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蘇青

關燈
會工作的女人真是太吃虧了。

    還有賣淫的制度不取消,男人盡可獨身而解決性生活,結果會影響到女性方面的結婚問題。

     張愛玲家庭婦女有些隻知道打扮的,跟妓女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同。

     蘇青做妓女真是最取巧的職業。

    猶如以武力來搶取别人用勞力獲得的财富。

     記者如何可以消滅這制度呢? 蘇青這是很困難的。

     科學育兒法 記者蘇青女士在某一篇文章裡曾說過科學育兒法,究竟什麼是科學育兒法呢? 蘇青我以為母親管小孩并不是完全沒有害處,倘若小孩生胃腸病,吵着哭,做母親的,總心軟,喂給他吃,可是倘若交給别人,就可以實行科學管理,不給他吃。

    一般的母親沒有常識,就說我,從小她們就常給我吃豆酥糖,所以現在牙齒弄得很壞,假使能采用科學管理,就不會這樣。

    母親的感情 記者女人常說:男人都不可靠,你們以為怎樣?蘇青我并不存在什麼偏見,隻不過在一切都不可靠的現社會裡,還是金錢和孩子着實一些。

     記者這樣說,養孩子是女人比較好的投資? 蘇青我并不覺得頂好,不過我們甯願讓感情給孩子騙去而不願意受别的不相幹的人的騙。

     被屈抑的快活 記者蘇女士是不是覺得男女一切方面都該完全平等?蘇青假使女人在職業及經濟上與男人太平等了,我恐怕她們将失去被屈抑的快樂,這是有失陰陽互濟之道的,譬如說以性心理為例吧,男的勇敢,女的軟弱,似乎更可以快活一些,倘若男女一樣的勇敢,就興趣全失的了。

    我有這樣感覺,倘若同男的一塊出去,費用叫我會鈔,我就覺得很驕傲,可是同時也稍微有些悲哀,因為已經失去被保護的權利了。

    這并不是女人自己不争氣,而是因為男女有天然(生理的)不平等,應該以人為的制度讓她占便宜來補足,叫我請客,便有不當我是女人的悲哀。

    假如我有,則我倒是很希望自己的丈夫常請人家客的。

     張愛玲一般人總是怕把女人的程度提高,一提高了,女人就會看不起男人。

    其實用不着擔憂到這一點。

    如果男女的知識程度一樣高,如果是純正的而不是清教徒式的知識),女人在男人之前還是會有謙虛,因為那是女性的本質因為女人要崇拜才快樂,男人要被崇拜才快樂。

     蘇青假如女人的程度太提高了,男的卻低,女人還是悲哀的,我就獨怕做了女皇,做了女皇誰又配做我的配偶呢?張愛玲前兩天在報上看到關于菲律賓的一個島上,女權很高,因為一切事情都由女人來做,男人完全被養活,懶得很,隻知道鬥雞賭博。

    那樣的女權我一點也不羨慕。

    蘇青我說隻要男女同樣做事就該同樣被尊重,固不必定要争執所做事情的輕重,男人會當海軍會造兵艦并不比女打字員高貴,就是管小孩處理家務的女人,也同樣的出着勞力。

    不過這也得有保障才行,法律該有明文規定:男女的職業雖然不同,但是職業的地位是平等的。

    現在有人說:“管家就是職業”,可是普通職業可以解職,而女人這職業是終身的,倘若丈夫中途變心時,又該怎麼辦呢? 女人最怕“失嫁” 記者現在再談婚姻問題吧。

    目前上海女人的結婚方式是怎樣的? 蘇青目前結婚的方式還是不一律,有的新式,有的舊式,有的半新半舊。

    大多數是先經介紹,後交朋友然後再訂婚。

    記者本期《雜志》裡有篇文章,叫《女大不嫁》,說到現在女性擇配困難,以前總是中學女生想嫁大學生,大學生想嫁留學生,現在戰事發生,沒有了留學生的來源,于是大學女生就難有對象,譬如一家做生意人家,要娶個大學畢業的女生做媳婦,總覺得不妥。

     蘇青在十年前,革命空氣濃厚,大家心理上總以為娶新式老婆好,現在是停滞退潮時候,以為娶個舊式老婆反而實惠,新式女子隻能找個把來做做情人,所以知識女子更吃虧了。

    記者假使你有個妹妹,要你替她擇配,你會提出什麼條件呢? 蘇青女人以“失嫁”為最可怕。

    過時不嫁有起生理變态的危機。

    不過知識淺的還容易嫁人,知識高的一時找不到正式配偶,無可奈何的補救辦法,說出來恐怕要挨罵,我以為還是找個把情人來補救吧,總較做人家的正式的姨太太好,丈夫是甯缺勿濫,得到無價值的一個(整個),不如有價值的半個甚至僅三分之一。

    不過這樣一來,社會對私生子應該承認他的地位。

    這樣說來,似乎太便宜了男人,不過照目前(希望僅限于目前)實際情形而論,男人也有他的困難,因為在習慣和人情上,不能犧牲他的第一個妻子(假定她是不能自立的,也無法改嫁的)。

