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有澹台滅明者
關燈
小
中
大
,這也使得。
”店主人聞知子羽是個賢人,比日間相待大不同了,也備些酒肴以當洗塵,大家開懷暢飲,盡醉方休。
當晚子羽在燈下獨坐一回,猶自憤恨孽蛟,不覺身子疲倦,支撐不住,靠在幾上剛才合眼,尚未睡着,朦胧之中隻見一個白須老兒将一枚白璧送到面前,哀求道:仆非凡人,名曰陽侯,在此地方血食多年,因一時錯念誤遣惡蛟,前來索取白璧,已蒙賜之一劍,但區區廟食從來已久,但日後再犯清塵,甘受一炬。
如今伏望海涵,得存廟貌,曷勝榮藉。
今将白璧奉還,幸乞收貯。
說罷,忽然不見。
子羽猛然驚醒,剔起殘燈,白璧已在桌上,連聲稱奇。
正是: 夢幻偏非幻,真邪不是真。
相看驚不定,疑鬼複疑神。
子羽當時說與衆弟子,聽者莫不稱奇。
次日,遠近居民個個扶老攜幼來看斬蛟,又來稱謝子羽,也有拜的,也有跪的,你道卻是為何?隻因此處有了陽侯廟,那條孽畜依草附木,興雲緻雨,每逢年節朔望就要宰殺牲口,祭獻一完,抛向江中,與蛟龍作餐,或者有窮的,有不信的,他便作神作禍,罰你多病多痛,大者發狂,小者驚痫,無所不至。
聞得子羽從魯國而來,又是聖門弟子,斬了此蛟除民大害,故此跪拜。
還有人紛紛都要接他回去設帳開館。
子羽心甚厭煩,私自想道:我本為避周駞而來,怎麼倒在此斬蛟沽名,倒失了本來之意。
衆弟子道:既然夫子不樂于此,不若仍回本鄉,還好肄業。
子羽道:有心來到江南,且住數月,再作道理。
于是另尋了一所幽僻房子住下。
日複一日,不料這些鄉民越來得多了。
始初來的人還是些樸實的頑童俗者,後來便是那些文物的人來咬文嚼字,說東話西。
子羽大怒道:我隻因白璧有此禍祟,不若将他捶碎擲在江中,且回武城去罷。
衆弟子也不敢攔阻,隻見子羽果将白璧打破丢在江中,并雇渡船,再回江北。
有詩為證: 錐殘白璧擲江心,隻為當時惹禍愆。
執意買舟歸北路,鄉心已動興翩翩。
這些鄰近衆人看見子羽碎璧,那一個不說可惜了,又見子羽搬移行李下船,個個扳留,争奈子羽決意要去,無計可施,霎時傳遍遠近村坊,衆人都來阻留。
子羽師徒早已上船,大家合齊道:澹台恩相去不得,此時風大,再留一日去罷。
那艄子隻要趁錢,誠恐衆人留住,預先撐開,乘着便風頃刻已登彼岸。
那地方人盡道難得來這個好人,除了大害,恩德難忘。
我的地方清淨,人眷平安,是誰所賜?古人說得好,以德報德,如今大家各捐銀兩,建一座澹台斬蛟殿,開一個澹台湖,留與後人作為勝景。
那些人個個樂輸,人人喜助,不滿一月積貯千金有餘。
買了木料磚瓦,建造飛檐大殿,峭閣明樓,樓前開一個大湖,方圓數裡。
其功不日而成,沿江百姓都來助工,皆生歡噪。
工已完,像已塑,便時時香燈供養,日日士女遊觀,把那陽侯廟一旦坍敗,再無靈應。
這正喚做: 失意者風雨漂搖,得時者光華顯赫。
有興者子羽渡江,無味者陽侯返璧。
這也都是後話,不須細述。
且說子羽回魯,正值清和時候帶了衆弟子,一徑回到武城,尚恐周駞生甚異心。
不料他已罷職歸田,子羽聞知,心中大喜。
初到家時,未免要探親訪友,混了半月,聞新邑宰将次到任,問其姓名,說是言偃字子遊。
子羽聽得故人來治本邑,甚是歡喜。
穿了公服,與衆同袍随班行禮,迎進邑中。
子遊看見子羽複回武城,口雖不說,心内暗喜,不覺信口說道:“子羽吾友,不勞如此行禮。
”子羽稱着父師,連聲不敢不敢。
子遊好生不安,可羨子羽三揖告退,絕不失諸生儀度。
子遊端坐琴堂,目送子羽,乃歎道:邑中良士當首推子羽。
正是夫子說得好,若以相貌取人,卻不是失了子羽。
後人因子遊述了這幾句話說得有理,便有七言律詩一首贊道: 從來濁水産奇蓮,素質幽香絕世妍。
因歎世途成象罔,卻悲人事若雲翻。
英雄自信非窮憊,日月空嗟不我延。
借問闾閻癡豎子,奈何取貌不知天。
總評:貌之美惡,人之優劣,繇乎天生,非人可強。
試觀子羽斬蛟除害碎璧救人,豈非幽蘭在谷,不以無人而不芳者比哉。
又評:周駞作宰,不思緻君澤民,又不能禮賢下士,專以過鑄托子羽,自不相合,既以恃勢挾子羽,安能順受?嗟!嗟!士君子之處逆境,将何以為情邪?
