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回 應征聘任人虛己

關燈
詩曰: 客來寒夜話頭頻,路遠神孚?米春。

     點檢松風湯老嫩,安排旌節禮殷勤。

     酒七碗來交四人,直将鼎鼐和鹽梅。

     而今麟閣為圖畫,都是同心倒角巾。

     卻說孫炎随三人走到村居,分席而坐。

    宋濂開口問道:“請問行旌從何而來?高姓大名?不知來尋在下有何見教?”孫炎便說:“在下姓孫名炎,今在和一陽一朱某吳國公帳前。

    我國公之因元将曹良臣以金陵來降,且薦先生為一代文章之冠,故着在下奉迎,且多多緻意。

    說凡有同道之朋,不妨為國舉薦,以除禍亂。

    ”宋濂便起身對說:“不肖村野庸才,何勞天使屈降。

    有失迎候,得罪!得罪!”孫炎因問二位朋友名姓。

    宋濂說:“這位姓章名溢,處州龍泉人;這位姓葉名琛,處州麗水人。

    因道合相親,今因避亂在此居住。

    ”茶罷數巡,孫炎又道起吳國公禮賢下士,虛己任人,特來征聘的事情,且欲三位同往的意思。

    宋濂因說:“我有契士姓劉名基,處州青田人。

    他常說淮、泗之間,有帝王氣。

    今日我三人正欲到彼處,相邀同到金陵,以為行止。

    誰意天作之合,足下且領國公令旨遠來,又說不妨廣求俊彥。

    既然如此,相煩與我同去迎他何如?”孫炎聽得劉基名字,不覺頓足,大聲叫道:“伯溫大名,我國公朝夕念念在口。

    今先生既與相好,便宜同去迎他。

    ”當日晚筵散罷。

    次日宋濂仍舊收拾了良己琴書,打點起身,因與孫炎說:“此去尚有二三日路程,在下當與先生同到伯溫處迎了同來。

    章、葉二兄,可在此慢慢收拾,待三五日後,亦可起身,同在杭州西湖上淨慈寺前舊宿酒店相會。

    ”囑咐已畢,孫炎叫從人備了兩匹馬,叫人挑了宋先生行李,一半往青田進路,一半留此村中,準備薪米,等待章、葉二先生收拾行李會同家眷,擇日起身。

     一路小心服侍,不許違誤,如違,以軍法治罪。

    此時,章、葉二人在家整備行李等項,不題。

     卻說孫炎同宋濂來請劉基。

    一路光景,但見: 簇簇青山,灣灣流水。

    林間幾席,半邀雲漢半邀風;村水帆樯,上入溪灘下入海。

    點綴的是水面金光,恰象龍鱗片片;黯淡的是山頭翠色,宛如螺黛重重。

    月上不覺夕一陽一昏,歸來啞啞烏鴉,為報征車且安止;星散正看朝色好,出谷嘤嘤黃鳥,頻催行客起登程。

    馬上說同心,止不住颠頭播腦;途中契道義,頓忘卻水遠山長。

     正是: 青山不斷帶江流,一片春雲過雨收。

     迷卻桃花千萬樹,君來何異武陵遊。

     孫炎因問宋濂,章、葉二公何以與足下相善,及年歲履曆。

    宋濂對說: “章兄生時,其父夢見一個雄狐,頂着一個月光在頭上,長足闊步從門内走來。

    伊父便将手拽他出來,那狐公然不睬,一直徑走到卧榻前,伏了不動。

     伊父大叫而醒,恰好撞着他夫人生出這兒子來。

    他父親以為不祥,将兒接過手來,一直往門外去,竟把他丢在水中。

    誰想這葉兄的父親,先五日前,路中撞見一個帶鐵冠的道人對他說:‘葉公,葉公,此去龍泉地方,五日之内,有個心月狐星一精一,托化在姓章的家内。

    他父親得了奇夢,要溺死他,你可前去救他一性一命。

    将及二十年,你的兒子,當與他同時輔佐真主。

    宜急急前去,做了這個一陰一德。

    ’這葉兄令尊,是個極行方便的善人,又問那道人說:‘救這孩子,雖在五日之間,還遇什麼光景,是我們救援的時候?’那道人思量了半晌說:‘你倒是個細心人,我也不枉托你。

    此去第五日的夜間,如溪中水溢,便是他父親溺兒子時,你們便可救應。

    ’大笑一聲,道人不知那裡去了。

    這葉公依言而去。

    至第五日的夜間,果然黑暗中有一個人,抱出一個孩子,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