卽位年

關燈
十一月 11月18日 ○己卯,上卽位于崇政門。

    奉王大妃,行垂簾聽政禮于興政堂,受朝賀頒敎,大赦。

     ○王大妃敎曰: 主上旣登大位,追崇應行典禮。

    該曹擇日擧行。

     ○以樸宗薰爲告訃兼奏請使,李羲準爲副使,成遂默,爲書狀官。

     ○命監軍巡將,公除前仍番。

     11月19日 ○庚辰,議大行大王諡曰:「文安武靖憲敬成孝大王魂殿曰孝成,廟曰純宗,陵曰仁陵,追崇孝明世子諡曰敦文顯武仁懿孝明大王,廟曰翼宗,神殿曰孝和,陵曰綏陵。

     ○禮曹啓言:「文祜廟追崇廟號,纔已議定以入矣。

    王大妃殿尊爲大王大妃殿,嬪宮尊爲王大妃殿,而王大妃殿百官朝謁,京外貢獻,自今日擧行之意,請知委。

    」允之。

     11月20日 ○辛巳,大王大妃敎曰:「雖在哀遑崩迫之中,何可不仰體大行大王恤民之至意乎?況畿湖屢經慘歉,不可以常例責之。

    兩道祭需蔔定,特爲安徐,內下內帑銀子六千兩,兩道蔔定,量宜給代,餘數使三都監分用。

    雖以三都監所用分定物種言之,亦爲十分省約,除其浮文,以爲一分報答遺意之道。

    以此意廟堂三懸鈴行會於兩道道臣。

    」 11月21日 ○壬午,以金陽淳爲司憲府大司憲,洪穉圭爲司諫院大司諫。

     11月28日 ○己醜,大王大妃敎曰: 轝士軍當抄出,而以今紀綱,漢城府五部下屬之憑藉民間,誅求徵索之弊,不可不念,至窮殘獨之戶,俾勿侵責之意,廟堂進來京兆堂上,以此嚴飭。

    此時部官,尤當另擇,一體分付。

     十二月 12月15日 ○乙巳,上親行殯殿望奠。

     12月16日 ○丙午,行藥院入診于興政堂,召見時原任大臣閣臣。

    奉朝賀南公轍,領府事李相璜,領議政沈象奎,左議政洪奭周,右議政樸宗薰啓言:「惟我殿下,以沖幼之齡,承付畀之重,我慈聖殿下,以女堯之聖,擧簾帷之儀,莫不延頸拭目,以觀政化。

    臣等頑忍苟存,涕泣登對,請以今日,切要?急之務,略先陳之。

    一曰愼起居。

    殿下沖年嗣服,祖宗艱大之役,擔在一身。

    況氣血未充,哀疚嬰心,兩殿惟疾之憂,百倍恒日,凡食飮服禦,興寢步履之際,動靜語默,喜怒好惡之節,必以操愼爲工,恒存四勿之戒,務若六氣之候,則斯乃作聖之基,永符祈天之本。

    二曰勤講學。

    昔明廟大行因山前,宣廟臨筵講《禮記喪禮篇》。

    蓋居喪未葬讀喪禮,旣葬讀祭禮乃禮經之文。

    先正臣宋浚吉,引此以陳於顯廟初服而行之,粵在庚申,亦於公除後,卽行講對。

    此乃列朝成法也。

    伏願自今,勸講召對,課日勤行。

    臣等以爲殿下之勤學與否,卽係宗社、生靈,安危、興替之關。

    且開筵時慈聖之垂簾聽講,亦故事之可以倣行者也,惟殿下,懋哉。

    三曰嚴宮闈。

    譬之一身,宮闈如腸肺,公府如肢體。

    安有腸肺不淸,而肢體不病者乎?蓋婦寺以納媚爲忠,僕隷以藉賣爲利。

    僧尼、巫祝之說,或入於內,宮禁嚴祕之事,多宣於外,窺覘行而讒慝萠,皆此輩之爲耳。

    顧今國家多故,人心靡屆,整飭操束,尤宜百倍。

    況當沖齡,凡尋常燕閑之際,易與此輩狎暱,瑣屑玩戲之具,易爲此輩誘惑,蠱心志而累聖工,皆由此起。

    宣廟沖年卽阼,禦宦寺甚嚴,常不與接言語,朝野想望聖德,實爲今日所當仰法。

    惟殿下,勉之。

    四曰杜倖門。

    夫爵賞者,國家之大柄,威福者,人主之大權。

    一有非法不公之事,參錯於其間,則私邪奸萌,左右竝進,幹囑矯誣,內外交攻。

    其始也不過纖微之私,若無足以大害於事,而及其機械滑熟,蹊逕流馴,則終必至於大柄倒置,大權撓奪,苟不防微杜漸。

    察細謹始,則如鼠竇傍穿,蠹孔潛蝕,自窺覬而嘗試,自投合而放肆,卽必然之勢也。

    昔成廟初服,奉保夫人,請爵人,上曰:『予以幼沖,因內謁爵人,則於國政何?若復言者,予必不貸。

    』此誠聖人之訓也。

    蓋公私之分,卽紀綱之本也。

    紀綱不立,則憂勤雖切,而治道不能徒行,倖門不杜,則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