 ○甲子,上禦崇政殿,行三日製,曺錫元等十人,竝直赴會試。
3月6日 ○丁卯,上展拜于綏陵、貞陵,行酌獻禮。
3月7日 ○戊辰,貞陵、綏陵親祭時,執禮宋能圭,大祝李玄功,禮房承旨李時在,竝加資。
3月9日 ○庚午,以權用經爲吏曹參議。
3月13日 ○甲戌,以閔緻成爲司憲府大司憲,李?爲吏曹參議,李若愚爲刑曹判書。
3月18日 ○己卯,上詣景祐宮展拜,大王大妃殿王大妃殿中宮殿,同詣展拜,遂還禦昌德宮。
3月19日 ○庚辰,賜豐恩府院君幾杖,仍宣醞,命時、原任大臣九卿進參,以一等樂擧行,以今年入耆社也。
3月22日 ○癸未,以趙容和爲司憲府大司憲。
3月25日 ○丙戌,設春到記于仁政殿,講居首宋謙洙,製述箋居首樸昇壽,竝直赴殿試。
3月26日 ○丁亥,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領議政權敦仁啓言:「殺獄罪人訊推,法意至嚴,日次旣有原定。
單堂不得擧行,而前秋判金煐,頃於本曹坐起日,會推罪人鄭快成,嚴加刑訊,至於徑斃雲。
該囚所犯,雖曰斷案已具,旣非同推之日次,又無次堂之會坐,而衆囚之中,拈一鄭哥,刑訊至死,有違法例,亦關後弊,請施譴罷之典。
」敎曰:「豈可罷職而止?萬萬可駭,施以譴削。
」 ○行都堂會圈,三點,權馦、兪緻崇、樸齊璿、洪祐健、洪在重、金英秀、金翊鎭、鄭駿容、尹緻賢、趙秉駿、金世均、李叅鉉、金敬鉉、趙遠永、柳進翰、兪緻善、嚴錫鼎、李敎英、樸永輔、鄭翊朝、柳晏、沈熙淳、洪羲宗,取二十三人。
○以李穆淵爲漢城府判尹,柳基常爲摠戎使。
3月27日 ○戊子,上詣毓祥宮、延祜宮、宣禧宮、展拜,王大妃殿中宮殿,同詣展拜。
3月28日 ○己醜,上禦重熙堂,召見回還奏請三使臣。
夏四月 4月1日 ○辛卯,日有食之,食在地下。
○上禦仁政殿月臺,行太廟夏享誓戒。
4月7日 ○丁酉,上詣太廟齋宿。
4月8日 ○戊戌,行太廟夏享。
4月9日 ○己亥,以閔緻成爲司憲府大司憲。
4月10日 ○庚子,上禦春塘臺,行慶科庭試,文武科殿試,文取丁昌夾等十四人,武取林翼相等四百人。
4月
1月2日 ○甲子,詣崇政殿,親傳太廟春享香祝。
○中批,以李謙在爲吏曹參議。
○以白殷鎭爲三道統制使兼慶尙右道水軍節度使。
○以李升權爲左邊捕盜大將。
1月8日 ○庚午,上詣崇政殿、月臺親傳社稷祈穀大祭香祝。
○都政下批,以閔緻成爲司憲府大司憲,姜??爲司諫院大司諫,洪永圭爲成均館大司成。
1月9日 ○辛未,上禦興政堂,召見守令邊將初仕人。
1月10日 ○壬申,上禦崇政門,朝參,召見時、原任大臣三司諸臣,命《文苑黼黻》刊行後,必多未及入刊,令內閣,收聚繼刊。
左議政權敦仁啓言:「表章先賢,風勵儒術,其爲裨補於聖學,亦大矣。
故都事臣蔡之洪,故府使臣任聖周,故監役臣樸胤源,當英廟、正廟盛際,昵登講對,啓沃弘多,固守林樊,操履冞貞。
問學之淵邃,踐實之篤摯,先輩之所推重,擧世之所摽式,而身後褒贈之典,尙未及焉。
