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又名秦克清、秦赢、秦英(2)

關燈
的“螢”字,得“可兒是個‘赢’字”。

    秦可兒就叫做“秦赢”,它是秦可卿的另外一個名字。

     “螢”字還有一個近同音字:英。

    從“可兒是個‘螢’字”得“可兒是個‘英’字”,秦可兒就是秦英,這樣我們又為秦可卿找到一個名字:秦英。

    英的本意是花,有“落英缤紛”可證。

    所以書中“可兒是個‘螢’字”的謎底是“花”字。

    謎底“花”字是從“英”字得來的,不是直接從“螢”字得到的。

    這符合黛玉的提示:“妙得很!螢可不是草化的!” “英”字還有一個意思,指才能或智慧過人的人,可指英雄。

    關于“英”字含有英雄的意思,書中專門作了解釋。

    在第六十三回第五段講到湘雲給葵官改名字的事:湘雲給葵官改了,換作“大英”。

    因他姓韋,便叫他作韋大英,方合自己的意思,暗有“惟大英雄能本色”之語,何必塗朱抹粉,才是男子。

     作者特意向我們解釋了韋大英的“英”意為英雄,當然秦英就是秦英雄的意思。

    聯想到她又叫秦克清,“英”字的意思可具體為抗清英雄。

     綜上所述,本文從書中找到秦可卿的另外三個名字:秦克清、秦赢、秦英。

     “家住江南本姓秦”,秦可卿為什麼姓秦呢?衆所周知,《紅樓夢》作者在給作品人物起名字的時候都是相當講究的,對于秦可卿這樣重要的人物,作者給她起秦姓,必然有其理由。

    以前有人提出過秦可卿的名字與“情可輕”諧音,把“秦”與“情”聯系起來。

    這是在不了解作者寫秦可卿的真實意圖的情況下,僅看到“情”的一面,靠主觀推測得出的結果。

    按照拆字法,“秦”字可拆成“三人禾”。

    “禾”與“合”同音,由“三人禾”得到“三人合”。

    原來秦可卿是由三個人物結合在一起的複合人物。

     當然,如果把“一”字省掉,“秦”字也可以拆成“二人禾”,得到“二人合”。

    不管是三人合也好,二人合也好,秦可卿是作者塑造的一位複合人物。

     有人會說,姓秦的人多了,難道都符合三人合嗎?當然不是。

    作者為了避免歧義,又給秦可卿起了一個名字叫“兼美”。

    《現代漢語辭典》對“兼”字的解釋是:(1)兩倍的;(2)同時涉及或具有幾種事務。

    作者通過秦可卿姓秦,官名兼美,向讀者暗示了秦可卿是一位複合人物。

    複合人物秦可卿應由下列人物組成:①秦可卿,賈府的長房長重孫媳,一個美麗、善良但不守婦道的女性。

    ②秦克清、秦赢,其含義是戰勝清朝侵入者,赢得抗清戰争的勝利。

    ③秦英,代表抗擊清朝侵入者的英雄。

     秦克清和秦赢這兩個名字是一個意思,所以将其合起來代表一個人。

     歌頌抗擊清朝侵入者的英雄符合《紅樓夢》作者的創作意圖。

    前人已經指出在第四十回第四十段中,作者用“十月梅花嶺上香”歌頌和悼念抗清英雄史可法。

    揚州梅花嶺上有史可法的衣冠塚,現在那裡已經成為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也是旅遊的好去處。

    在揚州梅花嶺的旅遊介紹中已經使用了《紅樓夢》中的“十月梅花嶺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