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 第十一回 征曰本蒙古喪師

關燈
趙某海外飄泊十年,今日務在上國,将郁氣一吐。

    國王大喜,下令城中戒嚴,衆将分頭去訖。

     卻說元世祖吞并六合,總括中外,猶貪心不足,屢命将征伐絕域,專務遠略,窮兵黩武,費用浩繁,民甚苦之。

    有四帥,曰阿答海、相吾答兒、阿裡海、忽都貼木兒。

    四人日日慫恿元主征伐,凡高昌、吐蕃、交趾、高麗、鬼蠻、天竺、鄯善、安南、西域、回鹘,甚至欽察,離中國三萬八千餘裡,因産良馬,無不伐之。

    至是又因琉球國使臣入貢,言日本國産獨搖芝,且有趙宋後裔在焉,其國大治,橫行海岸,所向無前。

    元主業已怒其不貢,又聞有宋趙氏住在國内,即命起兵伐之。

    太傅伯顔、中書完澤、右丞相和禮霍孫皆極力切谏,不聽。

    惟桑哥廬世榮阿合馬一班佞臣,俱贊成之。

    元主大喜,即诏相吾答兒為大元帥,阿裡海副之,百家奴、蕃哥、方文,張燮、積慶貼木兒等,胥授節制,以琉球使臣為向導,統雄師十三萬,征伐日本。

    相吾答兒等得旨,即備戰艦海鳅,由天津放至登萊,迤逦而下,徑泊羅崇明。

    又數月,始達昌國,漸近日本。

    不日已見扶桑島了。

    島上因國王用涪陵之計,命沙咤魯統兵把守,鑄炮以候。

     又調集無數士兵駐崖前,連珠為屯,一屯一炮,每屯五十人,二十餘屯,阻住海岸。

    果然土兵能奮死力,一見海上,隐隐有元兵到來,便呐一聲喊,聚集滿岸,磨拳擦掌。

    約計元兵相去不過十裡之遙,土兵從不見過轟天雷戰法,争相上前發動藥線。

     誰知不發則已,一發就如震天的響了一聲。

    衆兵就吓得抱頭亂竄,雙耳齊聾,盡皆伏地不起。

    那炮打去數裡之遙,豁喇的落在水中,波濤鼎沸,魚鼈皆驚。

    大元帥相吾答兒驚得面如土色,謂衆将曰:“紅夷西洋,素長火攻,今日本亦用此法,即已至此,我師焉得上岸?”言未已,島上又發了數炮,軍中一時驚惶,皆言不如少退,略避其鋒,誰知風色正順,海鳅大船,一時焉能駛退。

    島上士兵,正打得高興,二十餘座轟天雷一齊舉發,火焰通紅,煙漲迷空。

    但遇着一船,無不粉碎。

    衆軍叫苦不疊,霎時已不見了萬餘人馬。

    相吾答兒無計可施。

    俄而,飓風又起,愈吹愈近,且喜島上發放已盡,準備不及,土兵正在喧嚷,相吾答兒下令三軍務須死中求生,趁此沖突上岸,違者斬首。

    三軍方欲鼓噪上前,隻見沙咤魯率大隊,在赤金崖前,密如箐筍排定,引弓注石,處處截殺。

    三軍不敢直進,相吾答兒大怒,立斬數員健将,以殉元軍。

    積慶貼木兒者自負膽略過人,躍上一隻小舟,奮勇争先,思奪其險。

    突見上流頭,豎滿赤紅旗幟,不知多少人馬,洶湧滾滾而下。

    柁師大喊叫曰:“不好了,鲸魚發了。

    ”鲸魚者,海魚也,大者長千裡,小者亦數千丈,轉瞬已近島岸,乘時炮聲又舉,鲸魚震怒,鼓浪成雷,噴沫成雨,揚耆昂首,山石為之震動,翻江攪海,白浪滔天,土兵俱驚呆了。

    沙咤魯下令退兵,但見雪陣銀山,卷地若軍聲十萬,鳌奔龜吼,浮天壯鐵甲三千。

    可憐大元十餘萬雄師,不一會,盡埋臂掩骼于洪濤巨浸中。

    其浮去得生者,惟百家奴、方文,暨一小卒,三人回朝複命而已,豈不哀哉!此皆元世祖窮兵黩武之報,而亦元世祖石桀屠生靈之惡也!有詩歎曰:苦把生靈任毒-,窮邊黩武葬魚湖。

     勸君莫話封侯事,一将功成萬骨枯。

     昔時梁武帝築堰淮水,以灌壽陽。

    淮水漲,堰壞,十餘萬口皆漂入海。

    世祖此惡,比之尤有甚焉。

     淮水湯湯卷土奔,煙波一洗徐揚村。

     元征日本惡尤甚,十萬貔貅葬海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