顧今典學之時,當務崇儒之政,蔡之洪、任聖周、樸胤源,竝特贈都憲之職,仍兼祭酒,以示尙德象賢之意,似有光於培植之化,故敢達矣。
」敎曰:「所陳甚好。
」從之。
又啓言:「槐院專掌事大交隣之事,其爲重務,不下於備局。
而《通編》,備局都提調,則時、原任大臣例兼,槐院則隻以議政三員懸註,故原任則初不例兼矣。
夫事大交隣,所重何如,而無論往來文書之關係巨細,原任大臣則全無關涉者,是豈重機務存事體之道乎?臣愚以爲,自今承文都提調,一依備局例,時原任例兼,恐好?」從之。
又啓言:「國朝文獻,本自未備,掌故之家,每以此病之矣。
《東國文獻備考》,卽英廟庚寅,命諸臣纂輯者,而正廟壬寅,又命故都正臣李萬運,就備考原書,增補續之。
九年而書成,入內尙在草藁,亦不無可合參校者。
況其後,又爲五十餘年之久,中間事實,公私傳錄,亦復甚多矣。
今若繼加蒐摭,彙爲完書,則非但有裨於一代文獻,亦可爲繼述之一道,分付該曹,待後政差出,摠裁官及堂郞,使之設廳擧行。
」從之。
○敎曰:「朝參之意,專出博詢,而今日三司所陳,不過備例文具而已,竝與官師之規而無之,良可寒心。
竝施譴罷典,雖以參陪之九列言之,亦豈無一言半辭之建白者乎?亦捧現告越俸,以勵群工。
」 ○敎曰:「予之嗣服,已過十載,民國之事,無一可恃。
予雖寡昧,豈不知皆由予不能自強乎?咨爾方伯居留之臣,悉具民國爲弊之端,條列狀聞,以備觀省,俾廟堂從長稟覆,而其各悉心對揚,母孤予寡人臨門詢訪之至意事,三懸鈴行會。
」 1月11日 ○癸酉,命左參贊樸晦壽,拜相。
○以李嘉愚爲司憲府大司憲,鄭德和爲司諫院大司諫,金東健爲議政府左參贊。
1月15日 ○丁醜,以尹緻定爲吏曹參議。
○京各司各營,進甲辰會計薄。
〈戶曹、餉聽、惠廳、兵曹、訓局、禁營、禦營、摠廳,時在黃金一百三十八兩四錢六分,銀子二十一萬一千四百十八兩五錢三分,錢文八十三萬一千二百三十六兩一錢七分,錦紬一百三十同三十七疋十尺,木三千七百四同二十三疋三十三尺,苧布一百十一同八疋二十八尺,布子七百九十同五疋九尺,米二十二萬二千六百九十四石七鬥零,太二萬一百二十五石六鬥六升,田米七千七百五十八石三鬥一升零,皮雜穀三萬七千三百八十八石十一鬥六升零。
〉 1月18日 ○庚辰,以李羲肇爲司憲府大司憲。
1月20日 ○壬午,中批,以趙秉龜爲吏曹判書。
1月22日 ○甲申,設人日製于泮宮。
○以樸永元爲吏曹判書。
1月23日 ○乙酉,以金興根爲戶曹判書。
1月24日 ○丙戌,以閔緻成爲司憲府大司憲,樸岐壽爲禮曹判書,閔晳爲全羅道兵馬節度使。
1月26日 ○戊子,以趙秉龜爲工曹判書,金鼎集爲黃海道觀察使。
二月 2月3日 ○甲午,敎曰:「成文簡公祠版,來過都下雲,遣承旨緻祭。
」 2月6日 ○丁酉,上禦興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命兵水使之肅拜前遞罷者,勿許履歷。