    而知識婦女自有其生活能力,不妨僅侵占别人感情而不剝奪别人之生活權利。

    自然能夠絕對不侵占更好,不過現代男人多數早婚,而職業婦女常常遲嫁。

    這是過渡時代的無可奈何的辦法。

    原是不足為訓的,而且每人的結婚倘僅限一次實在太危險,因為年輕人觀察力差,而年老了又要色衰。

    我的主張是盡自己能力觀察,觀察停當(自以為停當)就結婚,雖然總想天長地久,不過就不久長也罷,多嫁幾次隻不過是自己的不幸,既非危害民國的事,亦無什麼風化可傷也。

     記者現在的婚姻制度恐怕不能說合理吧?離婚在事實上又很困難…… 蘇青離婚不成問題,至于小孩,依我說最好由父親出錢,歸母親撫養。

    假如男的不出錢,不妨就帶他們去做“拖油瓶”,據說範文正公便是做拖油瓶出身,他的繼父姓朱,似乎後世也并不因此就看輕他。

    做繼父的與孩子接觸不多,實在沒有讨厭他們的理由…… 張愛玲一半,男人也是為了面子關系。

     蘇青但是慢慢兒就會好的。

    我總覺得孩子與女人關系來得密切,并未礙着男人什麼事。

    而後母管養前妻子女便不行,因為他們是時時接觸的,容易發生沖突。

     張愛玲離婚後的小孩也并不如一般人想象的那麼痛苦。

    記者一夫一妻制到底是否合理? 蘇青比較合理,但不能嚴格執行,其間應該有伸縮餘地。

    譬如說,這次戰後我恐怕又要盛行多妻了(法律号不允許,亦不忍嚴禁)。

    原因倒不一定是戰死的人太多,而是有許多男人活着也讨不起老婆。

    将來無生活能力的女人必定求着去當人家姨太太,有生活力的女人隻好非正式的向别人分潤些愛情。

    這話又該給人家罵為無志氣,但希望有志氣的女人們速速自去斷絕生殖機能吧。

     記者在現社會,早婚還是相當流行的……張愛玲早婚我不一定反對,要看情形的。

    有些女人,沒有什麼長處,年紀再大些也不會增加她的才能見識的,而且也并不美,不過年青的時候也有她的一種新鮮可愛,那樣的女人還是趕早嫁了的好。

    因為年青,她有較多的機會适應環境,跟着她丈夫的生活情形而發展。

    至于男人,可是不宜于早婚,沒有例外。

    一來年青人容易感情沖動,沒有選擇的眼光,即使當時兩個人是非常相配的,男的以後繼續發展,女的卻停滞了,漸漸就有距離隔膜。

    而且年青人很少能夠經濟獨立,早婚,妻子一定是由父母贍養,養成依賴的心理,于将來的前途有礙。

     大家庭與小家庭 記者關于家庭制度,兩位看,還是所謂小家庭制度好呢,還是舊式的大家庭好? 蘇青小家庭也苦,孤零零的,依我說頂好是跟嶽父母同居,嶽母與女婿,一定相處得很好,而婆婆和媳婦因為婆婆感到做母親的太凄涼,所以會嫉妒媳婦的。

     張愛玲這方法真好。

    我從沒有想到,可是聽了實在感到好。

     記者倘使老夫婦隻養幾個男孩子不是太寂寞了麼?蘇青這當然也要看情況來決定。

     同居問題 蘇青還有,夫妻有同居的義務一條,我認為不妨自由些,想起這樣長時期的同居生活,實在也是很可怕的。

    或同居或不同居,一方感到需要時隻可向對方提出要求,倒不必因法律規定是義務而要求強制執行也。

    像外國人般分床分寝室還比較好一些。

    但最好還是像朋友一樣,大家往返,不緻于每個人在婚便沒有一刻的私生活可過。

    我說女人再嫁比初嫁難,就是因為一回想到從前住在籠裡的生活也就有些怕起來了。

    再有社會的輿論不要對男女問題太感興趣,夫妻是否日日同居或夜夜同床盡可由他們自己去決定,分居并不礙着衆人什麼事,同居亦不見得肯分惠什麼給衆人也。

     記者男女結了婚的人省,還是未結婚的省呢?張愛玲從前英文有句話說“Twocanliveascheaplyasone”從前是結婚比較省錢,現在似乎情形兩樣了。

    獨身的人生活簡單,大家都這樣想,所以不留人吃飯也沒人見怪,結了婚的人,就有許多不能夠避免的應酬。

     誰是标準丈夫 記者依照女人的見解,标準丈夫的條件怎樣?蘇青第一,本性忠厚,第二,學識财産不在女的之下,能高一等更好。

    第三,體格強壯,有男性的氣魄,面目不要可憎,也不要像小旦。

    第四,有生活情趣,不要言語無味。

    第五,年齡應比女方大五歲至十歲。

     張愛玲常常聽見人家說要嫁怎樣的一個人,可是後來嫁到的,從來沒有一個是像她的理想,或是與理想相近的。

    看她們有些也很滿意似的。

    所以我決定不要有許多理論。

    像蘇青提出的條件,當然全是在情理之中,任何女人都聽得進去的。

    不過我一直想着,男子的年齡應當大十歲或是十歲以上,我總覺得女人應當天真一點,身人應當有經驗一點。

    記者今天真是“暢聆高論”了,這次對談就到這裡結束吧,真是謝謝你們兩位!