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

關燈
淫聲豔色總迷神,傾國傾城原有因。

    從古英雄行大計,暗藏利刃婦人身。

     這四句詩是道古來興亡之故。

    卻說清心寡欲此四字最為美德,然而說來易曉,行之甚難。

    有一等上智的人,遠色欲如仇雠;有一等下愚的人,奉嬌娃如珍貴;即有一等中樣的人,明知沉溺聲色是不好的所在,然而一到面前不覺怡情悅志,竟被他弄得癡迷了,日親一日,戀不能割,縱有正人在前,忠言刮耳也是沒幹。

    正是識得破忍不過,所以說道: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

    看将起來,蛾眉皓齒乃伐性之斧斤,纖歌妙舞實亡國之玩好。

    無論創業守成的俱所當戒,而平常之人慮饑寒謀朝夕,或不暇及。

    若是人家膏粱子弟,便思攜姬挾妓,弄玉吹箫。

    何況人主生在深宮之中,長于保阿之手,艱難困苦一毫也不曉得,聲色之好在所不免。

    而智謀之士曉得惟此一道可以動得人主歡心,而人主亦竟有入其圈套的。

    試把春秋時事略說一番。

    那齊是太公的子孫,魯是周公的子孫。

    本為鄰國,以後強弱相形,未免弱的就忌刻那強的了。

    所以,齊人原是急功利,喜誇詐,過于刻薄這邊,所用的臣又是那犁鉏、晏嬰這兩個極詭極谲的。

    當時孔子亦嘗遊到齊國,欲一變至魯。

    那兩個便暗暗忌刻說道:孔子當年莫展,累世莫殚。

    造出許多鬼話,把景公用孔子的意思弄得冰冷。

    正是: 女無美惡宮生妒,士無賢否衆成疑。

     卻說孔子見齊不用,東周難造,琴佩蕭然,弟子驅車,行蹤冷落。

    随返父母之邦,往谒季桓子。

    季桓子是魯國的上卿,當權用事,正要與大聖人交遊,一見孔子不覺欣然,即命孔子為魯國司寇,攝行相事。

    未及數月,隻見魯國朝以内跄跄跻跻,恪守鹭序鴛班;朝以外肅肅雍雍,敬仰官清吏潔。

    長幼異食,男女别途,道不拾遺,器不雕僞。

    許多政治,把魯國竟變了一個太平景象。

    那時百姓頌聲滿路,鄰國交傳,未免吹風到景公面前。

    景公聞知悔道:“我當初原是要用孔子的,都被這些卿等說得糊塗,叫我主張不定。

    到如今彼國日昌,我國日弱,實為可憂,如何是好?”那犁鉏、晏嬰聽景公之言,有些怨着他兩人,大有不安之意,背地歎悔道:昔日若用孔子,我輩無權。

    今日不用他,他又在魯國興起這許多大事業來。

    若不預為設處,我國必受其害。

    兩人躊蹰了半日,無計可施,隻得分别而去。

    後人有詩曰: 誰為表東海,洋洋大國風。

    君驕成傲僻,臣谄近和同。

     賢聖無門入,奸邪當道中。

    空嗟鄰國治,心計枉沖沖。

     次日,犁鉏随請晏嬰商議道:“孔子知禮而無勇,但能從容談論,諒無禦變之才。

    須要奏過我主,假以會盟為名,一面差人去請魯君,一面喚萊人來分付。

    那萊人不知王法,頗有精勇,到那會盟的時節,叫他暗伏在夾谷地方,出于不意,攻其無備,可使魯國君臣一時措手不及,卻被我們淩辱他一番,他也損威多了。

    那些君臣斷然降伏,以後還敢施張,豈不甚妙。

    ”兩個即便進朝奏知景公,景公聽罷,說道:“此計亦通。

    ”即刻遣使往魯國去。

    分付已畢,使者領命而行,往見定公。

    把景公的情繇,婉轉敷陳了一番,說出許多好意思來。

    定公并不疑他,當下面允,随命有司打點車駕前往齊國會盟。

    連那季桓子也道兩君合好,大禮之常,竟不存心備辦。

    豈知孔子是個大聖,凡事先知,便能預防,道:“有文事者必有武備,請其左右司馬以從。

    ”隻見行至峽谷,兩君相見,行禮已畢,從旁閃出一班萊兵,魯君便吃了一驚,孔子便叫:“以兵擊之。

    ”齊侯恐懼,遂着萊兵避去,仍修會盟之事。

    景公暗暗看那孔子,輔相魯君,既行其禮,又着其威,沒有一毫失錯的所在。

    我們齊國所行的都是張皇失序。

    會盟之後,齊侯愈覺失色,歸責群臣道:“魯以君子之道輔其君,而卿輩獨以夷狄之道教寡人,及使得罪于鄰邦,豈不慚愧?”乃歸魯所侵之四邑及汶陽之田,竟成一場畫餅。

    有詩為證: 俘兵逼好失交鄰,夷裔謀華豈會賓。

    況以犧尊為野合,漫勤執事服儒紳。

     那時晏嬰與犁鉏日夜圖維,商量一計,必須外修和好,内行詐術。

    又思玉帛狗馬都是魯國所有的,若送将去,不惟見卻,且被魯國譏笑。

    不要說孔子是正大光明的人,必然謝絕,就是那富于周公的季桓子也不放在心上。

    轉展思量,想得定公雖則勵精圖治,卻于女色一途耽戀無厭的。

    況他國址近着燕趙,粉白黛綠頗也不少,隻少女樂歌舞。

    莫若廣選美女,訓習一班送去,決定喜歡,自然溺于聲色,怠于政事,怕不入吾彀中?兩人商議已定,入見景公,備細陳說一遍。

    景公大喜道:“有勞二卿用心。

    前者夾谷會盟,非為不妙,隻因孔子識破,幾至敗露。

    今女樂一事須要慎密,不可揚聲,務要萬全,俱賴二卿斟酌行之。

    ”于是,遍選本國女子極美者八十餘人,其中擇一最聰明最伶俐的立為女師,訓練教習作樂歌舞。

    一日,景公對晏嬰、犁鉏道:“卿等所獻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