○以任聖皐爲禦營大將,柳基常爲右邊捕盜大將,沈樂臣爲京畿水軍節度使兼三道統禦使喬桐府使。
2月7日 ○戊戌,上詣崇政殿,親傳先農壇節祭香祝。
2月10日 ○辛醜,上禦興政堂,召見黃海監司金鼎集,辭陛也。
2月11日 ○壬寅,上詣景慕宮、永禧殿展謁,仍詣儲慶宮展拜。
2月16日 ○丁未,以趙鬥淳爲司憲府大司憲。
○敎曰:「近年場屋雜亂,專由隨從闌入,專由早呈。
遂使科規國體,隳壞無餘,良爲駭歎。
今番則必使之待三時呼呈,以復舊式,如有隨從之現捉者,該擧子,施以當律,其中朝士子弟之犯令者,該父兄亦施重繩。
自廟堂,別遣郞廳,以爲這這摘發之地,若又如前以文具擧行,則該郞廳斷當嚴勘。
以此分付,以此判付,書揭一二所,俾各洞悉可也。
」 2月23日 ○甲寅,以金煐爲刑曹判書。
2月27日 ○戊午,以李根友爲吏曹參議。
三月 3月3日 ○甲子,上禦崇政殿,行三日製,曺錫元等十人,竝直赴會試。
3月6日 ○丁卯,上展拜于綏陵、貞陵,行酌獻禮。
3月7日 ○戊辰,貞陵、綏陵親祭時,執禮宋能圭,大祝李玄功,禮房承旨李時在,竝加資。
3月9日 ○庚午,以權用經爲吏曹參議。
3月13日 ○甲戌,以閔緻成爲司憲府大司憲,李?爲吏曹參議,李若愚爲刑曹判書。
3月18日 ○己卯,上詣景祐宮展拜,大王大妃殿王大妃殿中宮殿,同詣展拜,遂還禦昌德宮。
3月19日 ○庚辰,賜豐恩府院君幾杖,仍宣醞,命時、原任大臣九卿進參,以一等樂擧行,以今年入耆社也。
3月22日 ○癸未,以趙容和爲司憲府大司憲。
3月25日 ○丙戌,設春到記于仁政殿,講居首宋謙洙,製述箋居首樸昇壽,竝直赴殿試。
3月26日 ○丁亥,上禦熙政堂,引見大臣備局堂上。
領議政權敦仁啓言:「殺獄罪人訊推,法意至嚴,日次旣有原定。
單堂不得擧行,而前秋判金煐,頃於本曹坐起日,會推罪人鄭快成,嚴加刑訊,至於徑斃雲。
該囚所犯,雖曰斷案已具,旣非同推之日次,又無次堂之會坐,而衆囚之中,拈一鄭哥,刑訊至死,有違法例,亦關後弊,請施譴罷之典。
」敎曰:「豈可罷職而止?萬萬可駭,施以譴削。
」 ○行都堂會圈,三點,權馦、兪緻崇、樸齊璿、洪祐健、洪在重、金英秀、金翊鎭、鄭駿容、尹緻賢、趙秉駿、金世均、李叅鉉、金敬鉉、趙遠永、柳進翰、兪緻善、嚴錫鼎、李敎英、樸永輔、鄭翊朝、柳晏、沈熙淳、洪羲宗,取二十三人。
○以李穆淵爲漢城府判尹,柳基常爲摠戎使。
3月27日 ○戊子,上詣毓祥宮、延祜宮、宣禧宮、展拜,王大妃殿中宮殿,同詣展拜。
3月28日 ○己醜,上禦重熙堂,召見回還奏請三使臣。
夏四月 4月1日 ○辛卯,日有食之,食在地下。
○上禦仁政殿月臺,行太廟夏享誓戒。
4月7日 ○丁酉,上詣太廟齋宿。
4月8日 ○戊戌,行太廟夏享。
4月9日 ○己亥,以閔緻成爲司憲府大司憲。
4月10日 ○庚子,上禦春塘臺,行慶科庭試,文武科殿試,文取丁昌夾等十四人,武取林翼相等四百人。
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