”店主人聞知子羽是個賢人,比日間相待大不同了,也備些酒肴以當洗塵,大家開懷暢飲,盡醉方休。
當晚子羽在燈下獨坐一回,猶自憤恨孽蛟,不覺身子疲倦,支撐不住,靠在幾上剛才合眼,尚未睡着,朦胧之中隻見一個白須老兒将一枚白璧送到面前,哀求道:仆非凡人,名曰陽侯,在此地方血食多年,因一時錯念誤遣惡蛟,前來索取白璧,已蒙賜之一劍,但區區廟食從來已久,但日後再犯清塵,甘受一炬。
如今伏望海涵,得存廟貌,曷勝榮藉。
今将白璧奉還,幸乞收貯。
說罷,忽然不見。
子羽猛然驚醒,剔起殘燈,白璧已在桌上,連聲稱奇。
正是: 夢幻偏非幻,真邪不是真。
相看驚不定,疑鬼複疑神。
子羽當時說與衆弟子,聽者莫不稱奇。
次日,遠近居民個個扶老攜幼來看斬蛟,又來稱謝子羽,也有拜的,也有跪的,你道卻是為何?隻因此處有了陽侯廟,那條孽畜依草附木,興雲緻雨,每逢年節朔望就要宰殺牲口,祭獻一完,抛向江中,與蛟龍作餐,或者有窮的,有不信的,他便作神作禍,罰你多病多痛,大者發狂,小者驚痫,無所不至。
聞得子羽從魯國而來,又是聖門弟子,斬了此蛟除民大害,故此跪拜。
還有人紛紛都要接他回去設帳開館。
子羽心甚厭煩,私自想道:我本為避周駞而來,怎麼倒在此斬蛟沽名,倒失了本來之意。
衆弟子道:既然夫子不樂于此,不若仍回本鄉,還好肄業。
子羽道:有心來到江南,且住數月,再作道理。
于是另尋了一所幽僻房子住下。
日複一日,不料這些鄉民越來得多了。
始初來的人還是些樸實的頑童俗者,後來便是那些文物的人來咬文嚼字,說東話西。
子羽大怒道:我隻因白璧有此禍祟,不若将他捶碎擲在江中,且回武城去罷。
衆弟子也不敢攔阻,隻見子羽果将白璧打破丢在江中,并雇渡船,再回江北。
有詩為證: 錐殘白璧擲江心,隻為當時惹禍愆。
執意買舟歸北路,鄉心已動興翩翩。
這些鄰近衆人看見子羽碎璧,那一個不說可惜了,又見子羽搬移行李下船,個個扳留,争奈子羽決意要去,無計可施,霎時傳遍遠近村坊,衆人都來阻留。
子羽師徒早已上船,大家合齊道:澹台恩相去不得,此時風大,再留一日去罷。
那艄子隻要趁錢,誠恐衆人留住,預先撐開,乘着便風頃刻已登彼岸。
那地方人盡道難得來這個好人,除了大害,恩德難忘。
我的地方清淨,人眷平安,是誰所賜?古人說得好,以德報德,如今大家各捐銀兩,建一座澹台斬蛟殿,開一個澹台湖,留與後人作為勝景。
那些人個個樂輸,人人喜助,不滿一月積貯千金有餘。
買了木料磚瓦,建造飛檐大殿,峭閣明樓,樓前開一個大湖,方圓數裡。
其功不日而成,沿江百姓都來助工,皆生歡噪。
工已完,像已塑,便時時香燈供養,日日士女遊觀,把那陽侯廟一旦坍敗,再無靈應。
這正喚做: 失意者風雨漂搖,得時者光華顯赫。
有興者子羽渡江,無味者陽侯返璧。
這也都是後話,不須細述。
且說子羽回魯,正值清和時候帶了衆弟子,一徑回到武城,尚恐周駞生甚異心。
不料他已罷職歸田,子羽聞知,心中大喜。
初到家時,未免要探親訪友,混了半月,聞新邑宰将次到任,問其姓名,說是言偃字子遊。
子羽聽得故人來治本邑,甚是歡喜。
穿了公服,與衆同袍随班行禮,迎進邑中。
子遊看見子羽複回武城,口雖不說,心内暗喜,不覺信口說道:“子羽吾友,不勞如此行禮。
”子羽稱着父師,連聲不敢不敢。
子遊好生不安,可羨子羽三揖告退,絕不失諸生儀度。
子遊端坐琴堂,目送子羽,乃歎道:邑中良士當首推子羽。
正是夫子說得好,若以相貌取人,卻不是失了子羽。
後人因子遊述了這幾句話說得有理,便有七言律詩一首贊道: 從來濁水産奇蓮,素質幽香絕世妍。
因歎世途成象罔,卻悲人事若雲翻。
英雄自信非窮憊,日月空嗟不我延。
借問闾閻癡豎子,奈何取貌不知天。
總評:貌之美惡,人之優劣,繇乎天生,非人可強。
試觀子羽斬蛟除害碎璧救人,豈非幽蘭在谷,不以無人而不芳者比哉。
又評:周駞作宰,不思緻君澤民,又不能禮賢下士,專以過鑄托子羽,自不相合,既以恃勢挾子羽,安能順受?嗟!嗟!士君子之處逆境,将何以為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