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 第九回 北固亭範國昌望氣

關燈
已攻破,自知不免,先殺妻子,然後仗劍自刎。

    一時賊兵屍積如山,血流成渠,降者稱是。

    有朱贲、曹能口稱願降,衆軍縛定,一戰成功,大獲全勝。

    其漏網逃去者,不過十分之二。

    參政梅殷大喜,舉酒迎勞曰:“将軍一戰而捷,凡有大勝者,必有小敗,若非前此失利,以驕敵心,恐成功未必如此之速也!”定國遜謝曰:“此衆軍努力,白縣令獻策功也!”參政梅殷,即駐師饒平,命定國肅清餘黨,兵至潮州,耿星星離陣,即望台州而走,張師旦孤掌難鳴,亦棄城而走,餘黨随剿随撫,所陷州縣,一時恢複。

    梅殷師回廣州,表奏元主。

    擢梅殷樞密正使,入燕與完澤中書同參。

    密勿也。

    狄定國廣南參政兼招讨使。

    随征将士,俱有升賞。

     饒平知縣白映雪,除授廣南道監察禦史,制诰方下,同官相慶。

    映雪母氏樊徐謂之曰:“汝非宋人也,家貧而仕,已得微職,不無報效,急流勇退,在此時矣。

    ”映雪即日表還制浩,不俟命下,挂冠歸浙。

    不久,其母卧病不起,疾革,渭之曰:“今後慎勿再仕蒙古,名義二字,不可不慎也!其他吾無慮矣。

    ”言畢遂卒。

    雪号恸欲絕,葬祭如禮,墓廬守制,每潸潸作孺子泣曰:“終天遺恨,風木生悲,再不能奉慈母之訓矣!”聞者悲之。

     映雪仕饒平,年方弱冠,尚無配偶。

    服阕後,聞有故人範國昌、司馬肅在京口,将往探之。

    沿途盜賊縱橫,纡道始達鎮江,又聞國昌等已往丹陽,再至丹陽。

    三人相晤,悲喜交集,各訴契闊。

    映雪述母遺命,二人不勝感歎,範國昌曰:“當今南北,雖有數人,皆無大志,搶州奪郡,殺戮生靈,徒甘盜賊之名,反使元人借為口實。

    我等身如轉蓬,未知瞻烏爰止,于誰之屋耳。

    ”三人再回丹陽,留連數日,買舟,放回京口。

    映雪在舟中,略叙前事,極言狄定國頗有将略,廣南得人,可謂繩其祖武。

    但定國有功于蒙古,将來事業恐亦徒為蒙古之用矣! 範國昌曰:“仕者自仕,用保民也;退者自退,以适志也;達者審所出處,以應世用而已,于蒙古何與子”司馬肅亦深然其言曰:“無名分者,固亦無傷,但恐後世笑越客之徒勞耳!” 三人舟次,遠遠望見南徐。

    蒼蒼冥冥,如輕煙一抹,蜿蜒由黃鶴而來,真百越舟車之會,三吳襟帶之邦也!沿江波濤渺渺,如匹練飛去,一望無極。

    将近丹徒,見前面金山、吳山色色如畫。

    範國昌喟然歎曰:“長江天塹,所以限南北也,江表三百年王氣盡矣!”時映雪遙指城北一山謂曰:“峭拔聳翠者,非北固山耶,我等曷登山一望。

    ”二人遂同上岸,直登北固。

    此山三面臨江,高數十丈,江景盡在目中。

    視鎮江府治,外蔽國畿,内連天塹,無惑乎金主亮,吟立馬吳山第一峰也。

    映雪又望金山寺,在揚子江心,距城僅三五裡許,歎曰:“韓世忠、張世傑當年大戰阿術,風景猶如昨也。

    ”三人徑至山頂,遙望金陵,佳氣郁郁蔥蔥。

    皆曰:“建康不出百年,當有應運而興者。

    ”至亭中坐定,良久,亭上有蘇子瞻飛白大書三字,曰“北固亭”。

    亭下自晉唐以來,代有名題,南宋尤甚。

    三人逐一賞玩不置,皆曰此亭經兩晉六朝後,争地争城,不知幾許?無情江水,淘盡古今無數英雄。

    想像劉夢得詩意,蕭蕭廬荻,悠然意遠,睹此名勝,亦宜分-記其事。

    範國昌遂即景詠《京口晚渡》雲:輕帆如葉下關頭,北國蒼蒼動客愁。

     雲淨蕪城山過雨,江空瓜步岸橫秋。

     鈴音幾處煙中寺,燈影誰家水上樓。

     最是二分明月好,玉箫聲裡下揚州。

     司馬肅曰:“我意不在京口,當詠金粉六朝。

    ”以懷古命意雲:玉樹庭花唱已遙,金陵王氣又重消。

     龍蟠不去懷雙阙,牛首空回望六朝。

     故壘雲低天漠漠,荒林秋盡兩潇潇。

     石頭城畔多情月,夜夜來看過上潮。

     白映雪猶凝思未定,二人問屬意所在。

    映雪曰:“适觀金山有感,未免語涉譏讪耳。

    ”詠曰:一戰金山敵已纾,偏安南渡竟何如? 雲開鳳嶺笙歌滿,夢冷龍城驿使疏。

     海日忽驚宮漏盡,春潮猶笑将壇虛。

     誰知立馬吳山客,不惜千金買谏書。

     三人互相甲乙,評覽一會,忽江下一隻官船,呼哨而至。

     泊近山下,内一差官上岸,徑入亭來。

    映雪認定曰:“此廣南差官也。

    ”二人避去。

    映雪上前施禮,差官遂言廣州狄參政聞大人服阕,上表薦舉,升授西台禦史之職,因差某來秀水,預先知會,不日诰敕下了,請大人勿辭。

    某從秀水物色而來,誰知相遇于此。

    命仆從将禮物呈上。

    映雪急止之曰:“九重丹诏,休教彩鳳銜來,一片閑心已被白雲鎖住。

    從此予将往南山之南,北山之北,與草木同朽矣!為我深謝狄參政,當圖後報耳。

    ” 遂吟詩以見志雲:青雲有路擢西曹,參政十分薦剡勞。

     下乘難追千裡馬,虛名恐誤九方臯。

     嵇康自信趨時懶,少室誰雲索價高。

     總使陽和動鄒律,心如流水去滔滔。

     吟畢,拂袖而出。

    差官一場沒趣,仍回廣州。

    範國昌等遊興正濃,尚欲留戀北固,忽被差官唐突至此,聒絮一會,直待映雪話畢,始同登舟過江,遊芙蓉樓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