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 利害使人争
關燈
小
中
大
,益州受到了威脅;在孫權的一方是也沒有足夠的兵力占有整個荊州,于是見好就收。
但是雙方的仇是結下了。
關羽可能是看到了兵不血刃得零陵的呂蒙的可怕,但是卻忽略了兩郡被東吳傳檄而定反映了劉備在荊州的統治并不穩固。
認識到呂蒙的可怕,使後來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沒有進攻東吳,而是進攻樊城的曹仁,并且留下兵防備呂蒙。
不知地利的于禁和龐德被突如其來的山洪圍困,讓關羽揀了現成便宜。
本來經過幾年貯備的孫權和呂蒙打算等關羽被曹仁戰敗就勢取荊州,聽說關羽戰勝很失望。
孫權就去信給關羽,說要讓關羽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實際上就是讓關羽的女兒來東吳當人質,以此試驗關羽有無對付東吳的意思。
關羽确實也想收拾完曹仁後對付東吳,畢竟當年東吳是從他手裡取的三郡,還想着報仇雪恥。
而關羽自問沒有樂羊子吃兒子肉烹成的肉羹的堅忍,也沒有劉備摔孩子的無恥,因此是斷然拒絕,讓孫權探出了底。
孫權找呂蒙商量,呂蒙知道關羽之所以在進攻襄陽和樊城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後方還有很多駐軍就是為了防着自己,就讓孫權準他病假回建康。
孫權依計而行,關羽果然上當,以為自己的運氣來了,就盡撤荊州的守備部隊去攻打樊城。
呂子明白衣渡江,盡俘關羽放的江邊的觀察哨,然後順江而下突然出現在公安南郡,傅士仁、糜方投降。
呂蒙又是兵不血刃地取得了南郡,“盡得羽及将士家屬,皆撫慰,約令軍中不得幹曆人家,有所求取”,呂蒙的汝南老鄉取了老百姓一個鬥笠,用以蓋铠甲,也被呂蒙“垂涕斬之。
于是軍中震慄,道不拾遺”。
在關羽派使者來詢問的時候,“蒙辄厚遇其使,周遊城中,家家緻問,或手書示信”,将瓦解敵軍的計策是用到了家。
于是“羽吏士無鬥心”。
呂蒙的計謀讓樊城的援軍徐晃先撿了便宜,面對家屬落于東吳之手的關羽軍,徐晃果斷地進行攻堅戰,“賊圍塹鹿角十重,将軍緻戰全勝,遂陷敵圍”。
自以為是的關羽連營寨都沒有了,手下的将士又因為家屬在呂蒙手裡,紛紛投降東吳。
這時候如果西保麥城的關羽據險固守待援,或許還有些全身而退的希望。
而偏偏他又犯了一個袁紹式的錯誤,棄軍逃走,被東吳潘璋、朱然的伏兵所殺。
至此,呂蒙為東吳奪取了大半個荊州,襄陽還在曹軍的呂常手裡。
但是呂蒙已經不能再為東吳效力了,他真的病倒了。
孫權對這位功臣的病确是關心備至,看到醫生為呂蒙針灸,“權為之慘戚”;想看呂蒙的病情,又怕驚動他,“穿壁而瞻之”;知道呂蒙能夠多吃些飯就“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
最後雖然孫權為呂蒙大赦,命道士請命,但是天妒英才呂蒙還是英年早逝。
呂蒙遺令将孫權平時賜給他的金寶在死後上還,喪事減辦,金帛是不能動呂蒙這樣的國士的,呂蒙為的就是孫權的知遇。
但是雙方的仇是結下了。
關羽可能是看到了兵不血刃得零陵的呂蒙的可怕,但是卻忽略了兩郡被東吳傳檄而定反映了劉備在荊州的統治并不穩固。
認識到呂蒙的可怕,使後來建安二十四年關羽沒有進攻東吳,而是進攻樊城的曹仁,并且留下兵防備呂蒙。
不知地利的于禁和龐德被突如其來的山洪圍困,讓關羽揀了現成便宜。
本來經過幾年貯備的孫權和呂蒙打算等關羽被曹仁戰敗就勢取荊州,聽說關羽戰勝很失望。
孫權就去信給關羽,說要讓關羽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實際上就是讓關羽的女兒來東吳當人質,以此試驗關羽有無對付東吳的意思。
關羽确實也想收拾完曹仁後對付東吳,畢竟當年東吳是從他手裡取的三郡,還想着報仇雪恥。
而關羽自問沒有樂羊子吃兒子肉烹成的肉羹的堅忍,也沒有劉備摔孩子的無恥,因此是斷然拒絕,讓孫權探出了底。
孫權找呂蒙商量,呂蒙知道關羽之所以在進攻襄陽和樊城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後方還有很多駐軍就是為了防着自己,就讓孫權準他病假回建康。
孫權依計而行,關羽果然上當,以為自己的運氣來了,就盡撤荊州的守備部隊去攻打樊城。
呂子明白衣渡江,盡俘關羽放的江邊的觀察哨,然後順江而下突然出現在公安南郡,傅士仁、糜方投降。
呂蒙又是兵不血刃地取得了南郡,“盡得羽及将士家屬,皆撫慰,約令軍中不得幹曆人家,有所求取”,呂蒙的汝南老鄉取了老百姓一個鬥笠,用以蓋铠甲,也被呂蒙“垂涕斬之。
于是軍中震慄,道不拾遺”。
在關羽派使者來詢問的時候,“蒙辄厚遇其使,周遊城中,家家緻問,或手書示信”,将瓦解敵軍的計策是用到了家。
于是“羽吏士無鬥心”。
呂蒙的計謀讓樊城的援軍徐晃先撿了便宜,面對家屬落于東吳之手的關羽軍,徐晃果斷地進行攻堅戰,“賊圍塹鹿角十重,将軍緻戰全勝,遂陷敵圍”。
自以為是的關羽連營寨都沒有了,手下的将士又因為家屬在呂蒙手裡,紛紛投降東吳。
這時候如果西保麥城的關羽據險固守待援,或許還有些全身而退的希望。
而偏偏他又犯了一個袁紹式的錯誤,棄軍逃走,被東吳潘璋、朱然的伏兵所殺。
至此,呂蒙為東吳奪取了大半個荊州,襄陽還在曹軍的呂常手裡。
但是呂蒙已經不能再為東吳效力了,他真的病倒了。
孫權對這位功臣的病确是關心備至,看到醫生為呂蒙針灸,“權為之慘戚”;想看呂蒙的病情,又怕驚動他,“穿壁而瞻之”;知道呂蒙能夠多吃些飯就“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
最後雖然孫權為呂蒙大赦,命道士請命,但是天妒英才呂蒙還是英年早逝。
呂蒙遺令将孫權平時賜給他的金寶在死後上還,喪事減辦,金帛是不能動呂蒙這樣的國士的,呂蒙為的就是孫權的知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